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重走科舉路在線閱讀 - 重走科舉路 第52節(jié)

重走科舉路 第52節(jié)

    其他的女官也為時晗雪開心,在教學過程之中幫她分擔了很多,讓她覺得很暖心。在家里的時候,季興邦也包辦了很多家里的事情,盡量讓她保持心情愉快,讓她過得樂呵呵的。

    只有一件事她有些忐忑,那便是因為她懷孕,季興邦已經(jīng)給公公婆婆寄了信,日后他們二人肯定要進京照顧她和孩子幾年,日后若是要日日和公公婆婆相處,也不知道會是個什么光景。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時晗雪的肚子越來越大,而新一屆秀女的選拔初選結(jié)果也出來了。

    第111章 選秀結(jié)果

    本屆秀女除了給皇上充實后宮之外, 還需要給魏王殿下選出正妃和兩名側(cè)妃來,因此競爭相當激烈,初選時候留下來的人也比往常要多。

    以前每三年充實秀女多時候, 最多留上十余人進入初選, 在宮中住三個月觀察品行, 等待終選的時候一般不會超過五個進宮, 有些時候皇上還會免除那一屆的秀女,算是給皇后娘娘示好,也或者是給人一個節(jié)儉的印象。

    但是這一次卻破天荒地留下了三十余個秀女,雖然不知道三個月后能有多少秀女能被留在宮中伺候皇帝, 又有多少秀女被送到魏王府里去,但是對于這些初選通過的女子來說卻都已經(jīng)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了。

    初選通過之后即便不能飛上枝頭變鳳凰,但是你的優(yōu)秀也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皇家的認證了,日后在京城之中說親都要方便些,能說上更好的人家呢!

    靈毓女學和惠心女學的學生之中此次進入初選的名額都是5人, 但是要知道靈毓女學的學生總共可是只有20人啊, 其入選的比例之高簡直令人發(fā)指。懂行的夫人小姐們悄悄在私下里傳了一通,最后的效果就是來靈毓女學報名的七歲女童更多了。

    好些人家知道靈毓女學不愿意在選秀前這樣敏感的節(jié)點大肆招收女學生, 那么就“曲線救國”, 將自家或者親戚家的女童從小就送到靈毓女學開蒙便是, 這樣長期耳濡目染下來說不得效果比起那種臨時抱佛腳的班級效果要好得多呢!

    對于這一類的學生, 時晗雪是來者不拒的。她認為“凡事論跡不論心”,只要是女童的家長愿意從小讓她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就是一件好事,而不管日后這個家長是想讓女子進宮還是想讓她做女官都好。只要這個女童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受到了一些好的教育,那么日后不管她走什么路都能有自己的想法, 都能夠走得更加堅定、順遂些。

    抑或者說, 便是她的學習成績很好, 好得讓家長日后改變了主意答應(yīng)會給她參加女官考試的機會,也要有現(xiàn)在年復(fù)一年的刻苦學習打底?。》駝t日后即便她的家長改變了想法,被人作通了工作,這個女子腹內(nèi)如草一般空空,也是不能考上任何職位的。

    聽聞時晗雪對這一類啟蒙女童來者不拒,甚至愿意租賃更大的院子擴充靈毓女學的規(guī)模,跟著她一起做事情的幾個女官都非常高興,她們興致勃勃地在周邊租賃房子、修整院子、聘請一些女教諭和灑掃的婆子們,倒是狠狠花出去一大筆錢。

    但是因為靈毓女學在京城之中的名聲太好了,所以來報名的女童們簡直是絡(luò)繹不絕,學費也源源不斷地往靈毓女學流動,讓她們很開心地體會了一把什么是“千金散去還復(fù)來”。

    時晗雪也一點兒都不吝嗇,沒有將收來的學費全都落入自己的腰包,而是根據(jù)幾個女官們的作用大小、積極程度做了一些分配,她們算是和自己一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人,不是那些雇傭來的人,是應(yīng)該有分紅銀子的。

    只不過對于那些雇傭來的女教諭和灑掃的丫環(huán)婆子們就還是按照之前約定好的傭金發(fā)銀子,并未隨意提升。只是若是感覺她們?nèi)耸痔o則會增加雇傭的人手,免得壞了靈毓女學的風氣。

    這些收到大筆分紅銀子的女官們個個意氣風發(fā),紛紛改善自己的生活。好幾個人也想到了在京城買房置產(chǎn)的想法,到時候還可以將房子租給再擴充一次的靈毓女學,從女學那邊再拿一筆租金銀子,豈不是更好?

    于是靈毓女學周邊的房屋都被她們瞧遍了,大片地買了起來。一時之間這些創(chuàng)辦女學的女官們有錢這件事就被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人人艷羨不已。

    在靈毓女學工作的婆子們年紀大了倒是沒有什么提升的念頭了,可是那些女教諭和小丫鬟們可是羨慕死了,有那膽子大的人便去問了問時晗雪,她們有沒有機會提升自己,做到女學之中那些女官們那一步。

    時晗雪笑著對具有良民身份的女教諭說她們可以刻苦努力學習,等到下一屆女官考試的時候去參考,若是能考中的話,在宮中做一屆女官之后便可以出宮到靈毓女學工作,就可以按照努力程度得到分紅,或者有其他的方式多得一些錢,總之比現(xiàn)在做教諭們賺得多。

    好些女教諭們都心動了,一邊好好的照看那些啟蒙的女童,一邊也在教室里旁聽那些女官們給女童講課的內(nèi)容,自己刻苦努力的學習,希望日后能考中女官,也像現(xiàn)在這些女官一般過上神仙般的日子。

    對于那些被賣身為奴的小丫鬟們,時晗雪則是說若是她們能夠好好學習,等到第一批女童十五歲參加靈毓女學的結(jié)業(yè)考試的時候一同參考,若是能合格,那么時晗雪就會將她們的賣身契還給她們,讓她們有機會在靈毓女學之中做個良民身份的女教諭,日后若是再想往上考,自然也可以去參加宮中的女官考試,算是給了她們一條能夠改變命運的途徑。

    一時之間那些小丫鬟們也積極起來,除了做好自己的灑掃工作或者是整理詩書、文房四寶這些學生們的輔助工作之外,還經(jīng)常在教室外面聽女官們講課,想要抓住那有可能是“萬分之一”的機會。

    靈毓女學里的女教諭、丫環(huán)們?nèi)绱艘恍南驅(qū)W,使得女學生們也都有了好些危機感,她們紛紛覺得自己比起女教諭和小丫鬟們來說條件要好得很多,若是到時候?qū)W習成績還不如她們的話豈不是丟人?于是女學生們便學習得更加認真里。

    這樣的風氣帶回家中之后,好些夫人、小姐們都對靈毓女學高看了一眼,竟然能讓自己家年紀這么小的孩子這么熱愛學習,靈毓女學確實有一套!

    但是靈毓女學的人員畢竟有限,她們一個女學也不可能吃得盡全京城等待啟蒙的女童們,所以好些人雖然想進去,但是卻還是進不去。

    一時間,好些有知識的女子也看到了這個商機,紛紛開辦了一些小型的女學,再結(jié)合之前靈毓女學發(fā)布的公告,會在明年招收至少二十個不收學費的女童入學,好些人看中了這個條件去忽悠那些平民百姓。

    她們在拉生源的時候說道:“那靈毓女學現(xiàn)在這么紅火,招收免學費的女生定然不可能什么樣的女子都收,還是要招收一些有基礎(chǔ)的女學生。你家閨女先在我們這種小一些的女學打下基礎(chǔ),日后若是你家女兒能夠去參加靈毓女學的招生考試并考中,那就學費全免,可以一直念書到十五歲了!

    現(xiàn)在花的這些都是小錢,若是你家女兒又機會進入靈毓女學免費學習,才算是跳進了福窩里,日后有可能走上一條通天大道呢!”

    有好些百姓聞言還是挺心動的,這些女學的先生們收錢也不會太貴,他們都有種讓自家女兒搏一搏的心態(tài),便咬牙出了這小筆銀子。

    雖然農(nóng)家子弟之中男童念書日后回報更大,但是十余年下來的學費可是天文數(shù)字,好些人家都舉全家之力才能供一個最厲害的念書。

    但是女孩子就不一樣,可以讓所有的女兒都去念一兩年的書,到時候她若是能考中靈毓女學的免費生自然就不用花費自家銀子了,若是考不中再停了她的學業(yè)讓她去嫁人便是,花費算起來沒有那么大。

    因此京城周邊的女子入學率一下子就上來了,不管是有錢人家還是平民百姓人家的好些女童歡歡喜喜地開始念書了。

    于是孫映雪的惠心女學那邊也不示弱,大肆招收了一波七歲的啟蒙女童,也賺了一大筆銀子。

    孫映雪的方法就是大肆宣傳自己的女學入選的人數(shù)與靈毓女學是一樣的,倒也欺騙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好些人家愿意花大價錢將女兒送進廣招弟子的惠心女學,便是想要讓女兒日后有個搏一搏的機會。

    好些人是因為動作慢了沒能將孩子送入靈毓女學,只能將孩子送進了惠心女學,因為在京城之中被皇后娘娘親自題字的女學只有這兩家,他們自己覺得那些小的女學配不上他們自己家的身份。

    皇后娘娘在宮中也時時刻刻關(guān)注這些事情,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心中很是高興,覺得時晗雪真是自己的一員大將也是一員福將,竟然能用一個小小的女學做這么大的事情,恐怕在她自己開辦女學之初都不敢想的罷。

    念及此,皇后娘娘在最后終選秀女的時候?qū)`毓女學出來的學生們就特別開恩,點了兩個靈毓女學的學生入選。她們兩人都是正四品官員的女兒,一個被封為正七品的美人充實皇帝的后宮,一個被封為魏王殿下的側(cè)妃入了魏王府。

    對于孫映雪的惠心女學的表現(xiàn),皇后娘娘也還算滿意,但是對于那些惠心女學出來的秀女卻覺得心眼子太多了,生怕放到魏王府里面之后新成婚的魏王妃壓不住她們,便選了一個還算可以的從三品官員的女兒充實皇上的后宮,冊封了正七品的美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著,不出什么幺蛾子。

    其余的還選了三個三、四品官員之女充實皇上的后宮,湊足五個,除了正三品官員的那個女兒封為正六品的貴人,其余都是冊封了正七品的美人。

    魏王妃皇后娘娘可以認真挑選了一番,選了一個正二品大員的嫡女做正妃,這樣的身份便是做太子妃也不差什么的。而另一個側(cè)妃的身份則是正三品的官員女兒,算是與皇后比較親近的一系。

    作者有話說:

    第112章 兩難選擇

    選秀完了之后靈毓女學和惠心女學都進入了一段平穩(wěn)發(fā)展的時期。

    過了一段時間, 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試成績也出來了,閔宏達與李思齊二人考中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兩人能在翰林院之中以庶吉士的身份再學習三年, 等到三年學成之后參加散館考試, 應(yīng)該都能得到一個挺不錯的職位, 便是留京也不算什么大問題。

    可是原本很有希望的時穆寧、時穆瑾這兩個三甲名次靠前的兄弟都落榜了, 倒是讓他們二人很是傷懷了一番。今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翰林院大學士比較歧視三甲同進士,錄取的庶吉士全都是二甲的進士,一個三甲同進士都沒有,按理說往屆都不可能這般的。

    但是木已成舟, 他們兄弟二人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憑著自己的才學和家中的關(guān)系去謀求官職了。

    時穆瑾有著父親時征道這邊的關(guān)系和母親廣思斯這邊的關(guān)系,謀了一個正七品的工部員外郎的官職,雖然留在了最不受人重視,最受氣的工部, 但也勉強可以算是京官了, 自然有了京官的排面,對于一個三甲同進士來說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位置了。

    而時穆寧這邊就沒有廣家那邊的助力了, 時征道即便求了自己的大堂兄, 時家嫡□□邊出了力, 也只是幫他謀求了一個正七品的縣令, 與早早離京的曾陽夏其實官位是一樣的。

    只不過因為時家出了力,時穆寧謀取的是泉州那邊一個很富裕的縣的縣令,雖然官職都是正七品,但是比曾陽夏所在的那個犄角旮旯的縣好多了, 算是一個油水比較充足的大縣, 況且他朝中有人, 日后升職可能也會比曾陽夏順利。

    但是無論如何,他都要帶著新婚的妻子遠赴泉州去做官了。他走的時候季興邦與時晗雪去碼頭送別了,時穆寧非常擔憂自己不能看著小外甥出生,早早送了好些洗三禮,還對時晗雪千叮嚀萬囑咐,對季興邦板起臉來說教一番,讓他好好照顧自己的meimei,萬萬不可怠慢了他,要不然時穆寧可不會饒他!

    再怎么不舍,拿到了離京的圣旨之后他們也只能分別了。時穆寧的離京讓時晗雪情緒低落了一段時間,她那段時間還經(jīng)常去時府看望方姨娘,擔憂她心緒不好。

    而這段時間以來魏王側(cè)妃的頻繁往來倒是讓時晗雪愁緒排解了不少。因為新選上的魏王側(cè)妃是靈毓女學出身,婚后就難免與時晗雪多有些來往。魏王側(cè)妃本也是妙人,又是時晗雪教導出來的,難免比旁人親近些。

    季興邦看到這個情況之后有些皺眉,擔心自己和時晗雪的做法會被人劃歸為“魏王黨”,要知道日后魏王和太子爭位子可是沒有贏的,若是被蓋上了魏王黨的戳子,那么日后太子登基自己夫妻二人難免會被新皇清算,影響兒孫仕途。

    而且現(xiàn)在皇上正值壯年,春秋鼎盛,況且他還是寧王的老師,他也不想成為什么“太子黨”,那不是背棄了寧王了嗎?實在不是他自己喜歡的處事風格,所以左思右想之下覺得他們夫妻二人還是做皇上和皇后的“純臣”,不要摻和進“儲位之爭”當中。

    他有些憂慮地將自己的全部考慮都如實告知時晗雪,不會過多地擔心她會不會想多或者是不滿,他知道時晗雪是一個很有自己的想法又很聰明的女生,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這一塊的問題上甚至比他自己要好得多。

    季興邦說道:“晗雪,我們兩個人現(xiàn)在的路線還是作為皇上和皇后娘娘的純臣比較好,最好不要摻和進儲位之爭里面,但是現(xiàn)在新的魏王側(cè)妃和你的關(guān)系比較好,來往比較多,我擔心我們會被太子那邊當成是‘魏王黨’,這樣就不太好了?!?/br>
    時晗雪聞言一怔,出宮之后她就降低了一些敏感度,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遠離宮廷和官場了,沒有太考慮這些關(guān)系,一心撲在自己的靈毓女學上。

    之前與新任魏王側(cè)妃聯(lián)系較多確實是因為她是靈毓女學出身,自己對她有著天然的好感,可是現(xiàn)在轉(zhuǎn)過頭去想一想,才發(fā)現(xiàn)這個新任的魏王側(cè)妃之前與自己的關(guān)系也不見得那么好,這般打得火熱,現(xiàn)在她的這種熱絡(luò)確實有些可疑。

    于是時晗雪動腦子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我便送些禮物給太子妃娘娘,去拜見她一番,與她當面鑼對面鼓的說清楚罷,也能借她的口向太子殿下那邊表明立場。

    只是我現(xiàn)在猶豫的是,夫君我們二人是要向太子妃娘娘表明我們不是魏王黨就行,還是要表明我們是寧王黨,日后會好好跟著寧王?”

    季興邦嘆了口氣,這確實是個問題啊,按理說自己現(xiàn)在是寧王殿下的師傅,雖然寧王殿下很小,可是天然就會被人歸結(jié)成“寧王黨”,只是日后繼位的可是太子,日后的“魏王黨”沒有什么好下場,那么“寧王黨”難道就會有好下場了么?

    便是日后寧王做了富貴賢王,下場會很好,可是他的那些黨羽臣子卻不會得到他的那種優(yōu)待,日后怕是會被新皇邊緣化,難以得到什么位高權(quán)重的職位,只能被邊緣化了。

    最好的辦法是不是對太子那邊表示一下自己和妻子都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的“純臣”,日后不管皇上和皇后娘娘挑選誰做新皇繼位,都會遵從圣意的?

    這樣一來太子已經(jīng)是儲君,占了大義名分,季興邦這樣的“純臣”其實已經(jīng)是隱隱向他表明立場了,貌似更加安全些?

    只不過寧王殿下那邊也不是什么人都沒有的,雖然寧王年紀小,但是教了這么久的學生,季興邦對自己學生的性格、智力和心性也算是很有了解的,這個寧王日后也不是易與之輩,自己現(xiàn)在與他師徒關(guān)系這么好,但是轉(zhuǎn)個背卻向太子那邊表明是“純臣”,會遵從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意志,這樣對于寧王來說是否就是屬于“背叛”了。

    說句實話,季興邦這輩子是第一次帶學生,面對的又是寧王殿下這么一個性格、智力和心性都上好的天才學生,其實他作為老師是很得意的。再加上他自己的真誠付出和寧王現(xiàn)在年紀比較小的緣故,他現(xiàn)在與寧王殿下之間的信任度其實是很高的,二人之間教學相長,相處得很和諧。

    他一點兒都不想破壞這樣默契的關(guān)系啊,他一點兒都不愿意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讓寧王對自己灰心,覺得自己背叛了他。

    所以季興邦嘆了口氣說道:“算了算了,夫人你還是不要去拜見太子妃了吧,怎么和她說都不合適,討好了太子那邊又會得罪了魏王和寧王那邊,我們還是不要多事了吧?!?/br>
    時晗雪問不出自己丈夫的真實心意,便知道他現(xiàn)在心中也很是糾結(jié),于是再出了一個主意,說道:“這樣吧,這一段時間我就說胎像不穩(wěn),在家中閉門謝客,若是魏王側(cè)妃再來也拒絕她的拜訪,這樣多來幾次,她心中也就清楚了。

    其實我與魏王側(cè)妃來往太多確是不夠謹慎,除了夫君你想到的會影響你在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儲位之爭中的立場之外,還會影響到魏王正妃與側(cè)妃在后院的爭斗,我確實不應(yīng)該太過深入的介入。

    等到日后我生產(chǎn)了之后,太子妃殿下、魏王妃殿下和魏王側(cè)妃若是都送了禮物,那么我就按照規(guī)矩給太子妃最多、最貴重的回禮,魏王妃次之,與我之前交好的魏王側(cè)妃再次之,一切都按照規(guī)矩來。

    我這么一作,大家應(yīng)該就都清楚我們的立場了。都是明白人,有些事情其實都是看破不說破的。

    尤其現(xiàn)在寧王還年幼,并未立府、并未封妃,也不存在與寧王那邊比較的問題,我這邊就還可以糊弄幾年。”

    季興邦點了點頭,說道:“如此就最好了,只是我太無能了,還要連累夫人你閉門謝客,實在是該打?!?/br>
    時晗雪笑道:“這也沒有什么,我本來就覺得懷孕時間多了之后身子重,早就已經(jīng)準備好好休息幾個月安心養(yǎng)胎,靈毓女學好些事情我都已經(jīng)安排下去了,我便是不去一年半載也不會出什么大事。

    我閉門謝客只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與我本來的計劃就相合,不算委屈。

    倒是夫君你可要好好想清楚了,你到底是要壓太子這邊還是要壓寧王那邊。現(xiàn)在寧王殿下還年幼,但是十年之后寧王長大出宮建府之后,這兩個人可不會讓你繼續(xù)在他們兄弟二人之間和稀泥了。

    皇上始終有老的一天,皇子總有長大的一天,你日后總得要選一個的!”

    季興邦明白時晗雪說得在理,可是他真的無法選擇,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算了算了,離寧王殿下長大成人起碼還有十年時間,到時候又不知道是什么光景了,我就這么得過且過吧,日后的事情等到日后再說?!?/br>
    時晗雪笑了笑,也沒有逼迫自己的夫君趕快下決定,只是閉門謝客專心養(yǎng)胎了。

    季興邦也很乖,平日里只會去寧王那邊講學,下班之后要么就回家陪媳婦兒,要么就找大堂兄、李思齊、桃花姐、時穆瑾這些親戚走動、玩耍,要么就與閔宏達、熊喜來等一直以來相處得很好的同窗來往,便是書信都只會給魏縣父母、親人、時穆寧、曾陽夏幾人寫,完全不與太子黨與魏王黨羽們混在一起。

    正在此時,季興邦的父母二人在百寶的護送下帶著一大車土特產(chǎn)來到了京城。

    作者有話說:

    第113章 錢是膽氣

    季興邦的父母只有他這一個兒子, 心中自然是對他疼惜萬分,有求必應(yīng)。

    雖然他們結(jié)婚的年紀比一般同齡人要晚一些,但季興邦畢竟是他們第一個孩子, 再加上季興邦結(jié)婚也不算太晚,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兩人都只是四十多歲, 還正是身強體壯能做事的時候, 一點都不顯老。

    二人在收到季興邦寫來的信之后,得知了他們的兒子媳婦時晗雪懷了小孩,都非常的開心。

    兒子季興邦既然在信中說道想讓他們到京城來幫忙,他們二人自然便要趕緊到京城來幫忙了。

    其實他們兩個何嘗不想和自己的獨生兒子季興邦長期待在一塊兒呢?只是之前他們羞于自己只是大字不識的農(nóng)民, 也沒有什么賺錢謀生的手段,京城里物價那么貴,不好意思在京城拖累兒子和兒子媳婦罷了。

    現(xiàn)在聽得季興邦來信說需要他們幫忙,他們自然是歡天喜地的收拾東西,立馬就要往京城趕了, 誰不想自己能做個有用的人, 對孩子有幫助,而不是拖孩子的后腿呢?

    雖然在季興邦考中狀元和成婚的那一次季家三房夫婦倆和紀家大部隊曾經(jīng)一同到過京城一次。

    但是夫妻二人對于到京城去還是心存恐懼的, 萬萬不敢獨自上路。于是他們便只能求到了現(xiàn)在小輩當中最有出息的百寶家, 請百寶這個厲害的男丁帶他們進京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