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卿卿動人心 第1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似月光吻桔梗、穿成農(nóng)女,我擁有了錦鯉好運(yùn)、誰說紈绔不讀書、歡欲(父女,高H)、難解(骨科×1v2)、故事模擬器beta、成為那條龍的白月光、迷醉花叢中(產(chǎn)乳,高h(yuǎn))、一日三餐(骨科1V1)、迷戀(完結(jié))
她不回答,就只是哭。 謝昶伸手替她擦干,新的眼淚又涌了出來。 guntang的淚珠不斷燒灼著他的掌心,謝昶幾乎是瞬間亂了心神,朝外怒吼:“醫(yī)女!” 話落就有一個瘦高的婦人匆忙跑進(jìn)來替她把脈,然后顫顫巍巍地回稟:“大人,姑娘已無大礙,身上的鞭傷都已開始結(jié)痂,這會情緒不穩(wěn)定,想來是先前受到驚嚇?biāo)?,民女再開一副安神湯過來,姑娘只待靜心修養(yǎng)一段時日,慢慢就能痊愈了?!?/br> 床邊的人深吸一口氣,目光似乎一直定在她身上沒有移開。 他讓所有人都下去了,屋內(nèi)就只剩他們兩人。 靜得,仿佛只有眼淚沒入頸邊錦枕的聲音。 迷蒙的視線里,男人的面容也慢慢清晰,他的骨相極好,眉眼很深,瞳孔像暗流涌動的深淵,看人時隱隱透著審視,鼻梁高挺,下頜線條凌厲緊繃,似與那日棋盤街一晃而逝的人影慢慢重疊。 以及……夢中見過無數(shù)遍的,少年清瘦深靜的面龐。 兩廂靜默,耳邊只有燭火燃燒的聲響。 謝昶試著伸出手,可才碰到她消瘦的肩,小姑娘就過電般地打了個寒噤。 阿朝還未從梁王府的噩夢中醒來,對于陌生的觸碰有著條件反射般的抗拒,即便知道眼前的男人……可以信任。 也許應(yīng)該開口說些什么。 畢竟是他救了她,否則她現(xiàn)在不會安安穩(wěn)穩(wěn)地躺在這里。 她動了動嘴唇,腦海中走馬觀花地閃過夢中無數(shù)的場景,千言萬語堵在心口,快要將她壓得喘不過氣。 最后艱難地吐出一聲:“大人……多謝你……救了我?!?/br> 她現(xiàn)在并不知道如何稱呼他,就喚“大人”應(yīng)該不會出錯吧,底下那些人都這么喚他。 話音方落,面前的人似乎僵了一下。 阿朝垂下眼睫,有些莫名的心虛與恐懼,不敢抬頭與他對視。 “阿朝,”謝昶嘆了口氣,定定地看著他,沉默良久才緩慢說道,“倘若你不記得南潯,不記得蓮界里,不記得神醫(yī)謝敬安,不記得院子里那棵青梅樹,不記得二壯、虎子,不記得廣惠宮的黃大仙,不記得一頓要吃兩碗的酥rou爆魚面,不記得南潯的一花一樹,也……不記得我,這都無妨?!?/br> 這些年他慣是殺伐果決,沉默寡言,已經(jīng)很久沒說過這么多話了,既然她不記從前,那他就一點(diǎn)點(diǎn)幫她回憶。 “來日方長,哥哥會慢慢幫你想起一切?!?/br> 其實(shí)從他提到“南潯”二字的時候,阿朝的眼淚就已經(jīng)止不住了。 他每往下說一句,阿朝心口塵封的烙印就像是被人揭去一塊,血淋淋的皮rou暴露在外面,一寸寸都是刻骨銘心的疼。 眼前一片渙散,謝昶替她止了淚,“阿朝,你應(yīng)該喚我什么?” 阿朝眼眶酸澀,止不住想哭的欲望。 那個答案就在心底,夢中她可以追在他身后喊上無數(shù)遍。 可是現(xiàn)在,她還能嗎? 她甚至覺得這就是一場虛無縹緲的夢,回憶不過一紙前塵,她早就不是從前的阿朝了。 謝昶等了許久,沒有聽到回音,終是沒有再逼她。 想要伸出的手頓了下,轉(zhuǎn)而將她身上的被褥掖了掖,“爹娘的事情,日后我會慢慢與你細(xì)說。先歇著吧,我讓醫(yī)女進(jìn)來伺候?!?/br> 他停留了一會,終究還是走了。 腳步即將邁出門檻的那一瞬,阿朝忽然想到幼時逃離破廟的那日,明明上一刻還緊緊牽著她的人,下一刻就再也沒有了。 心口酸楚,沒來由地委屈,她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掙扎起身,卻低估了自己身上的疼痛,以及連躺三日后四肢的麻木。 毫無預(yù)兆地摔在地上,眼淚竟然不爭氣地涌了出來。 “阿朝,怎么下床了?”急促的腳步聲混雜著低啞的嗓音。 謝昶壓抑著情緒,正要將她橫抱起身,指節(jié)卻壓下一片冰涼的綿軟。 蒼白的指尖輕輕顫抖著,去尋他的手腕。 隱隱摸到一處極淺的舊傷,她在那處反復(fù)摩挲,霎時情難自抑,想說的話終于脫口而出:“我就是想問……你還回來嗎?” 哥哥,出了這道門,你還會回來嗎? 作者有話說: 嗚嗚嗚快寵她?。。?/br> 哥哥要給阿朝收拾壞人了,寶貝這些年受的苦,哥哥會一樣樣替你討回來的?。?/br> 第8章 謝昶三日未曾上朝,言官在梁王一派的推波助瀾下,連著三日謾罵不休。 尤其謝府戒備森嚴(yán),圍得水桶一般,誰知他暗中在籌劃什么! 想到最重視的兒子被人斷去一掌,此生無法恢復(fù),梁王就渾身氣血翻涌,恨不得將謝昶千刀萬剮! 晏明帝對謝昶與梁王向來是一碗水端平,說起當(dāng)年先帝病重,他還是靖南王的時候領(lǐng)兵北上,在浙江十一府大破淮王大軍,以清君側(cè)、誅亂臣之名揮師盛京,便是得益于當(dāng)年湖州一個十五歲少年的出謀劃策,皇帝自此親之信之,御極之后更是委以重任。 這名少年便是如今的內(nèi)閣首輔謝昶。 而對于晏明帝來說,梁王是皇家諸親六眷中最為近密的存在,晏明帝的母后與已故的梁王妃出身同族,當(dāng)年以藩王身份入京,梁王不僅在兵力上予以支持,在后來的皇統(tǒng)爭端中,亦是梁王力排眾議,支持晏明帝繼統(tǒng)不繼嗣的決定。 晏明帝對梁王心存感激,只要他這個九叔不做出太過出格的事情,皇帝愿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宿酈入宮替謝昶告病的那日,同時帶來了殷重玉強(qiáng)占民舍的罪證,白紙黑字,都是無辜百姓泣血的控訴。 皇帝這一回終于是沉默了。 當(dāng)日宿酈是這么說的,“大人的確因梁王世子一案勞心過度,今晨臥床不起,待來日罪證搜集完整,必定連同昨日壽宴風(fēng)波一道,給陛下一個完整的交代。” 言下之意,手中這份密密麻麻的罪證僅僅是其中之一。 皇帝并不糊涂,心知謝昶并非沉迷女色之人,相反這殷重玉的品性,皇帝心中多少有桿秤。 他有意給謝昶時間,說待其病愈還朝再作論斷,架不住梁王和群臣咄咄相逼,派去謝府的太醫(yī)回來后,給出的診斷結(jié)果明確表示“謝閣老憂思過甚”,梁王盡管不滿,卻也無話可說。 第四日一早,梁王打定主意,倘若皇帝再為謝昶遮掩罪行,必請動三法司與京兆府一同上門拿人,討要說法。 邁入太和殿那一刻,眾人紛紛抬眼,那大殿正前方一身鶴補(bǔ)緋袍、神情威冷之人,不是謝昶又是誰? 一些趨炎附勢的官員前幾日倒是口口附和,今日首輔在殿,彈劾的聲音都弱了一半。 梁王多日有氣沒處撒,隨著殷重玉傷口再度惡化,怒意幾乎達(dá)到頂峰,當(dāng)朝指責(zé)謝昶數(shù)番罪行:“謝閣老與我兒妾室私通為其一,惡意傷我兒性命為其二,逃避拖延為其三,今日當(dāng)著陛下的面,當(dāng)著文武百官的面,還請謝大人給本王一個解釋!” 腹稿打了千遍,等的便是這一刻。 說到這個份上,龍椅上端坐的皇帝也不由得捏了把汗,“謝愛卿,聽說這玉氏如今在你府上,可有此事?” 眾人的目光都悄無聲息地落在那鶴補(bǔ)加身的當(dāng)朝第一人身上。 若非親眼所見,他們豈能想到這位素日冷靜克制的謝首輔竟敢從梁王世子房中搶人,甚至縱容下屬出手傷人,不知該說他年輕氣盛,還是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 這若坐實(shí)了私通之罪,別說烏紗不保,倘若梁王不死不休,勢要為世子討個公道,首輔大人恐怕連牢獄之災(zāi)都在所難免,這萬人之上的高位還未坐熱,今日怕就要人走茶涼了。 他們倒要看看,這位謝閣老如何為自己辯白。 可誰能想到,朝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那個站在風(fēng)口浪尖的人竟是不輕不重地笑了下。 迎著梁王怒火中燒的咄咄逼問,謝昶眸中的笑意皆化作了冰冷的譏誚:“梁王這話,本官可不敢茍同。當(dāng)日本官從貴府帶走的那名女子,并非世子愛妾,而是本官失蹤多年的meimei?!?/br> “一派胡言!” 話音落下,梁王幾乎是目眥欲裂,眾人面面相覷,連皇帝都有些好奇。 梁王指著謝昶,幾乎是怒極反笑:“想不到首輔大人為了脫罪,竟編出如此拙劣的借口!meimei?呵,難不成首輔大人的meimei竟是個青樓花魁的下賤出身?” 謝昶目光不閃不避,聲色漸冷:“既如此,本官倒想先問問王爺,世子爺?shù)倪@名愛妾又是從何處來,為何人所贈?” “你……”梁王腦海中有過一瞬間的空白,但很快反應(yīng)過來:“謝閣老不必轉(zhuǎn)移話題,本王只問你……” “王爺若不方便解釋,那么本官來替王爺回答,”謝昶冷聲打斷道,“這名侍妾出身揚(yáng)州瓊園,乃是一名鹽商為表誠意,贈與王爺?shù)膲鄢劫R禮,為此漕運(yùn)司與其簽訂了一份河道協(xié)議。事情才過去幾日,王爺已經(jīng)貴人多忘事了?” 殿上竊竊私語不斷,梁王的面色如同打翻的染缸,一陣紅一陣白。 謝昶牽起唇角,氣度不緊不慢,言語卻是步步緊逼:“鹽商除納稅之外的一切捐資,無非充入國庫或納入軍需兩種,本官竟不知,還有梁王府這第三種去處?” 鹽商巨富,朝廷也默認(rèn)收受額外的好處費(fèi)用以利國利民之需,都知道這是塊肥rou,戶部、漕運(yùn)司、市舶司有幾個私下不貪,但拿到明面上說又是另一回事了。 皇帝的臉色不大好看:“皇叔,可有此事?” 梁王當(dāng)即否認(rèn):“這女子是我兒自瓊園買下,不過是隨這鹽商同水路進(jìn)京罷了,陛下若不信,押來那鹽商一問便知,倒是謝閣老避重就輕,還未解釋我兒那低賤的妾室如何成了閣老的愛妹?” 謝昶唇角笑意慢斂,眸光銳冷如刀,“本官之妹流落他鄉(xiāng)多年,原本在濟(jì)寧一戶清白人家養(yǎng)得好好的,卻于上月被瓊園一名仆婦所擄,不明不白地替換成了王爺生辰的賀禮。世子爺所見的那名女子,正是我謝昶之妹謝綰顏,而真正的瓊園花魁玉芊眠早已因病死江上,那名貼身照顧的仆婦怕無法交代,趁客船在濟(jì)寧碼頭修整之時,偷梁換柱,將濟(jì)寧顧家的養(yǎng)女拐進(jìn)了入京的客船。” 一番話聽下來,梁王滿臉震驚之色,倒是皇帝率先開了口:“入梁王府的這名女子并非真正的玉氏,竟是愛卿苦苦找尋多年的meimei?” 謝昶追隨晏明帝之初,便已將自己謝家養(yǎng)子的身份坦言,先帝制造這樁文字獄案實(shí)屬魔怔,晏明帝并不在意他這段過往,御極之后甚至洗刷了無辜枉死的南潯名士的冤屈。 就連謝昶有個失蹤多年的meimei,晏明帝也是知曉的。 “你有何證據(jù)?”梁王咬牙切齒,渾身氣血都在叫囂,“本王壽宴那日,那姑娘身邊的丫鬟仆婦可是被你謝昶帶走的!誰知你謝閣老不會私下屈打成招,逼人改口?” 謝昶仍是那副處變不驚的模樣,“那名仆婦,本官已移交大理寺處置,是不是屈打成招,陛下與王爺一問便知?!?/br> 眾所周知,大理寺卿沈如筠為人剛正不阿,在朝中誰都不站,將人交給大理寺,恰是謝昶坦然無懼的佐證。 沈如筠依言上前一步:“謝閣老所言非虛,經(jīng)大理寺審訊,那名叫春娘的仆婦已經(jīng)承認(rèn),真正的玉氏已死,獻(xiàn)于梁王殿下的那名女子的確為其進(jìn)京途中調(diào)換。” “好,好,”梁王冷笑幾聲:“即便這女子當(dāng)真是謝閣老的meimei,我兒卻不知情,謝閣老泄憤傷人,又作何解釋!” 謝昶從袖中取出一份罪狀書,皇帝瞥一眼身邊的太監(jiān)總管馮永,后者立即會意,躬身將那份文書取上來,交由皇帝過目。 梁王不明就里,卻眼見著皇帝打開那份文書后,面色愈發(fā)的難看,微微顫抖的雙手顯然壓抑著某種震怒。 皇帝是仁厚的君主,朝堂之上鮮少有這般龍顏大怒的時候。 此番連梁王都有些捉摸不透,殿上百官更是屏息凝神等著下文。 良久,龍椅上的人深深吐了口濁氣,“傳令下去,將梁王世子殷重玉捉拿大理寺歸案?!?/br> 一語既出,又是四下嘩然。 “陛下這是何意?”梁王完全是愕然的模樣。 皇帝將手中的罪狀往下一擲,“重玉這些年做的好事,皇叔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