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dāng)昏君 第463節(jié)
“姜子牙這次可是賠了公子又折兵!” 崇應(yīng)彪馬屁拍得直響,全是發(fā)自內(nèi)心。 什么叫神機妙算??? 周軍明明掩飾的這么好,甚至一點端倪都沒有,連聞太師都沒有防備,可以說,整個大商都將目光放在周營大軍上! 可紂王跳出局中,不僅猜到了姜子牙的計策,還直接領(lǐng)軍將這支偏師堵了個正著!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么一場大勝,紂王情緒一點波瀾都沒有,冷靜無比,就連痛打落水狗都沒有,只是靜觀周軍敗亡,這就是帝王之氣! 姜子牙有計,但紂王計高一籌! 雖然紂王一直口口聲聲說著不要使計,要以王道壓人,可這計謀,是對方先用的! 周人,自取滅亡! 紂王不僅僅是算計周人,甚至連自己人也算計進去了! 費仲、尤渾的貪污受賄胡作非為,什么素衣、戴罪,是為了欺騙周人,造成一個前線將士拼死拼活,后方j(luò)ian臣貪贓枉法的假象。 這點沒錯,會讓周人誤解,輕敵,但還不止! 這也是在欺騙自己人! 汜水關(guān)內(nèi)的聞仲、魯雄、張桂芳、高繼能、晁雷、李烈、方家兄弟,包括申公豹,都成了惑敵視聽的誘餌! 關(guān)內(nèi)勇將越多,越鬧騰,就越容易吸引周軍注意! 紂王趁夜偷偷流出汜水關(guān),意圖也很明顯了! 吸引周軍注意,周軍必然布置探子探聽消息,唯有偷偷溜走,才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不容易打草驚蛇! 此舉不僅僅是計謀的jian詐狡猾,更是信任! 紂王信任臣子! 知道在他突然失蹤后,臣下必然會第一時間尋找跟上,進而發(fā)現(xiàn)周軍偏師! 崇應(yīng)彪想著想著,就哭了。 是玄鳥衛(wèi)追上來的,這不就是說,紂王信任的是玄鳥衛(wèi)嗎! 他只是一介紈绔子弟,能有今天,都是因為紂王??! 比爹還親! 這時候,子受才從懵逼中回過神來。 都怪姬發(fā)!怪姬昌!怪他們姬家所有人! 要不是他們發(fā)現(xiàn)麥子高產(chǎn),也在西岐推廣,自己早就從作物的不同,發(fā)現(xiàn)走錯路了! 周人可恨??! “陛下,現(xiàn)在我等應(yīng)該如何?” 崇應(yīng)彪上前問道,接下來應(yīng)該就是回師汜水關(guān),全力破敵了吧? 子受皺眉,事情不可挽回:“聞太師有何叮囑?” 崇應(yīng)彪想了想:“老太師有言,要出關(guān)與周人決一死戰(zhàn)?!?/br> 子受一想就知道事情不對勁,聞大爺鐵了心要送人頭! 三代弟子一死,闡教下場,死活也把通天教主拉下來。 他倒是爽了,可戰(zhàn)事升級,一切就控制不住了??! “回汜水關(guān),快!” …… 姜子牙還不知曉姬高所部已滅,為了吸引商軍注意力,方便姬高北連羌人,命散宜升上前交戰(zhàn)。 “太師,不好了,散宜升到關(guān)下來了!” 一士兵急沖沖的跑進大營,向聞仲稟報道。 張桂芳躍躍欲試,一下站了起來,好?。【团轮苘姴粊?! 管他來的是誰,對著月旦評一通喊,先喊十七八個落馬再說! “張將軍且留步!” 申公豹雙手揣在袖子里,叫住了他:“散宜升得我?guī)熜帜蠘O仙翁相助,死而復(fù)生,身負法術(shù),定然不凡,還需三思而后行!” 張桂芳不知怎么,聽申公豹的話身后一寒,也就沒那么堅持了。 一直因為不精軍事幫倒忙的楊任,急于表現(xiàn)自己,連忙道: “散宜升原為商臣,卻投周營,是為不忠!”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言士節(jié)不可不勉勵也,為人臣子者,焉有不盡忠者!” “太師,兩軍陣前,任只需一席話語,管教此二臣賊子顏面盡失拱手而降,周兵不戰(zhàn)自退!” 第607章 楊任罵死散宜升 是日,關(guān)前。 散宜升意氣風(fēng)發(fā),縱馬出陣,汜水關(guān)中,可有一人能阻他神通妙法? 商軍沒有一人出關(guān),只有楊任一襲白衣,單人單騎,緩緩而出。 這不是他托大,而是多年文武交叉考核官員后,耳濡目染從那些武人身上學(xué)到的一點小伎倆,打仗,虛虛實實罷了。 “大商御史大夫兼上將軍,楊任!” 楊任的語氣很緩,紂王臨走前給他封了個將軍,卻沒說名號,臨到頭想了會兒,才只能用上將軍糊弄糊弄。 反正散宜升是真被唬住了。 散宜升在朝歌為官時,和楊任挺熟,畢竟大商朝廷,小到紂王當(dāng)年在朝堂上封賞的一條狗,都躲不過這家伙的唾沫星子,都有過體液親密接觸了,能不熟嗎? 正因為熟,本就腦門長包散宜升,更是滿頭包,你一文臣,不好好在家里噴人,怎么就上戰(zhàn)陣了呢?你也跟我一樣,得仙人授藝了? 想不明白,他只得試探著先自報家門:“闡教掌教大老爺座下大弟子昆侖山玉虛宮南極仙翁真?zhèn)?,散宜升!?/br> 散宜升甚是得意,沒想到吧,當(dāng)年通朝為官,你意氣風(fēng)發(fā)在朝堂指指點點,我腦門大開在朝堂撞柱,現(xiàn)在你只是一介凡人,而我則是闡教三代弟子,修仙的! “嗯?” 楊任可不管他仙不仙,聽罷,一瞇眼,猛地一喝:“你父為西岐忠良,母為西岐賢女,身著朝官貴服,腰佩岐山美玉,足踏青云靴履,仕商則為商朝大夫,仕周則為周朝大夫,而今領(lǐng)軍出陣,可喚一聲將軍?!?/br> “這闡教大老爺、南極仙翁,是西岐哪一員臣子?” “這昆侖山、玉虛宮,又是西岐哪一座城池?哪一處寶地?” 散宜升雙目圓瞪,心神俱震,要是凡人聽了這些話,臉皮厚的笑笑就得了,臉皮薄的也就紅幾分臉,可他修仙的,最是重因果。 西岐哪承得起讓闡教大老爺、南極仙翁做臣子?又哪容得下昆侖山、玉虛宮?認了,西岐擔(dān)不起這個大因果,不認,他自己就是不忠不義的逆臣,為人臣子,怎可報仙家名號? “噗——” 猛地一口血吐出來,修為跌落幾分,散宜升這才好受了些。 楊任也給這場景驚到了,噴人數(shù)十年,這場景真沒見過,好在風(fēng)度不失,于馬上拱手,再道:“商為宗主,周為臣屬,公今為何興兵,犯我邊境?” 散宜升也無愧是修仙的,稍稍一緩,臉上已有了血色,正氣凜然道:“紂王無道,周有明主,吾今代周王收拾河山,理所應(yīng)當(dāng)!” 楊任回應(yīng)道:“昔夏桀之時,天下有倒懸之危,我大商先主仁義,憐而濟之,自此天下歸有德之人,而今商皇承大統(tǒng)得以繼位,年少有為,仁義無雙,我大商兵精良足,民樂而國安,若非爾等諸侯心懷謀逆,天下仍不失承平之勢,公若以禮來降,亦可為一番美談!” 散宜升一派仙家氣度,袖袍無風(fēng)自動,大笑道:“我本以為楊大夫天下知名,必有高論,今觀汝言,實乃欺世盜名之輩!” “我有一言,請諸君靜聽,紂王沉迷酒色,不事朝政,寵幸妖后,德行敗壞,重用小人,橫征暴斂,增設(shè)酷刑,傷天害理,侈造宮殿,勞民傷財,割人腎命,剖腹切皮,不敬天神,焚書坑巫,忘祖絕宗,輕簡祭祀,壞事做盡,實不為君也!” “周王天命所歸,攜眾東征,昏君必死于義軍之手,天下稱歡!” 楊任打馬轉(zhuǎn)了幾圈,絲毫不將散宜升以及周軍萬千將士放在眼里:“今聞周王文武雙全,體恤愛民,視長城而不立,放蠻夷入疆土與百姓承歡,且德義無瑕,結(jié)羌人以擴土,奉仙家而自歡,上追先人之恩義,下思眾臣之安危,果真明主!” “今吾皇歷經(jīng)萬險,繼統(tǒng)朝歌,平北海,滅土方,收虎方,降鬼方,外攻內(nèi)治,一朝封禪,非天理,乃萬民共主!” “散宜升你亦食商祿,可謂朝廷‘柱梁’,而今既以仙人自稱,想來周王待你甚薄,何不早降,再歸朝歌,共述一樂否?” 散宜升還沒做出什么反應(yīng),周軍倒是心有所想。 是啊,這散宜升天天闡教,日日玉虛宮,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是仙家弟子,偏偏cao著西岐口音穿戴周人官服,你到底是哪兒人??? 就算紂王無道昏庸,對面的楊任一直稱紂王為主,稱我主,稱吾皇,你散宜升一口一個周王,全是代稱沒有敬稱,甚至還說什么代周王收拾山河,你踏馬什么牛馬??? 將士如此想法,礙于姜子牙治軍甚嚴,沒有說出口,可散宜升心有所感,一股精血從心頭逆起,大叫一聲,死于馬下。 楊任:…… 良久,他才打馬回轉(zhuǎn),往關(guān)墻上喊了句:“開門!” 戰(zhàn)場,就這? 難怪那么多人要仕官參軍呢,白撿的功勞誰不要?。?/br> 直至汜水關(guān)城門合上,周軍之中,也無一人敢追。 哪怕韋護這等有修為不俗的闡教弟子,亦是如此。 這什么cao作,真沒見過??? 不過姜子牙也不慌,靜待姬高聯(lián)絡(luò)羌人,多路齊攻下朝歌,商軍后院失火即可。 “殺!” 忽的周遭一片肅殺之氣,喊殺聲四起。 茫茫多的商軍蜂擁而來,為首一人騎著墨玉麒麟,手提雙鞭,正是聞仲。 姜子牙微微皺眉,這不是一個好的進攻選擇。 讓他們頭疼的是端坐城頭報菜名的張桂芳,一個張桂芳就廢了周軍之中所有有名有姓的仙人、大將,而不是怕這具冢中枯骨聞仲。 想要趁著楊任罵死散宜升,士氣高漲之際,率軍掩殺一波? 可聞仲單獨率軍前來,即使士氣再高,除了送人頭,似乎也沒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