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夕成灰 第113節(jié)
對于她而言,路已經走得和以前截然不同,陶公子的叮囑不管是對她,還是對謝相而言,都已經毫無作用。 解愁抿著唇,認認真真又將這張紙條看了一遍。 她嘆著氣道:“……陶公子,你的確是一片好心,但是相爺他……他真的不想再治了?!?/br> 所以陶明逐留下的忠告毫無意義。 病人已經先一步放棄了自己。 解愁眼帶憂傷地看著手中的紙條,一個字一個字地摩挲。 她還記得陶公子當時如何意氣風發(fā),揚言要治好謝相的頑疾,證明他無愧于陶氏這個姓氏。 想到這里,她便要想起那日離去時的陶公子。 他對她說:“病在心里,無藥可醫(yī)。” 解愁知道誰才是救得了謝相的良藥,誰才是一切的癥結所在。 然而正如她此時此刻所想的。 ——謝相大人已經不想再治了。 無論是什么病癥,是否能痊愈,對于謝相而言,都已不重要,也不在乎了。 解愁抱著雙膝,咬牙將這張紙條丟進火里。 她守在灶前,呆呆望著火焰將紙條吞噬殆盡,就好似謝相下定決心的那個夜晚。他吐了好多好多的血,讓她險些以為他會死去。 ——那是夫人嫁進來之前的時候了。 除卻那次,她再也沒看到他吐過那么多的血。 人要有多絕望才會放棄自己? 人要有多痛苦才會舍棄痊愈? 解愁望著那層層火焰,只覺得自己如今的心情,便是做了個天大的決定。無關乎對錯,只是因為心中如此想了,于是便如此去做。 她站起身來,看著屋外的婢女們輕手輕腳、小心翼翼地來往穿行。 這相府熱鬧過一段時日。 而它歸于沉寂。 看不盡的黑夜越來越近。它吞沒一切,罩在頭頂,于是燭燈在它的注視下,也變得昏暗不已。 霍皖衣留在刑部,伸手抽出那堆被趙絕指明要翻案的卷宗。 他翻開第一卷 時,心頭忽然作痛。 他深吸口氣,迫使自己認真讀閱這“前朝冤案”,然而僅僅看個開頭,他就已記起當初是如何設計陷害,這冤假錯案,到底因何而來,他都清清楚楚。 可他并不覺得喜悅快樂,一步登天。 他心頭越發(fā)的痛。 而他捂住心口靜默兩息之后,突然自口中吐出鮮血,浸濕了衣擺。 作者有話說: 莫少大驚:我一走你就吐血,你太愛我了吧! 阮老板:? 霍美人:? 展某:? 玉生:? 謝相:? 莫少:好害羞…… 第103章 夜芒 這些卷宗里所記載的案情究竟真相如何,霍皖衣都是心知肚明。有些未曾過了他的手,有些卻也是他所做,栽贓誣陷一個人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容易是容易在要破壞一個人的名聲,給他莫須有的罪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難就難在掌握著生殺大權的帝王愿不愿意給他“清白”。 顯而易見,先帝在那時沒有想過給任何人清白。 因為他們的身敗名裂,家破人亡,都是由先帝一手造就。他們走在懸崖之上,用生命讀懂了何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讀閱這些卷宗時,霍皖衣不由得想起那些歲月。 他不曾見過旁人口中的“高太子”,也無從得知沒有登基時的高太子,到底和自己眼中見到的皇帝有多少區(qū)別——實則,在彈劾那些官員時,不乏高太子剛剛登基時追隨而來的人。 他們都有豪情壯志,一腔熱血,卻輸給帝王的猜疑心。 霍皖衣還記得那時有位大臣被打入天牢,他去逼迫那人畫押認罪時,那個官員看著他,頹唐笑道:“霍大人,我這輩子俯仰無愧天地,更無愧于心。但我后悔……我好后悔……高太子死了,這世上再也沒有高太子了!” 然后那位大臣在狂笑聲中,涕淚長流,一頭碰死在了天牢里。 霍皖衣明白,那是近似于信仰崩塌的絕望。 可惜再忠心赤膽,這個大臣也只被裹在草席里,隨隨便便就拋進亂葬崗,未曾入土為安。 霍皖衣徹夜未眠。 等第二日清晨,天光放亮,他才收好卷宗起身離開。 回到府中,他脫下衣服認真打量,果不其然見到衣擺上沾著的血跡已經干涸。嘆息一聲,霍皖衣喃喃道:“……原來不是錯覺?!?/br> 那是一只略顯纖瘦的手。 手的主人端起茶杯,輕輕嗅聞著茶香,滿意道:“王爺這里的茶總是最好的。” 高瑜道:“墨先生喜歡王府里的茶,就要多來幾次。本王見到墨先生,心里就歡喜?!?/br> 被他稱為墨先生的人淡淡笑了:“王爺?shù)脑掃€是那么好聽。” 高瑜道:“本王實話實說。” 墨先生便道:“玉生道長不是始終在王爺左右么,有他在,我們三人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了?!?/br> “墨先生說的哪里話!”高瑜立時恭維道,“有玉生,本王確實如虎添翼,可若是沒有幾位先生,本王便不能稱得上是虎了。” 墨先生眉頭一動,看向高瑜:“王爺真是太抬舉我,但能得王爺如此信任,墨某實在動容,就在此以茶代酒,替錢兄、于兄兩人謝過?!?/br> 高瑜朗聲而笑,舉起茶杯遙遙敬道:“和墨先生說話,本王心中愉悅啊!” 自決定取而代之成為新帝的那刻,高瑜便盡攬?zhí)煜掠⒉牛瑥闹刑暨x出了三人作為自己的幕僚。墨先生即是其中之一。 莫要看他們三人都無官身、無名聲,卻也是機敏之輩,設局的能為非同尋常。 若不是有這幾人輔佐,高瑜還不能將勢力擴展得如此龐大。 至于玉生,比起墨先生等人讓高瑜敬重、依仗,高瑜對玉生更多的是忌憚。 若是能徹底掌控住玉生,那他的登基之路將無比平坦——這并非是他一人所想,而是墨先生幾人先行說出的道理。 莫看玉生道長是個道士,但他身后是太極觀,是百姓心中的神祇所在。 更何況玉生多智近妖,堪稱算無遺策,能和玉生暫且合作,高瑜已是撞了大運。而他那時說動玉生道長和自己合作,更讓墨先生等人堅信高瑜是有帝王之相的人,取而代之,做江山之主,只是時間的長短問題罷了。 又是一日。 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不似是深秋。 霍皖衣咳嗽著從架子上取下一本卷宗,趙絕就在他身旁看著:“聽人說你一整夜都留在刑部查閱卷宗。” “下官想早些完就這些事務,”霍皖衣啞聲道,“趙大人對下官寄予厚望,陛下更是如此,下官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br> 他說出口的理由讓人無從反駁。 趙絕皺了皺眉頭:“你也不用這么著急,這些卷宗你想用都可以拿,莫說是刑部的,就連其余幾個衙門都能任你予取予求?!?/br> 這番話令霍皖衣有些訝異:“趙大人的意思是?” “陛下已經下了旨,你啊,連中三元,早就是陛下眼里的紅人了。好日子還在后面?!壁w絕一貫嚴肅的臉上浮現(xiàn)出笑意,就連說話的語氣都生動不少。 霍皖衣看他片刻,忽而道:“趙大人是想著能早日辭官歸隱,是以才如此高興?” 趙絕道:“哪里哪里,霍大人可莫要冤枉本官?!?/br> 話雖如此,但霍皖衣已經從他的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臨近午時,趙絕搖頭晃腦地說要回府用膳,霍皖衣站起身,捧著兩本卷宗往另外幾個衙門行去。 等事情忙完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暗。 霍皖衣在走回刑部的路上暗自思索,雖說新帝下了旨,令各部的卷宗都任霍皖衣調動,但他今日調取卷宗,卻無一人有怨言微詞,某些超出新帝旨意的請求,也不曾被人拒絕,甚至極其熱情。 霍皖衣不認為自己的前途有這般坦蕩,能讓這么多的官員為自己大開方便之門。 他懷疑這其中不僅有新帝的原因,也有高瑜的原因。 至于這些人里哪些是高瑜的勢力,他還暫時看不出端倪——但自己能從中討到好處,那便要趁此時機,把握好這難得的機會。 他暗下決心。 而在一處偏僻的小院里,幾個人聚在一塊兒,滿身臟污,雙眸兇狠。 “打聽好了嗎?” “打聽到了!霍皖衣最近都是一個人!” “真的不用原先的法子?” “你這個蠢貨,都告訴你了,已經有兩撥人失敗了!我們要是當?shù)谌齻€,那才是蠢得要死!” 被厲聲喝問的人縮了縮脖子,撇著嘴道:“我也就是問問?!?/br> “不許問?。 蹦侨撕鸬?,“我再說一遍,這件事都給我爛在肚子里。以前的法子都不用,他們犯的錯,我們不能再犯!” 四周沉默了片刻,那人忽然大喊出聲:“想不想報仇!”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