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重走科舉路在線閱讀 - 重走科舉路 第46節(jié)

重走科舉路 第46節(jié)

    第99章 柳條進京

    季桃花和楊榮正開在太學門口的餛飩攤子生意很好。因為她們用料十足加上口味很好, 雖然價錢要得不算便宜,但是對于已經(jīng)在太學里面念書的學子來說,也不缺那一點點打牙祭的錢。

    對于在太學念書的學子來說, 他們都已經(jīng)有了舉人的身份, 免費住在太學, 吃也幾乎是象征性的收一點點錢而已, 平日里他們只要不算太懶,隨便一個人手上都不可能沒有那一點點吃東西的趁手銀子。

    當然,季桃花的餛飩鋪子生意好也不完全是因為她做餛飩手藝好的原因。

    若說以前季桃花她們開在魏縣縣學門口的餛飩攤子是因為靠了季興邦的推薦和后來季興杰、季興邦兄弟二人的名氣才生意那么好,那么現(xiàn)在在太學門口也是一樣的。

    不過名氣主要來自于季興杰這個今科探花郎, 至于季興邦這個山北省解元的身份在太學里自然就泯然眾人矣了,來太學里面念書的各省解元、亞元什么的可不要太多!

    今科探花郎親妹子的餛飩鋪是不是應該去好好嘗一嘗?季探花是不是就是因為經(jīng)常吃這種吃食特別聰明,或者說運氣特別好呢?若是自己也去吃一碗,說不得就能沾上一點兒文氣或者說沾上一點兒運氣呢?

    季桃花和自己的夫君楊榮正靠著這個小餛飩攤子賺得盆滿缽滿,不過半年時間就湊夠了銀錢, 連同她們過去幾年的積蓄一起在太學附近買了一小間帶鋪面的房子。

    這個房子鋪面比較氣派、敞亮, 可是住人的地方比較逼仄,位置又位于官員、學子們更加集中的東城內(nèi), 很是買不起價格。

    但是卻正好完美地符合了季桃花一家人的需求, 無論是價格、位置還是地段都很合適, 他們便買下了宅子搬了過去。

    因為要擴大經(jīng)營, 她們夫妻二人自然是不夠用了,于是寫信到了山北省魏縣,讓周氏夫婦帶著女兒一同過來京城投奔她們。

    這樣一來她們可以用熟手做餛飩,免了再重新招募人手都麻煩, 用著身契在她們手中又知根知底的人自然更加的放心。而來周平安在京城做季興邦的書童, 已經(jīng)與父母meimei分離很久了, 此番他們進京之后也可以一家團聚,都是好事情。

    而時晗雪的那所新房子則是由季興邦買了仆役居住在里面照看、灑掃。同時也讓他信任的書童周平安搬出李家、搬到時晗雪的宅子里面長住,免去了周平安西城、東城之間的奔波之苦。

    季桃花自己在京城這邊過得很好,便想著幫一把自己的堂妹季柳條一家人。于是她寫信給留在魏縣的季柳條,用了當初時晗雪忽悠她的說辭:

    說是她留在魏縣的宅子舍不得賣,長久沒有人居住的話又怕房子很快便會腐朽,請季柳條和百寶夫婦二人進魏縣縣城住在她家宅之中,也能為房子增加一些“人氣”,幫她找看房屋。

    季柳條和百寶都是實誠人,看到季桃花寫信讓他們幫忙便老老實實地進城住在了那個宅子里,幫起了忙。

    餛飩鋪子自然是不開了,因為他們兩個也不會包餛飩,季柳條還是繼續(xù)保養(yǎng)她的手,進行她的刺繡大業(yè)?,F(xiàn)在她慢慢識字增加、繡工變好之后,繡品生意也好了很多。好些有錢人家會花重金讓她繡佛經(jīng)。

    會繡花樣子的秀娘在魏縣之中不少,但是能將字繡得好的秀娘季柳條確是獨一份的,很有核心競爭力。

    而她的丈夫百寶呢,因為離家太遠只能將他們之前買的糧田先雇人種,而他原先只不過是在魏縣季桃花宅子里做些家務,免得季桃花傷了手,幫她買布、買線、送繡品、收銀子等打打雜,夫妻二人倒也過得其樂融融。

    只不過畢竟之前楊榮正“楊氏山貨鋪”等牌子和名聲在那里放著,雖然餛飩攤子停了,還是有好些人習慣性地到那里去賣山貨、收山貨。

    百寶就是農(nóng)家出身,對這些山貨的好壞和價格也是門清的,便趁著這股東風不知不覺地將山貨生意做了起來,一時間夫妻二人簡直銀子嘩嘩地往家里進,眼界也比之前在村中生活時開闊了好些。

    此時他們二人才反應過來季桃花和楊榮正對他們二人的提攜和幫忙之意,正經(jīng)寫了信到京城去給季桃花,謝過她們夫婦二人,還說日后要交租金給她們二人。

    現(xiàn)在的季柳條與之前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了,起碼識字了,那封給季桃花的信便是她自己所寫的呢!

    正好此時又臨近過年了,季柳條和百寶小兩口口袋中有了銀子,心中不慌,給老家的長輩們置辦了過年的物品之后便起了進京城里面去看一眼的心思。

    正好百寶之前也與楊榮正一同去過京城李家,算是熟門熟路的。他便帶著嬌妻駕駛馬車帶著一車年貨進京去給季興杰、季桃花、季興邦等人拜年了。

    到了京城之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這一年來堂兄、堂姐、堂弟的變化很大。

    季興杰有著俸祿銀子和一些京官能得到的補貼,再加上妻子的嫁妝銀子和老丈人的貼補,也自己在京城的東城買了一小所房子獨立出來居住,他對季柳條和百寶的到來十分開心,希望二人傳信回去西甲莊,讓老人們開春后可以過來京城這邊住了,他有能力照看家人們了。

    季桃花和楊榮正二人靠著季興杰探花郎的名聲和她們自己的手藝在東城已經(jīng)站穩(wěn)了腳跟,將餛飩鋪子經(jīng)營得風生水起,手中的銀錢恐怕比季興杰這個小小的京官還多呢,當然地位上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同時因為季興杰的關系,她們還能將女兒送進了京城的女學之中去念書,小侄女兒很喜歡上學,嘴里總是說著要像小堂嬸時晗雪一般日后做女官呢!

    季興邦和他的未婚妻時晗雪也在京城有了住處,是個很清幽不已的宅子,讓季柳條、百寶二人十分的羨慕。

    時晗雪這個女官做得很好。去年她與季興杰一同封的官,當時她說從六品,季興杰是正七品,二人相差了一級。

    可是現(xiàn)在時晗雪已經(jīng)升到了正六品,而季興杰卻還在正七品上原地踏步,她已經(jīng)比季興杰高兩級了!

    這樣一來日后不管季興邦能不能考上進士,他們家的日子都不會過得差了,一點兒懸念都沒有。

    可是季柳條和百寶夫妻二人心中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亦或者是他們比較膽怯,沒有季桃花和楊榮正那般的魄力,不敢動將家搬到京城來過活的念頭,總覺得自家若是搬到京城之后怕是無法生活,現(xiàn)在在魏縣的生活已經(jīng)很好了,他們兩個很知足了。

    季桃花等人知曉他們夫婦二人的性子,也沒有逼著他們硬要他們上京,只是囑咐他們在家鄉(xiāng)多照顧一下老人們,若是有什么事情就及時遞信進京來。

    之后季桃花還做主將自己在魏縣的宅子以一個很公道實惠的價格賣給了季柳條和百寶夫婦二人,讓他們二人感激不已。

    就這樣,季柳條和百寶將一車禮物留在了京城各處,帶著她們夫妻二人與季桃花夫妻簽訂的契約文書回了魏縣,回程的時候還帶了一大車京城親戚們給西甲莊老人們帶回去的禮物。

    小夫妻二人在西甲莊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季朝忠樂呵呵地將小夫妻兩人叫來一遍又一遍的聽他們二人的京城見聞。每次聽的時候他們老季家院子里和四周圍墻周圍都圍滿了人,大家都想要多聽一聽京城的事情。

    京城那可牛氣了,可是天子腳下呢!這輩子若是自己也能去一趟京城那該多好啊!

    其實爺爺季朝忠也是如此想的,他吃了一輩子苦可不就是是盼著自己能成為一個體面人,能到京城去漲漲見識,看看自己那探花郎大乖孫的新宅子如何,看看京城到底有多繁華,是個什么模樣。

    以前舍不得去京城是因為季興杰還沒有買房子,季爺爺去了沒有底氣住下,現(xiàn)在可不一樣了。再加上自己現(xiàn)在身體還很硬朗,能夠承受旅途之苦,若是現(xiàn)下去一趟定然是很好的,若是再等幾年自己身體敗壞了,能不能熬得過路上的苦還是一個大問題呢!

    于是季爺爺和百寶商議起了開春過后便和三房家人一同進京見識的事情,百寶本來也答應得好好的了,可是誰知道后來大夫診出來了柳條懷孕了。

    百寶知道這個消息之后可開心得很,在他心中柳條自然是最重要的,原先答應的帶季爺爺?shù)热巳ゾ┏堑氖虑橐颤S了,他情愿出錢給季爺爺?shù)热斯蛡蛞粋€鏢局護送他們?nèi)ゾ┏?,也不愿意將剛剛懷孕的柳條一個人扔在魏縣受苦。

    季爺爺無奈地嘆了口氣,打消了這個進京的念頭,想著等到時候柳條生了孩子再說,柳條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之后又要坐月子,又要奶孩子,所以全家人一直一直不能完成京城之行。

    不經(jīng)意間,時間便到了下一屆會試開考的日子了,季家三房夫婦與季爺爺商議,此番季興邦考試之后無論成績?nèi)绾味家c時晗雪成親了,他們作為雙親要去京城給兩個孩子置辦婚禮,無論如何都得上京的。

    季爺爺這個時候才下定決定帶著全家人一同去京城一趟,一來是見識一番大景朝的京城到底如何,二來也是為乖孫季興邦好好辦一個婚禮。他們老季家已經(jīng)出了一個探花郎了,說不準這一次還能再出一個進士呢?

    第100章 會試成績

    季興邦為了這一場會試準備了三年。

    這三年來, 他覺得日子過得很開心。自己的未婚妻在宮里做女官,發(fā)展得很好,還買了一個宅子。

    二人每隔十日在休沐的時候基本上都能見一面, 交流一些彼此的生活和心得。

    大堂兄在翰林院待得很舒服, 自己若是有事可以找大堂兄大堂嫂, 亦或是更方便地找一找近在咫尺開店的桃花姐和楊姐夫。

    家中有柳條姐和百寶姐夫幫忙照料, 爺爺季朝忠和父母、大伯父大伯母、二伯父二伯母等身體都很硬朗,所有的事情都井井有條,自己只用好好在太學里面努力念書就可以了。

    雖然在太學里面還有一些同學在抱怨念書太辛苦了,但是季興邦作為曾經(jīng)活過一世的人卻從未抱怨過, 他知道這樣一門心思只讀書,完全不用cao心生活上的各種經(jīng)濟學問有多么難得。

    若是日后做官了、結(jié)婚了、生子了,煩惱的事情就多了去了,到了那個時候的壓力就會非常大。再反觀現(xiàn)在念書時候遇到的困難就覺得都不是什么讓人不能接受的困難了。

    三年時間已過,季興邦和時晗雪已經(jīng)到來十九歲的年紀了, 這個時候季興邦頓時就覺得自己的壓力“蹭蹭蹭”地久上來了。

    今年的會試自己一定要考出一個好成績來, 最好能考中一甲,但若是事不可為的話也盡量不要掉出二甲開外, 若是只中了一個三甲的話恐怕有些對不住未婚妻時晗雪, 會傷了他的面子。

    其實還有可能考不中的, 連三甲也很難?。?/br>
    就這樣, 他心中對于這場會試是越來越懼怕,越來越對自己的期望值低的。

    時間越靠近季興邦久覺得自己越焦慮,有時候恨不得趕緊去參加考試,不論考得上或者考不上, 伸頭縮頭都是一刀!

    于是, 在終于迎來了會試這一天, 季興邦反而覺得他的心情平靜了,只要去參加考試就行了,他已經(jīng)受不了這種等待的折磨了。

    進入考場之后,季興邦先是閉上眼睛在心中求了一番滿天神佛,之后才長舒了一口睜開眼睛看一看今年第一科的考題。

    待他看到和上一世一般熟悉的考題之后,才在心中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今年的考試比較穩(wěn)當了,這個問題自己已經(jīng)研究了許久,再不濟也能考上個三甲,不至于會落榜。

    心中有了一點點信心之后,季興邦趕緊抓緊時間在紙上打草稿,之后認真答題。好不容易才在貢院里面熬過了難熬的幾天,季興邦在交卷的時候覺得自己的生命都要被透支了。

    真希望自己可以一次就考中,無論是考中一甲、二甲還是三甲都好,再也不想遭受這種折磨了。

    雖然做太學生的時候覺得日子好過,無憂無慮,但是科舉考試真的還是挺傷人的,若是一直考不中,一直這么折騰的話,幾年下來恐怕人也廢了,還是趕快考中進士做官的好!

    一出貢院門口他就見到了焦急等在那兒的桃花姐夫婦和大堂兄夫婦,因為今日不是休沐日所以時晗雪在宮內(nèi)不能來接他。

    他笑著和大家打了個招呼,然后便上了季興杰家的車,到了離貢院更近的季興杰家中休養(yǎng)。

    而他那一同參加考試的同學時穆瑾、時穆寧、李思齊、曾陽夏等人分別被李家、時家和曾家接走了。李思微和季興杰的小家雖然離貢院更近,但李思齊父母在堂,他自然是要跟著李老爺先回西城的李家了。

    便是以前家境最差的閔宏達家現(xiàn)在也在京城租房住著呢,父母、兄長、meimei都很關心他,一同來接他呢。

    雖然他們閔家人在京城里租的房子離東城貢院挺近的,可是因為他們心疼閔宏達,也沒有省那一點點租車的錢,還是租了一輛馬車在那兒等著接閔宏達呢。

    季興杰作為大堂兄自然是更加關系季興邦的,因此他帶著季興邦回自己的家中休息,想與季興邦交流一番,聽聽他的說法,也評估一下他能不能考得上。

    至于另外一個考生,也是他的小舅子李思齊既然回了李家,那就只能等明日回家之后再去看一看了,緊著自己家人要緊。

    而李思微則是看著自己兄弟跟著李家的仆從一同上了馬車回李家,她心中有千萬句話想要和弟弟說一說,可是卻只能隨意說了一句讓他好好休息明日再去看他。而她作為季家的女主人,需要回家安置親朋好友們。

    季興邦來了,可不是多了他一個人的事兒。季桃花和楊榮正二人在今日里也關了鋪子在貢院門外一同等季興邦的,此時更是駕著馬車送著眾人一同去季興杰家,李思微這個女主人至少要好好做頓飯招待他們,還要準備好可以居住的房間以備他們幾人居住。

    畢竟季興邦考完試之后身體難以短時間恢復,可是需要在家中多住幾日的。

    再加上老家西甲莊那邊來信了,爺爺以及季家大房、二房、三房的眾人,并柳條、百寶夫婦一同浩浩蕩蕩地進京里面來了,她可是需要好好想想要如何安置這么多人。

    當時說的是季興邦考完試不久就會到,畢竟還要留在京城里和時家商議婚事呢。

    當晚李思微就給季興邦喝了人參雞湯補了補中氣,讓他不至于傷了元氣。之后季桃花、李思微、楊榮正等人與他略略說了幾句關心的話便離開了,將更多的交流時間留給季興邦和季興杰二人。

    畢竟季興杰是專業(yè)的,三年前的會試之中他考了第十名,殿試之中他考了第三名被點為探花郎,在季家之中沒有誰比他更加專業(yè)了。

    季興邦待精氣神回復之后,拿出紙筆來將考試的試題和自己的答案一一默寫出來給季興杰看。

    季興杰進入翰林院以后也在認真努力的學習、研究,甚至因為沒有了科舉這更弦繃著,他學習的效果比之前更好,他覺得自己比起三年前來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所以以前他一直以為科舉的盡頭是殿試,考中狀元或者探花之后就可以躺在光榮薄上吃老本一輩子了??墒亲詮乃M了翰林院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探花郎只不過新手,比起那些在翰林院待了很久的大人們來說差了很多。

    怪不得翰林院要招收庶吉士,還要讓大家努力學習三年,確實不一樣。他雖然不用做三年的庶吉士,已經(jīng)被直接授官了,但是他還是以很謙虛的心態(tài)把自己當做庶吉士,跟著那些很有學問的老大人們一同學習,所以這三年來季興杰感覺自己在學業(yè)上提升了很多。

    他在看了季興邦的答案之后頻頻點頭,說道:“興邦,你放心。便是以我這樣的水平也能看得出來,你這些答案是必然會中的,甚至我還斷言會在十名之前。

    按道理來說你現(xiàn)在的學業(yè)水平比起我當時答題的水平高了很多,但是我卻不敢斷言你考試的成績會不會比我當年好。因為會試畢竟是一個需要排名的名次,若是今年你的對手太強,那么名次可能會有變動。

    哎,到了你們這個階段,考的就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運氣了。我不在太學不知道你那些同學們的水平,不知道你能排幾名。亦或者不知道其他省會不會在今年出一個驚才絕艷的人物,這一切都是未知之數(shù)?。 ?/br>
    季興邦笑著點了點頭,對季興杰說道:“確實如此,我也只能做到‘盡人事,聽天命’了。不過聽了大堂兄你的點評之后我心中又多了一些信心,看來這一屆我考中二甲的可能性很大。

    那便好、那便好,我可是不想再讀三年,再回太學那里去做三年的學生了。”

    季興杰一笑,說道:“怎么才這么幾年就學不動了?你要知道,考中進士并不是學問的盡頭,而只不過是開始而已,等到進了翰林院之后你才知道什么是學海無涯呢。”

    季興邦嘆息到:“我不是累了懶得學新知識了,其實念書的日子挺好也挺不錯的。我只是不想再考試了?!?/br>
    季興杰笑著說道:“你還要參加這輩子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殿試呢。現(xiàn)在開始你什么都別想,好好休息幾天,等著會試放榜。等你媳婦兒回家之后多問問你媳婦兒現(xiàn)在皇上更喜歡什么,更關注些什么,說不得以你的聰明才智能猜到殿試上皇上會出什么考題呢。”

    季興邦一笑,他可不敢告訴大堂兄他最近這些時候一直是知道考題的,甚至也知道若是沒有變動今年殿試皇上會出什么題目的。

    沒有過幾天,會試的成績出來了。一放榜之后大家便知道了今科會元是一個喚作“季興邦”的太學生。

    咦?這個名字有點兒耳熟啊,大家是不是曾經(jīng)在什么地方聽說過?

    對了,三年前的那個英俊的探花郎不是喚作“季興杰”么?當日里張家為了搶他到貢院門口去榜下捉婿,還是被他當太學生的小堂弟敲了登聞鼓才就下來的呢!

    當日里誰都不知道、也不關注季探花那個小堂弟姓甚名誰,但是現(xiàn)在一想來,名字這么像不會就是他吧?

    有親戚在太學里面的人就會給他們科普一番——沒錯,就是這個季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