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重走科舉路在線閱讀 - 重走科舉路 第59節(jié)

重走科舉路 第59節(jié)

    臨汾府的府庫里也不是拿不出來這么區(qū)區(qū)一千兩紋銀。可他當(dāng)時就是想卡一卡季興邦,讓他做不成事情。

    季興邦當(dāng)時研究出來這兩種東西的時候,他還沒有太重視,也壓著不讓季興邦推廣,不想讓他立功。

    殊不知那季興邦竟然有通天的本事,立馬就將這件事捅到皇上和皇后那兒去了。

    現(xiàn)在他不僅壓不住季興邦,搶不了季興邦的功勞,甚至還沒有搭上這班車。道理說他作為臨汾府的主官,屬下的農(nóng)事官發(fā)明了新農(nóng)具,他這個主官也很有功勞的。

    可是現(xiàn)在全白瞎了。

    府君這個時候有些后悔了,自己前些時候和季興邦賭什么氣呢?季興邦是自己的下屬,自己只要不為難他也不需要多支持,只要正常的做就少不了自己的功勞。

    可是現(xiàn)在呢?自己一點功勞都沒有,說不定還會在皇帝面前掛上一個庸官的號,實在是太虧了。

    自己這到底是擋了季興邦的路還是擋了自己的路,真是說不清楚了。

    作者有話說:

    第122章 刮地三尺

    府君大人縱橫官場二十余年, 之所以能混到這個正四品的位置,與他牢記“識時務(wù)者為俊杰”這句話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他在看到邸報知道事不可為,知道之前季興邦的功勞他沒有辦法去搶之后, 立即改變了思路。

    這個“識時務(wù)”的府君覺得第一波功勞既然已經(jīng)趕不上了, 那一定要在現(xiàn)在好好的做, 將臨汾府做成一個推廣新農(nóng)具的先進的典型, 讓皇上好好的開心一下,說不得還會被好好地表揚一下,日后功勞不就來了?

    他決定多撥一些銀子給季興邦,讓他來改良新農(nóng)具以及推廣新農(nóng)具, 將這件皇上現(xiàn)在非常在意的事情上好好做一做。

    若是季興邦能將臨汾府所屬的所有縣城里農(nóng)具全部都改良一番,讓臨汾府的這件事比別的府做得快、做得好,也是實實在在的成績啊。

    若是能出一個這樣的成績,季興邦是臨汾府的農(nóng)事官自然少不了要被獎勵,可是自己這個臨汾府的府君也是很有功勞的, 誰也無法把這個功勞給抹去。

    甚至說不得這個功勞比季興邦這個農(nóng)事官辛辛苦苦繞府一圈, 每天宵衣旰食的辛苦的功勞還要大呢。

    要不怎么說做主官占便宜呢?治下所有人的功勞主官自然都有份——那都是主觀領(lǐng)導(dǎo)有方,所以治下屬官才能有這么好的功勞啊。

    若是一把手不支持, 你下面的這些屬官能做出個什么鳥毛來?

    當(dāng)然, 像季興邦一般點子硬、后臺來路大的屬官真是鳳毛麟角, 不能以常人的角度去揣度。

    換個其他人, 早被府君捏死了,起碼是被邊緣化了,多少年都不可能做什么實事,更不可能被升遷。

    季興邦對于府君大人忽然在自己面前改變了嘴臉有些震驚。這些日子以來, 他已經(jīng)見過不少見風(fēng)使舵同事的嘴臉, 但是沒想到府君這么大的官員也能拉下臉來對自己示好。

    果然還是自己年輕臉皮不夠厚, 若是自己的話,被自己這么打壓的人翻身了,恐怕沒有府君大人這種心胸,還能揚起笑臉這般繼續(xù)繼續(xù)拉攏人家。

    不對,這臉皮厚和年輕年老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自己前世里也做過好幾十年的官員了,按理說算心理年齡的話也有□□十歲了。

    可是現(xiàn)在還是拉不下臉來,可見這種臉皮厚薄的事情與人天生下來的性格有關(guān)。

    季興邦然外放臨汾府,自然是想為百姓做一點實事的,因此府君大人這樣笑臉相迎,他便也就著臺階下臺,沒有給府君什么臉色看。

    二人在明面上自然是冰釋前嫌了。見面時候也能笑臉相迎,說些場面話,花花轎子抬人嘛。

    府君大人對季興邦這個農(nóng)事官也變得非??粗?,一改之前摳門的嘴臉,從臨汾府府庫之中撥了兩千兩紋銀給農(nóng)事官季興邦,讓他多招募一些工匠,給臨汾府治下的十個縣盡快全部換上新式的農(nóng)具,不要耽誤春耕。

    同時他也給治下十個縣的縣令下達了公文,讓他們按照朝廷邸報之中皇上已經(jīng)公布的要求趕緊行動。

    同時他說了自己已經(jīng)從府庫之中撥了兩千兩紋銀給臨汾府的農(nóng)事官季興邦,讓他做了工具之后盡量平均分給底下十個縣的人。

    但是這些工具對于十個縣的農(nóng)村體量來說自然是不夠的,最多可能只能得到一半。

    于是府君讓十個縣的縣令從自己的縣中自籌一半的經(jīng)費,然后每人拿著銀子到府城這邊來向季興邦購買新農(nóng)具。

    府君大人下了死命令,各縣縣令一定要在今年春耕之前將兩種農(nóng)具在臨汾府全府十個縣市之中推廣下去。

    春耕之后他要繞府一周,將十個縣全部走一遍進行檢查,到時若是哪個縣令還沒有做好的話,到年底他將會給他一個“劣”的考評。

    雖然府君大人不像吏部那樣有著底下官員調(diào)整升遷的生殺大權(quán),但他作為縣令大人的直系主官,吏部定然會非常慎重的考慮府君大人的建議的。

    府君大人給了“劣”的定義之后,吏部那邊最多也只會給一個“中”而已,更大的可能性是跟著府君大人直接給一個“劣”,完全沒有可能為其拂了府君大人的意思,直接給這個縣令一個“優(yōu)”的考評。

    除非這個縣令關(guān)系能通天,否則到考評之年得到這樣一個“劣”的考評后不可能調(diào)到更好的縣去,有可能繼續(xù)在這個縣內(nèi)干下去,或者是被調(diào)整到一個更差的地方去,總之結(jié)局并不會那么美妙。

    事關(guān)大家日后的仕途,十個縣令大人自然對府君大人的這個要求非常的看重。對推廣新式農(nóng)具這件事情非常的看重。

    沒過多久,十個縣令大人們便帶著人、帶著銀子紛紛齊聚府城,拜會季興邦這個之前名不見經(jīng)傳的農(nóng)事官。

    按照以前的規(guī)矩,縣令大人帶來的銀子當(dāng)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孝敬府君大人的,而具體辦事情這個農(nóng)事官季興邦自然也少不了一份銀子,否則的話人家自然會根據(jù)手中推廣新農(nóng)具這個權(quán)利卡著你。

    若是錢給的不到位,季興邦等到春耕過了之后才撥給你農(nóng)具和工匠,讓你在府君大人那兒得了一個劣的評價,你心里怪他怨他,明面上卻還沒辦法處理他他。

    人家可以解釋的理由多了去了呢——比如說府里縣太多了,其他縣更緊急更需要農(nóng)具之類的。

    人家又不是不給所有的縣城,也不是不給你這個縣城,只是往后推一下給你新式農(nóng)具和給工匠的時間,暗搓搓的把你排在最后一個,你有什么辦法?

    總得有個先來后到,總得有個順序吧,總得有人在最后呀。

    你沒給過人家錢,人家自然就把你放在最后一個了,有什么問題?大家都是這么做的,你就算說破天也沒有辦法讓他被處理,被擼官啊。

    人要想找理由的話,總能找出千百個理由來推脫的。

    到時候人家身上推得一干二凈,一點事情都沒有,留著你被府君大人打了一個“劣”的考核,再被吏部弄了一個“劣”的考核,分到一個更差的縣里去,一輩子不得翻身,這個苦果只能你自己嘗。

    因此為了不品嘗苦果,這些縣令大人都學(xué)聰明了,很會打點上上下下的關(guān)系。

    他們在給了夫君大人一筆不匪的銀子之后,到季興邦家中去拜會的時候也帶了很多銀子。

    可是這些縣令大人們完全沒有想到,季興邦這個新來的農(nóng)事官完全不按牌理出牌,與他們之前遇到的所有官員都不一樣,這個人竟然是不收好處銀子的。

    剛開始季興邦第一次拒絕的時候,他們還以為季興邦不過是假清高,擺個樣子而已,須要人三催四請地送銀子才愿意收,于是臉上笑笑的先將銀子帶走了,但心中卻是打定了主意,還要再來一兩趟,一定要把這些銀子送掉才算放心。

    他們的屬下都知道縣令大人去給季興邦送銀子了,卻不知道這些銀子還沒送出去,又帶回來了。

    于是他們就按照已經(jīng)送了銀子的那種底氣去季興邦這個農(nóng)事官處,領(lǐng)了本縣新推廣的縣里的農(nóng)具以及申請的帶回縣里的工匠。

    季興邦一點都沒有卡任何人,按照規(guī)定將所有縣的農(nóng)具資料按比例撥付,工匠也按比例分配。

    至于各縣需要自籌銀子制作的部分,他也沒有收取任何的錢,沒有指定讓各個縣的屬官們到哪個店里去買材料,把縣里的屬官們和和氣氣的送走了。

    等到縣令大人一覺醒來,屬官們已經(jīng)候著笑瞇瞇的來向他匯報:“大人您辦事真是敞亮,那新來的農(nóng)事官季興邦也是個講規(guī)矩的,收了錢就好好辦事,現(xiàn)在咱們縣的農(nóng)具和工匠都已經(jīng)領(lǐng)來了,即刻可以啟程回縣里了?!?/br>
    縣令大人聽完之后可傻眼了,一個頭兩個大,對屬官說道:“可是昨夜我送錢給季大人失敗了,季大人沒收我的錢?!?/br>
    屬官這個時候卻傻了眼:“那可怎么辦?東西都領(lǐng)來了。一般情況下沒給錢人家不給領(lǐng)東西的吧?”

    縣令大人左思右想之后覺得——不行,還是得把錢給季興邦補上。

    于是縣令大人和屬官帶著銀子第二次跑了季興邦的家,還想給他送錢。

    可這一次他們也被恭恭敬敬的請出來了,人家真是不收銀子。

    縣令大人皺眉向其他縣的人一打聽,才發(fā)現(xiàn)來府城的十個縣令都是一般的結(jié)果,季興邦并沒有厚此薄彼,說不收錢便是十個縣令的錢都沒有收。

    于是他們帶著滿腔的疑惑和整整齊齊的農(nóng)具,以及工匠回自己的縣里去了。

    路上,縣令大人們和屬官們商量,難不成這世上竟真的有那些不愛銀子的人?

    他們對季興邦這個府城的農(nóng)事官有了更多的興趣,便著人到處去打探打探,想了解這個人的事情。

    同時縣令大人們也松了口氣,府城那邊送的銀子少了,他在縣里搜刮百姓的銀子也就可以少一點了。

    難道是每一個縣令們自己想要刮地三尺剝削老百姓的嗎?還不是因為上面銀子要的急,他自己沒辦法變銀子出來,便只得薅老百姓的羊毛。

    現(xiàn)在上面少了一筆孝敬的銀子,他們自然也免得去做惡人了。

    季興邦若是能知道這樣的情況,心中定然是高興的。

    他不愿意收那些銀子,讓老百姓過得更苦了。因為從來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縣令大人送出的銀子自然都是從百姓那里去拿來的。

    第123章 瑕不掩瑜

    在府君大人的強力推進下, 以及季興邦不吃拿卡要的配合下,臨汾府治下十個縣的縣令大人們推廣新式農(nóng)具的速度非常的快。

    他們真的做到了在春耕之前將兩種新式農(nóng)具完全在自己治下的縣城之內(nèi)推廣。

    同時這些縣里面還沒有花費太多的銀子,起碼沒有因為這兩種新式農(nóng)具征收了額外的費用。

    各縣推廣農(nóng)具的費用一半是府君大人給的, 另一半則是他們向縣里的富戶們化緣要來的。

    這些富戶同時也是縣城中田地最多的人, 早就從各方面打聽到了臨汾府里有這兩種新式農(nóng)具, 自然也希望自家的地種得快、種得好。對出錢拿這些新式農(nóng)具還是很有動力的。

    本來縣令大人們算著還需要一筆給農(nóng)事官的孝敬銀子, 只能攤派到治下百姓們的頭上去了。

    只是接新班的農(nóng)事官季興邦一文錢都沒有收,所以各位縣令就沒有把這筆銀子攤牌下去。

    臨汾府下十個縣的百姓們相當(dāng)于不費錢財就得了兩種新農(nóng)具,極大的改善了他們的春耕效率,使得他們工作得非常的輕松, 犁地和澆水的效果還比往年更好,就沒有一個人不交口稱贊的。

    大家都對縣令大人、府君大人以及新來的農(nóng)事官季興邦季大人十分的佩服。

    于是臨汾府的府君大人沈章留得意揚揚地將自己治下十個縣城的春耕推廣情況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折子遞交給了皇上,為自己表功,為自己府衙中的農(nóng)事官季興邦表功,也為自己治下的十個縣令大人表功。

    皇上收到折子以后是不太相信的。

    他讓人將兩種心事農(nóng)具的制造方法在邸報上刊登并發(fā)下去之后, 好多比山北省臨汾府更有錢的江南各府、縣已經(jīng)根據(jù)圖紙制造這些農(nóng)具了, 但是推廣的也沒有山北省臨汾府這么快的。

    山北省臨汾府為何能在這件事上做到一騎絕塵的呢?

    看這個府君沈章留的做法,前前后后他自己也就是從府衙里撥出了兩千兩紋銀而已, 竟然便把這個事情做了下來, 皇上看了以后心里直覺不相信——這真的可能嗎?會有這么容易嗎?

    再聯(lián)想到以前接到密報, 季興邦在研究兩種新式農(nóng)具的時候山北省臨汾府的府君沈章留各種打壓他, 還半點款項都不愿意撥付給季興邦,逼得季興邦只能求助于寧王殿下,最后鬧到了自己和皇后面前。

    皇上覺得這個府君沈章留大人恐怕是在吹牛。

    于是他派出了一個自己很信得過的監(jiān)察御史偷偷到山北省臨汾府走一圈。

    讓他一定實地走一走,看看兩種新式農(nóng)具推廣的怎么樣, 看看這個府君沈章留是不是在說大話?

    同時因為皇上很信任季興邦, 也讓這個監(jiān)察御史悄悄到季興邦家去問一問他這個府君沈章留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監(jiān)察御史領(lǐng)命到了山北省臨汾府的時候, 是帶著挑剔的神情去的。

    作為一個經(jīng)常遇事首要的任務(wù)就是挑毛病的監(jiān)察御史,一路上他路過山北省臨汾府的時候挑了很多毛病出來。

    他當(dāng)然已經(jīng)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庇谑撬谒奶巻柊傩者@個府君沈章留能力怎么樣的時候,也問臨汾的百姓們這個府君是不是個貪官?會不會收人的銀子?

    讓監(jiān)察御史驚訝的是,所有臨汾府內(nèi)的百姓們雖然都一致表示沈章留府君是個貪官,經(jīng)常收銀子,但大家也都是真心感激此次府君大人的大力推廣新式農(nóng)具的。

    甚至有些百姓還說到:“貪官也沒事啊,只要認(rèn)真為百姓做實事就好了?!彼麄兏静唤橐馍蛘铝舾莻€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