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那斷然是不能的。寧扶疏配合點頭。 顧欽辭一愣, 似是沒想到她居然會接話。 寧扶疏順勢投去戲謔目光, 她很想問問顧欽辭,知不知道有兩個詞語,分別叫做欲蓋彌彰,和掩耳盜鈴。 此地?zé)o銀三百兩,無外乎如此了。 但礙于顧欽辭格外好面子的心氣兒,寧扶疏難得忍住嘴欠,沒揭穿她,只是饒有興致反問:說完了? 顧欽辭沒應(yīng)聲,便是默認(rèn)。 說完了便聽本宮的。寧扶疏道,侯爺且低個頭,仔細(xì)瞧瞧方才咱們倚靠的那根頂梁柱旁邊,有什么。 顧欽辭仄眉,不解地看向?qū)幏鍪枰暰€所落之處。頂梁柱被雷電從正中位置劈成兩截,不論銜接屋頂?shù)纳喜糠?,還是屹立地面的下部分,皆面目全非,布滿瘡痍。 這些他剛才就看到了,所有被閃電擊中的木房,都是這般所差無幾的下場,顧欽辭并不覺得有哪里值得瞧。 他隨即便要收回目光,倏爾,眼尾余光驀然瞥見一點明滅閃爍的白光。定睛細(xì)辨 頂梁柱的旁邊,地上落著兩根繡花針。 還隱隱有電流自針尾滋滋流到細(xì)銳針尖,聚集成電光,忽強忽弱地放出微弱光芒。 尖端引雷放電,潮濕潤了雨水的尖端更甚。寧扶疏冷靜道,這個道理,侯爺可有聽說過? 嗯,臣懂殿下的意思。從前在北地打攻城戰(zhàn),軍隊駐扎野外,一頂頂帳篷占據(jù)了大片平原。每逢電閃雷鳴的雨天,這些帳篷便成了方圓幾里內(nèi)最招電引雷的冤大頭。 以至于將士們總是一聽見轟隆驚雷聲就睡得不安穩(wěn),生怕哪天運氣背,一道雷砸下來,燒了他的帳頂和被褥。 后來,顧欽辭的父親武康侯觀察出些許經(jīng)驗,就想了個辦法。他找城中鐵匠打了幾根形似繡花針的巨型針柱,等到打雷下大雨的天氣,便把鐵針倒插在營帳旁的地上。從此,軍營里的帳篷再也沒遭過雷電襲擊。 歸根結(jié)底,雷電在針尖聚集,繼而沿著針柱被引到地底,正是寧扶疏所說的尖端引雷放電。 道觀當(dāng)中沒有存在繡花針的理由,且他們在觀中待了許久,顧欽辭并不曾發(fā)現(xiàn)腳邊有這么兩根細(xì)針。唯一的可能,兩根針早被藏匿在這座道觀中,一根在外屋頂引雷,一根在內(nèi)房梁放電,等聚集擁有足夠多的能量 劈到倚柱而坐的人身上,一擊致命。 若非顧欽辭身手快,只怕兩人這晌就不是安然無恙地站在這里,而是地府相見了,徒留兩具外焦里嫩的尸身。 侯爺最近可是得罪什么人了?寧扶疏整頓好衣裳與發(fā)飾,選了處離頂梁柱盡量遠(yuǎn)的位置才開始說話。 顧欽辭忽地心頭一哽,這話聽著倒像埋怨他連累她似的,不由得扯動嘴角假惺惺微笑。 殿下有沒有想過,您今日前來棲霞山赴宴,京中權(quán)貴人盡皆知。而臣登山辭青,不過臨時興起。這場有預(yù)謀的暗殺,更像是針對誰的? 寧扶疏默然不說話,針對她的。 顧欽辭在金陵城只是一個無權(quán)無勢的勛貴,妨礙不到任何人的路,自然只有可能是針對寧扶疏的。 背后送來一陣涼風(fēng),吹得人背脊生寒。她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在幾日前過了二十歲生辰,如今正處于史書上記載朝歌長公主英年殞命的那一年。 原先受了現(xiàn)世老教授講座結(jié)論的影響,又恰逢穿越過來的時機正逢玄清觀內(nèi)劫后余生,導(dǎo)致寧扶疏認(rèn)定想殺她的人就是顧欽辭,之后費心竭力降低顧欽辭對她的仇恨,便以為從此能夠高枕無憂,可現(xiàn)在 還有人要殺她。 她認(rèn)識的,或不認(rèn)識的。 廟堂之高的,或江湖之遠(yuǎn)的。 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兇手,除了顧欽辭。 寧扶疏的心沒有瞎,眼前人在今日一天之內(nèi)救了她數(shù)次,倘若自己還懷疑他,那就太不是個東西了。 順著這條思路,如果最終取了朝歌長公主性命的人不是顧欽辭,其實玄清觀中也不一定是他動的手。 寧扶疏掀眸望向玄袍被樹枝割出數(shù)道破裂的人,又見他墨發(fā)散亂,垂掛遮住劍眉眼角,如同沙場上廝殺拼搏過一般,神色瞬間凝得正經(jīng),緩聲慢慢:今日是本宮拖累侯爺。 七分愧疚已是極深,再加上當(dāng)初誤會顧欽辭毒殺她的三分,愈發(fā)攪弄得寧扶疏心緒翻涌,激蕩出比狂風(fēng)暴雨更兇猛的浪潮。按理,有些話她身為長公主是不宜說的,可到底沒忍?。汉顮?shù)木让鳎緦m記在心里了。 顧欽辭微愕。 面見皇帝都無需低頭行禮的朝歌長公主竟然對他先是道歉,又是道謝?這要是換做其他人,只怕立馬就得受寵若驚地跪去寧扶疏腳邊磕頭說折煞了,但偏偏遇到顧欽辭 他從來不是謙虛的人,昔日狄戎?jǐn)耻姺Q他為人間閻羅,顧欽辭便好生將名頭接著。甚至從今往后但凡再碰見問他大名的宵小之輩,旋即仰頭報上這個并不好聽的稱號。 那是他憑勝仗、憑本事掙來的名聲,他有驕傲的資本。 此時亦然。 顧欽辭非但不露謙遜神態(tài),反而很受用,心想自己大抵是金陵城頭一個獲此殊榮的人。他得意洋洋地竊喜著,嘴角上翹而不自知,到后來約莫覺得一句話都不回應(yīng)難免不合適,便輕咳兩聲撐面子,故作隨性地一甩高馬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