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終于等到了他的金手指 第3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賈敏重生了[紅樓]、橙黃橘綠時、拖延癥的我嫁入豪門、聘山河、我只想蹭你的信息素[女A男O]、與偏執(zhí)丞相和離后、開局逃荒:帶著千億物資在古代搬磚、廝磨、重回十六歲的花滑大魔王、見玉
但沈青飛還是很不滿。 他已經在這里練了好幾個小時了, 依舊只能做到這樣。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 這幾小時也不算完全沒有成果,起碼他對樹枝的掌控, 和樹枝前進的距離都有進步,不至于讓他陷入“我到底在做什么?”“這個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嗎?”這樣的困惑之中。 其實沈青飛不知道的是, 他的進度已經很快了。 他剛進內門就被他師父收下, 之后為了學習和修煉, 也沒有去上過任何課,所以他并不知道,大多數(shù)內門弟子開始學習萬劍訣下半部,也就是開始學習御劍的時候,第一步——讓劍動起來,都要花上很久。 劍畢竟是身外之物,要以自身意志驅使身外之物,是非常違反直覺的一件事,難度就跟一個凡人剛開始引氣入體差不多——第一步總是最艱難的一步。 接下來的第二步也是困難的,要連續(xù)不斷地控制飛劍需要神識的長時間穩(wěn)定——而且是在身體外部,在劍上的長時間穩(wěn)定,這相當于要你強行分割一部分神識,非常難受,必須花上很長時間去習慣。 至于沈青飛想象中的“御劍”,如臂使指,來去自如,以筑基期的神識強度,天分但凡差點的,都得花上數(shù)十年才能做到。 所以對于很多筑基期修士來說,御劍暫時是一個雞肋的選擇——畢竟如果御劍比自己揮劍還慢,還出力不討好的話,哪怕御劍聽起來再帥,出于實用性考慮也不會去使用了。 萬劍宗以外的劍宗,其實很少會讓筑基期的弟子刻意磨煉御劍技術,因為筑基期練御劍就是事倍功半,花了大把努力,得到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而如果能晉入金丹期,神識成百倍增長,御劍自然手到擒來。 萬劍宗是個例外,自然是因為他們的立宗之本——萬劍訣的特殊之處,萬劍訣之所以能成為玄階劍法,靠得就是下半部的御劍結陣之術,宗門弟子們自然要多花些功夫在上面。 不過沈青飛其實誤解了。 萬劍宗要求內門弟子做到的“御劍”和他想象中,以及他現(xiàn)在作為目標的“御劍”,完全是兩碼事,他現(xiàn)在在練的,不如說是“飛劍”。 萬劍宗內門弟子帶領外門弟子結劍陣的時候,神識分散到那些外門弟子的劍上之后,不需要讓那些劍變成“飛劍”,只需要為他們起勢——萬劍訣下半部的十八種劍陣,都是由上半部的十八式劍法組合而成的,陣眼的弟子起勢,而已經將這十八式刻入骨髓的外門弟子便隨著陣眼那名弟子的心意運轉,從而結出劍陣。 所以即使是萬劍宗,對弟子門的御劍要求也不高。 雖然練習的時候也要練沈青飛這樣的練法——這畢竟是基本功,神識與劍的同步程度,只能靠這樣一點一點地磨出來,但他們的目標絕對不是沈青飛想象中的“飛劍殺人”…… 所以沈青飛不滿自己的練習的速度,實在是一種沒看過其他人開始學御劍的艱難的凡爾賽行為,不過……就算他知道了大多數(shù)筑基期修士學習御劍的平均速度,大概依舊不會在意,依舊會不滿自己眼前這根慢吞吞移動著的樹干——他這種做慣了天才的人,從來不在乎平均值,因為他永遠都是把平均值遠遠甩在身后的人,對他來說,“高于平均值了”這種說法,不過是弱者的自我安慰而已。 . 這種某種意義上來說“練歪了”的情況,對于沈青飛來說其實很罕見,不過也算情有可原,而且是由諸多因素疊加而成的。 小冊子上的確寫了結陣的陣眼人士要做的事只是起勢,變陣,沈青飛也毫無障礙地理解了這一段,但是……結陣和前面的“御劍基礎”是拆開來寫的,而“御劍基礎”內確實包含了一般修仙小說內認為是御劍的內容,也就是“飛劍”,所以沈青飛非常自然地以為,單人御劍與結陣需要的御劍技術不太一樣,兩種技術都必須達到圓滿才行。 另一方面,他對萬劍訣上半部吃得太透了,拿到下半部后理解起來水到渠成,壓根就沒想過要去找人一步一步教他,他以為現(xiàn)在還和在外門一樣,大部分靠自己練習,如果運氣好,授課長老會講到你不懂的地方,運氣不好的話,那他也可能一直在講你會的部分,精準跳過你想知道的問題。 沈青飛來內門這幾個月,沒出過小院,并不知道內門的授課體系比外門完善多了,下半部可以說是長老們一步一步教,弟子們一步一步學。 最后呢,原本該在沈青飛晉入筑基期后第一時間來教他的吳長老,因為狀態(tài)松動,覺得自己突破金丹有望,就跑去閉關了,他原本估算著,沈青飛大概還要一年才能筑基,便給自己大致定了這么個出關時間。 他倒也提前與沈青飛說了,若是有問題可以通過傳訊玉佩通知他,但沈青飛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問題,他覺得自己能理解萬劍訣,也能理解要怎么做,沒什么緊急的問題要請教,那么也自然不會拿出玉佩打擾他師父。 種種因素疊加下來,沈青飛除卻正常的修煉與學習,就是在后山練了整整九個月的“飛劍”。 九個月后。 春去秋又來。 紛飛的黃葉之間,有一道劍影正在林間穿梭。 正是沈青飛的劍。 這九個月,他每天都要花好幾個小時在這片樹林中練習御劍,前幾個月,進展緩慢,他甚至有些懷疑“御劍術”到底有沒有實用性(不用懷疑,原本真的不是給筑基期用的……),但前世對修仙的刻板印象,在他腦海中牢牢占據(jù)了上風,讓他硬生生地在緩慢的進展中堅持了下來。 質變是在最后這個月發(fā)生的,沈青飛還記得那天有些悶熱,雖說他已經是修仙人士,本該不再被氣候溫度影響,但他修仙畢竟也還沒幾年,對悶熱氣候的條件反射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怕他心知那只是心理作用,卻還是忍不住有些疲倦與分心。 就是在這樣一個不算太好的狀態(tài)下,沈青飛甚至沒有刻意集中精神就cao縱著樹枝向前,在那之前,他已經可以在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下,將樹枝移動十米,并且速度也提高到了可以鑿入樹干一寸的程度。 沈青飛剛cao縱著樹枝飄起的時候,心中就閃過一個念頭——完了,他這次狀態(tài)不好,可能是之前已經練了太久,導致他精神上有些疲倦。 于是他想到:算了,不是什么大問題,隨便飛飛等它掉下來開始,好好休息一會兒再開始下一次練習吧。 這個念頭一閃過,他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連帶著他的“劍”也放松了下來。 他甚至半垂下了眼,想趁著這個已經擺爛的機會休息一會兒,只留了一點點心神在劍那邊。 幾秒后,他的大腦已經開始想起了一些瑣碎的細節(jié),想著下次練習要不要試試別的方向,想著下次考試又快到了,正好趁這個機會腦子里過幾個通用語單詞。 他零零碎碎地想了很多,然后抬起頭,有些茫然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劍已經飛出了十米外,而且看上去依舊平穩(wěn),甚至還隱隱有些想加速的意思。 于是沈青飛就加速了。 一道破空聲,那根樹枝猛地提速,又飛了十米左右的路程,然后跌落。 沈青飛有些怔住,他這算是……成功了? 剛剛那個速度,換成正常覆靈力的劍的話,夠把金剛石扎個對穿了。 他沉思了一會兒,忍不住笑了。 自己明明練了那么久《風行總綱》,居然忘了“無意才能成功”這回事。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努力無用,或者說,正是前八個月緊繃的磨煉,才讓沈青飛乍一放松下達成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如說,這種“無意”,是需要大量“有意”鋪墊出來的。 沈青飛笑著搖了搖頭,從那之后,林間“嗖嗖”來去的劍越來越快,也越來越自如,真正成了沈青飛想象中的“飛劍”。 只不過……徹底掌握了這個狀態(tài)的御劍術的沈青飛也逐漸觸碰到了極限。 五十米。 五十米內飛劍瞬息而至,這就是他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其實準確地說,他是可以連續(xù)cao控他的飛劍一百米的,但是……仔細想想,或者實際cao作一下就會知道,除非他以后的戰(zhàn)斗都是一錘子買賣,劍飛出去就可以殺死所有對手,不然總得考慮怎么把他的劍收回來,不然他不就成了出完一招就手無寸鐵,還得飛過去撿武器的大傻子了嗎? 所以這個一百米,其實就是五十米——飛出去五十米,回到自己手中五十米。 雖說這個距離也不算太短了,但還是讓沈青飛眉頭緊皺。 于是,在這個黃葉飄落的日子,沈青飛站在樹林正中,他的劍在樹林中來來去去,他自己站在那兒陷入沉思。 突然間,他猛地抬起了頭! 他伸出右手,劍破空而來,乖乖地回到了他手上。 他想到了! 沈青飛的目光落在了約百米處的一棵大樹上,他隨意地挑了片眼看著就要掉落的樹葉。 然后擲劍。 攜帶著靈氣的劍筆直地沖那片落葉而去,切開葉莖。 沈青飛抬手,劍轉勢,回頭朝他飛來,落入他手中。 這樣就有一百米了。 他真是傻了,何必要全程御劍,發(fā)射火箭都帶關機的呢,虧他還是個理科生,居然陷入了這種思維定勢中…… 假設目標的位置是固定的,可見的,他完全可以先擲劍,然后御劍收回,這樣就能將攻擊范圍拉長到了一百米。 如果目標的位置在變動,那就在接近的時候在御劍調整,這樣會縮短一些距離,但還是比五十米要長。 他低頭看向自己的劍——萬劍宗的劍都是雙面開刃的。 于是他抬頭選中了一棵枝條繁茂的樹,抬手將劍平甩出去,讓它飛旋著沖向那棵樹,將樹冠齊齊整整地割下,然后飛回。 嗯,回旋劍也不錯。 如果要攻擊的目標范圍比較大,或者目標比較多,普通的擲劍得在靠近目標時就開始御劍調整,但這樣甩出去就只需正常地在收劍時再御劍就可以了。 沈青飛又試驗了幾番,覺得自己搞出來的小技巧挺不錯,終于滿意地回了湖心居。 第31章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十秒?!?/br> “十, 九,八……三,二, 一,考試結束,開始結算。” “恭喜你, 本次考試排位:” “蒸汽二段前1%” “恭喜你,晉級啦!” “恭喜你獲取考試成功獎勵選取機會一次?!?/br> “恭喜你獲取晉級成功獎勵選取機會一次?!?/br> “是否現(xiàn)在進行兌換?” 過去的專注練劍的九個月里, 沈青飛覺得自己過得很愜意,很有規(guī)律。 每天的時間分配很固定, 修煉, 練劍, 學習,不像翻譯器快消失前的那三個月,也不像趕著要在二十歲前筑基的那三個月, 只能將全部心神集中在唯一一件事上,難免有些拆東墻補西墻的四顧不暇的感覺。 過去的一年里,加上剛考完的這次,沈青飛一共經歷了四次考試, 其中晉級兩次——他覺得這個速度還算可以接受。 這幾次考試加晉級,加起來共有八個兌換機會, 蒸汽段的兌換列表中大多數(shù)物品對筑基期的他已經沒什么大用處了,比如可以頂一枚極品靈石所蘊含靈氣的磅靈果,筑基期每天吸收的靈氣就有這么多, 現(xiàn)在再換就不太劃算。 這些機會又不會隨著他以后晉入電力段位而跟著提升, 所以他換了些相對有點用處的東西。 比如一本《煉丹入門》, 雖然他覺得自己大概沒什么心力再去學煉丹, 但看看總是好的,防止以后被煉丹師騙。 再比如幾本看上去很有意思的功法,不一定要學,只是想看看其他功法的思路,總之他基本兌換的都是書籍類物品——知識就是力量嘛。 除了學習修煉與練劍,他其實還干了點別的,他從春風城弄了幾種基礎的煉器材料。 他還要學煉器。 這個世界的煉器不需要靈火,靠修士的靈氣生煉,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修士的靈氣cao控能力要求更高。 沈青飛間斷著試過幾次,結果很一般——看他幾個月來一直在用樹枝練飛劍而不是上他自己煉的劍就知道了…… 不過他倒也不著急,本來這就是個需要時間練習的技術活,慢慢磨就是了。 沈青飛走出他自己的小屋,看向湖心的居所,他拿出他師父給他的那枚玉佩,有些猶豫要不要聯(lián)系對方。 他現(xiàn)在已經把“御自己的劍”這部分練好了,但是接下來的劍陣……應該不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沈青飛有些奇怪,他還在外門的時候,并沒有被抓去給內門弟子練劍陣過,也沒聽說過有誰去過,那這劍陣到底是怎么練的…… 這就不是他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所以他在猶豫要不要聯(lián)系正在閉關的他師父。 猶豫再三,他還是將靈氣輸入了那枚玉佩中。 明明已經是深秋,湖中的荷花依舊開得清艷,因為它們都是由吳長老的靈氣蘊養(yǎng)的,不是靈植,勝似靈植。 沈青飛將靈氣輸入那枚玉佩后,湖心的居所泛起一陣靈氣波動,湖中的荷花也仿佛開始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