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245節(jié)
李靖濃眉緊皺,他知道紂王變法的決心有多堅定,卻沒想到諸侯阻止變法的決心,也這么堅定。 萬年看不下去了,出列道:“陛下不可輕信謠言,百姓雖然對新法頗有怨言,但新法之重,讓人心懷畏懼,偷半斗粟米杖責四十,此事過后,陳塘關(guān)一地,再無偷盜之人,又有何不妥?” 伯夷也開口幫腔。 這兩人去年都去過陳塘關(guān),親眼見過變法的效果,一時半會兒有些麻煩,但確實是長治久安之策。 有這兩人帶頭,一些支持變法的朝臣,開始反攻諸侯。 兩邊吵來吵去,咄咄逼人,步步緊逼。 群臣之中,已有不少不講道理的人摩拳擦掌,大有一言不合就干上一架的氣勢。 啪。 子受砸著核桃,默默看著他們吵架。 不過砸核桃有些不合氣氛,動靜太大,偶爾會吸引到別人的注意力。 這種時候,子受只能以一個尷尬的眼神示意“你們繼續(xù)”。 還是嗑瓜子兒好,現(xiàn)在人們沒有吃瓜子的習慣,葵花也沒傳入中原,不過有甜瓜,約莫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人吃甜瓜子,多找找應該能找到。 以后看戲聽曲,乃至上朝聽奏報的時候,也能多點樂子。 吵了好一會兒,子受發(fā)現(xiàn)核桃都砸完了,索性就不再看熱鬧。 一拍案,桌案碎了。 費仲見此,眼前一亮,對著身后的尤渾竊竊私語,他們沒有摻和進陳塘關(guān)的事,一直在扯些有的沒的。 “碎了!碎了!老尤,給錢。” “今天這桌案竟碎得這么早,往常都要到退朝的時候才會碎,真是沒想到啊……” 尤渾一臉憂傷,在費仲直勾勾的眼神下,從袖子里掏出一貫錢。 “拿來,愿賭服輸,抱這么緊干什么?” “你拿來!” “再不拿來我就上腳了!” 子受注意到費尤二人,這種局面下還為一貫銅錢爭執(zhí)不休,果然是我的心腹肱骨! 他輕咳一聲,面向群臣:“諸卿何必爭執(zhí)不休?” 聽到桌案碎裂帶來的動靜,眾人便停止爭吵,紛紛低頭不言。 爭執(zhí)只是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做做樣子而已。 桌案拍壞了,坐不下去,子受起身,走到殿中。 一步步直至殿外:“諸卿隨朕來,是非曲直,自有公論?!?/br> 文武百官以及各路諸侯都有些懵。 剛剛下起了小雨,多半得一陣子才能停,諸侯還心中竊喜,下小雨,焚書說不準會推遲。 可紂王怎么走出去了? 不呆在殿里,出去淋雨? 子受當然不可能淋雨,剛出殿門,殷破敗就撐起了傘蓋。 三人寬的殷破敗撐起的巨大傘蓋,足以保證斜風細雨不加身。 不過子受不太喜歡和男子共打一傘,因此,在巨大的傘蓋下,還有一個俏麗的小宮女撐著小傘。 子受腳步不停,一路走到九間殿之外的九龍橋上。 這橋就不讓殷破敗上了,有點危險。 直至橋中,子受才轉(zhuǎn)過身,居高臨下面向群臣。 三百近衛(wèi)早已侍立在橋邊,群臣見此,在橋邊駐足不前。 便是崇侯虎也有些拿捏不準紂王的意思,再走就要走出宮了。 莫非紂王不想走程序,越過有爭議的變法,直接焚書? 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畢竟爭議再多也沒用,變法早就定好了。 子受背著手,道:“方才在殿中攻訐李靖的人,到前面來?!?/br> 諸侯面面相覷,越侯硬著頭皮帶人走向橋頭。 “朕曾派人巡視陳塘關(guān),土地豐饒、民康物阜、萬人稱頌,百姓個個安居樂業(yè),東方因此而安定,方外蠻夷不敢西進,諸卿為何大言欺朕?” “來人!” 近衛(wèi)上前,將越侯等人壓下。 子受高聲喊道:“當場杖責五十!” 越侯心里一涼,紂王不講道義,人人都知道陳塘關(guān)去年欠收,還土地豐饒民康物阜?臉皮也太厚了吧? 雖說杖責五十要不了命,但他們是諸侯?。?/br> 刑不上諸侯! 更別說“當場”,就在這小雨里挨板子,滿身泥濘狼狽不堪,誰面子上過得去? 不過一會兒,越侯心里又是一喜。 紂王如此歪曲事實,以莫須有加罪,已經(jīng)不是一次兩次了,今天杖責諸侯,落了諸侯面子,紂王面子上是好看了,還能強行主導變法,但卻埋下了后患。 這讓那些中立諸侯怎么想?無形之中,將中立諸侯全都推到了對立面,甚至就連親附大商的崇侯虎、姜桓楚見此,心里多半也會有疙瘩。 事實的確如此,姜桓楚見到這一幕,表情有些冷淡。 陳塘關(guān)就在東邊,是什么樣子,他這個東伯侯看的一清二楚,紂王明擺著在胡謅。 子受卻是根本沒意識到其他人的想法,繼續(xù)道:“方才在殿中支持李靖的人,到前面來?!?/br> 萬年、伯夷等人上前,拱手:“臣等不想邀功,只請陛下分清是非曲直……” 這些忠心的臣子自然能看出剛才紂王舉動的不妥之處,正想辦法解決,可話還沒說完,橋上又傳來聲音。 “朕曾派人巡視陳塘關(guān),田野荒蕪、民生凋敝、哀鴻遍野,百姓個個苦不堪言,東方因此而動亂,方外蠻夷大肆西進,諸卿為何大言欺朕?” “來人!當場杖責五十!” 第305章 一只雞 “新法從現(xiàn)在開始實施,有過必罰,上下同法,諸卿既然大言欺朕,便要挨罰?!?/br> 子受看著萬年、伯夷等人被近衛(wèi)壓下,心中竟然升起一絲快意。 天天刺老子,今天挨打了吧! 這次子受可是下了狠心,管你是忠是jian,打了再說! 上一秒陳塘關(guān)還是四海生平,下一秒就變成人間煉獄,明擺著歪曲事實不分青紅皂白,還能不是昏君? 順手還給變法添個堵,新法就是這樣黑白不分?新法就是這樣混淆是非? 殷破敗已經(jīng)帶著侍衛(wèi)開打,小雨匯聚成細流,從傘蓋邊沿滑落,傘下的子受面無表情。 越侯挨著打,心中泛起波瀾。 紂王的行為讓人捉摸不透,但正是這份捉摸不透,讓人心懷畏懼。 至少,無論是反對變法還是支持變法的,各打五十杖,中立諸侯就不會因此而鬧情緒。 伯夷挨著打,感受著屁股上的痛楚,思緒紛飛。 萬萬沒想到,紂王竟是這么想的。 陳塘關(guān)沒有田野凋敝,沒有土地豐饒,沒那么壞,但也沒有那么好。 也就是說,剛才九間殿上的爭執(zhí),無論是諸侯還是群臣,說的其實都不夠準確。 挨頓打也是應該的。 而且,紂王責罰他們的理由很充分。 在諸侯嘴里變法效果很糟,紂王就說陳塘關(guān)安定,在群臣嘴里變法效果很好,紂王就說陳塘關(guān)動亂。 這分明是在說,無論變法如何,都不是諸侯臣子能討論的。 畢竟變法是早就定下的大方向,不容得更改。 田野凋敝也好,土地豐饒也好,苦不堪言也好,安居樂業(yè)也好,不管陳塘關(guān)怎樣,變法變定了! 紂王說的! “新法”、“大言欺君”、“挨罰”…… 話里話外,無疑不是在證明他們的猜測。 一大群人忍著疼痛,此起彼伏的啪啪聲中,打完了五十大板。 屁股的疼痛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變法的理解。 雨滴一滴一滴落下,哀嚎聲中,尤渾忽然覺得剛才輸給費仲的一貫錢很值。 “諸卿若是休息好了,便隨朕出宮,李卿家先行一步,焚書之事與變法同行,還請李卿家主持?!?/br> 李靖應了一聲便退下,紂王已經(jīng)禁絕巫祝之道,巫祝書冊自然屬于違法書冊,焚書就是在堅定變法。 李靖走后,子受看著下頭惶惶不敢言的諸侯群臣,有些莫名其妙。 難不成是被打怕了不敢心懷怨氣? 算了,這只是開胃菜,焚書才是今天的重點。 …… 玄鳥衛(wèi)正將搜集的巫祝書冊運到宮門口。 天有小雨,但并不礙事,不少好事百姓都在湊宮門前,比市集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