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風(fēng)雨下西樓 第1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七零:愛干飯的媳婦太彪悍、八零小辣媳:我家大佬有金礦、我靠直播帶全村走向富貴、古穿今之巨星、快穿NP系統(tǒng)之絕世名器、【女尊】驚雨(nph)、花間yin事·四(純H·角色扮演)、誠然硬了,盡然軟了、jiejie的瘋批小狗(原名:《暗戀情書【偽姐弟H 1V1】 》)、這個律師不好追GL
孫全彬輕笑一聲,不理睬他的調(diào)笑話,說道:“不僅如此,那兩個契丹使臣還責(zé)問官家,大宋為何屢屢欺壓元昊,又陳兵契丹境上。說是遣使,實乃興師問罪?!?/br> “這么囂張!這真是……長卿,等哪年哪月你當(dāng)了太尉,一定得去把那些頤指氣使的夷狄都?xì)⒐饬恕_@光有一個西夏,元昊已經(jīng)囂張得不得了了。如今看這架勢,西夏竟和契丹勾結(jié)到一塊兒去了。想來不出幾個月,我們又得與他們打上一場大戰(zhàn)?!?/br> “戰(zhàn)事必然會有,也必然要有。” 孫全彬給自己倒上了酒。 林東是明白他的。 戰(zhàn)事必然會有,這是兩國對峙使然。而必然要有,則是他之野心。 本朝獨有的“內(nèi)臣監(jiān)兵”一則,讓他身為一個內(nèi)臣,有了爬到眾人之上的一條路。在宮里要熬出頭實在太難,他要做的,就是靠沙場上的功績,坐上太尉的位置。 到那時,他這內(nèi)臣,才算當(dāng)?shù)搅说欠逶鞓O之處。 林東前半生也曾想過自己去爬一爬,結(jié)果爬到一半,被個女人扯下來了。于是,他便把這份心思寄托到了孫全彬身上。 替長卿做事,實也是為了讓他與自己實現(xiàn)共同的抱負(fù)。 “長卿,你等等昂,我去馬車上拿個東西。”林東站了起來,莫名地出了門。不多時,抱了個簡樸的木盒子回來。 “拿著,這是給你的?!绷謻|把盒子隨手扔給孫全彬。 孫全彬打開,看見個瓷像。 林東笑道:“我去泰山求送子娘娘,大抵太有仙緣,道長給了我一個還不夠,又再給了我一個,說要我?guī)Щ貣|京,送給有緣人。我思來想去,還是給你好了。” 孫全彬一口酒剛剛?cè)肟?,被他的話嗆得小咳了一聲,抬眼看向林東,那不正經(jīng)的模樣幾十年沒有變過。 他道:“你自己留著吧?!?/br> 都是閹人,什么子不子的,說來也不怕笑話。 林東卻言:“哎,你生不了,總養(yǎng)得了啊。養(yǎng)子也是子嘛,這送子娘娘送的又不一定就要是親子,也許你收了,正好給你送來點子緣。不然,你這不是絕后了么。” “……你也要絕后了,自己留著吧。”孫全彬又把瓷像扔給他。 林東單手接著瓷像,往桌上一擺:“愛要不要,我反正給你放這里了。真不想要的話,那就扔掉好了。不過你想想,要是你將來真當(dāng)了什么太尉,你兒子可就是衙內(nèi)了?!?/br> 林東甩甩袖子走了,將瓷像留在了雅間的桌子上。 孫全彬看著這端莊美麗的送子娘娘,總覺得送子娘娘那雙明眸也在看著他。 他雖是內(nèi)臣,但對泰山送子娘娘的靈驗也早有耳聞。宮中曾有妃嬪與官家提過,要去泰山拜送子娘娘,卻被官家以過于鋪張而制止。 其實這本不是什么鋪張的事,無非就是一行人出個宮,去趟山東的事。 官家擔(dān)憂的鋪張,乃是天下子民總愛效仿宮中人之行事。若是宮嬪們?nèi)グ萘怂妥幽锬?,子民們便會覺得送子娘娘一定是天底下最靈驗的神仙,屆時無論家財幾何,都勢必要踏破泰山的山門。群起涌入,也不是什么好事。 身為內(nèi)臣,他對子嗣無望,也不曾動過收養(yǎng)養(yǎng)子之心。曾有小黃門帶著厚禮想要認(rèn)他做干爹,他也都是一口回絕的。孑然一人,無有什么牽掛羈絆,對他這樣的人來說反而是好事。 可看著瓷像,他也不禁起了好奇:送子娘娘的靈驗,是否也會靈到他的頭上? 瓷像中,送子娘娘嘴角那抹笑意,又是什么含義? 三月,殿試如期,御崇政殿,欽點進士楊寘為狀元。 新科狀元不僅是殿試狀元,更是省試解元、禮部會元。三元及第,風(fēng)頭無兩,馬上套著紅花,繞著東京內(nèi)城游了足足三圈,供東京城人仰瞻。 因是狀元,楊寘被授監(jiān)丞、通判潁州,街巷之中,處處都是對這位狀元之洪福的羨慕。 有知道他的人說道:“這人真真是好福氣,知道么,原本的狀元其實不是他。他本是擬錄的第四名,被官家調(diào)到前面去的?!?/br> “被調(diào)成了狀元?這是怎么回事?那么原來的狀元又是哪個?” 當(dāng)下說話的人,看著像個游閑的衙內(nèi),大抵是有父兄在朝堂做官,故而知道得清楚些。茶坊之中閑談罷了,他也不跟旁人隱瞞,接著說道:“原來的狀元,是從撫州臨川來的,叫做王安石。他本來是擬錄的第一名,卻被官家和楊寘調(diào)換了位置,反倒成了第四名去呢?!?/br> “官家好端端的,調(diào)他們名次做什么?難道是因為楊寘的哥哥是楊察,而楊察又是主試晏殊的女婿之故?” “那可不是……”說者喝了口茶,笑道:“王安石這人,是個大才,文章寫得好極了,可惜用錯了典。他在文章里議政,寫了句‘孺子其朋’,犯了官家忌諱了?!渡袝防镱^寫‘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那是說當(dāng)時的皇帝是個小孩兒,得和臣子們好好說話。如今官家都多大了,王安石還說‘孺子其朋’,這不是用錯了典?就這么四個字,害他丟了狀元呢?!?/br> “哦!原來如此!”眾人都笑起來,“所以說,這典用多了,還不如不用呢!” 聞喜宴上,進士們簪花樂飲,無人知憾失狀元的王安石是喜是憂。一聲“介甫”,兩廂飲酒,此后王安石便是淮南節(jié)度判官。仕途如何,更待將來作為。 春日回暖,東京城的百姓們才不再議論著這科之事。 契丹的使臣們騎著馬慢悠悠地出了城,他們本是來討要關(guān)南之地的,可關(guān)南之地是燕云十六州的隘口,官家和朝臣們絕不允許契丹奪取。兩國你來我往之間,又提起西夏的元昊叛亂。 這下可好,等契丹的使臣走了,朝臣們便又開始吵嚷。一幫人說著要以禮義文學(xué)教化之,一幫人說著要痛擊之,還有一幫人說著要仔細(xì)修筑防御,以待來日大戰(zhàn)。 孫全彬自然主張開戰(zhàn),但他并不能在朝堂中上章說話。輪值侍御,也只是站在官家身側(cè)。哪知朝臣們談?wù)撝醯ず臀飨牡膰?,忽然就說起了他。 諫院左正言舉著笏板,氣勢洶洶地站了出來,說道:“臣要參劾內(nèi)侍押班、并州代州都監(jiān)、渭州兵馬鈐轄孫全彬失職之罪?!?/br> 這站出來的人,便是當(dāng)初內(nèi)侍都知王守中病故,而上劄子反對官家厚賞王守中孀妻幼子的諫院大臣。這不是他第一次針對內(nèi)臣,看來是早對內(nèi)臣有許多不滿。 趁著如今朝臣們在議論與元昊的戰(zhàn)事,忽然又站出來兇一兇,以示自己對內(nèi)臣之鄙夷。 官家微微側(cè)臉,不動聲色地看了孫全彬一眼,只見他面無波瀾,似不曾聽到下面彈劾自己的聲響。 諫官又高聲說道:“康定元年時,元昊曾廣派間者,摸入東京城中刺探消息。官家圣明,早早派出禁軍,遍東京上下搜查,擒獲間者若干,唯獨跑走一少年。官家命內(nèi)侍押班孫全彬親往追捕,是乃要責(zé),不可推脫,然孫全彬卻失職,終不曾捕得此人。京城百姓終日惶惶,死了三個無辜平民,也有失大宋國威,終至今日西夏、契丹之張狂?!?/br> 這是諫院的左正言,李訣身為御史臺長官,對他多有些了解,知道他最看不慣內(nèi)臣,尤其不贊成內(nèi)臣監(jiān)兵??伤@時說的這些彈劾之語,李訣卻覺得未免夸大了些。幾年前的事情,此時拿出來說,還說是這么件事造成了今日西夏之囂張,實在也不算妥當(dāng)。 因事關(guān)孫全彬,而孫全彬又事關(guān)朝云,李訣難免上心,也悄然抬眼向上看去。孫全彬靜靜立在官家身側(cè),不怒不躁,自有一番從容。他站在那里,雖是內(nèi)侍服飾,卻比身旁別的內(nèi)臣更加高大,身板亦是挺拔的。 一派氣勢威嚴(yán),不輸朝上的武將。 李訣低下了眸子,心中竟莫名生出幾分遺憾:這樣的人,若不是內(nèi)臣該多好。 這件多年前的事,放到這時候出來說,難免有翻舊賬的意思。 朝臣們心照不宣,知曉這是左正言在接機打壓日益權(quán)重的內(nèi)臣。不過自然有向來不喜內(nèi)臣的臣子出面附和,一時間,朝中竟是一片對孫全彬的彈劾之聲。 官家咳嗽一聲,讓朝臣們先靜一靜。孫全彬就站在他不遠(yuǎn)之處,卻始終沒有一句辯駁。 文臣們的彈劾是很難不搭理的,若是朝堂上不搭理,他們便會闖到宮門口請對。官家被臣子們堵在宮門里何止一兩回,被大臣們的唾沫都噴過十來次了。 他思索思索,隨即說道:“既然卿等如此上奏,孫全彬想來也確有失察之責(zé)。朕諭,責(zé)令渭州兵馬鈐轄孫全彬即日赴本鎮(zhèn),非詔不還京。” 群臣一片默然。 赴本鎮(zhèn)? 對京官而言,赴本鎮(zhèn),便相當(dāng)于被趕出了京城,去到自己領(lǐng)職之地就任去了。雖說官位不升不降,可此等責(zé)令,無異于貶謫。 通常,只有身有罪責(zé)的京官,才會被責(zé)令赴本鎮(zhèn),離開東京。 但群臣們又想:孫全彬如今領(lǐng)了渭州兵馬鈐轄,讓他赴本鎮(zhèn),不就是讓他去渭州去做鈐轄渭州兵馬么? 渭州可是這些年與西夏交戰(zhàn)之重地,戰(zhàn)時讓內(nèi)臣監(jiān)兵已是他們極力反對之事。孫全彬如今在東京,管不到渭州,在那里的鈐轄官本是個虛職。但如今讓他直接去那里做起了實職,豈非真要去主掌前線戰(zhàn)事了? 官家這一招,是明貶實升,又堵住了文官們彈劾的悠悠眾口。 孫全彬的臉上,總算有了一分波動:他深知,這是官家把前線作戰(zhàn)的機會交給了他! 他的時機,總算要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赴本鎮(zhèn),就是原本領(lǐng)了外地官職卻在留京城工作的官員,此后要前往自己官職所在地去工作了。 第115章 雁兒 春日,朝云終日困倦。 朝煙當(dāng)年有孕時,從兩三個月開始吐,一直就沒停過。朝云倒是還好,稍有些顯懷了,也并不干嘔惡心,只是每日醒來不多時,就又覺得倦怠想睡。 反正朝煙從早到晚都不許人放她出去,又拿走了她的抄本,她在屋子里頭也沒事情做,每日也就是吃吃睡睡。 原本總愛和她說閑話的雪滿安靜地坐在地墊上,姐兒睡,她便也跟著睡一會兒。 若是姐兒有什么動靜,她隨時便能醒來。 自從當(dāng)初姐兒在三清觀出事之后,雪滿的心里便總是充斥對姐兒的愧疚。若非她讓白草去買羊rou湯,而她自己也下山去找白草,那鄭迢就不會有此可趁之機,姐兒便也不會出事了。 如今姐兒渾渾噩噩,白草魂魄歸西,她實在悔恨難當(dāng)。 朝云在床榻上夢囈,呢喃著:“雁兒…雁兒……” 雪滿便想:姐兒這是想念雁飛了嗎? 雁飛從小就做姐兒的貼身女使,如今嫁到了外頭,懷著身孕,要再回來探望姐兒未嘗不可,只是有些麻煩。 她不知道,姐兒夢到的,其實是天上連翩飛過的大雁。 朝云又做了這個夢。 有人送了她一匹烈馬,要讓她馴服。 上一回做這個夢時,她并不知道那人是誰,也看不清自己身在何地。 如今再把這個夢續(xù)上,竟然看見,自己坐在烈馬之上甩動著韁繩,馬蹄下踏過無垠的枯草。焦黃色的草場并無生機,卻因這樣的蕭瑟而更添了豪情。 她轉(zhuǎn)過頭,得意地朝著贈給自己馬的人大笑:“長卿,你看,我還是能馴服得了它的!” 贈馬者身下也騎著一匹烏騅,一身甲胄曾在梧桐林中見過。遙遙地,朝云看見他那張面白無須的臉。那是孫全彬,她看得真切。 孫全彬駕著馬奔來,騎到了她的身側(cè)。 “可要當(dāng)心,這馬烈呢?!?/br> 朝云并不當(dāng)回事,仍舊飛馳。 一陣陣專屬于西北的寒風(fēng)凌烈地吹打在她披散的發(fā)上,枯死的草混著渾濁的泥的氣息自下而上地彌漫,鋪進她的耳鼻。遠(yuǎn)處有牧民幽遼的歌聲,像是要把這片草場上萬年的往事,用風(fēng)中含混的樂音講述給烈馬與野狼聽。 她抬起頭,便是南飛的群雁。大雁的羽翼被它們以輕盈而蒼勁的力道扇動,帶起野草之上的塵泥與纖沫。 朝云轉(zhuǎn)頭問孫全彬:“它叫什么?” 問的是馬兒的名字。 孫全彬道:“它沒有名字,你可以給它取一個?!?/br> “嗯?!背圃僖淮翁鹆祟^:“那就叫它雁兒吧?!?/br> 他不必問為什么,看著天上高寒之處飛著的鳥,心與朝云的眼睛一樣透澈。 “好,就叫它雁兒?!?/br> “雁兒……”朝云摸了摸馬兒的鬃毛,“雁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