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魂麗魄歸山陵
會稽成王二十八年,也即新商第七代天子御宇第叁十一載,萬年長公主于雒邑薨逝。 哀訊傳至山陰,宣子不免自責(zé)。 當(dāng)初孃孃委身下嫁司馬桓,本身就是一場交易——他得到夢寐以求的絕代佳人,她的兒子則收獲一位高權(quán)重的繼父。孃孃并非心機女子,原不懂得蠱惑男人,卻被迫以媚色邀寵為志業(yè)。 她一生保有少女的單純明澈,卻極富責(zé)任感,努力呵護、教育這個莫名其妙地出現(xiàn)在她生命中的兒子,為他謀劃未來。 每憶及幼時在雒邑,母子相依為命那九年,宣子都覺得既甜蜜,又酸楚。一直想著快快長大,積蓄力量,迎她到錢塘團聚,如今也不能了。 稍晚時候,公主后夫司馬桓將她的珠寶衣服文具并一切遺物寄與宣子。附書口吻依舊藹然長者,但宣子明白:這是一個冷酷自私薄情的政客,對自家女兒尚且不顧恤,何況假子,無非是看在美人面上。美人既逝,他們的“父子關(guān)系”也徹底休矣。 天子阿舅則要可靠得多,特繪了一幅亶陵地宮圖,示意宣子乃母棺槨之安置情況。公主的天青描金小槨,緊依著武宗姬皇后之烏漆彩繪大槨。 天子又有詔:終宣子之年,可繼續(xù)食公主在萬年的湯沐邑。 新商建鼎以來,故都的長安、萬年二縣,歷來只封給得寵的皇子皇孫。若今天子有太祖、英宗的霸氣,封宣子個萬年郡王也未可知。 不過,宣子已經(jīng)很感激了。也有些后悔,幼時在雒邑不識好人,更親近繼父。以后歲月里,多多孝敬阿舅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