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姑娘
寬敞的帥堂中,忽然涌入上百魁梧的軍中宿將,頓時顯得擁擠起來。 “臣等,參見皇太孫殿下!” 武將們轟然拜倒,朱允熥站在朱元璋身側(cè),笑道,“諸位甲胄在身,不必拘禮!” 五軍都督府的權(quán)力極大,共置五軍十衛(wèi)參軍府。各都督不但要管理衛(wèi)所的訓(xùn)練與生產(chǎn),還要參與到大明中央軍事決策中。都督這個頭銜,被大明的武將們,看作是除了爵位之外的最高榮譽。 這是一個龐大的軍事機構(gòu),眼前這上百戰(zhàn)將,是大明中上層將領(lǐng)之中的精華人物,個個都在邊關(guān),在塞外經(jīng)過血火的磨練。 看著眼前這些人,朱允熥的心中忽然有些激動。眼前這些人,以后會是他手里的開疆拓土的利刃,更會是大明江山穩(wěn)固的柱石。 歷朝歷代除開國君主之外,對武人都非常防備。但是朱允熥一點不擔(dān)心駕馭不了這些悍將,一來他知道這些都是忠心耿耿之人。二來,在他以后的計劃之中,這些人一輩子都不會閑著,他們要么在打仗,要么在遠(yuǎn)航。 “咱今天帶皇太孫過來看看,讓他認(rèn)識下你們,也讓你們認(rèn)識他!”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絲威嚴(yán),“以后,軍中宿將,視皇太孫如視朕,聽清楚了?” “臣等遵旨!”眾將轟然再拜。 此時,朱允熥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五軍都督府這樣掌管天下兵馬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之中,實權(quán)的人物居然都是些中生代的將領(lǐng)。老一輩傅友德,馮勝等人只是掛著虛名。 而戰(zhàn)功赫赫的藍(lán)玉等人,雖說是有著大將軍的頭銜,可在京城之中并沒有直屬部隊。 “怪不得歷史上老爺子后來把功勛武將殺了那么多,也沒見有人敢鬧事!軍隊的實權(quán)都在皇帝的手中,其他人只不過都是幫皇帝出去打仗的!” 朱允熥心里又從老爺子那學(xué)了一招,軍事指揮權(quán)和帥權(quán)的分離。 “大孫!”朱元璋又開口道,“你詹事府,還缺幾個東宮屬官,你自己來挑吧!” 輕飄飄一句話,他們爺倆說的聽的都沒覺得有啥。可是下面的武將們,卻忽然心頭火熱起來。 老皇爺這是讓太孫親自挑選武人近臣,那可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如果能被太孫殿下選中,那可是一步登天。 朱允熥為皇太孫,詹事府就是為皇儲服務(wù)的機構(gòu),以幾位翰林大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為主,教導(dǎo)太孫讀書,講解政事,監(jiān)督禮儀。 同時詹事府也是皇儲未來的執(zhí)政班底,需要文武兼?zhèn)洹?/br> 其實早在來五軍都督府之前,老爺子就給了朱允熥一份名單,上面都是老爺子比較看重的青年才俊,中生代將領(lǐng)。 老爺子的眼光是對,那名單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大多是戰(zhàn)死在靖難之中的忠臣孝子。這些人雖然和老一代將領(lǐng)相比,在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上的經(jīng)驗還有所欠缺,但軍事素養(yǎng)超乎尋常。 朱允熥俯身謝過朱元璋,開始走到武將之中。 “中軍都督徐輝祖!” “臣在!” “你是中山王長子,當(dāng)年你父親跟著皇祖父,出生入死,為大明鞠躬盡瘁?,F(xiàn)在,你可愿為孤的東宮輔官?”朱允熥笑道。 徐輝祖沒想到朱允熥第一挑選的居然是他,有些意外。 “臣,謝太孫殿下隆恩!”徐輝祖拜倒,朗聲道。 徐家?guī)仔值?,徐輝祖為人最為方正,而且忠心侍上。歷史上此人的風(fēng)評不錯,所以朱允熥才會第一個選他。 而且,東宮武人輔官的選擇,也是關(guān)乎到未來對于五軍都督府的控制,人品不好的人,實難相信。 “駙馬督衛(wèi)李座,梅殷!” “臣在!” “你二人亦為孤的東宮輔官!”朱允熥開口道。 “臣等謝恩!”兩人同時拜倒。 這兩人都是老爺子的姑爺子,除了這個身份,這倆人還掌管著皇帝兩衛(wèi)皇帝親軍,火器營和重甲鐵騎。 隨后,朱允熥不住在武官之中點名,點到的都是大明軍中,中生代的翹楚。 盛庸、卜萬、莊德、李堅、梅殷、吳高、何福、周興、劉真、張文杰、房寬、宋晟、錢忠,盧震軍、景誠、朱勝、徐祥、陳用、陳亨、周鶚、關(guān)忠、王才、耿成、陳玉等人。 文有詹事府,那些人老成精的大學(xué)士輔佐。武有這些中生代將領(lǐng),再加上超越時代的眼光。 別人,拿什么和自己斗! 朱允熥心里暗道。 等朱允熥選完人之后,朱元璋再次開口說道,“皇太孫恩遇爾等,需竭誠報效。往后逢單日,諸將需在校場為皇太孫演武,講解武事?!?/br> “臣等遵旨!” “皇爺爺,孫兒有一事,請皇爺爺恩準(zhǔn)!”朱允熥開口奏道。 “咱爺倆有啥事不能說,說!”朱元璋笑道。 “五軍都督府為大明兵家中樞,在職的武將都是軍中宿將,帥堂之中又供奉著大明開國功臣的殘甲!”朱允熥朗聲說道,“大明以武立國,最重軍功,為了激勵大明男兒,孫兒請奏,在五軍都督府外設(shè)大明英烈祠!” “英烈祠!”朱元璋微微沉吟。 而此時,帥堂中的武將們,分外動容。 大明有個功臣廟,但是上面供奉的,都是國公郡侯等人,沒有爵位的戰(zhàn)死將領(lǐng),是不夠資格享受香火的。 朱允熥此舉,就是為了收取人心。 “孫兒請設(shè)大明英烈祠,為從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應(yīng)湯和的邀請參加紅巾軍。)開始,為大明戰(zhàn)死的將領(lǐng)有功士卒,刻名鑄碑,享受人間香火供奉?!?/br> 大明開國至今,何止百戰(zhàn)!先前天下未定,和大元打。一統(tǒng)天下之后,屢次出征塞外和北元打。 赫赫武功的背后,是無數(shù)華夏男兒鮮活的生命,他們的名字見證了大明的武功,卻成了微不足道的滄海一粟。 朱允熥要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可能,讓他們的名字,被歷史銘記。 “大明江山如畫,那些在中原,在邊關(guān),在塞外戰(zhàn)死的將士,他們也應(yīng)該看到。建英烈祠,可敬前人,亦可激勵后人。孫兒斗膽,請皇爺爺恩準(zhǔn)!” “準(zhǔn)!”朱元璋毫不猶豫,大聲道,“建,就在五軍都督府之外,讓戰(zhàn)死的兒郎們也看看,咱們大明的威風(fēng)?!闭f著,又對朱允熥點點頭,“這錢,從咱們爺倆的內(nèi)庫里出,這些人都是為咱們朱家死的!” “皇爺爺英明神武,明鑒萬里!”朱允熥小小送上一記馬屁。 “臣等,謝陛下隆恩。”武將們不會說話,翻來覆去就是謝恩。 不過這次的謝恩,多了些壯懷激烈的味道。 “要謝,就謝咱大孫!”朱元璋道,“他比咱,更看重你們這些殺才!” “皇太孫仁德,臣等感激涕零!”武將之中,李景隆率先喊道,“天下將士若知,必感念太孫殿下的恩德,為大明死而后已!” ~~~~ 與此同時,應(yīng)天府的南城。 幾個錦衣校尉,簇?fù)碇粋€宮里的傳旨太監(jiān),走在南城微微有些凌亂的街巷之中。 “好歹也是個兵馬指揮,六品的官,就住這兒?” 傳旨的地方到了,是個二進(jìn)的小院,若是在老百姓眼里這地方還算不錯,可是在宮里太監(jiān)的眼里,就顯得有些寒酸了。 自古以來東富西貴,城池的南北方向住的都是沒啥身份的一平民。 傳旨太監(jiān)站在門口,看著巷子周邊探頭探腦看熱鬧的百姓,撇嘴道,“咱家在宮里,以為當(dāng)官的多威風(fēng),出來一看。嘿呦,這官讓他當(dāng)?shù)?!?/br> 監(jiān)身旁一個錦衣衛(wèi)笑道,“公公有所不知,這位趙指揮雖是個六品官,但是為人刻板廉潔,聽說不該拿的錢,是從來一分都不拿!” 兵馬指揮其實算是個肥差,京城之中蠅營狗茍的營生不少,兵馬指揮正是管著這些東西的,若想要錢,大把人搶著孝敬。 “先敲門吧!”太監(jiān)尖聲尖氣,“趕緊傳了惠妃娘娘的旨意,咱們再去下一家!” 話音落下,一個錦衣衛(wèi)上上前敲打門環(huán)。 啪,啪,啪!速度不快,但是很響。 “誰呀?”門里,傳出一個銀鈴般的聲音,顯然是一位少女。 “可是南城巡閱司兵馬指揮趙思禮的宅院!”敲門的錦衣衛(wèi)在外面喊道,“宮里有旨意下來,快開門!” 可是,錦衣衛(wèi)說了之后,門里卻忽然安靜無聲。 啪啪,錦衣衛(wèi)又敲打幾下,“人呢,開門!宮里惠妃娘娘的旨意,讓你們家.......” 吱嘎,大門上忽然露出一塊四方形的人頭大小的小窗,里面露出一張圓臉少女的真容。 那副臉吹彈可破,白里通紅。圓圓的小臉?biāo)坪跤行雰悍?,明亮的眼睛溜溜轉(zhuǎn),眉頭輕皺,嘴巴微嘟。 狐疑的眼光,不住在太監(jiān)和錦衣衛(wèi)的身上打量。 “宮里?娘娘?真是找我家?”那少女疑惑著開口,露出一顆俏皮的小虎牙。 “誰敢拿這事開玩笑!”敲門的錦衣衛(wèi)沒還好氣的說道,“姑娘快開門!” ~~~~明天恢復(fù)三點前更新三章。。。。。 就不一章一章的發(fā)了,不然大家都不愛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