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暢意文斗決雌雄(下)
忽聽葉灝天道:「希淳兄,這江南六才子中僅存小弟一人了。為了維護僅存的顏面,在下要全力施為了?!?/br> 劉希淳聽了后心中微微一驚,方才葉灝天表現(xiàn)已經(jīng)如此出采,難道竟還有所保留? 卻見葉灝天微一沉思,起身繞著座席踱步而行。 這才剛行了一圈半,便見他晃頭晃腦,邊走邊吟道:「寒風(fēng)曉日映沙灘,日映沙灘竹報安。安報竹灘沙映日,灘沙映日曉風(fēng)寒?!?/br> 這一四句和二三句正好相反,第一句后四字和第二句前四字也相同,實在是非常難的一種形式。葉灝天不愧才思敏捷,完全把回文詩反覆吟詠的特色展露無遺。 語聲未落,滿堂的掌聲卻早已響起,劉希淳更是投以讚許的眼神,喝了聲:「好!」 接下來數(shù)輪,兩人更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每當(dāng)眾人認(rèn)為此詩極佳時,另一人便不甘落于人后,又生出更佳作品,劉希淳與六人的隔閡也在過程中漸漸消逝… 此時葉灝天思量了半刻鐘后,忽然在笑了出來,向俏立在旁的洛霞道:「洛姑娘,可否借筆墨一用?」 洛霞點點頭,葉灝天起身移步至案旁,舉起筆瀟灑地?fù)]毫。 眾人見狀也靠攏了過去,只見白紙上墨仍未乾,兩首作品已完成,方玉坤正覺奇怪,不是在比試回文詩嗎,這葉公子怎么寫了兩首詩? 于是便緩緩地唸出左邊的那一首: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yuǎn)浦漁舟釣月明。橋?qū)λ麻T松徑小,檻當(dāng)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藹藹紅霞晚日晴。遙望四邊云接水,碧峰千點數(shù)鷗輕。 方玉坤語聲剛落,元修就開始唸著右邊的詩: 輕鷗數(shù)點千峰碧,水接云邊四望遙。晴日晚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dāng)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yuǎn),傾山雪浪暗隨潮。 元修才剛唸完,卻聽洛霞忽然嬌呼一聲,接著輪到方玉坤呼道:「這…這太不可思議了!」 眾人此時才發(fā)現(xiàn),這兩首完整的詩竟是同一首,第二首只是將第一首完全倒了過來,仍是首回文詩。 正當(dāng)眾人還在驚嘆著葉灝天妙不可言的作品時,劉希淳拿起了未乾的筆,在另一張紙上緩緩地開始寫字,眾人圍了過去,正欣賞著廣陵王極富盛名的行書時,劉希淳放下了手中毛筆,開始緩緩地唸: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眾人細(xì)細(xì)品味著詩中之意,夫憶妻兮父憶兒,似乎是一首以男子角度所作得思妻詩。此時卻聽劉希淳笑著道:「在場可否有人愿意為在下的另一篇拙作唸上一唸?」 大家仔細(xì)一看發(fā)現(xiàn),劉希淳所書紙上也是兩首詩,剛剛他唸的是左邊那一首,接下來要唸的自是右邊那首了。 在六人相讓無果時,忽然一個嬌聲道:「不如由妾來為各位公子代勞吧?!?/br> 眾人抬頭一看,只見洛霞向前一步,拿起案上白紙便笑吟吟地輕輕誦出: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陽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往來,水隔山遙望眼枯。 有了剛剛?cè)~灝天兩首詩的前例,在洛霞唸至一半時就聽到有人開始驚嘆,還有人開始鼓掌。 只見洛霞愈唸雙頰愈紅,愈來愈小聲,唸完后一雙嬌目瞟了劉希淳一眼,便匆匆站回湘沫和汐羽身旁。 原來,還沒唸完幾人便發(fā)現(xiàn)這也是首回文詩,不只如此,剛剛劉希淳將此詩正讀乃是首《思妻詩》,此時洛霞將之倒讀,內(nèi)容竟是首《思夫詩》!也難怪她會有此反應(yīng)。 在場眾人皆感大開眼界,龍爭虎斗,平分秋色。雖說這兩首都是回文詩,但劉希淳這首隱含妙趣巧思,意境上略勝了一籌。 劉希淳原本只是因為自己想出了這么個妙作而有些開心,沒想到這洛霞會突然自告奮勇來唸這詩。此時見到洛霞頰上彤云,滿面羞態(tài),倒是個意外的收穫,讓劉希淳忍不住也開心地笑出聲來,加入眾人的討論。 葉灝天此時正在興頭上,棋逢對手,見劉希淳生出了此等佳作,向他拱拱手道:「不愧是淳公子,吾等萬分佩服!我想回文詩再比下去已無意義。在下有一令,想與希淳公子切磋切磋,不知您可否曾聽聞過〈寶塔詩〉呢?」 原本談?wù)摕峤j(luò)的其馀五才子聽了后,忽然安靜了下來,眾人互視,神色怪異。 劉希淳聽了后也是面色一凝,原來,這寶塔詩又稱階梯詩,自首句的一字作為塔頂,逐句押韻,字?jǐn)?shù)依序?qū)訉釉黾樱稳鐚毸?,上尖底寬。不論是格律或形式都?yán)格講究,因此創(chuàng)作難度極大,在浩瀚的詩海中也有如鳳毛鱗角。 例如唐代時元稹所作的〈茶.一言至七言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麴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元稹此詩以茶為題,藉茶托心,從一字到七字層層押韻,不斷遞增,已是極為不易,但見葉灝天此時不是要獨自完成,竟是想要以此作為切磋規(guī)則,兩人即興對詩,一人一句,不僅須要嚴(yán)守,逐句成韻,還要跟對手所作的前一句意旨連貫,最后完整成詩,往往都是顧此失彼,拼拼湊湊弄得焦頭爛額,因此可說是極難的限制。 但其馀五才子知道葉灝天對寶塔詩鑽研已久,可說是他壓箱底的功夫,此時見這江南六才子之首終于要搬出看家本領(lǐng)了,兩人皆是當(dāng)世俊材,想必會迎來一場精采絕倫的口戰(zhàn)文斗。 「看來葉公子是想以寶塔詩來決出高下啊,那我自然是會好好把握與葉兄切磋的機會,請您講述這比試方法吧?!箘⑾4舅妓髁艘粫?,便笑著回應(yīng)了葉灝天。 葉灝天道:「那我們便輪流吟詩,這后一句需和前一句相關(guān),字?jǐn)?shù)逐句增加,全詩都須扣合主題?!?/br> 見劉希淳點點頭,葉灝天微微抬手,向他道:「既然這規(guī)則是由我小弟定的,加上淳公子遠(yuǎn)來是客,便由您先行這第一句吧?!?/br> 這第一句字?jǐn)?shù)最少,還可先確立主題,葉灝天讓劉希淳搶得了這個先機可說是展現(xiàn)了主人的大氣。 劉希淳也不推辭,拱拱手道:「那么便多謝葉公子好意了。」 他略一思索后便道出了第一句:「竹,竹?!?/br> 眾人聽完第一句為之一振,看來劉希淳也準(zhǔn)備豁出去了,兩塔對峙,兩句為一組,恰似一副副對仗工整的對聯(lián),想必十分精采,這首句雖然簡短,但已確立了全詩主題。 聽到劉希淳的第一句,葉灝天也露出了先前未見的慎重,顯然是進(jìn)入了精氣神皆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 但見他彷彿也沒多作思考,頓時便接道:「森塞,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箘⑾4净腥舨挥盟伎?,這次也是迅速地便說出了第三句。 葉灝天緩緩地踱步而行,行至窗旁忽然一定,吐了口氣,徐徐吟出:「帷幔翠錦,戈矛蒼玉?!拐f完便望向了劉希淳。 劉希淳環(huán)顧了四周一陣,目光最后停在葉灝天身上,微笑著道:「心虛異眾草,節(jié)勁逾凡木?!?/br> 此時寶塔已經(jīng)完成了五層,難度直線上升,葉灝天稍露苦色,眾人屏息以待,不久后就見他朗聲道:「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說完手拍了拍胸口,微微喘了口氣。 劉希淳點了點頭,也緩緩地在畫舫中走了起來,行了數(shù)圈,愈走愈急,但見他倏地止步,高聲地吟出:「月娥巾披靜苒苒,鳳女笙竽清簌簌?!?/br> 語落,眾人開始放聲歡呼了起來,方玉坤更是拍著手讚道:「二位兄臺不愧是當(dāng)世高才,不一會兒就把這一七令完成了,吾等在旁見證可說是大開眼界了!」 眾人均出聲表示認(rèn)同。 原來,這寶塔詩又稱為「一七令」,因為從一字逐層增加字?jǐn)?shù)至七字句的塔底終止,構(gòu)成一個如塔的三角形,也叫「一七體詩」。 當(dāng)眾人拍手叫好,津津有味地討論時,卻聽葉灝天高聲吟道:「林間飲酒碎影搖樽,石上圍棋輕蔭復(fù)局!」 原本大家已認(rèn)為比試到此為止了,沒想到葉灝天竟然繼續(xù)道出了第八句。 在場眾人連忙轉(zhuǎn)過頭望向劉希淳,劉希淳額角也微微滲汗,面對這個意料之外的一幕,還真是有些招架不及。 劉希淳思量了好一會兒,目光逡巡,最后還是看向了洛霞。 只見眼前那清麗女郎面上藏不住的焦急與擔(dān)心,劉希淳忍不住笑了一聲,接著便道出:「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松菊。」 竟也接出了第九層來,在場無一人不是訝聲連連。 葉灝天睜大雙眼,自己研究已久的得意之藝,原想從來沒人讓他用到這第八句,心想即使面前這位年輕王爺再怎么厲害,大概也會被自己這突如其來的一招弄得手足無策,未料他竟然還接出了第九句,現(xiàn)在換葉灝天大吃一驚了。 只見葉灝天面上神情數(shù)換,最后搖搖頭嘆了口氣,笑了出來。 他向著劉希淳道:「真不愧是淳公子,在下實在甘…」 卻見劉希淳打斷了他,說道:「看來葉兄是沒詞了,不如先讓小弟為此詩作個十全十美的結(jié)束吧?!?/br> 無視眾人驚訝的眼神,劉希淳瀟灑自若地行至中央,朗聲道:「若論檀欒之cao無敵于君,欲圖瀟灑之姿莫賢于僕?!?/br> 竟然是第十層,果然是個十全十美的終結(jié)! 語聲落下,室中陷入了一陣沉寂,半晌后眾人才不可置信地開始鼓掌起來。 葉灝天向劉希淳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摯地道:「淳公子燕城三俊之首,天下才貌第一品,果真不負(fù)盛名,名不虛傳。今日一見,方知人外有人,灝天受教了!」說完又是深深一鞠。 其馀的人更是對這場嘆為觀止的比試感到大開眼界,元修向劉希淳和葉灝天拱拱手,慎重地道:「兩位將文詞之絕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與我等相較可說是判若云泥。真是后生可畏,兄枉負(fù)光陰,今日可說是受益良多??!」 兩人連連道不敢當(dāng)。 這橫空出世的十層寶塔也瞬時在江南,甚至是整個大熹傳開了,時下墨客文士爭相模仿學(xué)習(xí),切磋討教,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家名士。 但因十分困難,所以品質(zhì)良莠不齊,但不管如何舉國可說是颳起了一陣「一十令」的旋風(fēng)。 竹,竹 森塞,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心虛異眾草,節(jié)勁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 月娥巾披靜苒苒,鳳女笙竽清簌簌。 林間飲酒碎影搖樽,石上圍棋輕蔭復(fù)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松菊。 若論檀欒之cao無敵于君,欲圖瀟灑之姿莫賢于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