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穿到游戲里撿了崽崽和他爹、穿進瑪麗蘇校園文成了卷王、師父撿回個小奶娃
章豐饒:國相穆如山闕以及武功極勒烈哥舒夜,哥舒夜此僚 他停頓了下,咬牙切齒道:此僚在太皇帝時官任我朝兵部侍郎,說來慚愧,臣與那廝為同榜進士,曾一同在翰林院任職三年,此人對我大寧禮法規(guī)制了若指掌,穆如山闕是其真正的老師,兩人攛掇金骨阿隼那窺竊我朝禮法也便在情理之中。 哥舒夜當(dāng)年通過科舉成功打入大寧廟堂,而后一舉助金骨太玄打贏武神關(guān)戰(zhàn)役,這段往事兩國朝堂人盡皆知,蕭慶寧原本只知哥舒夜和慕容雅博的過節(jié),慕容雅博長姐因哥舒夜而死,現(xiàn)在聽來,章豐饒也是受害人之一。 蕭慶寧道:繼續(xù)說下去。 章豐饒:據(jù)臣所知,燎國皇帝金骨烏虎、太子金骨別術(shù)與太子師伊稚合速并不贊成推舉漢制,這三人自視甚高,堅持金骨太玄留下來的那一套殺伐掠奪之術(shù),與金骨阿隼那三人站相反立場。 這跟大寧原先的主和派與主戰(zhàn)派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燎國皇帝金骨烏虎與太子、太子師是保守派,而國相穆如山闕、金骨阿隼那與哥舒夜是改良派,正印證了那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黨內(nèi)無派,千奇百怪。 任何一個朝堂都不可能持統(tǒng)一意見,正如人心是如此復(fù)雜多變。 聽完章豐饒所言,蕭慶寧看向慕容雅博以辨別真?zhèn)?,要論對燎國王廷的熟悉程度,慕容雅博?dāng)屬第一。 慕容雅博沒說話,只是微微頷首表示肯定,得到慕容雅博的回饋,蕭慶寧問章豐饒:章大人可是要在炎都行離間計? 章豐饒先不回答,而是問城府最深、向來不太開口的左丞相王延年:王公相可有指教? 王延年道:不敢。 沉吟片刻,說道:對方既有間隙,未嘗不可一試。 蕭慶寧道:即便他們六人抱有不同政見,以他們那種位份,何至于被區(qū)區(qū)離間計分化瓦解?朕聽聞哥舒夜便是其中老手,我們派了人過去,當(dāng)心得不償失。 章豐饒躬身笑答:陛下有所不知,此六人雖有機心,難保他們手底下的人個個警覺,離間之計針對個別人稱為離心,作用于千萬人便是離勢,臣便是要他燎國王廷成分離之勢!讓那哥舒夜嘗嘗老臣的手段! 蕭慶寧: 看來章豐饒當(dāng)年一定是因為哥舒夜的背叛受到了無法彌補的傷害,所以使得他這樣一個讀書人,一個負責(zé)為國朝開辦科舉,選賢任能的禮部尚書產(chǎn)生了陰暗心理,甚至不難想象,多少個深夜,他把自己關(guān)在掛有哥舒夜畫像的陰暗小屋之中,擺在他面前的不再是子史經(jīng)集,而是各種上不得臺面的毒計,他苦心鉆研,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對哥舒夜施加瘋狂的報復(fù)。 他從來不是什么主和派,也不是主戰(zhàn)派,他是報復(fù)派。 蕭慶寧問他:章大人以為派那些人去辦合適? 章豐饒期待已久:陛下勿憂,臣可親自帶人到炎都走一趟! 蕭慶寧:這如何使得?兩國交戰(zhàn)在即,豈能讓你堂堂禮部尚書以身涉險?燎人不講禮法,他們可還留著烹人之刑。 為了對付哥舒夜,章豐饒其實不怕被煮,但蕭慶寧言之有理,他身份太過招搖,去了等于不打自招,萬一哥舒夜不殺他,給他封一個燎國禮部尚書干養(yǎng)著,他死也不是活也不是,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一陣思索,說道:陛下厚愛臣感激涕零,既如此,犬子自小得臣教導(dǎo),現(xiàn)在京兆府兵曹司任兵參軍事,雖不甚好讀書,為人還算機警(陰損),臣在燎國炎都有些眼線,都是由他傳遞消息,此事臣可在京城謀劃,犬子帶人隨使團赴燎,兩邊遙相呼應(yīng)。 人家連親兒子都舍得送出去,蕭慶寧就不能不肯定這份決心,說道:既如此,此事朕準(zhǔn)你去辦,另外內(nèi)務(wù)庫在燎國的商號也有可信之人,朕一并交給你父子,此事若有成效,你父子二人當(dāng)居大功。 章豐饒道:臣不敢居功,只盼陛下攻破燎國炎都之時,準(zhǔn)臣親自監(jiān)斬哥舒夜! 蕭慶寧: 看來除了慕容雅博之外,哥舒夜還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 不過關(guān)乎暗線,出于保密規(guī)則歐,就算是內(nèi)閣議事也不能多談,蕭慶寧便道:晚些時候帶你兒子一起來見朕。 章豐饒拱手領(lǐng)命。 說完禮部便剩下吏部的方希直和都察院的齊肅岳。 方希直想說的話都被前面的王延年和崔固安說盡了,吏部無非是用些賢能的官員,杜絕賣官鬻爵,都察院負責(zé)監(jiān)察百官,彈劾諸事,是朝堂的清流,與前面所言的政治清明有關(guān),但齊肅岳和翰林院的趙公明是清流中的清流,他能坐在這里而沒有對蕭慶寧進行指摘已經(jīng)謝天謝地,想要他出點什么主意是不可能的。 而蕭慶寧其實也沒想著要聽他說什么,把他叫來無非是給清流派文臣一個面子,臣無情她君就沒有意,彼此彼此。 那么這場第一次準(zhǔn)內(nèi)閣議事的諫言階段就算結(jié)束,后面再問慕容雅博一些燎人近來的動向和北邊的具體形勢,請左王右崔和各部尚書發(fā)發(fā)表意見,算是文臣武將之間相互交流探討,事實上,這次內(nèi)閣議事是十多年來,大寧皇帝一起召見文臣武將,這種朝局在蕭慶寧父皇在位時才會出現(xiàn),故而到了最后,眾臣起身拜別,蕭慶寧還有最后的話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