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御山河 第19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喬秘書還沒心動、甜謊、偷吻、豪門女配與婆婆聯(lián)手了、我靠直播玄學(xué)爆紅網(wǎng)絡(luò)、孤鯨、致無悔的你[無限]、頂流夫夫?我們裝的、我,頂級掠食者,嗷嗚、【吾命騎士】我的她和那個該死的他
這個籌碼,或許用得上,或許用不上。 但總要有一個東西握在手里。趙惠是這么想的。 其實趙皇后也知道,賢妃復(fù)位是遲早的事情,只是她沒想明白幫賢妃復(fù)位的好處。趙惠雖然也沒想到幫賢妃的好處,但是她聰慧,知道搬出趙皇后的敵人來勸說趙皇后。 這事,如果不是趙皇后去做,那么也會是惠妃去做。這個順水人情與其讓惠妃做了,還不如自己去做。 這樣一來,才算是徹底說動了趙皇后幫助賢妃脫困的決心。 而他的父皇,東陵帝,對賢妃的愛慕從未衰減過,只是當時迫于形勢,他才迫不得已讓賢妃在長嬉殿出家。 這是季涼從一開始就看透的事實——不然東陵帝為何不把賢妃送出宮去,讓她在大相國寺邊的乾靜庵出家? 季涼相信,只要有人給東陵帝一個借口,他巴不得把賢妃放出來。 要謀到這一場局,季涼要算計趙皇后、惠妃、東陵帝、趙惠、太子許安澤、禮部尚書霄請這六個人的心思。 她從他的及冠之禮上就已經(jīng)在布這個讓賢妃出來的局。 她一定做過兩個假設(shè)。 若是趙皇后失勢,一定會是惠妃掌權(quán)。 賢妃把四皇子許安桐過繼給惠妃,本身就對她有恩,她很有可能看在許安桐的份上,會在自己掌權(quán)期間找機會把賢妃放出來。 但是季涼也想到,惠妃本就不是什么善類,或許她會因為害怕賢妃出來,許安桐長大,他們身上的血緣關(guān)系是斬不斷的羈絆,她會害怕失去許安桐,而希望賢妃一輩子都在長嬉殿里。 果然,他們等了很久,惠妃都沒有要把賢妃放出來的心思。 于是第二種可能就出現(xiàn)了,那就是趙惠來勸說趙皇后,在祭地大典之上,解了賢妃的禁。 許安歸想到這里,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其他的細節(jié),他瞳孔一縮,暗道—— 不對,是三個假設(shè)。 季涼其實是做了第三手準備的! 那個準備,就是秋?。?/br> 所以她才會在那日,去秋府找秋薄開誠布公。 她心中一定有第三種把賢妃從長嬉殿中解救出來的方案,這個方案需要在宮里行走方便的人來幫她實現(xiàn)。所以她才會在那時候?qū)λf,要賢妃出長嬉殿,需要一個故人的幫忙。 到此,許安歸才算是真正了解季涼的城府。 第218章 情分 ◇ ◎你威脅我?◎ 她從來都不會主動去做什么事情陷害別人, 她只會做一些引導(dǎo)的事情,讓其他人自己動起來,自己走到她想要他們走到的位置上去。 她就像是一個棋手, 端坐在六個棋盤前,手中捏著“冠禮”這一顆棋子, 輕輕地落在了六個棋盤上。 坐在棋盤對面的那個六個人, 看見她落下了“冠禮”這顆棋子,就開始按照她的心中盤算開始一步不差地落子在她心中所想的位置上。 那六個人都在自己的落子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局面。 東陵帝想要許安歸制衡太子, 他想要名正言順的放出賢妃。 趙皇后想要復(fù)位,拉攏賢妃。 惠妃想要掌權(quán),結(jié)束趙皇后在后宮一手遮天的局面。 趙惠想要獨立,想要脫離趙家。 以上四人的棋盤上皆是一片形勢大好的局面。 太子因為自己的猜忌,痛失禮部尚書這個隊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禮部尚書霄請, 則是因為自己的輕敵, 早早地輸?shù)袅苏P棋。 她一人對陣六人, 思路清晰,有條不紊, 一個一個地解決,不會cao之過急。 不,其實與她對陣的何止是這六個人? 前些天,她的對面, 又坐下了盛明州與寒期起這兩個人。更早的時候, 她已經(jīng)在與郭太師與郭睿明對弈。 她已經(jīng)圍死了霄請,此時此刻, 棋盤對面剩下的九個人, 都不過是在她的構(gòu)建的棋局里, 緩慢地向她投降而已。 這些明面上的人,都在她的算計之內(nèi)。 在他們身后,還有一雙從黑暗中伸出的手,與他們下著一場盲棋! 那雙黑暗中的手,主導(dǎo)了南澤巷戰(zhàn)的射殺與許都街巷的刺殺,讓他們從兩場刺殺中找到了端倪。 四面楚歌,十面環(huán)伺。 呵呵……哈哈……哈哈哈…… 許安歸想到這里,忍不住笑了起來。 原來這就是她的做事風(fēng)格,難怪她需要藏息閣事無巨細地給她匯報。她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放的引導(dǎo)棋是哪一顆。 她就像是一個大棋師,從高處俯瞰地下所有棋手,用自己一顆一顆的落子引導(dǎo)著他們內(nèi)心的欲念,走向她希望的結(jié)局。 她真是一塊瑰寶,完美的繼承了北寰將軍謹慎,又多了女子的細膩。 這些年,她坐在南澤的暮云峰上,掌控全局,靠的就是這種算計人的心思與城府。 夕陽緩緩落下,兵部臨時官署里依然有許多官員在核查北境軍餉的冊子。橙黃色的斜陽從窗欞的縫隙里射入,把屋里的所有影子都拉得斜長。 許安歸靠在椅子上,想了許多事情。 斜陽緩緩移到了他的臉上,讓他蹙眉,伸手遮擋了余光。 他瞇了許久,才站起身來,帶著三個親衛(wèi),向?qū)m外走去。 * 寒期起在屋子里等著盛明州,對著這塊已經(jīng)破爛不堪的布發(fā)呆了許久。他盯著這塊布看了半晌,才認出來這塊布,應(yīng)該是一塊綢緞。 若是要調(diào)查這塊綢緞,首先要確定的是種類與產(chǎn)地。 綢緞種類五花八門,產(chǎn)地眾多,他不是專門做綢緞生意的,沒辦法辨別綢緞之間的差別,所以他必須去找綢緞莊,讓綢緞莊的掌柜來斷一斷。 而且還要找大綢緞莊的掌柜,因為大綢緞莊的掌柜見多識廣,興許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綢緞的來歷。 寒期起決定第二天一大早,去許都大綢緞莊里逛一逛,看看有沒有類似的綢緞。 天已經(jīng)黑了下來,他趕緊下了一口面條,就著泡酸的蘿卜片,吃了個飽。 他脫了衣服,準備上床休息。 忽然院子里傳來叩門的聲音。 叩門節(jié)奏急促有力。 明顯,來人很著急。 寒期起警覺地從床上坐了起來,眼眸中藏著寒光。不動聲色地去開了門。 門外站著一臉陰郁的盛明州。 他把盛明州請了進來。 盛明州還沒進屋就低聲問道:“怎么樣?查出來什么沒有?” 寒期起望著盛明州就想起那個面具女俠跟他說的事情。 他下意識地搖搖頭。 盛明州見他搖頭,焦急之色更甚:“一點都沒查到?” 寒期起從懷里掏出那個小木盒,放在桌上:“綢緞?!?/br> 盛明州看了一眼那木盒,又繼續(xù)望著寒期起,望了一會見寒期起沒有再說話,他才發(fā)覺,寒期起這話是說完了。 “然后呢?”盛明州臉上焦急便成了怒色,“一天的功夫,你就查出來這里面的東西是綢緞?” 寒期起見盛明州怒上心頭,臉色越來越差,他倒是不慌了。 他自顧自地坐下,翻起放在桌上的茶碗,拎起茶壺,倒了兩碗涼茶道:“大人只說讓我查,也沒說什么時候查出來……” 寒期起推了一碗茶到盛明州面前,翹著一條腿踩在了板凳上,一只胳膊肘撐著四方的木桌,一只手端起了一碗涼茶,送到了自己嘴邊。 盛明州見他這幅懶散的模樣,好似根本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當即就怒火中燒,上前一步,從寒期起的手里搶下那碗涼茶,碎在地上:“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這么悠閑!人命關(guān)天的事情!” 寒期起被搶了茶碗也不氣惱,滿嘴的胡茬裂開一個流里流氣的笑,瞇著眼睛問盛明州:“大人,這是誰家人命關(guān)天的事???” 盛明州語塞,臉從紅道白,從白又到紅,最后只能道:“往日里查案,你都不是這個態(tài)度,怎么近日問這么多?” 寒期起伸手,從把方才他推給盛明州的茶碗拉了過來拿起,把茶碗里的茶倒入了自己口中,才道:“我查這事,連替誰查的,都不能問了嗎?” “你問這些,對你查案有什么幫助嗎?”盛明州蹙眉。 寒期起放下茶碗繼續(xù)笑道:“當然有用了。若是見不得人的事情,就不能大張旗鼓的去查。若是上面派下來有明目的案子,就有另外一套查法。這次大人來,只是匆匆交代了一句便走了。我抱著這個木盒里面的東西,看了許久,自然是不敢擅動啊。” 盛明州沒敢回話。 寒期起仰頭望著盛明州:“綢緞,非富貴人家用不起。我看著綢緞也不是街上經(jīng)常能看見的。所以這東西一定牽著一個重要的人。我若不問問清楚,萬一觸動了什么逆鱗,遭了什么人禍,這東西是誰的,就只能大人自己查了。” 寒期起說到這里,站起身來,望著盛明州:“大人若是能查到,就不會來找我了?!?/br> 這話威脅意圖何其明顯,寒期起是在逼盛明州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跟他說清楚。他極力想要盛明州向他證明,他認識的盛明州,不是那個蒙面女俠說的那般骯臟。 最少,他想要盛明州在他面前為自己辯解一句,哪怕他說一句被迫無奈、情非得已這種蹩腳的借口,都可以。 可是盛明州望著他,臉色瞬間就變得陰沉了下來:“你威脅我?” “我……”寒期起剛要說什么,就被盛明州粗暴地打斷。 他指著寒期起,怒色不減:“寒期起,你搞清楚,現(xiàn)在到底誰是你的主子!你住我的、吃我的、用我的。你是好日子過慣了,學(xué)會市井之徒那些下三濫的招數(shù)來威脅我了是吧?你是沒錢喝酒了,還是沒錢去賭坊了?你早就看出來這事事關(guān)重大,所以才在這里對我說出這番話。呵,歸根到底,你想要的不過就是銀子吧?” 寒期起心仿佛掉進了寒冬臘月里的冰窟窿,整個人從頭到腳都被盛明州這席話澆了一個冰涼。 他為他隱姓埋名十多年,幫他破案,為他掙得了這一身功名。 他以為他們是可以把酒言歡對月當歌的那種朋友。到現(xiàn)在,他才知道,盛明州只是把他當一條狗。圈養(yǎng)在家,有用的時候拉出來遛一遛,無用的時候就棄之如敝履。 果真如那個女俠說的一般,盛明州從一開始就看中了他的能力,知道他可以幫他平步青云,這才一直養(yǎng)著他。 難怪,來許都這么些年了,他出了來親自交代事情,便再也沒有跟他一起喝過一次酒,吃過一次飯。就連上次他與盛明州坐下來促膝長淡,都不知道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