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書迷正在閱讀:世界在逼我蘇、小糊豆戀愛后爆火了、晝火、深淵吻玫瑰、我在未來拍真人秀[星際]、金手指是中二詞、天才萌寶空降:總裁爹地招架不住、將門逆襲:不要嬌寵要上位、AV 帝國 (NPH,繁)、[海賊王同人]海賊的公主終成王
不只鐘百道,對吳余圣,他同樣這樣想,即便這些人走出王府,進入朝堂。 但他們身上依然是王府的標簽,在大鄭朝這就是國情,所以,若他們覺得王府施展不開抱負,宴云河也可成全他們。 “王爺都要大展拳腳了,此時卻要踢開屬下嗎?”鐘百道悠悠道。 宴云河聽懂他的意思,朗笑道:“鐘長史若不嫌棄孤,孤這里永遠有鐘長史的席位?!?/br> 鐘百道亦笑道:“那以后就要叨擾王爺了?!?/br> 二人相對而笑,一派君臣和諧之景。 此事宜早不宜遲,次日宴云河就回了洛城,他這次回城聲勢浩大。 因為要在府中過中秋,原本跟著出去王莊的仆從又跟著回來一些。 由鐘百道寫的一篇《以筆賦春秋書》發(fā)了出去,此篇文章以與宴云河相談的視角所寫,將宴云河憂國憂民的形象塑造的很完美。 不只有宴云河對教化一道的看法,也有宴云河對二筆之爭的言談。 此文中,宴云河對毛筆的歷史地位予以肯定,并表示就算如今,毛筆的地位也無可取代。 因為鉛筆落字保存不會長久,但它也有它的用處,二者各有妙處,該用什么筆的時候就用什么筆。 說到底,筆墨紙硯也只是傳承的工具,重要的還是人,接著筆鋒一轉(zhuǎn),論述起教化之道,為以后宴云河將要推行的教化主張進行了宣傳。 最后感激了一下在此次事件中,支持自己的人,對他們明辨是非表示贊揚。 一石激起千層浪,士林中人沒想到,曾經(jīng)的攝政王對于教化之道竟有如此獨到的見解,不少人更是對宴云河表示贊同,即便不贊同的,也會認同宴云河想要教化萬民的理想。 于是,宴云河在士林中的風評果然迅速扭轉(zhuǎn),贊譽聲紛至沓來,宴云河更是收了不少名望值,精力多了不少,自身感覺更年輕了。 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宴云河將要參加中秋文會的消息也傳了出來,不少人想要看看這位王爺?shù)降资呛畏缴袷?,以致這次文會的帖子很是搶手。 趕著中秋前一天,宴云河又去看了一次善堂的情況,每次回洛城王府,宴云河總是會關注一下善堂,這次中秋準備了月餅和禮品,一并帶去了善堂,善堂的人都很高興,看得出來,他們比之前好多了。 中秋佳節(jié),向來是文人詩興大發(fā)的時候,對于大鄭朝怎么過中秋,宴云河還是很想看看的,所以當天就興致勃勃地出發(fā)了。 什么?王爺怎么能不和皇帝小侄兒一起過中秋? 宴云河表示:宮里沒邀請他,果然,離了朝的攝政王不如狗,連家人的溫暖都感覺不到了,竟然連小皇帝的一面都難見,哭了。 眾人見王爺對月感傷,紛紛表示不忍,更是有不少與王爺同悲的詩詞從此次文會傳出。 宴云河卻是在真的感傷,聽著滿場月滿人團圓的詩句,讓他想起了分隔兩個時代的親人,雖然得知能將消息傳遞給學妹的時候有過要跟家人聯(lián)系的想法。 但他也是真的死去了——在親人們的心中。 他不知道親人會不會相信在這么一本小說中,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主角曾是他們的兒子、朋友、弟弟,估計會認為這是什么新型騙術(shù)吧? 更何況那時的自己朝不保夕,若是自己沒有挺過去,還要讓他們再失去自己一次嗎? 所以,宴云河忍了下去。 作者有話說: 謝謝小可愛53958231的地雷呀——今天也是有干勁的一天! 第25章 中秋 再等等吧,等他在這個世界能夠安安穩(wěn)穩(wěn)地活下去的時候,就讓學妹為他與家人聯(lián)系吧,至少告訴他們,其實自己在這個世界活得好好的,還做了王爺呢。 他想到這里不由笑了起來,恰逢下面有人做了一首詩,全場都在叫好,他這個笑倒顯得是在贊許這首詩。 梅樂見他笑了,這才松了一口氣,這位王爺?shù)闹劣H之人皆已不在,至今也未曾成親,想來是值此佳節(jié),想到逝去的親人,心中這才傷悲,可惜,王爺如今連陛下的面都見不到。 王爺都已經(jīng)主動退讓了,左相和太后卻還咄咄逼人,阻止陛下與王爺見面,這實在是欺人太甚了。 即便是如此,為了大鄭朝的安穩(wěn),王爺還是都忍了下來,王爺何至于此?他們先前都看錯了,王爺哪里有半點爭位之心,反而為了天下安定犧牲甚多。 梅樂滿懷著對宴云河的敬佩與同情,開口說道:“王爺也覺得夏狀元的詩做得好?不如讓他近前來與王爺閑聊一下?” “夏狀元?” 梅樂道:“正是去年的狀元夏時晴,如今和下官同在翰林院,夏編撰文采風流,為人風趣,與之交談如沐春風?!?/br> 宴云河覺得這名字耳熟,回想一下,想起這是十年后的戶部尚書,二十年后當朝左相,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青云掩月》中他的人物設定是「為國為民」。 這個設定好啊,妥妥的高素質(zhì)人才,可惜人家現(xiàn)在是編撰,不可能和他去種地,他也沒有一個超過六品的官職許給夏時晴。 不過,認識一下總是好的,萬一能忽悠一下呢?于是欣然接受梅樂為二人的引見。 之前宴云河心情低落,當他端坐于高座時,從下看去的人只覺得他高高在上,宛如天上的明月,美則美矣,卻遙不可及,眾人只能仰望,就連之前想著要與王爺結(jié)識一二的人,此時也躊躇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