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169節(jié)
“也罷也罷,老夫就借國師兵八千,即使不敵平靈叛軍,也請國師護住平靈百姓出逃?!?/br> 姜桓楚遙望朝歌,這事還得看朝廷怎么處理。 朝廷正在處理,平靈王以郡守之名大肆殺戮的消息已經(jīng)傳得滿朝。 九間殿上正在商議。 費仲激動地道:“陛下圣明?。 ?/br> 費仲振振有詞地道:“陛下見微知著,洞若觀火,一眼識出平靈王乃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罪大惡極之徒,此等真知灼見,恒古未有!” “這賊子如此大逆不道,臣竟阻攔陛下責罵此等狂徒,臣……萬死!” 一陣馬屁,聽得子受頭皮發(fā)麻,舒服是舒服,但讓他這么吹下去,昏庸值就沒了。 “卿等無罪……” 費仲繼續(xù)道:“陛下胸懷寬廣,竟赦臣死罪,臣敬佩不已,臣肝腦涂地,難報效萬一!” 嗎的,你讓我把話說完,把功勞扔出去了再拍行不行? 子受拍案,道:“非是朕功,此乃國師出言提醒,朕才醒悟?!?/br> 費仲又道:“陛下圣明,忠言納諫……” 眾人一個個臉色迥異,這費仲…… 不過也好,沒能識出平靈王野心,還阻止陛下問罪,不也是他們的錯誤嗎? 費仲這么一番說辭,到讓眾臣心里好受了許多。 眾人們回憶了一番,費仲好幾天沒跳躥了,怎么今日突然…… “陛下圣明,費大夫說的是。” 原來是尤渾回來了。 可惜尤渾去的是曹州,不然就有平靈的第一手消息了。 上首的子受道:“先議正事,諸卿以為,該如何平叛?” …… 第217章 一席話語,拱手來降 接下來,便是群情激憤的大臣們,爭著要出兵。 能征善戰(zhàn)一看就知道是百戰(zhàn)之將的飛廉不在朝歌,平叛人選自然得從朝臣里頭挑。 如果能平息如此駭人聽聞的叛亂,該是多大榮耀啊?! 黃飛虎、蘇全忠、姜文煥…… 武將向來不服輸,一眾本應該靠裙帶關系上位的外戚,戰(zhàn)績一個比一個硬,這讓他們怎么甘心。 只是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 叫囂著平叛容易,可真到了平叛時,就得多方面考慮了。 平叛不是兒戲,而且對手是打著大商旗號大肆殺戮的平靈王,一旦戰(zhàn)事不順,有損大商在各路諸侯心目中的威信。 而平叛最重要的,就是人與糧。 人少了不行,即使外聯(lián)東伯侯,朝歌這邊最少也得出三萬兵馬,才能指揮大軍。 三萬兵馬所需的糧草,對富庶的朝歌來說,倒是沒什么,可若想外聯(lián)東伯侯,東伯侯軍隊所需的糧草,也得由朝歌準備。 起碼需要大半個月,才能調(diào)度出聯(lián)軍糧草,調(diào)完之后,還得送到前線。 現(xiàn)在都十月了,等到一切準備好,能夠出兵,都到明年年初了。 就算不講道理,直接強令東伯侯單獨出兵,東伯侯那邊一樣得籌集糧草,也就縮短了路程而已,不劃算。 子受聽著群臣分析,心中暗喜。 籌集糧草竟然要這么久,簡直……天降之喜?。?/br> 不用什么借口,都能拖到昏庸值結算。 平靈王亂軍有姜桓楚看著,也不用太過擔心。 平叛的糧草要籌集,防守關口的糧草,卻是早就備下。 打不到朝歌,出不了大亂子,最多,也就在消息沒擴散之前,趁著出逃百姓帶來的輿論優(yōu)勢,打著大商的旗號攻打諸侯。 這更合子受心意了,正好??! 平靈附近的諸侯和自己不來電,本來就都得打。 平靈王打下來了,等平叛成功之后,全都收歸己有。 諸侯想收回被占領的封地?不可能,地已經(jīng)是我的了,你們就罵吧,給我刷昏庸值! 子受道:“朕想御駕親征……” 總的來說,御駕親征應該最容易賺取昏庸值。 怎么打,往哪兒打,打多久,都得聽自己的,有大量cao作空間。 雖然還沒想出太多在戰(zhàn)時刷昏庸值的辦法,但只一條圍而不攻,就足夠在保證平靈叛軍不形成威脅的情況下,賺取大量昏庸值了。 原著聞仲打平靈王都打了一年,一年就能結算三次?。?/br> 那得是多少昏庸值?! 御駕……親征…… 聞仲想到了去年封禪,紂王竟然在的回程途中,帶著近衛(wèi)和御林軍偷跑,如果讓他掌軍…… 聞仲不敢繼續(xù)想下去,立即插嘴道:“陛下是因為平靈王獸行怒不可遏,心力憔悴應之下當是乏了,不如先退朝,出兵之事臣等先商量出章程,再給陛下審閱。” 什么? 我這兒正開心呢! 子受自是不愿:“朕……” “陛下……” 聞仲一臉肅然,沒有給子受絲毫機會。 子受有點慫了,朝歌三眼怪數(shù)量日益增加,羅宣、呂岳還都是聞仲同門,有點不好應付。 看著聞仲隨時可能睜開的第三只眼,子受只好乖乖道:“朕確實有些乏了?!?/br> 這回輪到聞仲懵逼了,自己只是說句話給紂王一個臺階下,這怎么就打蛇隨棍上,直接退朝了? 太敷衍了吧?大商雖強,平叛也要慎重,兩年前飛廉掛帥都得找個看似合理的理由呢! 但子受確實就這么退朝了。 反正確定一時半會兒出不了兵,昏庸值已經(jīng)穩(wěn)了。 又不是什么勵精圖治的明君,有這個時間誰還在朝堂待著? 是床不夠大還是妲己不夠漂亮? 子受退朝后,九間殿里,依舊爭議不休,等商議出具體流程,只怕……又得好多天。 已經(jīng)往后宮走去的子受先是一陣眉飛色舞,可隨即,又憤憤不平起來:“要是能御駕親征多好啊……” …… 申公豹已經(jīng)帶著八千人遠離臨淄。 這支軍隊很奇怪,糧草只有五日,主將……是個道士。 如果只是護衛(wèi)逃難的百姓,倒沒有什么問題,可要是打平靈,絕對打不下。 于是,不安的氣氛開始軍中蔓延開來。 有探馬來報,前方有一支蠻子組成的軍隊,攔住了去往平靈的必經(jīng)之路。 副將一聽,便擔憂起來,迫不及待的上報申公豹。 副將道:“國師,不好了,前方有蠻夷組成的軍隊,約有萬余,我們恐怕不是對手……” 申公豹頷首點頭:“北方牧奴、牧民不滿首領殘暴統(tǒng)治,多有南逃,他們不識路,多半是逃到平靈,被平靈王收歸己用?!?/br> 從這里就能看出,平靈王謀劃已久,萬余人不是個小數(shù)目,即使加上正常內(nèi)遷的蠻夷,起碼也要數(shù)月的功夫。 普通諸侯王看不起北方蠻子,會任用這些人的只有當今紂王。 麾下有蠻子,能讓平靈王的“大商郡守”,變得更加名副其實。 副將看到申公豹不為所動,面色難看起來,國師不知兵??! 他連忙道:“末將以為,我們應該……迂回,迂回行軍?!?/br> 申公豹搖頭道:“陛下的意思是,我們得攻打平靈,殺死平靈王,重新使平靈回復平靜?!?/br> 副將一臉難色,道:“陛下應該不了解平靈近況,平靈王早有反心,更詐稱郡守身具大義,謀劃多年,冒然進軍,難啊!” 申公豹一臉堅定,不容置疑:“我們必須誅殺平靈王,陛下決不允許臣服的諸侯王以大商名義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為人臣者,決不能讓君王蒙羞,無辜背負罵名!將軍放心,貧道有把握,平靈王必定伏誅。” 哎…… 副將嘆了口氣,國師這一腔忠君報國的熱血,讓人神往,可他有腦子,這根本不可能成事??! 申公豹見此,道:“無需擔憂蠻夷,明日貧道便去一會,只需貧道一席話語,管教萬余蠻夷拱手而降?!?/br> 副將疑惑道:“陣前數(shù)語豈能退敵?” 申公豹輕撫短須,又將手放回袖子里,神神叨叨:“若將軍不信,明日可在陣前觀戰(zhàn),到時便可自見分曉!” 副將退下,將申公豹的決定說與親衛(wèi)。 親衛(wèi)具是驚詫,國師根本不知兵。 副將沉吟道:“國師只憑一張rou嘴,不可能將蠻夷說退,明日你們與我陪同國師前去,事不可為,也必須保得國師無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