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292節(jié)
被消去胸中五氣的燃燈顯出法相,勉強逃走,普賢、慈航、文殊三人不僅去了五氣,三花也皆沒,還被長龍卷去,壓在了禹王棒所化的天柱之下。 唯有云中子一人,他已取出盛裝盤古幡的小盒,卻發(fā)現氣運長龍壓根沒朝著他來,反而往紂王身前的大鼎飛去,似要回歸。 一直沉思的瓊霄見此,忽然上前一步,面露堅定之色,往長龍面前飛去。 她還記得初來朝歌時是怎樣對待剛生產的賈氏,賈氏還沒有縫合剖口,就以法寶將其攝出,更是沒有過問,就要將其子收作弟子。 在她入醫(yī)學院學習了剖腹產之后,才知道,這是錯的。 后來她做了許多剖腹產手術,因為脾氣不好,性子沖,許多人都罵過她,說了許多難聽的話,西伯侯府救太妊時,也險些鬧出了人命,就連那日刺傷女醫(yī)的暴徒,也是沖著她而來。 瓊霄覺得,她對人族了解的太少了。 因為自己一直都以仙的視野看待著人族。 為什么要化作人形才能成道?為什么人族氣運如此之盛? 她想要了解更多。 這個沖動毛糙愛耍性子的仙子直面氣運長龍,三花盡去,五氣皆消,化仙為凡。 帝十年十月,禹王鼎定九州,塑龍脈。 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因冒犯紂王,為龍脈所鎮(zhèn),壓于天柱之下,燃燈道人五氣全皆不知所蹤,唯有福德真仙云中子逃過一劫。 人道始昌,天地為之震動。 第367章 四方反響 “師尊今日怎的……” 多寶取出一個小土罐遞給通天,罐里是他辛苦算卦所得的錢財。 他喜歡清修,也沒什么口腹之欲,因而即使算一次只要一文錢,也攢下了不少。 通天接過土罐,抱在懷里,似乎比那誅仙劍、青萍劍還珍重一些。 以往他來朝歌體驗生活,都會化作老道的形象,今天卻破天荒變?yōu)榱吮鞠啵莻€朝氣勃勃的青年模樣。 通天摸了把罐子里的銅錢,這銅錢可不一般。 “方才那氣象你也看到了,有何參悟?” 多寶遲疑一陣,道:“禹定九州塑龍脈,但人族并未統(tǒng)一,諸侯國林立……” 其實人族氣運大漲已有征兆,無論是突然上升的識字率,還是漸開的民智,多寶都是第一觀測者。 早在半月前,百姓找他算卦就已經不是普普通通的問詢了,而是問猜測的對不對,以往只是猜測晴雨、是否有霧等能粗略看出苗頭的事情。 現在已演變成了半月內豬rou羊rou會漲、粟米粗麻會跌的地步,甚至有些人還會推測漲幾成跌幾成。 以普通人類的力量做到了掐算的事情,雖說算不上什么難言的天機,但也極為不可思議了。 多寶想了想,道:“看起來人族氣運九分,商占其三,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殷商危如累卵,成湯二十八年氣運僅余二十四,紂王更是與諸侯貴族為敵,四夷虎視眈眈,便是猛虎也難敵群狼。” 通天點頭,多寶說的不錯,如果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殷商很難維持統(tǒng)治,接連叛亂就是最好證明。 雖說紂王有人族至寶崆峒印在手,又得火云宮三皇垂青,但也只是基于殷商勢大,紂王才能不俗的情況。 一旦局勢逆轉,殷商落入頹勢,崆峒印會重新擇主,三皇也會重新審視時度,畢竟無論是至寶還是先祖,他們所站的立場都是整個人族,而不是某個人。 “話雖如此?!蓖ㄌ煨Σ[瞇道:“徒兒,你可算一算,今早叛亂前的那一場賽馬,是哪一匹馬贏了?” 多寶掐指一算:“七號馬奪得狀元?!?/br> “再算算賠率如何?!?/br> 多寶微微愣神:“一賠百,這匹馬賠率最高?!?/br> “是啊。”通天道:“雖是匹劣馬,騎手的騎術也并不高明,但在叛亂將起馬場混亂一片時,馬兒與騎手均是不為所動,合力跑完了全程。” 他從袖袍里拿出一方寫著七號的木牌,笑道:“今日就不見你那幾個師弟了,他們的俸祿本就不多?!?/br> 說罷,變化做一道青煙不見。 多寶的手在虛空中握了握,錢可以拿走,反正都習慣了,但總得把罐子還我吧…… …… 火云宮中,三皇已靜坐數日。 “三魂七魄俱散?!?/br> 軒轅黃帝搖了搖頭:“天地之中再無大禹?!?/br> “是我人族一大損失?!鄙褶r跟著嘆息。 脫離崆峒印以人族氣運為依的五帝虛影,也紛紛拱手,表示對大禹的尊敬。 大禹對人族的功績不比任何人差,功德方面甚至比五帝還多出一些,只要他想,死后能和五帝一樣依附于崆峒印永生不滅,只要人族氣運進一步增長,坐于火云宮論道也未嘗不可。 但他沒有這么做,生前治水安民,鼎定九州為人族共主,死后蟄伏多年再度出世,只為塑龍脈立人道永昌,龍脈出,人道昌,雖死無憾。 伏羲睜眼,道:“我算得西方教似有插手于我人族之爭?!?/br> 神農與軒轅黃帝本來還在感慨大禹,卻被這一句驚得說不出話。 半晌軒轅黃帝才開口,狐疑道:“西方教蓮花現相,舍利元光,稱極樂世界,兩位教主皆是苦修之士,偏安西土,與世無爭,也不像闡截二教逢劫便入世,怎會如此?” 西方教很少干涉人族之事,也沒有過氣運之爭,現在說他們也要參與封神,實難相信。 伏羲道:“今天地大劫,各教有氣運之爭,無可避免,又逢龍脈成人族氣運大漲,西方教絕不會放過如此良機?!?/br> 神農與軒轅黃帝沉默許久,他們對氣運之流的了解,還是比圣人少了些,不然也不會有先祖香火被天神算計的事情發(fā)生。 圣人之事,實屬難測,伏羲雖然算得一二,也無法詳談,轉而問道:“殷商氣運僅剩二十四年,二位皇弟如何看待?” 神農道:“此事倒也沒錯,雖有始皇帝大賢,但近年來殷商天災人禍不斷,幾經叛亂,氣運確有衰減?!?/br> 黃帝笑了笑:“天機混亂,誰人能料得中未來如何,凡事盛極則衰,衰極則盛,大劫之下朝代更替,我人族又陷入氣運之爭,為應劫棋子,又有誰能想到在這種局勢下,氣運卻會一漲再漲,更是塑了龍脈?” “殷商氣運衰減,未嘗不能再度壯大,至于最后是衰是盛,就看人為了。” 人族向來都是人為的。 伏羲也堅定道:“事在人為,從未有注定之事,若是人力不足,朝代更替便也罷了,更好的君主方才能讓人族更好發(fā)展,但若是有外物因氣運或是他事謀劃,強行干涉,少不得要說道說道?!?/br> 以前底氣不足,現在硬氣了,說不定什么時候出了火云宮,也不意外。 “是極?!?/br> 神農與黃帝贊許道,順手又往下界扔了些東西,龍脈成,氣運漲,有些東西已經可以用了。 …… 收了卦攤的玄都將手中寶圖一展,送去了八景宮,隨即繼續(xù)悟道。 焚書坑時萬年的一席話讓他頓悟,今次他全程觀摩了大禹塑龍脈化仙為凡,又有頓悟,覺得瓶頸有些松動。 他是因為父母之事才特意入朝歌尋個念頭通達,現在想來,父母的事情似乎并不是所想的那樣。 玉虛宮宮門緊閉,北冥海水翻騰…… 西岐姬發(fā)代父祭祖,不少諸侯以其為尊,言姬發(fā)承天命而降,乃天命君王,傳得沸沸揚揚。 天神仿佛也在贊美其圣明,涌現金光。 梁州中南部,有一人名為杜宇,領船隊自岷江而出。 …… 這么多事,其實和子受沒什么關系。 第368章 決定減產 “諸卿散去吧,叛亂已定,還有許多事要諸卿cao心,遣人將宮里的尸體處理掉,后宮妃子見不得血?!?/br> 子受撂下一句話,便帶著蘇全忠入了壽仙宮,只留下半懵的朝臣。 他們看著直頂蒼穹的鐵棒,紛紛出神,方才那個大漢,就是大禹吧? 今天一天發(fā)生的事情太多了,又是叛亂,又是妖物,還有個不知所謂的龍脈,就連仙人也死了一個。 好在群臣里還有趙公明等人,稍稍解釋一番,也就明白了。 無數人思緒飄飛,只怕明日朝中,不,恐怕是整個天下,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子受入了壽仙宮,他有些奇怪,全朝歌大概都知道妲己是狐貍精了,為什么蘇全忠還護著妲己? 看蘇全忠剛才的模樣,分明打算和普賢幾人拼命。 胡喜媚和柳琵琶還在一邊發(fā)抖,普賢那根長虹索祭出的時候,她們險些以為自己要完蛋了。 子受撫摸著妲己一雙柔荑,輕聲道:“沒事了,沒事?!?/br> 妲己的大尾巴仍是垂在地上,面色紅潤了許多。 “臣妾……臣妾想看看孩子?!?/br> 孩子啊……子受轉眼看向楊妃,小透明手上正抱著個孩子。 任外頭發(fā)生了多少事,這孩子也不哭不鬧,安然酣睡著。 楊妃有些羨慕,自己明明在南征時獨占紂王寵幸,肚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妲己撐著頭看了看,神情溺愛之極,軟聲道:“陛下與臣妾的孩子,應該叫什么?” 看著妲己那兩彎似蹙非蹙的柳眉,子受想了想,石更不錯,但是十更太多了,還是五更合適,便脫口而出道:“武庚。” “武庚?”妲己朱唇微張,這名字有些奇怪,和殷郊、殷洪不同,和子啟、子衍也不同,倒是與歷代先王的祭號有些相似,好比盤庚、武丁之類。 隨即她展顏一笑,也不糾結:“若是陛下樂意,武庚就武庚是了?!?/br> “好,朕新得一子,愛妃今晚和朕一起吃火鍋。” 子受心中欣喜,長子殷郊次子殷洪,義子黃天祥、高明、高覺,姓氏都不一樣,再多個武庚也沒問題。 這個混雜了封神與歷史的世界中,姓氏本來就有些亂,管那么多干嘛,子受覺得等一百零一子超過姬昌之后,自己能一個人把百家姓給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