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梔子花香味清甜,久久不散,故而梔子花花開時節(jié),許多夫人小姐都喜歡在衣裳、發(fā)髻上插上一朵梔子花,如此一來,不熏衣卻帶香,清雅醉人。 不少人還會在屋舍內放上瓶花,在院中擺置盆栽,讓家中時時芳香。 阮小梅家養(yǎng)了這一畝梔子花,便是打算這段時日花開,便拿去城里賣的。 又走了一會兒,兩人便到了花田。 果然,只見花田之內,梔子花熙熙攘攘、蔓延成一片碧綠,卻只零星開了幾朵白花,點綴于碧波之中,楚楚可憐。 小花呆,你看,這時節(jié),山上的梔子花都開了,怎么我們種在田里的梔子花卻不開? 小花呆目光望向花田,眉心擰緊。 見此,阮小梅繼續(xù)解釋,我爹娘都是按照你給的法子,每日澆水、用發(fā)酵的淘米水喂肥。 還有花田內的排水溝,都是通暢的。這花兒的根,我爹娘也查過了,也沒爛啊。 阮小梅說了一通,再去看小花呆,只見小花呆已經沿著田埂,往花田另一邊走去了。 她繞著花田四面田埂,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這時,小梅爹也來了,小梅爹一臉皺紋,耷拉著臉望著小花呆,小花呆,你看出什么了嗎?我們家的梔子花到底是怎么了?為什么就是不肯開花呢? 這些花兒在不開花,等到月中,天氣一熱艷陽高照,這花苞兒都得被曬蔫了。 小花呆這才轉向小梅爹,她神色微凝,語氣卻不急不緩,小梅爹爹,你這花兒,種的太密了。花兒都擠在一起難受,又你爭我搶,都沒吃飽。 小花呆這么一說,小梅就恍然大悟了。 這就像是在一只竹籠里養(yǎng)了太多雞崽兒,它們擠在一起不舒服,容易死。 小花呆點頭,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那、現(xiàn)在可怎么辦?它們還有救嗎?還能開花嗎?小梅爹急忙問。 這一畝花田,本可以賣幾兩銀子,是他們家六口小半年的開支用度,若是沒了,今年的日子,便不好過了。 小花呆眉目微凝,小梅爹爹,你先別急。這花兒種得太密,你選出其中瘦弱花株,挖出三分之一來,移至別處,再養(yǎng)上七八日,應該便能開花呢。 眼下正是梔子花上市,城里賣花的多,你家花晚開幾日,也不礙事的。 小梅爹聽了,這才松了一口氣,臉上的褶子微微舒展,那就好,那就好。我這就把花移栽出來。小梅,你快回家喊你娘、你哥哥來幫忙! 小梅聽了連忙往家里跑,小梅爹脫了鞋襪,下地挖花。小梅爹將花田中枯黃、瘦弱花株挖出,便隨手拋在田埂邊,看樣子,是沒打算再移栽它們了。 小花呆看著不忍心,便將那些被舍棄的花株收集起來。 小梅爹爹,這些花株你不要的話,送給我行嗎? 你盡管拿去吧,我家也沒別的地再移栽它們了。 小花呆連忙跑回家,找出扁擔籮筐,將阮小梅家不要的梔子花花株全部帶回了家。 于是這天下午直到入夜,小花呆和阮爹爹、阮大娘都沒閑著。 三人將梔子花種在小院外頭的空地上,還有小院外的泥路兩邊。 這些梔子花,能活嗎?阮大娘有些懷疑。 畢竟,這些花株葉片泛黃,花枝頹敗,花苞兒也看著干扁扁的。 小花呆用袖子擦著額上的汗,聲音輕輕柔柔的:可它們被扔在田埂上,若是不管,明天就得曬死了。 阮老頭推了一把阮大娘,你呀,別問那么多,咱們把花種了,能活一株是一株,總比都死了強。 阮大娘連連點頭,行。老頭子,你快去井里打水,這剛種下的花兒,可少不得水! 阮老頭連忙應下。 于是一夜之間,阮老頭家周圍都被梔子花包圍了。 五日后。 阮老頭家周圍的梔子花,多數都活了下來。 有些爭氣的花株,還開了花。 聞著淡淡清甜的香味兒,小花呆笑得眼睛彎彎。 一大早,她便起來給花兒澆水了,小院周圍的梔子花足足有六七十株,小花呆得澆幾桶水,才能忙活完。 小花呆在屋外澆花,阮老頭、阮大娘在灶房生火做早食。 阮老頭煮面,阮大娘在切青瓜,她打算做個涼拌青瓜。 老頭子,我有個想法。阮大娘忽然出聲。 阮老頭將青菜葉子放入鍋中,啥? 我思來想去,還是得給小花呆說門親事。 阮老頭一愣,也顧不得煮面了,立即揚聲道,那咋行呢?小花呆什么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若是嫁了人,定會被人欺負的!咱們家又不是沒錢,就把她養(yǎng)在家里得了! 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咱們都五六十歲了,沒準哪一天兩眼一閉、雙腿一蹬,就去了。那小花呆怎么辦?她能一個人活下去么?阮大娘急忙解釋。 聞言,阮老頭沉默不語。 的確,他們老了,總會死的,不可能照顧小花呆一輩子。 所以呀,還是得找個可靠的人照顧小花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