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書迷正在閱讀:嗔言、[歷史同人]英雌養(yǎng)成手冊、得不到反派就成為反派、[綜漫同人]以警界吸血鬼之名卷死酒廠、帝庭春深、勇敢的師尊不懼表白、亞顏、小馡總真香打臉實錄、皇叔[女尊]、清穿之四福晉不愛種田
“這事,我沒對外提過。如果你們要追查,就去找嘉興縣的周通周仵作。不過,我勸兩位一句,江南水深,小心淹死。” 作者有話要說: ?、俦菊鲁绲澞觊g的江南人參案,以及清朝人參采集,參考《本草進化論》范亞昆主編,其中提到的《人參馴化史》。 第五十章 江南水深, 能有多深? 五月抵達嘉興,沒能見到周仵作。 衙役說周通半年前身體不適辭了工作,歸鄉(xiāng)養(yǎng)老了。距離府城不遠, 但現(xiàn)在去找遲了, 三個月前周通已經去世。 周通從二十歲開始做仵作, 在府城已經干了三十年。 從兩年前開始,他的身體就不太好, 時不時咳血。大夫勸他別干了,仵作長年與尸體接觸, 陰邪入體更不利于養(yǎng)病。 周通不聽, 直到實在支撐不住了,才在去年年尾辭了工作。只因無牽無掛, 不做活也沒別的事做。 少年時,他是藥鋪學徒。父母死得早, 由師傅養(yǎng)大。 十六歲時,師傅病重, 他為沖喜成了親。不料,三年后妻子卻是一尸兩命死在了生產日。 后來,周通一直一個人生活。有人勸他續(xù)娶被拒絕了,他認為自己是天煞孤星不想耽誤旁人。 喪事是鄉(xiāng)親們幫著辦的。周通死后, 他的家門就被鄰居從外頭掛了大鎖。 其實,周通家大概率不會招賊,因為沒東西值得偷。 仵作薪酬不高,一個人居住也不置辦什么值錢器物, 能稱得上值錢的也就是幾本醫(yī)書。 周通是因病而亡,他也算半個大夫,生前沒有提出對所患疾病有什么想法, 當然就沒有請人驗尸。 武拂衣以周通舊友小輩的身份前來,打探了一圈消息,總覺得這位周仵作死得有點太是時候了。 如果能重新開棺檢查尸體就好了,但現(xiàn)在對墓葬非常很看重。 不論以什么理由掘墓都會引人關注,周通倘若死于毒殺,像是開棺這種引人注意的行為可能打草驚蛇。 不能開棺,也能從另一種方式去判斷。 “慶復,你帶一個人今夜去周通家里探一探。周仵作埋頭工作,沒有其他愛好,應該會寫一些驗尸的筆記心得,你把它拿回來?!?/br> 武拂衣叫來了此次出行康熙給配備的侍衛(wèi)長。算得上老熟人了,就是佟家的慶復,給了他這個新的任務。 慶復在牛痘實驗期間守衛(wèi)北郊莊子,等到實驗結束被調任看管玻璃廠,隨后就是這次保衛(wèi)雍郡王單獨出行。 雖然看似一直跟著四阿哥,但事實上雙方沒有多少私下往來。他對家人也是避而不談工作任務,只聽從皇上的安排。 他明白佟家勢大,不能有太多人風頭過甚。家里本來意屬三哥隆科多出頭,那么他就老實聽皇上安排即可。 皇上選擇讓他跟著雍郡王,需要的就是他低調,做好侍衛(wèi)一職,不能有多余的心思。 情況卻總是出人意表。 此刻,慶復聽到四爺?shù)姆愿?,這意思是要讓他去私闖民宅?讓佟家人去做一回盜賊? 武拂衣瞧著慶復默不作聲,似乎頗為體諒地安慰他。 “你是不是認為取來筆記,不足以證明周通之死蹊蹺,你很想要開棺重新檢驗尸體,認為那才夠準確。慶復啊,雖然查清案件很重要,但眼下要有顧忌。你辦實事的決心,爺都明白,你也別遺憾了?!?/br> 說罷,武拂衣鄭重而理解地拍了拍慶復的肩膀,好似他真的工作認真非??释ネ谑?/br> 慶復頓時覺得肩膀上被壓了千斤重,他承受了本人毫不期盼的希冀。 誰渴望去挖周通尸體了? 他沒有! 那比夜探民宅過分多了。卻有苦難言,總不能對四爺說他對查清案件沒興趣。 從荒廟到嘉興,他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一起聽了現(xiàn)場版的鬼船故事,后來也被四爺告之鄭小妹尸體上的手腕綁痕疑點,再到給無頭尸驗尸的周仵作死亡。 只要不傻,如今就該對鬼船生疑,那不是一則故事,背后像是藏著某種秘密。 “奴才今夜就帶遼飛去找周通的筆記?!?/br> 慶復沒有拒完的正當理由,也顧不上是不是要做一回盜賊立馬答應了。再不應承下來,萬一四爺真命令他去挖墳怎么辦? “小心一些,注意別被發(fā)現(xiàn),爺?shù)饶愕暮孟??!?/br> 武拂衣叮囑一句就走了,沒關心慶復的心理活動。 慶復對康熙盡忠,卻也要做好四爺吩咐的合理任務。 查明鬼船究竟是哪只鬼作亂,這種任務不能更合理了,遲早要擺到康熙面前,不能更站得住腳。 眼下先要去送別蒲松齡。 由于周仵作死亡,關于無頭尸的線索斷了一半。 說是斷了一半而不是全都斷了,因為府衙中也許有其他人知情,但不能冒然詢問。 周通若不是自然死亡,謀害他的人可能就在嘉興府內。 雖然直接接觸過無頭尸的仵作死了,但換個角度還能繼續(xù)查,只是難度加大了些。 這是能從貨船入手。一船貨物進入江南,總會燕過留痕,番邦來的物品更需要通關文牒與而對應記錄。 康熙改變了父親順治的全面禁海政策。從康熙二十三年起提出海關概念。先后設立了粵、閩、江、浙,四個海關。 粵海關在廣州五仙門;閩海關設滿漢海稅監(jiān)督各一人,分別駐守在福州與廈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