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么[無限] 第119節(jié)
這個女警的質(zhì)疑確實是有理有據(jù)的。 對于他們這些常年加班的一線刑警來說,點外賣是常有的事情,想吃自己做的家常便飯反而是一件難事,點外賣那些事,他們跟這個女警一樣清楚。 絕大多數(shù)門店的配送距離都僅在幾公里內(nèi),一些連鎖的大店配送范圍會更廣一些,但同樣的,距離要是很遠,配送費也會變得高昂,而且超出了極限后,也會無法配送。 “不管怎么說,這確實是一條思路,小徐,你趕緊找家屬要到幾個受害者的各種外賣app賬號,不對,幾年時間過去了,受害者的手機號很有可能已經(jīng)注銷了,app賬號還在不在都不一定,這樣,你趕緊用警局的名義聯(lián)系那幾個app開發(fā)總部,請他們幫忙恢復(fù)一下那幾個受害者的訂單,將她們遇害前一年所有訂單的配送信息都匹配一下,看看有沒有重合的配送員,記得,態(tài)度好一點。”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壞消息,那些外賣app都沒有保存那些已經(jīng)自然注銷的賬號的信息,好消息,這七個遇害者以及第八位僥幸逃過一劫的受害者里,還有三位的外賣app沒有注銷,因此那些開發(fā)部的后臺系統(tǒng)里還能查到那些久遠的外賣訂單。 一個是那個幸存的女生,人還活著,所有的賬號自然還在正常使用,一個是姜雯,她的手機號一直沒有注銷,姜武每個月都會給這個手機號續(xù)費,還有一個是第六位受害者,她的母親繼續(xù)使用著她的手機號碼,雖然這些app不再使用,但也沒有銷號。 只這三個樣本就已經(jīng)足夠了,因為調(diào)查的本就是外賣員的重合率。 這三個受害者家庭住址距離很遠,如果能在她們?nèi)齻€的外賣app上找到重合的外賣騎手,這本身就已經(jīng)很不符合常理了。 很快的,那些app的研發(fā)總部就將所有訊息傳輸過來,系統(tǒng)也開始自從篩查重合的姓名,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房間里所有的警員都表情肅穆,期待最后的結(jié)果。 但是很可惜,幾十分鐘后比對結(jié)果出來了,三人同時重合的外賣騎手一個都沒有,倒是第八位幸存者和第六位受害者的所有外賣訂單里有一個重合的配送小哥。 可惜,當(dāng)調(diào)出那兩條配送人員重合的外賣訂單時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會重合,是因為幸存者那天住在和第六位受害者家較近的酒店里面,因為配送地區(qū)就在同一片,然后匹配到了同一個外賣小哥。 線索又斷了,正如年輕女警之前說的那樣,一個外賣小哥想在app里匹配到全城區(qū)域的訂單,幾乎是天方夜譚。 林則十分沮喪,他拍了拍顧楚的肩膀,看來他們還是得找其他線索了。 “小徐,你把這些外賣訂單都發(fā)給我,特別是姜雯那一份?!?/br> 顧楚眉頭緊皺,真的是她的懷疑方向錯了嗎? 但是除了外賣員、快遞員還有什么很少被防備,又不引人注目的身份呢? 林則見她不死心,也沒有再勸,畢竟他們找不到偵查方向的時候也是在浪費時間,讓顧楚試試,萬一她又給他們帶來什么驚喜發(fā)現(xiàn)呢。 小徐將那些資料全都通過公用系統(tǒng)發(fā)到了顧楚的電腦里,之后的時間,顧楚就一條條刷著那些外賣訂單,眼睛都沒有休息過。 “姜雯的丈夫說的沒錯,她真的很少點外賣,我們調(diào)了受害者遇難前兩整年的外賣訂單,其他受害者的訂單都有上千條,最多的一天點了四次外賣,但姜雯的外賣訂單加起來就四十多條,平均下來,她一個月就點一兩次,這還包括了外賣買藥、買花的記錄?!?/br> 在傳資料的時候,小徐還嘀咕了一聲。 這年頭年輕人的命大多都是外賣、電商、wife……給的,這樣習(xí)慣自己做飯的年輕人還真不多了。 “你們說顧隊到底在找什么呀?” “難道她覺得系統(tǒng)比對錯誤?可她這樣一目十行地看過去,真的能把每一個訂單的配送小哥都記下來嗎?” 看著他們從食堂給顧楚打包的盒飯都變涼了,對方還一直認認真真翻閱著每一行記錄,這讓同一個小組的警員都感到疑惑。 系統(tǒng)都已經(jīng)匹配過了,難道她覺得自己比系統(tǒng)更厲害? “反正顧隊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你想不明白,那是你和大神的差距?!?/br> 自己人護著顧楚,他們知道顧楚記性好,可他們也不明白,為什么顧楚還要再看一遍訂單,如果真的有重合的配送員,系統(tǒng)肯定會匹配出來。 但不理解,不代表他們不能維護自己的隊長。 顧楚一條一條地翻閱那些訂單記錄,尤其是姜雯為數(shù)不多的那幾十條外賣訂單,眉頭逐漸皺成川字。 不對,不對……這些訂單有問題! “啪啪啪——” 一陣陣重重拍打rou泥的聲音從一家餐館的后廚里傳來。 一個體格較為精壯的青年手里握著兩根方形鐵棒,不斷捶打著案板上的牛rou,一塊完整的鮮牛rou就在他不間斷的捶打中,漸漸被打成rou末,又錘成rou糜。 “阿信啊,今天做完這些牛rou丸你就回家洗個澡,去理發(fā)店剪個頭發(fā),你王阿姨給你介紹的那個女孩條件真的蠻不錯的,明天見面你好好表現(xiàn)一下?!?/br> 后廚里除了這個精壯的青年男人,還有一個年邁的婦人,正拿著抹布,仔仔細細地擦拭著后廚的灶臺。 “嗯?!?/br> 被喊做阿信的男人悶聲應(yīng)下,后廚明亮的燈光照在他高凸的眉骨上,眼窩灑下一片陰影,讓人看不清他的情緒。 “你啊,別總是嗯嗯嗯,現(xiàn)在女孩子都不喜歡你這種老實脾氣,你得回來事一點,我和你爸年紀大了,都等著你成家立業(yè)抱孫子呢,我告訴你啊,我和你爸可看不慣那些嚷嚷著不婚不育的小年輕,沒有孩子人家背地里都要笑話死你的,而且等你年紀大了,沒孩子誰來照顧你,百年之后誰給你上墳?阿信啊,爸媽是不會害你的?!?/br> 從對話上來看,著似乎是一對母子,可他們倆的外貌實在是很難找出相似的地方。 老太太長吁短嘆,她這個兒子哪里都好,能干,人也老實,但就是太老實了,以至于不夠活絡(luò),不討女孩子高興,都快三十的人了,現(xiàn)在還沒有談過對象。 老太太心里發(fā)愁,沒對象,沒孩子這怎么行呢。 這次她特地讓自己的老姐妹給兒子介紹了一個對象,那姑娘的條件真的挺不錯的,但她家的條件也挺好,兒子雖然學(xué)歷不行,但他們家有自己的店,門面也是自家的,除此之外還有兩套房子,就在上下樓,面積也都不小,都是沒有按揭的,這些年存款也攢了不少,他們這兒靠近首都,房價并不低,這種條件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了。 這些年,店里的活兒兒子都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上手了,之后她和老頭就等著抱孫子,在家安享晚年了。 對于老太太的嘮叨,阿信沒有反駁一句。 他將打好的牛rou丸放進干凈的盆里,放上各種佐料,一個方向攪拌,直到攪出勁來,然后下入燒開的滾水里面。 他看著一顆顆深粉色的rou丸在滾湯里褪去顏色,漂浮在水面上,然后面無表情地將它們撈起,放置在一旁的鐵盤上晾涼。 做完這些預(yù)備工作,他才解開圍裙。 “媽,我去把垃圾倒了。” 他將他媽剛剛收拾出來的一堆垃圾收攏一下,倒進抖開的一個大垃圾袋里,然后拎手上,出門朝門店后的小巷走去。 他們這兒是餐飲一條街,每家店都出了點錢,會將廚余垃圾放在后街那一片固定的垃圾桶里,清潔工每天晚上都會準(zhǔn)時來這里將這些垃圾收走。 “嘖!” 將垃圾丟到垃圾桶里的時候,他的手指不小心被劃破垃圾袋的尖利骨刺劃到,手指頭直接被劃開一條口子,幾滴深紅的血液滴落在地上。 一瞬間,這雙平靜的眼睛戾氣涌動,但很快又恢復(fù)到之前的樣子。 他將劃破的手指含進嘴里,然后離開了這條幽暗的小巷。 在他離開后不久,小巷里忽然刮起一陣風(fēng),一團扭曲的影子趴在地面上,貪婪地舔舐著那幾滴滴落的鮮血。 第119章 雙面人 “阿信回來啦, 之前我托你帶的五斤白菜豬rou餡的餃子你帶了吧?” 江信剛到家樓下,就被一群正在前面空地跳廣場舞的老太太給攔下了。 “嗯?!?/br> 江信還是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語,只是抬頭看了眼那個說話的老太太, 然后將小拖車上其中一袋五斤裝的餃子遞到她手里。 “還有我的,兩斤雞蛋韭菜餡的餃子,兩斤牛rou蘿卜餡兒的。” “我的我的, 一斤半手打的潮汕牛rou丸, 兩斤牛rou餃。” “正好遇上了,我那份就先給我拿出來吧,省得你到時候挨家挨戶去送?!?/br> 一群老太太蜂擁而上, 將江信圍地團團轉(zhuǎn), 一般人被一群老太太圍著, 恐怕連她們各自說了什么話都聽不清,但江信就不一樣了, 他準(zhǔn)確地將拖車上裝袋的食物遞到了每一個人手中。 在將這些人的訂的餃子rou丸都分發(fā)好后江信推著小推車離開, 他還得去其他樓將剩下的這些食物送過去,這都是小區(qū)里的住戶前一天在他這兒下單訂好的。 在他離開后,有幾個新搬過來,剛加入廣場舞隊隊老太太好奇了。 “你們這是在他家訂了餃子rou丸?” “這些多少錢啊,他們家比較劃算嗎?” 一群退休的老太太就關(guān)系這些事情, 這不剛搬過來, 他們正想打聽小區(qū)有沒有團購群, 美食群之類的把他們加進去呢。 “你們剛來不清楚, 就咱們13幢2404, 他們家是開餃子館的, 價格倒不是最實惠的, 但是味道好啊, 之前還上過本地的美食節(jié)目呢,他們家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帶,熟客直接可以跟老板要一張外賣單,只要點的分量足夠多,整個津市都能送,我家閨女特別喜歡他們家的牛rou丸,之前直接訂了二十斤,人家還給打包冷鏈寄到我女兒在的城市呢?!?/br> 熟客向那幾個新搬來的鄰居打廣告。 “他們家的餃子和牛rou丸是真不錯,而且我們都知道那家子的為人,老實厚道愛干凈,食材上也不會缺斤少兩,餃子這東西吃起來簡單,買一堆凍冰箱里,想吃了直接下鍋煮就好了,別提多省事了?!?/br> 當(dāng)?shù)厝肆?xí)慣吃餃子,也喜歡吃餃子,可別說年輕人了,就是老一輩的,現(xiàn)在再讓他們自己包餃子,大多也覺得麻煩,不如買現(xiàn)成的,比起超市里價格高昂又不見得好吃的速凍水餃,顯然這家人賣的手工餃子更合他們的胃口。 “聽起來還挺不錯的,誒呀,你們這么照顧他們家生意,那他們能賺不少錢吧?” 說著說著,話題就歪了。 “那肯定啊,之前新聞不都說了嗎,人家擺小吃攤月收入都好幾萬呢,更別說他們家了,門面都是自己的,堂食的生意雖然一般,但外帶地多啊,光咱們小區(qū)每天下單的人就不少呢,要不是他們一家人沒啥野心,多雇些人,還不知道能賺多少錢呢?!?/br> 據(jù)說這家剁餡調(diào)餡有秘方,之前店里調(diào)餡的是老子,雇了一些人手揉面搟面皮,他兒子也就負責(zé)送送貨,直到這兩年,老頭上年紀了,才開始將一些秘方傳給兒子,因為餡料不能公開的緣故,所以這家店的規(guī)模一直都這么大,這些年也沒想過開分店,但即便這樣,大伙兒算了一筆賬,這家人每年起碼也能賺大幾十萬毛百萬。 “你看啊,咱們這幢2404和2304都是他們家的,這兩套房子就一千多萬了,這錢能少賺嗎,剛剛那小伙子你也看見了,身板結(jié)實,人長得也端正,最主要的是性格老實,這點跟他爸媽一樣,都是沒啥花頭的人,可惜我閨女已經(jīng)嫁人了,要不然我還真想給他說合一番,人家雖然學(xué)歷不好,可那又怎么樣呢,清北畢業(yè)也不見得有他這樣開店賺的多啊?!?/br> “啊,剛剛那小伙子還沒對象呢?看起來挺大了啊。” “沒呢,太老實了,不會哄小姑娘開心。” “誒呦,他們家要是真像你說的那么好,我倒是有個女孩兒能給他介紹介紹。” …… 身后的議論聲江信沒聽見,不過即便他聽見了,也只會嗤之以鼻。 他將打包好的餃子rou丸挨家挨戶送到那些預(yù)定人的手中,等回到自己家時,又過去了大半個小時。 2304是父母給他買的婚房,因為他還沒有對象,不知道他對象喜歡什么樣的裝修,所以下面那套房子一直都空置著,還是毛坯。 江家老頭老太太不允許他搬出去住,所以直到現(xiàn)在,他都還跟父母住在一起。 這個小區(qū)的01,04都是大戶型,129平,四室兩廳兩衛(wèi),帶著衛(wèi)生間的主臥是江家二老的,江信住在次臥,家里的裝修是老一輩人喜歡的風(fēng)格,電視機背景墻上一副蓮葉荷花,背景墻是喜鵲登枝,每間臥室的衣柜門也都是俗氣的粉紅大花,明明很安靜的氛圍,可這些花花綠綠的顏色就透著一股吵鬧。 江信回到家的時候,家里只有老爺子一個人,他媽還在店里打掃衛(wèi)生兼盤賬,錢的事情,她總不放心交給任何一個人。 “回來了?” 江老頭坐在客廳里看電視。 “怎么沒去剪個頭發(fā),你媽沒和你說明天讓你去相看個小姑娘嗎?你也老大不小了,總要結(jié)婚的,你不結(jié)婚我和你媽哪來的孫子,現(xiàn)在國家都開放三胎了,咱們家不缺錢,你放心生,到時候我和你媽給你養(yǎng)小孩,最好都生男孩,不生個男孩我們江家的香火就斷了?!?/br> 老頭看到他進來,就開始絮絮叨叨,對于這個兒子到現(xiàn)在都沒有結(jié)婚這件事,他心里是很介懷的。 “對了,聽說你媽給你介紹的是個獨生女,現(xiàn)在獨生女不都鬧著要冠姓權(quán)嗎,我告訴你,咱們家不慣這毛病,好好的孩子怎么可以跟他媽姓呢,除非多生幾個,到時候再商量商量,閨女可以跟她媽姓,這件事你可得打聽清楚了啊。” “嗯。” 對于老人的念叨,江信只是一聲又一聲重復(fù)的回應(yīng)。 自覺這個兒子聽話又懂事,老頭子的氣才順了,催促著他趕緊洗澡睡覺,然后心滿意足地看起了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