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29節(jié)
倆人是新婚夫妻不提。 施家也從來沒有要叫兩口子長時間分開的規(guī)矩。 當然,以前不管多少人一家子都是住在一起,一年到頭就忙地里的那些莊稼活兒。 最多也就是農(nóng)閑時外出打一兩個月的短工,這不算什么。 打短工也不可能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去,那樣掙到的一點點錢還不夠一家三口花的。 根本沒人想到夫妻分居兩地的事情。 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 現(xiàn)在的施家,施向南這是還沒有結婚,可她的兩個哥哥,目前可都是兩地分居的狀態(tài)。 施向東和錢秋雁還有兒子還沒上學,長期見不到爸爸mama其中一個,肯定是不行的。 而施向西跟楊娜娜結了婚,也沒有藏著掖著,施向西早就想要生娃娃了。 從施家的第四代飛飛出生后,他就經(jīng)常囔囔著自己一定要生個女娃娃! 這樣家里就不是小妹一個獨苗苗了。 施家也沒人想著不讓他們生養(yǎng)孩子什么的。 結了婚生孩子,這在施家洼的所有人看來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做才奇怪。 這兩對夫婦分居兩地都很不合適。 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吃飯,二叔和三叔家自然跟施向南打聽起了掙錢的事兒。 她現(xiàn)在是羊灘鎮(zhèn)獨一份的聰明人、大老板,無數(shù)人都想問她這樣的問題。 自家人當然是最順理成章的。 他們問了,施向南也就說起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房地產(chǎn)屬于未來十幾年的風口行業(yè)。 可地產(chǎn)商需要一定的人脈、本錢,普通人做不了。 但搞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品房,蓋房子的工人、施工隊總是需要的! 還有搞建材的,不管是自己開店做建材買賣,開始去做源頭供貨商,都有辦法可想。 不夸張的說,只要膽子夠大、敢冒風險,這年頭去人多的地方,哪怕是擺地攤都能發(fā)財。 更不要說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源源不斷冒出來的各行各業(yè),像是旅游業(yè)、飲食行業(yè)等等。 能做的太多了。 施向南說了幾個例子后,眼看著二叔和三叔家就都心動起來。 二叔三叔家她都開了口了,當然也不會忘了自家親大哥、親二哥。 施向東的事情她早就已經(jīng)在考慮了。 首先他們父母這個年紀,在農(nóng)村里還不算是上了年紀,是可以正常下地干活的。 以往干得多是因為家里近十口人要吃飯,種地少了、收成不好,一家人就有可能吃不飽飯。 只能拼命地干活。 現(xiàn)在不一樣了,現(xiàn)在施向南敢說,哪怕是爸媽今年就不種地了,都到縣城里來跟她住在一起,也可以過得舒舒服服的。 施向南沒有這樣說,只是因為了解父母,知道他們都是干慣了活兒的人,真的閑下來會受不了而已。 實際上她不是沒有試著開過口,剛說了兩句施開陽就直搖頭。 連張秀珍都不同意。 “城里買根蔥都要花錢的日子哪兒是我們能過的!你那家里就那么一點兒活,我動動手就干完了,就干坐著玩。一兩天還行,天數(shù)長了我是渾身難受?!?/br> 他們也的確沒有到退休年齡。 反正已經(jīng)跟村里人談妥,今年施家洼、還有臨近的各村都開始大量種葵花籽、花生,甚至南瓜也有。 這些農(nóng)作物成熟后、采摘、晾曬、以及收購,都需要有人來經(jīng)手。 更何況施向南還把試種新種子的事兒也交給了三太爺和施開陽來管著。 兩人收到種子以后,可一直都是干勁十足。 要不施向南今年到三太爺家送年禮,他也不能那么高高興興地就收下了。 施向南今年的計劃里是要先把三岔口到家里的路給修好了。 通了車,后面的一系列計劃都會方便很多。 首先收購食品廠需要的農(nóng)作物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麻煩。 再者就是施向南要給自家蓋房子的時候,村子里通了車速度也會大大增加。 新房子蓋起來,該買的都買,施家洼的家里住的也就舒服了。 父母在家也有事情可做。 不用cao心他們。 真有個什么大事兒、急事兒,村子里通車,也能盡快見上面。 家里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錢的情況下,他們純粹是為了價值問題在工作,就不用那么拼命干活,也不會背負那么大壓力。 完全可以少種一些麥子玉米了。 施向東就可以空出手來,施向南正好也有個活兒要交給他來干。 錢秋雁就更不用提,她已經(jīng)在準備要考證了。 現(xiàn)在她的能力就已經(jīng)得到了食品廠所有算是領導的人的認可,考了證以后,就更不會有人說任何閑話了。 她每個月的收入都不少,反正比一些有關部門的領導每個月的工資都要高了。 只靠她也要不了幾年就能在縣城里買上房子。 再加個施向東只會更快。 夫妻倆過年的時候也已經(jīng)商量好了今年九月份就把飛飛送到縣城里上學前班。 他們也已經(jīng)在計劃要在縣城里買房子了。 食品廠開業(yè)后,一家子上來,他們就去拜托了朱大姐幫忙留意著合適的房子。 施向西開發(fā)出新口味新產(chǎn)品的話,獎金一多,買套縣城里的老小破房子可能也就幾個月的事情。 他要在縣城里盡快買房子、安頓老婆楊娜娜,也為了兩口子還沒有影子的小孩兒做準備。 施開陽張秀珍都沒有什么意見。 還一個勁兒地叫他好好干、掙大錢。 所以開業(yè)后,施向西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一天到晚都在他的小cao作間里。 有時候吃飯都顧不上。 今兒開會還是施向南親自進去叫了,他才放下手里的活兒過來的。 第156章 施向南不愛開會,通常都是有要緊事要公布或者是商量才會叫人。 開會她也從來不說什么套話,都是有事兒說事兒,說完就散了該干嘛干嘛去。 今天也是一樣,她快速地說了接下來跟明星超市合作的事情。 說起來李小明今天來還說了另一件事。 當初李唐風最開始是想到明星超市上班的,但不是因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聯(lián)系不上李小明本人嘛。 最后被施向南在車站那兒的明星超市大門口撿了漏。 偏偏食品廠又跟李小明的超市是合作關系。 李小明跟李唐風自然也就認識了,并且還逐漸熟悉起來。 今天過來他突然就說起李唐風去年想到明星超市應聘的事情,跟他道歉說是他的問題。 他們小城市,他也算得上是白手起家的,沒有考慮過招聘的事情,所以沒有面向全社會公布自己的可聯(lián)系方式。 導致李唐風想應聘找不到他本人,只能去堵店門。 然后還被施向南慧眼識英雄把他給搶走了。 他提起來是致歉,當然就有了夸獎李唐風是真正的人才的意思。 李唐風自然也不會在意這個。 他老婆孩子都有了,而且孩子都十多歲了。 大概是因為落葉歸根的原因,家里長輩們現(xiàn)在的精神頭、身體都還不錯。 他也不需要天天守在家里,所以縣城里來工作也沒有任何負擔。 可以說,這段時間工作的還是挺開心的。 因為施向南不是什么苛責、嚴酷、只會壓榨員工的老板。 相反,她還挺好相處的。 李小明說起李唐風當初想到明星超市工作的事兒,說了自己的改進后,也稍微解釋了一句現(xiàn)在超市的服務等等各方面也有所改進。 隨時歡迎李唐風再去超市應聘。 說得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雙方的合作關系眼看著就要日益加深,李小明這個大老板在食品廠的地盤開開玩笑倒也沒有人不能接受。 施向南說起這件事,是為了告訴在場的人。 今年食品廠如果工作計劃順利,年底不光工人們有獎金可拿,他們這些各部門的領導,到時候也會有一定比例的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