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科舉日常 第9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沒有引誘他、求佛【骨科1v2】、怦怦一吻、[綜武俠]女主她都不是人、田園王妃:空間靈泉有點甜、機甲榮耀[星際]、那個總裁頭上有點綠【np】、《男校舍管不好當(dāng)》、守寡三年后,戰(zhàn)死的夫君回來了、我見山外山
如此的伉儷情深,殿內(nèi)的貴人宮女都聽入了心,十分羨慕。 等到了時辰,馮婉和美臻依禮告退。 皇后和公主十分喜歡這對姑嫂,便加厚了賞賜。 美臻和馮婉走了挺長時間才出宮坐上馬車,兩人都累得不行,靠在軟墊上閉眼養(yǎng)神。 方府管家把夫人小姐迎進(jìn)門,直接派小廝跑去翰林院送信。 方瑜接到meimei和妻子安全到家的準(zhǔn)信才算是踏實了。干完手中的活,方瑜在同僚跟前晃了一圈,和張之青說了一聲,就早早下班回家了。 方瑜到家時,馮婉和美臻累得在床上補覺,家里只有樂妍帶著安成和佑成在游樂室玩耍。 過了小半個時辰,馮婉勉強清醒過來,被丫鬟扶著下床整理發(fā)髻,聽說丈夫回來了就去游樂室找他。 方瑜正在和女兒的武師傅說話。 方瑜去年秋天才找到這個叫宴三娘的鏢師人家的女兒。因為家里遭了難,父兄在走鏢時失了貨物又一死一殘,這個宴三娘不得不出來謀生,為家里還債。 正巧,方瑜一直想給家中女兒找個靠譜的女武術(shù)老師。經(jīng)過宣北會館的介紹,宴三娘賣身入府,方瑜出錢替她家還債,又每月發(fā)銀錢讓她養(yǎng)家。 宴三娘自此便一心一意追隨方家。 她對恩人提了想法,說小姐身嬌體貴,練武不過是強身健體,若是真想保護(hù)小姐,不若多培養(yǎng)得力的小丫鬟,以后可以充當(dāng)女侍衛(wèi)貼身保護(hù)。 方瑜大加贊賞,立刻著手,讓宴三娘先訓(xùn)練安成和佑成身邊的小丫鬟。 然后又給家里寫信,讓他們?nèi)ムl(xiāng)下買六歲左右的結(jié)實丫頭小子,送到京城來。以后從小訓(xùn)練,又是知根知底,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家里用著也放心啊。 七歲的安成在院里練著軟短鞭,一招一式氣勢挺足,小圓臉上神情專注,眼神也挺能唬人。 方瑜欣慰地看著自家厲害女兒,覺得這也算是他給女兒投的一份“人身保險”了。 馮婉進(jìn)了院門,趕緊讓心腹下人關(guān)好院門守著,千萬別讓外人看到。 方瑜見妻子過來,笑著迎上去。宴三娘退到大小姐身邊指導(dǎo)鞭法。 馮婉抱起佑成,一字不落地把今日進(jìn)宮的經(jīng)過完整復(fù)述一遍,緊張地看向丈夫。 方瑜笑著夸馮婉做得好,馮婉這才安了心。 秋風(fēng)蕭瑟,同寧府方瑾家中沒有什么生活的氣息,屋里屋外的藥苦味許久不散。 梁珍珍病得不行,連孩子都管不了,方老太太就把他家的孩子都接了過去,她親自帶著。 身為娘家人,梁家父母也總來看望她,只是見她如此就慮到了后事,便想讓梁珍珍的meimei做繼室,繼續(xù)維持兩家姻親。 梁珍珍心里苦,可她也要為親生的孩子做打算。等到方瑾回家來看她時,梁珍珍就把這事說了。 方瑾不想應(yīng)這事,就安慰妻子:“你是病里多思,等你好了咱們還要過一輩子呢,別說這不吉利的喪氣話了,趕緊呸幾下?!?/br> 梁珍珍苦笑,也知道她娘家現(xiàn)在配不上方家的門第了。她丈夫肯定不會再娶梁家姑娘了。 “我只是怕良兒、武兒、建兒和小娟身邊沒有真心人照顧。他們還這么??!”梁珍珍噙著淚,真心憂慮著,握著丈夫的手懇求道:“要不你納我九妹做二房吧,好歹是孩子們的親姨母,她能替我照看孩子,你也能放心續(xù)娶啊?!?/br> “唉!”方瑾為病重的妻子嘆氣:“你又是何苦呢?!?/br> “夫君,求你全了我這個娘為咱們孩兒的一片心吧!”梁珍珍哭著說道。 方瑾也不是鐵石心腸的人,他不忍心看發(fā)妻痛哭,抱著她答應(yīng)了下來。 作者有話說: 久違的白天更新! 第138章 體貼的方瑜 梁家父母和梁珍珍都商議好了。 若是方瑾重情, 答應(yīng)了續(xù)娶梁家姑娘,那就讓嫡出的八娘嫁;若是方瑾精明,嫌棄他們家的門第低, 那就退而求其次, 把婢生女九娘送過去當(dāng)個二房。 梁珍珍見機行事, 借著丈夫?qū)λ膽z憫,趕緊把九娘納進(jìn)門。 這梁九娘自小就長在正院,她的生母是梁夫人的陪嫁丫鬟,她外祖家的親人全都是夫人的陪房。 可以這么說,梁九娘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夫人手上, 她從小學(xué)會的第一個道理就是必須要聽夫人的話。 如今,梁夫人要她去做小照顧三小姐生的少爺小姐, 她就高高興興地去了。 三小姐病得很重, 可還是強撐著妝扮好,靠坐在床上對她笑,還囑咐夫主以后要好好待她。 九娘心里像一團(tuán)麻。不是替她自己愁, 她知道該怎么在宅門里生活下去。她只是想起了從前在家時,三小姐快樂尊貴的模樣。 半個月后, 梁珍珍終于沒有挺過去, 在丈夫孩子和九娘的陪伴下安詳?shù)仉x去。 初雪時,京城方府才終于收到這個悲傷的消息。 馮婉和美臻哭得悲切, 她們誰也沒想到,離京前在縣城門外的分離成了永別。 “珍珍她才二十五歲, 正值壯年, 怎么就這么去了??!”馮婉紅腫的眼睛看向丈夫, 尋求安慰。 方瑜也回想起梁珍珍的音容笑貌, 心下悲涼。 “女子生產(chǎn)就是道鬼門關(guān), 過于頻繁的生育會對女子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嚴(yán)重?fù)p傷。” “堂嫂她除了守孝時能靜養(yǎng)身體,其余時間不是在懷孩子就是在生孩子坐月子,她身體的血氣都被耗盡了?!?/br> 方瑜嚴(yán)肅地說:“所以我才不想讓你繼續(xù)再生孩子。婉兒,四個孩子足夠了。我對你的感情始終如一,我不讓你再生也不是對你有什么看法,你不要瞎想。你以后也不要再生了,我還想和你白頭到老呢。” 聽完丈夫的這番話,馮婉的臉爆紅。她使勁錘著方瑜的胸肌,不好意思地吼道:“兩個meimei都在這呢,你瞎說什么!” 方瑜按住馮婉的粉拳,對兩個meimei道:“你們也都不小了,這些道理也都要知曉。你們要為自己的身體負(fù)責(zé),生育這種事要慎之又慎?!?/br> “樂妍,你以后嫁人了,就算婆家人催得再緊,又或者沒有兒子你著急時,都不許干三年抱倆的蠢事!為了生孩子把你的命搭上不值得,你好好活著才是這世上最要緊的事情?!狈借ふZ重心長地說。 十四歲的方樂妍紅著臉,認(rèn)真點頭:“哥哥,我記住了!以后就算是嫁人也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不會做傻事糟蹋自己的身體?!?/br> 方樂妍這幾年一直長在方瑜身邊,接受的教育比較先進(jìn),對自我有明確的認(rèn)知。 方瑜很欣慰,拍拍樂妍的肩膀,又給了她一個“看好你”的眼神。 方瑜他們?yōu)榱赫湔涑粤巳斓乃?,又在方瑜沐休那天去城外山上的寺廟布施上香,為梁珍珍祈福。 進(jìn)入到冬季,和熙帝的龍體開始有點欠安了,連帶著精神頭也不大好,每日看奏章都費勁。 可現(xiàn)在又到了年關(guān)底下,各處上報的事情增多,邊關(guān)還有蠻族的小股進(jìn)犯,和熙帝也不能撒手不管。 這時翰林院的皇帝秘書作用就體現(xiàn)了出來。 這天上午,和熙帝照常不想工作。他讓丹青多灑些醒腦的薄荷香水,又派人把他喜歡的翰林官方瑜和呂冠連找來。 入冬以來,這也算是常事了,身為天子寵臣的兩位也有準(zhǔn)備,接到傳召立馬入宮。 這時太子已經(jīng)在皇帝身邊看奏章了。 方瑜和呂冠連向皇帝和太子請過安,一左一右坐到桌案前,輪流讀各地的奏章。 和熙帝閉眼聽著,小事就口頭說幾句,太子接過奏章再把皇帝的批示寫下來。如果是朝中大事,那就先討論一下然后放到一邊,下午再宣朝中重臣入宮商議。 就算是這樣,和熙帝也有些擔(dān)不住沉重的朝政,過年前還小病了一場。 方瑜看在眼里,心中就惦記著要不要做點什么。他既然食君之祿,那就要為君分憂啊。 方瑜開始為皇帝寫奏章節(jié)略。先是用小標(biāo)題概括每本奏折主題,寫在第一頁,方便皇帝一目了然,起到目錄的作用。 然后在按目錄順序往下寫,嚴(yán)格按照記敘文六要素分綱目列出,遇到數(shù)據(jù)和對比類型的資料就列表。 如此一頓cao作,奏折就由一摞子變成一本子,大大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 和熙帝很高興。 作者有話說: 卡了卡了 第139章 科舉文中的科舉文 皇帝一高興, 那好事還不趕著來啊。 對于方瑜這個臣子,和熙帝一開始只是因為繪畫而看入了眼。后來又發(fā)現(xiàn)這人風(fēng)趣幽默,總能弄出些新奇玩意, 在文藝方面的造詣很高, 還能替他賺錢。 現(xiàn)在方瑜在政事上也逐漸嶄露頭角, 和熙帝也不在單純把他當(dāng)成個討他歡喜的寵臣,開始越來越重用他了。 和熙帝雖然不是什么圣賢勤政的一代明君,但他做個守成之主還是綽綽有余的。 他冷眼觀察方瑜的品性行動,就算是得到他的寵幸也不驕奢,在他跟前也不會瞎進(jìn)讒言, 在外面也不摻合結(jié)黨營私的那一套,幾年下來始終如一。 哪個皇帝能不喜歡這樣的臣子呢。 凡人皆偏心, 皇帝也就是個凡人。 和熙帝喜歡方瑜的詩和畫, 又喜歡他的品性和為臣之道。那么,接下來的提拔也是應(yīng)有之義了。 和熙帝病愈后,在朝會上點名表揚方瑜, 又把方瑜寫的奏折節(jié)略拿給大臣們觀看學(xué)習(xí)。 如此下來,方瑜就有了能臣的名頭, 還是皇帝親自蓋章的那種。 雖然大家對方瑜的印象還是以畫家弄臣居多, 但這也算是方瑜個人形象轉(zhuǎn)型的好開頭了。 這種事情不能cao之過急,就像偶像小生要向?qū)嵙ε赊D(zhuǎn)型, 那都是要靠成績一點一點說服大眾。 方瑜沒有浮躁,轉(zhuǎn)而沉下心研究起各地的奏折, 又在幾件政事上獻(xiàn)言獻(xiàn)策, 讓上面的權(quán)臣也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和熙帝將方瑜看作了自己人, 特意找借口為他升官。 至此, 方瑜成了他們那科進(jìn)士中混得最好的人。 一晃眼, 又到了過年的時候。 和熙六年,大年初三,方瑜休假在家。 美臻和馮婉前些日子去別人家赴宴看戲,這戲槽點滿滿,看得這姑嫂倆回家交流了三天。 這戲講得就是窮苦書生開掛的俗套故事,從古至今都是男頻文的固定模板。 “讀書科舉哪有這么容易,就算我哥這般的才子都要寒窗苦讀,哪有時間還出去游湖賞花,這般游手好閑,多半連秀才都考不上?!?/br> 方美臻一臉嫌棄地吐槽道:“都家徒四壁了,還不抄書賺錢,整天四處游蕩,還能隨便遇上富家小姐,這都是什么故事情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