第280頁
但他若說出口,便無可辯駁了。 若辰王真是那個意思,那他可謂是膽大包天!竟敢把陛下和那些低賤男子作比較。 只是辰王為何要特意給陛下一枚綠扳指呢?是暗示,還是炫耀? 陛下從小就長在宮里,沒接觸過坊間的腌臜事,根本聯(lián)想不到那一點。 鄭喜一張臉皺成橘子皮。 他知道了太多自己不該承受的秘密,還得解決這些秘密背后的麻煩。 面對陛下的詢問,鄭喜便試探著道:“奴婢猜著,會不會辰王已經猜到大皇子非皇家血脈了?” 第121章 偏心王爺(04) [V] 司行箏擰眉思索片刻,不得不承認鄭喜的猜測有道理。 難怪辰王會把安安接回去,竟是知道他沒有兒子,所以才拉攏安安嗎? 他真是高估辰王了! “轉頭,去辰王府!” 他不能容許辰王懷著利用目的和安安相處。 鄭喜連忙攔著,他們這樣去而復返太惹人注目了。 陛下之所以沒有讓小世子過繼,就是為了保護小世子,不讓人知道陛下有意把皇位傳給辰王世子。 司行箏被勸住了,他氣得拿起那枚扳指,抬手準備砸出去,最終還是狠狠地攥在手心,沒有丟開。 “朕想不明白,安安是他的嫡長子,也是目前他唯一的孩子,他為何對安安一點父子之情都沒有?!?/br> 他們司氏一脈,向來子嗣不豐。 先皇生的孩子是最多的,但出生的皇子公主加起來,也不足十人,長成人的只有八個。 司氏一族的大多數人都不是什么重情愛之人。 他們不重男女之情,但對于一家人,尤其是子嗣,卻是護短得緊。 先皇算是司氏族人中的一個異類。 他多情又無情,早年敬重元后,后來不知為何變了心,變得寵愛楊氏,還把楊氏立為繼后,而對元后的兩個嫡子都視而不見,屢次呵斥,甚至動了廢掉他這個太子的心思。 難道辰王在這一點上像先皇? 可辰王并不好女色。 司行箏覺得有些費解。 他回宮后,便著人收拾安安要用的物件,又讓影九扮成丫鬟去保護安安,也是關注著辰王的舉動。 影九是個女暗衛(wèi),甚少以真面目出現(xiàn)在人前。 * 司行簡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個小舉動給那主仆兩人帶來不小的困擾。 他不覺得司行箏維持現(xiàn)狀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大皇子并非皇室血脈,最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皇后隱瞞司行箏和別的男子生了一個兒子,好維持自己的地位; 二是,司行箏為了不使眾人起疑,指使別的男子代替自己與皇后□□,生下大皇子。 至于貍貓換太子、皇后被人占了便宜,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那兩種原因不管是哪一個,都很不妥。 若是皇后不忠,那她會擔心此事敗露。而且,這樣的事不是她一個人能做到的,很可能有家族的助力。 欺君、混淆皇室血脈,這可是滅門的罪。 疑心生暗鬼,他們本就心虛,見皇上更看重侄子而不是自己的大皇子,難道不會更生疑嗎? 若是司行箏主動給自己戴綠帽子,萬一皇后發(fā)現(xiàn)了此事,或許會心生怨恨,更可能會猜到司行箏的意圖,那比起安安這個與她毫無血緣之人,她肯定愿意讓自己的兒子登基。 皇后一族很可能直接鋌而走險,殺了司行箏。 再者,假如司行箏突然暴斃了呢?那大皇子繼位是名正言順的。 假如還有別的反賊發(fā)現(xiàn)此事,并宣言出去,聲稱天子無德,這是天要亡國呢? 這是一件有風險的事。 先皇人到中年時逐漸變得昏庸殘暴,還是新皇登基后才穩(wěn)住了朝政,又頒布許多利民的政策,才勉強有如今的平和局面。 但司行箏作為一國之主,并不能高枕無憂。 外有北姜、西邯虎視眈眈,內有靖王余孽未清,且還有不少前朝的貪官污吏在魚rou百姓…… 若是皇帝后院再著了火,那他們大晏國真的要動蕩了。 也不知司行箏是否真的有隱疾,還能不能治好。 本來司行簡對辰王這個身份還算滿意,但沒想到他還要cao心別人能不能生出兒子。 不然,自家崽崽要被搶走不說,他可能連個安穩(wěn)日子都沒有。 原主這些年和皇上并不親近,他若貿貿然直接說:“皇兄,我看你兒子不是親生的,你是不是有病?我看看能不能治療?”似乎顯得他腦子有病。 只能徐徐圖之。 好在現(xiàn)在崽崽才三歲,大皇子還不滿七歲,而司行箏還未過而立之年,若是能治,還有機會生個繼承人。 這些事并不急于一時,對司行簡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和崽崽熟悉起來。 他就抱著崽崽逛王府。 其實父子兩人都是第一次參觀王府。 安安以前沒有在辰王府住過,每次回來,都有人帶著他直接去給父王或母后請安。要是沒人領路,他都摸不到自己的院子。 其實就算安安在王府長大,他也能在自己家里迷路。 因為王府實在太大了。 王府占地有將近九十畝,主要分為府邸和花園兩大區(qū)域。光是府邸就有五十畝,相當于十個標準的足球場那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