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女養(yǎng)家記 第11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溫靜、咸魚穿書后發(fā)現(xiàn)全家都是反派、反派魔尊徒弟總是以下犯上、末世鼠輩、斗羅大陸V重生唐三、夢境X夢鏡(短篇)、遲遲入衍心、心上的公主、霸道總裁的祂、【黑籃赤桃】世上不美好,但我讓你全好
“什么花好幾年?明明是因為你大哥不得不照看你們這兩個崽子才耽誤了學(xué)業(yè),不然,你大哥早就是秀才了?!倍四阜瘩g。 “是是是,阿娘說的對。”柳風(fēng)跟柳遲忙不迭承認(rèn)。 自家阿娘心情不舒服,她說啥都對,應(yīng)著就是了。 原本二舅母的低落漸漸消散去了,誰料無意中聽得來河粉店的客人們議論起了一件事。 “咱府城這次新科舉人老爺們啊,都成府城人家的姑娘們最好的擇婿優(yōu)選了,然后有人研究這些舉人老爺?shù)臅r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玄機?!?/br> “啥玄機?” “那撫寧縣的經(jīng)魁陳老爺,還有其他兩位同樣是撫寧縣出身的秀才公也中舉了,是,張老爺跟曾老爺?在鄉(xiāng)考的時候,他們的家眷都拿過那啥桿子,說是逢考必過的護(hù)符?” “啥桿子?那明明就是甘蔗!”另外有人解釋,“可真是奇了怪了!當(dāng)初說這話的,有人認(rèn)出來了,是糖水鋪的陳東家?” “也是這河粉店的東家啊!” “對啊,陳東家說,那甘蔗是護(hù)符,能,能逢考必過?” “可不是,三根甘蔗,三位舉人老爺,不可能是巧合吧?” 聽了一嘴子閑話的二舅母僵硬地轉(zhuǎn)過身子。 明明是四根甘蔗,應(yīng)該有四位舉人老爺才是。 她想起來了,當(dāng)時,她從貢院直接回河粉店,把甘蔗放后廚了。 “你們,誰見著我那日拿回來的甘蔗了?” “啊,甘蔗?”柳風(fēng)搔了搔頭,“哎,我吃了?。 ?/br> 二舅母直直地看著柳風(fēng),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隨手抄起一把筷箸就去抽他:“你這個瘋崽子,你大哥的舉人老爺,原來是被你吃了??!” “娘,娘,我沒有,你冤枉我了!”柳風(fēng)嗷嗷抱頭鼠竄,“干嘛了娘?不過就吃了根甘蔗而已,你想要,我去找表?????姐多要幾根賠你就是了!” “那是舉人老爺,你賠得起嗎?” “那,那你也不能光抽我??!二哥也吃了,抽他!抽他!” 有福同享有難自然也要同當(dāng)?shù)?,柳風(fēng)干脆地把自家二哥出賣了,于是柳遲也被自家娘追出了后廚。 柳風(fēng)跟柳遲被自家阿娘抽得雞飛狗跳,到最后才明白自己挨揍的起因。 兩兄弟蹲在墻角根抱著頭躲避自家阿娘的時候,大眼瞪小眼,總不會,大哥沒中舉,當(dāng)真是因為被他們吃掉了吧? 吃沒吃不知道,反正拎著三根甘蔗送考的三位秀才公都考中舉人老爺?shù)氖略诟遣幻劧?,那庇佑讀書人逢考必過的流言也傳了開來,從此以后,每逢鄉(xiāng)試,都有一批人四處尋找甘蔗做護(hù)符送考,深信這樣就會掂過碌蔗啦! * 轉(zhuǎn)頭再說鹿鳴宴。 張二郎名次并不顯,跟打后的幾個舉子都坐在筵席后排,只靜靜跟著照章程行事。 相關(guān)官員跟所有新晉舉人到齊后,主考官羅大人與曹知府領(lǐng)著眾舉子祭祀圣人,輪流說了一番場面話,就算是開席了。 那位髙解元代表舉子們,按規(guī)矩跟眾考官大人敬酒,之后便是落定暢飲這場賜宴。 夠籌交錯時,那拘謹(jǐn)?shù)臍夥毡銤u漸緩和起來,有舉子去向考官們單獨敬酒的,也有找同科交流促進(jìn)感情的,畢竟這些同科都是日后會進(jìn)京趕考的,誰人日后有大造化,尚且不知道,多認(rèn)識幾位也好。 這個道理,在場的官員們都懂。 這里頭的舉子將來指不定便是他日入朝為官的同僚,他們來敬酒,也不拘禮,賣幾分薄面,甚至有八面玲瓏的一位考官,為表示親切問候,一個個舉子舉盞回敬過去,等邀張二郎同飲時,手抖了一下,瞧著張二郎那張臉竟是靜了半晌。 “你是?” “學(xué)生撫寧縣張玉郎?!睆埗刹幻魉裕⑽⒕炊Y回盞。 “張玉郎?” “學(xué)生是?!?/br> “你……”叫龐眷和的考官,似難以相信,依舊定定地看著張二郎,“不知張玉郎你家在撫寧縣何處?家中還有何人?” 張二郎心中冒出詫異,卻也如實作答。 龐眷和微微點頭,才欲追問,那羅大人不知何時也走到了這邊,見著張二郎,亦是一怔。 這回,張二郎意識到不尋常了。 若是一位大人見著自己露出驚詫的神色,接著又有第二位大人顯見也對自己吃驚的話,就有問題了。 張二郎想起了自己失去的那段記憶。 莫非,他們認(rèn)識自己? 可,這兩位大人都在朝中為官,自己不過是海礁村區(qū)區(qū)一名村人,如何能結(jié)識? 羅敬卻未像龐眷和那般追問,神色如常,直到鹿鳴宴畢,回到下榻處后,羅敬叫人找到了張玉郎的戶籍副本,見著出生地是撫寧縣海礁村,臉上才露出了一絲動搖。 他自是知道龐眷和在鹿鳴宴上為何那般震驚。 這位新科舉人張玉郎,跟京中永昌侯府世子,長得一模一樣。 此次鄉(xiāng)試有上千人,作為主考官,他不可能認(rèn)識每一位學(xué)子,在宴會上亦是第一次見這位張玉郎,見得其真容也是吃驚。 他親見過永昌侯世子,張玉郎那張臉,簡直就是世子再生。 可是,永昌侯世子已經(jīng)死了,去年,世子領(lǐng)命到江南東道沿海協(xié)助緝匪,剿匪大勝后,在返京途中遇刺身亡,棺柩都已經(jīng)送回京城,落土為安。 而且,在參加鄉(xiāng)試時,這些秀才們就應(yīng)已經(jīng)驗明正身,證實這人確實有官衙戶籍蓋章確認(rèn)是海礁村人無疑,填榜后,所有中舉之人的朱墨兩卷會蓋上鈐印,連同戶籍資料送往禮部以供磨勘。 尋常情況下,無人膽敢冒名頂替才對。 羅敬知道,這世上,人亦會有相似。 沉思許久后,才叫來一位貼身隨從,讓他去撫寧縣,詳細(xì)查一查這個張玉郎的底細(xì)。 第106章 在張二郎參加鹿鳴宴的當(dāng)兒,陳念莞正在糖水鋪忙得很。 自從推出免費糖水后,便有不少聽聞的老主顧跟新主顧涌到糖水鋪領(lǐng)取免費吃食。 尤其是那些平時聽聞糖水鋪最便宜一份飲子二十文錢,不舍得花錢的尋常百姓,都想進(jìn)來嘗嘗鮮,便是吃不著龜苓膏、雙皮奶,喝上一杯飲子也好,那也賺到了二十文。 于是糖水鋪門口都是人。 陳念莞不得不調(diào)了四大猛獸過來幫忙。 如今冰鋪的營生算是徹底歇業(yè)了,若非有星星裊裊的主顧急需用冰,涼冰鋪都沒開店的需要,于是就把冰窖關(guān)了。 平時只需要隔三差四下去冰窖看看,維護(hù)一下即可。 只等來年進(jìn)入五月,才重啟營業(yè)。 聽聞接下來的活計是等到冬季九伏天,到結(jié)冰的河道去割冰,四大猛獸面面相覷。 “東家,咱不是有那神仙粉嘛,反正我們今兒也沒別的事兒干,閑著也是閑著,那要咱平時用神仙粉凍出了足夠的冰,還需要等到啥九伏天才去挖冰嗎?” 對喔! 陳念莞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維盲點,都沒四大猛獸聰明了! 什么plan-a,plan-b,一直以來只需要一個計劃好不好? 從九月到來年五月,足足有七八個月,留給四大猛獸制冰凍冰的時間,充足得很,還需要等到九伏天那么辛苦的去河道鋸冰割冰嗎? 陳念莞給四大猛獸點贊:“沒錯,沒錯?!?/br> 所以,四大猛獸在接下來日子里頭,只要每日去河道那處搬運兩三車不要錢銀的河水就行了,回來送進(jìn)冰窖,就能利用里頭的低溫凍冰了,都不需要出動神仙粉。 今兒看糖水鋪忙不過來,陳念莞就讓他們臨時過來幫忙了。 糖水鋪的糖水,他們平時兒也沒少吃,糖水鋪后廚跟冰鋪就隔一堵墻一扇門,呆店里頭的時候,嘴饞想吃點啥了,他們跑過來想喝點飲子啥的,陳念莞也沒阻攔過。 如今糖水鋪用得上他們,自然當(dāng)仁不讓過來了。 陳念莞見店里頭有柳羊在,又多了四個人手幫忙,總算能維持正常秩序了,松了口氣,送出去的飲子,大部分都是新上市的玉米汁兒,熱飲。 如今天氣見涼了,店里頭的產(chǎn)品大部分都換成了新鮮熬制出爐的糖水,就連向來冰冰涼的芝麻糊也熬得熱乎乎的,其他的,諸如銀耳雪梨湯,百合椰絲羹,白果綠豆沙,淮山甜薯湯,等等,都是補水潤燥,驅(qū)寒暖胃的吃食。 所以在夏季積累下來的食客,眼見著進(jìn)入秋季,原本不打算繼續(xù)幫襯的,可眼見著熱飲替代了冷飲,那糖水依然花樣眾多,口感出眾,于是也樂得繼續(xù)來糖水鋪消遣時間。 畢竟,如今念云糖水鋪可是府城知名的甜品店,來這兒幫襯不僅成為了風(fēng)尚,也成為了府城上流階層社會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僅許多夫人娘子們將糖水鋪當(dāng)成了聚會的地方,也有不少郎君喜歡來這兒交際消遣。 而陳念莞,自然是要用符合時節(jié)又與眾不同的糖水,繼續(xù)吸引這些可愛的主顧的。 所以今兒,她打算給糖水鋪推出又一特色產(chǎn)品,姜撞奶。 之前讓柳氏叫柳大舅在自家買來的地里頭種姜的時候,陳念莞就想到,等時機一到,就要在糖水鋪里推出這款姜撞奶了。 將買來的新鮮姜塊外皮剝?nèi)ィ笄谐尚K,放到石磨里,碾壓磨碎, 將碾出來的姜汁收集起來,余下的殘渣,也收集起來,用干凈的棉布裹著擠出殘余的姜汁,并過濾幾次,直到獲得純凈的姜汁,備用,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新鮮姜塊,出汁率才會比老姜高,辣度適中,姜汁也更加清甜, 取用新鮮牛奶,倒入鍋里,中火加熱,若是喜歡偏甜,在這過程中也可以加適量的一些糖,而后邊煮邊攪拌,直到鍋里的牛奶都冒出了整鍋的泡沫, 將牛奶鍋放置一邊,將之前的姜汁分裝到碗里,而后微微搖勻, 牛奶也同樣如此搖一搖,而后抬高,將熱熱的牛奶沖進(jìn)姜汁里,蓋上碗蓋, 有多少碗姜汁,就如上步驟沖多少碗,都蓋上碗蓋, 如此,過約莫半刻鐘,一碗姜撞奶就做好了,揭開蓋子,便能見到里頭凝固得亮如鏡面的姜撞奶,再灑一些芝麻、紅豆或桂花之類的做點綴,就可以拿出去給下單的客人了。 今兒來店里頭,第一個嘗試新品姜撞奶的,是江夫人跟兩位江娘子。 三碗姜撞奶一揭蓋,濃郁的奶香味撲鼻而來,熱騰騰的。 舀一勺,放入口中,首先嘗到的是鮮滑甜嫩的牛奶觸感,入口即融,而后滲透在牛奶里的姜味融入舌尖,味蕾,或淡或濃的辣味在口腔里彌漫開來,隨著吞咽從喉嚨一路擴散到胃里,全身都熱乎起來。 不說在涼涼的秋季,就是在嚴(yán)寒的冬天,來一碗姜撞奶,馬上驅(qū)散寒意,讓人精神振奮,所以陳念莞才給它取了個名兒叫冬日燒。 江夫人經(jīng)過先前瑤柱醬的磨練,早不怕辣味了,更何?????況是姜汁的這種辣,吃過姜撞奶,喜歡得很,又叫了一碗,說要帶回去給江大人也嘗個鮮,末了還問:“這碗冬日燒,到底是怎么做的?” 親自招待她們的陳念莞笑瞇瞇地:“不好意思,江夫人,家傳秘方,不得泄露?!?/br> 如果可以,陳念莞也想直接叫姜撞奶為姜撞奶,也想像上一世一般,大喇喇地將盛裝姜汁的碗就這么放到江夫人跟前,用燒開的牛奶當(dāng)眾表演撞進(jìn)姜汁里的過程。 可是吶,這可是念云糖水鋪入秋后的支柱產(chǎn)品,叫姜撞奶會讓業(yè)內(nèi)人士更容易識破這道美食的原料成分,而當(dāng)眾表演更會暴露姜撞奶的制作過程,所以,陳念莞不得不放棄當(dāng)眾制作姜撞奶的打算,也不得不將姜撞奶改了個明兒叫冬日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