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源家家主不想轉(zhuǎn)世禪院、墜入迷霧、奈何她楚楚動人、[綜漫]我只想談一場不會BE的戀愛、女帝的夫君跟人跑了、愛的太放肆、嬌雀、婚后療傷、【光與夜之戀同人】異世界娼娘、瑪麗蘇文女配不干了(NPH)
是兩對憨態(tài)可掬的玉石雕小猴子,一對白中帶粉,一對白中帶藍(lán),不是貴重的玉,勝在色彩和雕工好,而且猴子是陶灼的生肖。 陶灼沒有私藏起來,覺得可愛的小玩意兒要跟三jiejie分享,一起擁有,這上面還弄了小孔,可以串上線掛著。 還挺精致,陶寶瓊認(rèn)真地挑選了一對藍(lán)白色的猴兒,即便不是自己屬性羊,可她知道這都是小meimei的心意。 那我就要這對粉的了,那,我特意帶了銀線和小玉珠出來,我編好了,咱系腰上怎么樣? 好,陶寶瓊嘴角翹著,看她從荷包里又翻出小根的銀絲,一雙小胖手靈活地串珠子擰銀絲,小圓臉上都仿佛散發(fā)著光芒。 從伯府到威遠(yuǎn)侯府不遠(yuǎn)不近,路走了一多半時,陶灼就弄好了掛墜,把原先的腰墜取下,換上新做好的小玉猴,特意伸長了腿鋪展開,很滿意自己的手作,看著還挺好看的,是不是三jiejie? 陶寶瓊自然做不來她這樣不文雅的姿勢,但卻很認(rèn)同她的話,是挺精巧可愛。 這次去侯府,除了已經(jīng)嫁人的陶嵐玉,剩余五個姑娘都跟著馮氏出來了,因馮氏今日打著給陶虹珠相看的心思,特意跟陶虹珠一個車廂,而陶如珍自然和陶錦珊一個車廂了。 因此,等陶如珍下了馬車,眼尖地發(fā)現(xiàn)陶寶瓊腰間的墜子換了一條。 她從小就跟陶寶瓊不對付,聽她姨娘說,當(dāng)初若不是伯夫人使詐,先出生的就是自己了,她本就是庶出了,連出生都被陶寶瓊壓了一頭,又嫉妒從小陶寶瓊嫡女身份,衛(wèi)氏什么好物都往陶寶瓊那用,越長大,這份要將陶寶瓊壓下去的心思愈重。 像今日出門賀壽,她提前好幾天就開始準(zhǔn)備了,不僅用姨娘交給自己法子更細(xì)致地養(yǎng)潤了肌膚,頭飾更是精心挑選了貴氣好看的戴上,穿了身嬌俏的玫紅襦裙,還特意畫了眉毛,涂了口脂。 她自覺盛裝打扮,待見到陶寶瓊,細(xì)細(xì)打量下,見她今日只穿了湖藍(lán)色衣裙,也沒戴什么華麗簪釵,即便那張臉還是那么討人厭的美麗,可還是完全被自己壓了下去,不免心中得意。 因打量的細(xì)致,連她腰上墜了什么都一清二楚,可不過是一段路距離,她居然換了條腰墜,是一對活靈活現(xiàn)可愛的小玉猴,比之前的腰墜倒增了幾分精巧感,增彩不少,便有些不樂。 第23章 怎么了?陶錦珊見她不動,奇怪地問一句。 陶如珍低聲道:你看三jiejie,這才一會兒功夫,竟又換了腰墜,可真是愛裝扮。 這話說得著實酸,過了些,誰又規(guī)定出門后不能換條腰墜子了?況她們這樣的人家,哪個姑娘夫人出門不帶一套備用的衣衫,多條腰墜配衣服更是不足為道小物件。 不像她只盯著陶寶瓊一個人看,從看到陶寶瓊腰間系的是猴子玉墜后,陶錦珊目光便落在了陶灼腰間,果然見她也一樣系了玉猴墜,應(yīng)是六meimei給的。 雖然不喜陶灼,私下里都稱她小六,可這會兒在外,又在威遠(yuǎn)侯府門口,陶錦珊怕被人耳尖聽到,刻意柔聲道,挺精巧。 只是,陶灼如今是越發(fā)不把她們這兩個jiejie放在眼里了,都是姐妹,卻略過她們,只給陶寶瓊,兩人還特意配了一樣的腰墜,是顯擺她們關(guān)系更好? 她卻忘了,去年陶灼給她送耳釘被她反手就給了丫頭一事了。 陶灼又不是木頭人,哪里察覺不到陶錦珊和陶如珍看過來的目光,只是她才不管兩人怎么想,她的東西愿意給誰就給誰。再說,若真是姐妹,不該是當(dāng)jiejie的先有個jiejie樣子,底下她這最小做meimei的才好姐友妹恭么。 威遠(yuǎn)侯府今日很是熱鬧,八十大壽可不多見,且還有著誥命的太夫人,京城中達(dá)官貴人不知來了多少,侯府外面的馬車都有些停不下來,這一條街都被擠滿了。 這是馮氏娘家,不用接引嬤嬤,馮氏讓她們接待別的貴客,自己帶著五個姑娘就去了后院。 既是賀壽,入府后第一要做的自然是送上壽禮了,侯府的禮事昨日送過來的,今日伯府人到來便唱禮單。因此,馮氏直接帶著姑娘公子們?nèi)グ菀娞蛉恕?/br> 今日侯府特意辟出來臨近花園的兩個大院子分作男女客用宴席,隔著一個花園,湖水穿花園而過,兩端各有水榭涼亭供人賞玩閑坐。 女客這邊,太夫人在正堂明間首座上坐著,底下左右兩排早到的貴夫人們,至于姑娘們多是拜見賀壽后,便被下人領(lǐng)著去了后花園那邊,男客則被帶到旁邊專門招待男客的院子。 陶寶瓊不必說了,這侯府她來過不知多少次了,倒是陶如珍和陶錦珊與陶灼關(guān)系平平,且是陶灼外祖家,這還是她們第一次來侯府,從進(jìn)了侯府,見其碧瓦飛甍盡富麗,比伯府院落氣派許多。 陶錦珊不由想到自己外祖家,不僅是她母親小張氏,也是張老姨娘的娘家。 張老姨娘不是伯府家生子,當(dāng)初是被家里人賣到伯府當(dāng)丫頭,簽的活契,一路從小丫頭摸到邵氏身邊做打簾丫頭,勾上老伯爺后,扶持著娘家張家也跟著從鄉(xiāng)下搬到京城,做小買賣開起鋪子來,如今也算是衣食無憂的百姓人家。 只是,跟伯府對比,依然差太多。 因此,陶錦珊十分看不上自己的外祖家,覺得小家子氣窮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