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書迷正在閱讀:被直男室友寵壞了、放棄苦逼暗戀后,我掉進了糖罐、跟豪門影帝聯(lián)姻后他真香了、掰彎自己和大神HE、穿成爽文對照組里的作精女配、被渣后我和渣攻結(jié)婚了、你是人間理想、茫茫、愛豆的我搞極限運動爆紅了、[綜漫]死遁后馬甲成了眾人白月光
仁珈珈:很棒!那這次就拜托你了。 崔曉墨:還有一個問題啊,這次活動帶上他們的話,我們是不是得拉他們進群啊?不太顯得好像我們在故意排斥他們一樣,雖然我們確實是在故意排斥他們,但這絕對不是惡意的啊。寶寶只是覺得他們呆在一起,就好像和老師們呆在一起一樣,寶寶害怕。 仁珈珈:是得拉人進來。這樣,把消息清一清,然后你拉人。 群里頓時一陣哀嘆,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學生們建了一個班級群,然后班主任知道了,并且要求進群一樣。 仁珈珈:別這樣,開心點。不管怎么說,能和他們兩多認識認識,對我們沒壞處,不管是為了和未來新星處好關系,還是為了偷師學點東西,都是好機會啊! 大家依然是一陣沮喪臉表情包,這個道理到家都懂,可是大家都是年輕人,沒有那么多功利的想法,私底下只想快樂地放飛自我,并不想放飛自我的時候有班主任盯著。 仁珈珈:好了好了,別刷了。我等會會再建一個新群,你們加一下,以后有啥比較敏感的話題,我們就在新群里說。不過你們也別做得太明顯了,這個群也不能一點不聊啊。 大家頓時開心了,排隊發(fā)懂字。 其實他們當然也不是不愿意和陳頌、童一淮接觸,主要是,這個群是他們的自留地啊,是他們吐槽各種事情,包括崔院士等人的地方啊。 有誰能做到,拉著管理層一起吐槽老板呢? 怕不是嫌棄自己命太長,過得太舒服了! 新群拉完,聊天記錄該刪的都刪了,仁珈珈才私聊崔曉墨,讓她可以拉人了。 就在仁珈珈他們手忙腳亂安排的時候,陳頌和童一淮倒是沒有太在意這事,只是有些遺憾不得不暫時放下正在興頭上的小研究。 不過他們也沒有遺憾太久,畢竟他們其實還有別的研究要做。 比如說陳頌現(xiàn)在已經(jīng)收到了國內(nèi)的數(shù)學家大會的邀請,讓他在大會上作兩個小時的報告。 陳頌并不打算在數(shù)學家大會上老調(diào)重彈將皮萊猜想,所以想要這兩個小時的內(nèi)容言之有物,他現(xiàn)在也該開始準備起來了。 童一淮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問道:你有什么想法?需要我?guī)兔? 陳頌說道:我對素數(shù)比較感興趣,所以打算繼續(xù)對素數(shù)進行研究,我想試試看能不能解決孿生素數(shù)猜想。 孿生素數(shù)猜想比起皮萊猜想可要有名多了,簡而言之,素數(shù)就是我們在初等數(shù)學的時候所說的質(zhì)數(shù),就是說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自然數(shù)。 而孿生素數(shù)就是兩個差為2的素數(shù)對,比如說,3和5,5和7,11和13,他們就是孿生素數(shù)。 而孿生素數(shù)猜想,認為存在無窮多對孿生素數(shù),這個猜想是著名數(shù)學家希爾伯特提出來的。 此外,波利尼亞克還提出了孿生素數(shù)猜想的一般化猜想,也就是:對所有的自然數(shù)k,都存在無窮多個素數(shù)對(p,p 2k)。 假如k=1,那么這個猜想就是孿生素數(shù)猜想。 當k=2,那么素數(shù)對的差就是4,也如說3和7,7和11。 當k=3,那么素數(shù)對的差就是6,比如說5和11,11和17,以此類推。 童一淮對孿生素數(shù)自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孿生素數(shù)猜想不是說已經(jīng)有解決的方法了嗎? 陳頌點點頭,確實如此,一個美籍華裔數(shù)學家在十多年前發(fā)現(xiàn)了相關的論文,他自己也因此獲得了次年的科獎數(shù)論獎。不過十多年過去了,他也還沒有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他使用的是舊的方法,我想要對此進行新的嘗試,萬一我比他先完成證明了呢? 童一淮挑挑眉,你對那位數(shù)學家不太滿意? 陳頌淺笑著搖搖頭,那倒也不是。好吧,雖然我確實不太高興,他明明是個土生土長的夏國人,出國留個學就選擇了放棄夏國國籍當了個外國人,不過這畢竟是個人的選擇,我對他并沒有太大的不滿。我承認他的能力和他在數(shù)學研究上的堅持,如果他證明了孿生素數(shù)猜想,我也會為他感到高興。不過 停頓了一下,陳頌說道:但是,如果可以,我更希望孿生素數(shù)猜想由一個真正的夏國人來證明,比如說我。 童一淮對此無條件支持,那你現(xiàn)在有思路了嗎?需要我做什么嗎? 陳頌說道:有些想法了,暫時不需要你做什么,師兄你忙自己的吧。 童一淮點點頭,也好,我最近確實有想法想要嘗試建立一個理論模型。 陳頌有些驚訝,一般來說這是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當然有時候理論物理學家和高能物理學家也分得不那么清楚,高能物理學家也并不是不能做理論的工作,他只是驚訝童一淮怎么會突然有這種想法。 童一淮解釋道:受限于當前的科技水平,有時候高能物理的研究讓我覺得很無力。物理學本來應該是一門落地于實踐的學科,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卻不得不求助于數(shù)學的推。好吧,只是因為現(xiàn)在無法做實驗,所以我想做點理論上的工作。 陳頌一開始還聽得很認真,直到最后一句忍不出笑了出來,那我們一起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