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在醋自己[快穿]、請抽取你的死亡方式、請這位玩家不要sao擾NPC、奶糖、穿越后我被親友團寵上天、危險親密[快穿]、穿成火柴人后我和瑪麗蘇漫畫男主HE了[穿書]、我和弱攻he了、無限游戲里被漂亮邪神捧紅了、重生后渣攻為我癲狂了
只可惜,一代名將壯志未酬,卻被朝中jian人所害英年早逝,自李榮死后,錦朝氣數(shù)已盡,不到兩年便分崩離析,各路諸侯割據(jù)的場面形成。 二十年間,戰(zhàn)火四起民不聊生。直到明高祖韓業(yè)進橫空出世,南征諸侯北擊蠻夷,收復(fù)失地天下一統(tǒng),人民背井離鄉(xiāng)朝不保夕的情況才好點。 張武亮站在張氏祠堂里聽著族長張正陽讀著晦澀難懂深奧異常的禱文,不禁感嘆幸好他沒有穿到大動亂的時候啊。 要不然以他的小身板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過那些穿越的小說男主要不就是穿到亂世稱王稱帝,要不就是穿到諸侯世家拜將封侯,那他穿到一個農(nóng)村小子身上是為了什么? 難不成就是為了來做豆腐的?張武亮一邊隨大流的跟著族長的指示跪拜磕頭,一邊開始思考人生,估計是這幾天整天做豆腐做到懷疑人生了。 直到祭祀完張武亮都沒有思考出個所以然來,看著身邊心里想著臘八粥卻因為剛結(jié)束祭祀不得不壓下自己興奮之情的張振勇,張武亮舒了一口氣,日子過一天是一天,船到橋頭自然直,想那么多干嘛? 張武亮兩個人回到張家大院,趙大娘和陳小年早早開始準備的臘八粥也煮好了,飄香四溢,讓人食欲大振,趙大娘給他們每個人都盛了一碗。 張武亮拿著勺子攪動著碗里的臘八粥,用料極其豐富卻跟張武亮小時候吃的不完全一樣,在現(xiàn)代張武亮小時候村里煮的臘八粥大部分都是會加上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等之類的,還可以在加上加入青菜和油做成咸粥。 而趙大娘和陳小年煮的臘八粥卻是用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還有紅豆、綠豆、紅棗、花生、蓮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白果等干果煮成的甜粥,張武亮嘗了一口,酸酸甜甜有硬有糯,真的很好吃。而且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yǎng)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yǎng)脾胃。 見張武亮把一碗都吃完了,趙大娘指著灶旁邊放著的幾個瓷碗說道:那些是別人家送來的,你也舀點嘗嘗。 「好」張武亮拿著勺子挨個的吃了一口,味道大同小異,料都差不多:沒你們做的好吃。張武亮小小的拍了趙大娘和陳小年一個馬屁。 張振勇跟著他后面有樣學(xué)樣的都吃了一口,吃完小大人似的點點頭:嗯,大娘和哥夫做的最好吃。 「哈哈哈」趙大娘被這兩個馬屁拍的極爽,連陳小年也是嘴角含笑,高心的心情藏都藏不住。 張振勇和張武亮對視了一眼:女人吶 「對了」趙大娘笑完說道:剛剛蕓兒來送粥,約咱明天上鎮(zhèn)上買年貨。 林蕓兒:張振宗的媳婦,張武亮的大嫂。 張武亮答道:行啊,那就一起,都去嗎?這個「都」指的是張武亮、陳小年、趙大娘和張振勇四個人。 都去干嘛?看著三雙滿含期待的眼睛,趙大娘原本說要的話一下子說不出口了:那就都去吧。 耶!萬歲!張振勇高興的要跳起來,張武亮和陳小年也滿是期待。 于是第二天早上,張武亮一家人就跟著村子里的采購大部隊踏上了去雙灣鎮(zhèn)的路。 男人單挑著繩索和麻袋走在前面、女人挎著籃子走在后面、小孩撒野的到處跑,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往前行進,花了大半個時辰終于看到了雙灣鎮(zhèn)的城墻。 到了城墻跟下,路上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城門口登記處排了長長的隊,一群人說說笑笑的走到隊尾排dijiuz 第九中文網(wǎng)上了隊,整個隊里到處都是熱熱鬧鬧的歡笑聲,前面守衛(wèi)再三呵斥著安靜,也將將能在隊伍的前端起一點作用,在后面收效甚微。 官兵的黑臉根本擋不住人們過年的喜悅,最后只能無奈收場,只管好隊伍的前端,讓登記的人能聽清進城人的聲音。 張武亮默默的看著這一切,不知道應(yīng)該感嘆政通人和還是縣令御下有方,村民敢這么肆無忌憚的交流。不過是覺得官兵不能把他們怎么樣罷了。可是在古代要怎么樣的條件,農(nóng)民才能對官兵的黑臉熟視無睹呢? 官員的辦事效率很高,不到一會就到了桃河村的人,交代了哪里人、進城干什么、大概什么時候出城之后,一群人就被放了進去,進了城過后,再一起活動接不方便了,一村人分成了好幾撥,各自去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張武亮家自然是跟張大伯家一波,張大伯家來的是張大嬸、林蕓兒和張振文,張大嬸和趙大娘帶著陳小年和林蕓兒走在前面,張武亮和張振文帶著張振勇跟在后面,一路上張武亮和張振勇兩個人左顧右盼看這看那的。 張振文難得沒有諷刺他們:你們倆也好久沒來過鎮(zhèn)上,怎么樣?感覺有變化嗎? 張第一次看見古代集市武亮虛偽的說道:之前這里長什么樣我不太記得了,不過今年這集市看起來倒是比往年熱鬧幾分。 其實,街上的場景并沒有張武亮想象中的熱鬧,茶坊、酒肆、腳店、rou鋪、街邊小販、買東西的人,都沒有給他清明上河圖里的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的感覺。 稀稀拉拉的叫賣,路邊只有幾個零星小攤買著自家做的東西,街邊倒是有店鋪,一路走來只有布莊、糧食鋪、當鋪生活類居多,酒樓茶肆寥寥無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