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wù)[快穿] 第288節(jié)
何秀蓮頓時興奮起來,眼睛都亮晶晶的:“對吧?你也覺得有問題是吧?為什么會有這些課程?” 宋清遠有些不滿:“這些課程有什么不好嗎?我覺得深受啟發(fā),如果能夠全部掌握它們,我完全可以自稱一句科學家?!?/br> 何秀蓮瞪丈夫:“就是因為太好了呀。我不是說過了嗎?省城醫(yī)科大學的教授都說,講課的老師水平比他高。那可是全國都有名的教授啊。電大老師有這么高的水平嗎?內(nèi)外婦兒,所有的科目都精通。而且誰都不知道他們究竟是哪里的老師。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有什么好奇怪的?”宋清遠革命樂觀精神一流,“你不要小看我們偉大的祖國。肯定是首都的老師呀,都是最好的老師,上電視大學課,然后讓全國人民都能看到?!?/br> 輔導員在邊上一直沒說話,這會兒忍不住強調(diào):“北京也沒這些老師。我去電視臺問過,他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全校學生都忙著跟電視機上課。她作為輔導員怎么可能沒聽到風聲?況且她自己也在上電大課呢。他們幾個單身職工湊了200塊錢,以內(nèi)部價從服務(wù)社拿到了電視機,最近正在學農(nóng)業(yè)機械學,學到飛起。 懷揣著對授課教師的強烈好奇心,他們特地打聽過,結(jié)果在他們農(nóng)大的圈子里,大家也不知道到底誰能把農(nóng)業(yè)機械學講的這么深入淺出,而且還這么有前瞻性。 尤其是那些自動化農(nóng)業(yè)器械,他們甚至連看都沒看過。 餐桌上的人都傻眼了,連農(nóng)大的老師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田藍卻跟個沒事人一樣,還在痛痛快快地吃大米飯。哎呀,雖然饅頭她也歡迎。但說實在的,還是大米飯最香。 吳秀芳急了:“蘭花花,你怎么還吃得下?你不覺得這事兒很奇怪嗎?” 田藍咽下了嘴里的飯,滿不在乎道:“有什么好奇怪的?” 她抬頭看見陳立恒進飯?zhí)?,伸手招呼,“過來,這邊。” 放下胳膊后,她又開始對桌上的人闡述自己的右.派教師論。 “與其讓他們繼續(xù)接受勞動改造,就不如現(xiàn)在就讓他們發(fā)揮特長。我覺得,國家肯定把他們集中起來了,讓他們專門給大家上課?!?/br> 陳立恒走到桌旁,剛好聽到了她的奇思妙想,不由得眼皮都要跳起來了。 不過他不僅不動聲色,還煞有介事地表示贊同:“想來想去,咱們國家有閑也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也就是他們了?!?/br> 飯桌上的人恍然大悟。雖然聽著荒謬,但真正做起來,好像也可行啊。 國家不愧是國家,總不會永遠浪費人才的。肯定會讓所有人都發(fā)光發(fā)熱。 吳秀芳嘆氣:“那我們真浪費了國家的良苦用心啊,學的不夠認真,也不夠系統(tǒng)?!?/br> 主要是大家都有本職工作,每個人都忙得要命。學習的時間都是從海綿里擠出的水。 如果能夠坐下來,全心全意學習,那該多好啊。 可惜時間不夠用。 想想真后悔,以前浪費了那么多光陰。 田藍笑了笑,聲音不高不低:“其實我有個想法,國家可以組織大家學習。除了像我們這種兼職學的,還應(yīng)該有人專門學?!?/br> 眾人奇怪:“誰呀?學生嗎?” 要說專門學習,那必須得是學生啊??纱笾行W都有自己的課程,總不能讓老師們都不上課,專門放電視給大家看吧。 田藍笑了,開始賣關(guān)子:“你們仔細想想啊,現(xiàn)在社會上誰最閑的沒事做呀。” 大家伙兒冥思苦想。誰閑???閑人哪有飯吃?誰不在想方設(shè)法養(yǎng)活自己。 田藍又誘導眾人:“思路放開點,現(xiàn)在各個地方政府最頭疼的是哪些人?” 宋清遠好歹在政府機關(guān)工作,瞬間反應(yīng)過來:“社會閑散人員,主要是待業(yè)青年?!?/br> 他話音一落,自己先猛地一拍巴掌:“對呀,就是他們最閑。” 這些待業(yè)青年有中學畢業(yè)生,也有回城知青。 因為社會生產(chǎn)力有限,各地能夠提供給青年的工作崗位也有限。找不到活干的他們就成了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幾乎各地打架斗毆逞兇斗狠乃至偷雞摸狗甚至攔路搶劫的事,都不跟他們脫不了關(guān)系。 人就這樣,感覺活的沒奔頭又肆無忌憚,那就啥都敢做。 既然這樣,不如找個地方將他們集中起來學習,起碼不讓他們鬧事。到時候依據(jù)學習考核情況,再給他們安排工作。豈不是一舉兩得? 輔導員搖頭,沒給待業(yè)青年們留面子:“他們的文化水平應(yīng)該一般,起碼普遍考不上大學?,F(xiàn)在電大的課程已經(jīng)很深了。他們根本理解不了。如果指望他們的話,豈不是浪費了這么好的師資?效率也太低了?!?/br> 何秀蓮深以為然,她現(xiàn)在為了跟上電大的醫(yī)學課,幾乎每分每秒都在認真學習,完全不敢松懈。 田藍笑道:“他們學不了的部分,可以抽調(diào)大學生去專門學習呀。國家現(xiàn)在不是在選拔留學生嗎?就按照選留學生的流程,選出一批大學生去上這些專業(yè)課。到時候不就不愁沒人能聽懂課程了?!?/br> 胡長榮笑出了聲:“照這么說,我沒考上大學,反而占了大便宜呀?!?/br> 桌上的人笑成一團。 隔著一堵墻,坐在椅子上的人拿下了耳機,長時間監(jiān)聽,也很累人。 他抬頭詢問陶處長:“有什么收獲嗎?” 陶處長搖頭:“她應(yīng)該什么都不知道?!?/br> 不僅田藍和陳立恒,這些接觸過電視機課程的人似乎對其中的秘密都一無所知。 他們之中有人產(chǎn)生過疑惑,找不到答案就放棄了。 但更多的人壓根就沒想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因為他們相信國家就是這么強大,電大課程就是這么厲害。 搞得他調(diào)查的時候都感覺面上無光,莫名其妙就成了那個戳穿皇帝沒有穿衣服的小孩。 陶處長詢問他的意見:“那我們后面要怎么辦?” 坐在椅子上的人輕輕敲著桌子,下定了決心:“繼續(xù)觀察,尤其是陳立恒和田藍夫婦,他們所有的事情和周邊人物關(guān)系都不要放松?!?/br> 陶處長領(lǐng)命:“那是讓他們回去,然后我們暗中觀察,還是繼續(xù)留下人?” 他的上司抬起手,突然間開口:“選拔一批人,專門學習這些電大課程?你覺得這個主意怎么樣?要不,干脆就從他們開始試驗吧?!?/br> 既然這些課程丟是舍不得丟,大規(guī)模開放給民眾學習又可能存在隱患,那就將他們都集中起來吧。 第145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局長放話要求將所有看過電視大學課程的學生都抽調(diào)出來, 集中上課,陶處長當然得領(lǐng)命行動。 然而他只出去了不到兩天時間,回來時臉色已經(jīng)是青白交錯, 活像被五雷轟頂招待過又經(jīng)歷了三昧真火的熬制, 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腳步有千斤重, 幾乎是一步一挪地移到局長辦公室門口。 領(lǐng)導見了人, 連寒暄都沒寒暄,劈頭便問:“事情辦得怎么樣了?通知都到位了嗎?人什么時候聚齊?” 陶處長露出了比哭還難看的笑臉,直接搖頭:“沒辦法聚集,找不到這么大的地方?!?/br> 局長奇怪:“西北那邊已經(jīng)有專人負責, 你只要管好北京城的情況就行了。” 陶處長已經(jīng)要哭了:“就是因為北京管不了啊。全京城所有的大專院校,幾乎所有學生都上過電視大學的課?!?/br> “什么?”局長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他們是怎么上的?從向陽公社流通到北京的電視機。一共是540臺。即便擴散得再快, 也不至于所有大學的學生都上過電視機上的課了吧?” 陶處長有苦難言,簡直咬牙切齒:“是農(nóng)大, 他們自己弄了個服務(wù)公司, 專門做電視機往外賣?!?/br> 那生產(chǎn)線跟流水似的,一個個元件流淌下去,就變成了一臺電視機。 等到再噴上“為人民服務(wù)”的標簽后,就成了流通向市場的商品。 他們那位學生會主席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金牌銷售員, 通過一條三寸不爛之舌, 將電視機銷往京城各大高校。 以前學生們節(jié)衣縮食,拿省下的津貼買書看。 現(xiàn)在大家鳥.槍換炮, 三四個宿舍聯(lián)合起來,一人掏10塊錢, 就拼出一臺電視機了。這可是活動的書本, 里面的課程講的比書記載的清楚多了。 而其他宿舍看過課程的人也心癢癢, 覺得自己老是蹭課過意不去不說,還不方便。反正每個月都有津貼,咬咬牙,狠狠心,將所有非必須開支都砍掉,還是能夠攢下10塊錢的。 那不如自己宿舍也買一臺。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nèi),去農(nóng)大買電視機已經(jīng)變成了京城高校的新時尚。 除了京城的各大高校之外,還有各家工廠,尤其是青年工人,他們是買電視機的大戶。 會議室里,陶處長按照局長的吩咐,向整個領(lǐng)導班子通報了他們處調(diào)查得到的情況。 政委抽著煙,忍不住罵出聲:“這幫大學生,國家和人民花這么多錢培養(yǎng)他們,她們一個個不好好學習,居然走街串巷地倒賣電視機,簡直不知所謂!” 陶處長還是大著膽子替徐有志說了句公道話:“也不能全怪他,好些是自己找上門買的?!?/br> 政委冷笑:“他不滿世界的飛,在外面瞎叨叨,人家會主動找來?” 這話是真冤枉的徐有志或者說是真高估了他。 真正把全京城的大學生都聚攏到電視機上的不是他,而是農(nóng)大食堂。 話說農(nóng)大人以能吃會吃有的吃而著稱。全城大學生基本沒有從未上農(nóng)大食堂蹭過飯的人。尤其到了周末,各大高校的學生免不了懷揣糧票,呼朋喚友跑到農(nóng)大食堂改善回伙食。 新學期開始后,大家也是這么做的。 一開始沒啥,可后來農(nóng)大食堂添了點新玩意,東南西北添了4臺電視機。吃飯的時候,只要大家一抬頭,就能看到電視節(jié)目。 1980年,電視機絕對屬于奢侈品,沒門路連買都別想買的寶貝。食堂里出現(xiàn)的電視機,學生們肯定要多看幾眼啊。何況屏幕上播放的還不是一般的話劇或者電視劇之類,而是英語節(jié)目。 這時代,所有人都在卯足勁兒拼命學英語,好跟世界接軌。 如此活潑生動豐富多彩的學英語節(jié)目,誰又舍得挪開視線?于是一眼兩眼三眼,看到后面,大家就心癢癢了,主動跟人打聽他們的電視機是怎么來的,好有樣學樣。 政委聽到這兒直接冷笑:“你敢說電視機不是他們故意擺在食堂里,就是為了吸引人家看的?” 當代大學生,心眼全用在這種事情上了。 陶處長不敢再吱聲。 好在局長給他解了圍,開口詢問:“電視課堂傳播出去之后,到目前為止,有沒有造成什么不良影響?” 陶處長實話實說:“暫時還沒發(fā)現(xiàn),正面的成績倒是有不少?!?/br> 比方說那位徐有志家所在的陶瓷廠,因為學了電視大學的課,目前正在試驗新型陶瓷材料,已經(jīng)初步取得了成功。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他們還能憑此技術(shù)拿下來自日本的訂單。 還有機械廠,自從他們廠的一位青年職工買了電視機放在工廠活動室之后,工人們只要有空就會跑過去看電視。 其中一位工程師從電大課堂受到了啟發(fā),和工友們一塊做出了自動埋弧焊。原本廠里還在排隊等待花大筆外匯從國外進口的設(shè)備,結(jié)果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了。有了這個埋弧焊,他們就能生產(chǎn)二類壓力容器,工廠效益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這段時間,整個機械廠上下都歡欣鼓舞,人人交口稱贊,電視大學果然厲害。 還有物理研究所的同志通過電視課程的指導,自制了8腳時基集成電路,并以此為基礎(chǔ)做了氣敏報警器,成功避免了一起火災(zāi)。 要知道,在此之前,簡稱為ne555的8腳時基集成電路國內(nèi)根本無法生產(chǎn),國家不得不動用寶貴的外匯從國外進口。 陶隊長滔滔不絕。 諸如此類的事例不勝枚舉,幾乎他們調(diào)查的每一處都對電視大學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