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dāng)昏君 第340節(jié)
現(xiàn)在可不是天下歸心的時候,等打起仗來,紂王用這些先賢遺骨威脅怎么辦? 西岐快投降,不投降就把后稷骨灰給揚了? 要是這樣姬昌、姬發(fā)怎么回答? 說你紂王揚了就揚了,揚完告訴我地址,我再上去踩兩腳? 然而子受早有準(zhǔn)備:“我大商自武丁先王起有墓葬記載,共有八王,葬于殷地西北王陵,朕將帶頭遷陵,開陵寢,全部遷往云夢山!” 這…… 群臣誰都說不上話。 紂王開先王的墓,遷移尸骨,說白了就是自己搬自己家祖墳,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哪能隨便插手? 能說得上話的也就是幾個老王叔,然而…… 箕子,去北海了。 梅伯,去北海了。 比干,有造反記錄。 紂王的兄長子衍倒也說得上話,只是子衍忙著登臺唱戲,最近傳言那些經(jīng)過潤色以及擴(kuò)充收尾的小劉備,都是子衍所作,明顯這倆兄弟都不是什么正經(jīng)人。 聞太師如果在朝歌,還有可能提著鞭子勸阻,然而老大爺在南方統(tǒng)軍,朝中還真沒有一個能勸阻紂王的人。 “好,此事就這么定了!” 子受心里美滋滋的,不就遷個墳嗎,沒事沒事,先祖也不會怪罪的。 云夢山的陵寢就按秦始皇陵的規(guī)格修,修多少年另說,反正肯定得認(rèn)真修。 到時候把先祖的墓往里頭一遷,不就沒人能盜了嗎! 反正后來殷墟幾個商王的墓葬被人偷得骨頭都不剩了,倒是秦始皇陵一直都沒打開,而自己遷墓,弄個更專業(yè)的陵寢來保護(hù)遺骨,是好事??! 至于讓其他貴族也將先祖的墓遷入云夢山,于情說不通,于理絕對說得通。 盜墓的太多了,這些先賢的墓葬到了后世,也基本被盜了個干凈,有的還絕了后,徹底無人祭拜被人遺忘,埋在一起好歹還有個念想。 第427章 孫行土 “這事就這么定了,先從武丁先王的墓開始遷起!” “傳朕旨意,向貴族們說明,先賢一個都不能落下,統(tǒng)統(tǒng)遷往云夢山!” 子受拍案,群臣三三兩兩的應(yīng)和。 在這個盜墓還不算普及的時代,群臣對此并不是特別支持,即使紂王這么發(fā)話了,他們也只準(zhǔn)備敷衍一下,下面的人不辦事,紂王想遷陵墓也難遷。 再算上貴族們的抵觸,根本不可能做到。 這種鐵定受人唾罵的事兒,即使紂王說的有一丟丟道理,他們也不干。 涉及此事最深的貔貅本來想勸諫,可轉(zhuǎn)念一想,剩下的只有佩服。 紂王仍有壽數(shù),人族氣運卻不可無物鎮(zhèn)壓,那么,用其他先賢的尸骨來鎮(zhèn)壓,便是最好的。 紂王都冒著不敬先祖的風(fēng)險,帶頭開挖自家先祖的陵寢,遷移尸骨了,其他人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而且…… 他也涉及仙道,對氣運方面有些了解。 趙公明也曾說過,人族的陵寢風(fēng)水和氣運有些關(guān)系。 那么此前算出的成湯基業(yè)所剩年限,是不是也和陵寢風(fēng)水有關(guān)? 改了陵寢位置,能不能續(xù)上一續(xù)? 紂王不知道這些事,只想著以自身功德、以先祖陵寢來為人族鎮(zhèn)壓氣運,說不定這改變后的殷商氣運,就是人道對紂王的饋贈??! 貔貅越想,越覺得不一般。 數(shù)日后,子受見下頭的臣子根本不為所動,有貴族在聽說此事后,議論了幾句,可他們也不覺得紂王會真這么干,也就不放在心里。 一切都在預(yù)料之中,子受冷笑,早已做了安排。 “陛下!孫行土來了!” 土行孫化名孫行土下山,來到朝歌求一場富貴,不想還沒見著紂王,就被招賢館的張大以身高太矮為由,拒絕了仕官。 未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竟得到了紂王的親自相召。 子受來到偏殿中,看到身高不足一米四的孫行土,心中頓時有了底,果然是土行孫,這個原著里把自己老婆霍霍了的狗東西。 他是在張大的奏疏中找到土行孫的,奏疏里寫明了身高四尺,學(xué)有異術(shù),更關(guān)鍵的是化名。 孫行土?你怎么不叫孫行者呢? 倒過來念就是土行孫,實在太好猜了。 子受心里洋洋得意,有高蘭英捅刀在前,還有人敢開小號? 原來他是打算不管土行孫是不是真心投效,都不予錄用直接趕走,就土行孫原著里對鄧嬋玉做的事,沒當(dāng)場把他剁了都算得上心慈手軟。 不過現(xiàn)在有用到土行孫的時候,那就另說。 土行孫最擅長什么?地行術(shù)! 地行術(shù)用來干什么最好? 想到這里,子受輕輕拍手,道:“孫行土,朕欲將先祖陵寢遷往云夢山,你怎么看?” 土行孫一陣莫名其妙,遷陵墓關(guān)我什么事? 土行孫搖了搖頭:“不知道?!?/br> 子受臉上升起笑意,看來這時候還沒有人知道地行術(shù)的妙用: “朕欲任命你為遷陵校尉,將先祖棺槨遷往云夢山?!?/br> 土行孫心里開始犯嘀咕,雖然他是個修仙的,但這事兒怎么看都不好吧? 紂王怎么這么執(zhí)著于遷移陵寢? 氣運是和陵寢有些關(guān)系,但不是說遷了歷代商王的墓,商朝氣運就能續(xù)下去的??! 商滅周興,這是天定的,沒得改。 而且氣運一說,看不見摸不著,以紂王的性格,估計也不會相信。 土行孫的小腦袋快速旋轉(zhuǎn),他意識到在紂王執(zhí)意遷陵的背后,定有其他用意。 那么,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需要找自己這么個已被招賢館除名,又無人認(rèn)識,身高矮小,不引人注意的“小人物”…… 土行孫靈光一閃,墓葬里除了尸骨,還有什么? 陪葬品?。?/br> 這些陪葬品都是錢!都是珍貴器物! 而大商又正逢國庫空虛! 土行孫恍然,莫非紂王的實際用意是…… 子受繼續(xù)說道:“我大商迄今只能尋到至武丁先王起八位先王陵寢,從成湯立國到盤庚遷殷,共經(jīng)歷十世十九王,這些陵墓沒有任何記載,至今也沒有發(fā)現(xiàn)?!?/br> “夏朝歷代君王的墓葬也因為年代久遠(yuǎn),又缺少文字記載而沒有發(fā)現(xiàn)?!?/br> “所以,朕希望你除了遷移殷地的商王陵寢外,另外尋找這些遺失的墓葬?!?/br> 這幾句,他是認(rèn)真的,從啟到桀,從成湯到盤庚,這些君王的墓葬即使是上輩子也沒有被發(fā)現(xiàn)。 很大可能是被毀了,或是被挖了個干凈。 遷移這些陵寢,確實是在保護(hù)先王墓葬,畢竟這事自己都覺得匪夷所思,上輩子距離殷商隔了三千年找不到墓葬就算了,這輩子距離盤庚也就七八代人,怎么還是連個影子都找不到? 武丁、武乙這些先王也是心大,連老祖宗的陵寢在哪都不留個記載。 土行孫愣了愣,就這些? 只是尋找失蹤的陵寢? 子受見著土行孫的表情,微微一笑,當(dāng)然不止。 “此外,還有各地貴族先祖的陵寢,也請孫校尉一并遷了,朕都發(fā)下了詔令,卻無人遵從,既然都抗旨,也就不怪朕強(qiáng)行執(zhí)行了,以孫校尉的異術(shù),應(yīng)當(dāng)不難吧?” 原本土行孫只是猜測,但現(xiàn)在完全確定了。 紂王哪是想著什么遷移貴族墓葬的陵寢,分明是想對陪葬品出手! 不然怎么會突然想到要遷移貴族先祖的墓葬呢? 就為了讓先賢尸骨和祖廟雕像一樣供人祭拜?開什么玩笑呢! 土行孫很想大聲說:陛下,我明白了!這種好事請帶我一個! 但是看到紂王嘴角那仿佛得到一切的淡淡笑容,土行孫又覺得這樣做很沒有必要。 這件事見不得光,不能明說,你知我知就行了。 只是很可惜,貪財好色的人總會將別人也想得貪財好色,土行孫將紂王想成了和自己一樣貪財?shù)娜?,因而會往盜用陪葬品方面想。 其實子受想的很簡單,只不過是很單純的找找遺失的墓葬,順便遷移尸骨保全先賢遺骸罷了。 即使是令人生厭的貴族,他們的先祖也都是值得敬佩的先賢,死后尸骨為賊人所踐踏,無疑是件憾事。 土行孫抓耳撓腮,就像找到了知音一樣,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他拍著胸脯道: “陛下,此事便包在臣身上,絕不辜負(fù)陛下重托!” 子受滿意地點點頭,嗯,昏庸值有了! 土行孫也點點頭,嗯,錢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