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飽我嫁給了新帝 第239節(jié)
到時候路上就得花半個月,不知道祝子翎受不受得了。 想歸這么想,容昭也沒有再勸祝子翎留在京城的打算,被叫到御書房去商討戰(zhàn)事安排時,更是干脆把這個要求也提了出來。 老臣里有十分講規(guī)矩禮儀的,愣了一晌當(dāng)即就要怒斥,目光落到容昭那張隱含煞氣的臉又一個激靈卡在中途,聲音終究沒敢出口。 “你去邊關(guān)帶兵,又不是就封,還要把王妃帶著做什么?”永宣帝皺起眉頭,“頂多幾個月之后就回來了,把女……親眷帶著行軍打仗,成何體統(tǒng)?!” 容昭面無表情:“翎兒是男子,那些于女眷的規(guī)矩并不適用。況且也不是沒有丈夫和男妻兩人皆從軍的,有何不可?” “翎兒勢單力薄,又不懂人心險惡,若是單獨留在京城,本王在外領(lǐng)兵也不會放心。” “……”永宣帝聽得眼睛抽了抽,面色古怪地沉默了好一會兒,半晌才心煩地擺了擺手:“行了行了,去就去吧。人留在王府里還擔(dān)心,好像誰能吃了他似的?!?/br> 雖然確實存了些容昭離京,祝子翎留在京中就可以作為軟肋人質(zhì),約束容昭不會起兵造反的心思,但容昭堅持要帶人走,永宣帝也沒法堅持跟他對著干。畢竟去西北跟北狄打仗這活計,比之前派欽差去江南還要無人問津多了,除了容昭根本不做他想。為此對于容昭一些稍微出格的行為,永宣帝也只能忍了。 確定即將趕赴西北,容昭開始安排京中的各項人手和事務(wù),確定好各個消息渠道的聯(lián)絡(luò)方式,布置一些暗線……另一邊祝子翎則是去屬于他的那幾個產(chǎn)業(yè)——美食城,銀鏡店,還有撫幼院轉(zhuǎn)了轉(zhuǎn),簡單安排了一下之后的經(jīng)營。 美食城和銀鏡店都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立足,其實不用祝子翎再cao什么心,便是幾個月沒有新菜式和新妝面,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不過祝子翎還是想了些東西寫下來,之后店里有什么事也可以隨時通信。 林姨有些擔(dān)心祝子翎跟著去邊關(guān)會有危險,但見他沒有改的意思,也不好再多勸,只好讓他把周生也帶上。 祝子翎卻又搖了搖頭:“周生就留在京城。我又不缺人伺候,帶他去西北也沒什么用。相反我嫡系的人也就他一個,我出門了這些產(chǎn)業(yè)當(dāng)然要他留下來幫忙看著?!?/br> 在外容昭肯定也不會虧待他,但林姨雖然也知道容昭對祝子翎好,見人要遠(yuǎn)行顯然還是止不住擔(dān)憂,只是到底說不過祝子翎。 “我又不去前線,去了西北頂多就是艱苦一點,沒什么危險的。反倒是店里這邊,我和王爺一走就相當(dāng)于靠山走了,要格外小心些?!弊W郁嵴f道。 他跟容昭一離開,大部分人應(yīng)該還是會懾于厲王府的名頭,但也保不齊有膽子大動歪心思的,祝子翎讓店里的人在他們走后格外提高警惕,損失些錢財東西不要緊,絕不能讓人動手腳壞了口碑。 因為容昭如今沒什么發(fā)病的危險了,這次蕭越銘和一隊暗衛(wèi)便被安排留守京中,正好能順便給這幾個店增加些保衛(wèi)。 撫幼院那邊也怕人動手腳,按照容昭原來那個兇殘的名聲,某些陰損的人想要再從這方面抹黑他,八成會暗害院里的小孩,再來散布厲王沽名釣譽辦撫幼院,實際卻殘害虐待幼童的消息。因此祝子翎干脆讓幾個暗衛(wèi)以武師傅的身份進(jìn)了撫幼院,盡量防患于未然。 就在厲王府的人紛紛四處忙活的時候,另一邊的譽王府卻是顯得死氣沉沉,來往的丫鬟仆人都不敢嬉皮笑臉或者大聲說話,府上唯一會清晰回蕩的響聲是一陣陣乒乒乓乓的嘈雜聲響——那是譽王又在砸瓶瓶罐罐泄憤。 突如其來的響聲讓路過的丫鬟瑟縮了一下,往聲音來源處看了一眼,旋即很快反應(yīng)過來,臉上露出害怕的神色,躲著那邊快步走了。 這次回來之后,他們王爺再看不出之前的翩翩氣度,反倒越來越像個瘋子,三天兩頭就要發(fā)脾氣。砸東西還是好的,莫名發(fā)作下令把下人打得皮開rou綻的次數(shù)也不少。如今便是原來有爬床心思的丫鬟,這會兒都想方設(shè)法躲著譽王走了,王妃和幾個妾室更是能避則避,見到譽王時也顯得十分僵硬。 這些人這樣的反應(yīng)反而讓譽王的怒氣越來越大,瓷器擺設(shè)換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了。 不過譽王確實已經(jīng)憋悶很久了,自從被容昭擰斷一只手,還反被罰去了云光寺思過,譽王就幾乎相當(dāng)于一直被關(guān)著。如今終于被永宣帝召回京城,卻是因為更加危險倒霉的麻煩,一回來就又被禁足在了王府。 如今他幾乎什么都不能做,得來的消息也幾乎只有壞的沒有好的,難免控制不住情緒,變得越來越焦躁。 看著眼前自己剛剛制造出的一地狼藉,譽王略微恢復(fù)了幾分理智,擦了擦手上一道細(xì)微的傷口,冷聲叫人進(jìn)來打掃。 仆人進(jìn)來后,動作十足的小心翼翼,頭也不敢抬,行禮時聲音都有些發(fā)抖,譽王看得又是一陣不痛快,差點又想發(fā)作,深吸一口氣才勉強忍了下來,冷哼一聲甩手走了。 走出屋子之后,倒是難得有人迎了上來:“王爺,相爺來了?!?/br> 譽王怔了怔,很快迫不及待道:“帶本王過去?!?/br> 雖然被禁足,但外面的消息蔣家還是能隨時傳進(jìn)來的,但平常只動用信任的手下就行。這次蔣慶澤作為左相和譽王的外祖父,親自上門來找譽王,顯然是發(fā)生了極為重要的事。 蔣慶澤如今年逾五十,但看起來算年輕的,本來還算一頭烏發(fā),然而這段時間費盡心力提心吊膽,竟是一下冒出了不少的銀絲,面色也顯出幾分憔悴疲憊來。 譽王看到人先是怔了一下,接著不由眉頭緊蹙,語氣憂慮:“外祖父,您……您怎么親自來了?是又出什么事了?” 蔣慶澤卻是微微搖頭,讓譽王再檢查了一遍,確保安全僻靜,沒有人偷聽,這才說道:“晉王現(xiàn)在差不多已經(jīng)到了江南,厲王馬上要啟程前往西北?!?/br> “……這其中有什么問題嗎?”譽王一時沒有聽懂。 蔣慶澤一雙鷹目定定地看著他:“不能讓厲王走了?!?/br> 譽王聞言眉頭緊鎖,不解道:“……這是為何?” 蔣慶澤沉默片刻,“晉王不在,你若要登基繼位,便絕不能讓厲王與西北大軍會合,否則無異于放虎歸山了?!?/br> 譽王片刻后才反應(yīng)過來蔣慶澤話中隱含的意思,呆了一會兒,仍有些不可置信地望著他:“外祖父的意思是……是要這個時候……” 最后的逼宮上位幾個字譽王遲遲沒能說出來,顯然仍舊不敢相信,蔣慶澤卻點了點頭,“不錯,這個時候動手已經(jīng)是最好的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br> “晉王離京,一時半會兒趕不回來,這時候皇帝出事立你為太子,并且立刻直接繼位,對方之后再是后悔也無力回天。且厲王還未離開,身邊沒有那十幾萬大軍護(hù)衛(wèi),還可以想辦法在京城里徹底解決這個心腹之患?!?/br> 蔣慶澤說得肯定,顯然是已經(jīng)做好了打算,譽王聽得目瞪口呆,思緒仍然有些發(fā)飄:“這、這樣行嗎……會不會太冒險了?”他咽了下唾沫,嗓子干澀道:“就、就不能再慢慢想辦法讓父皇立我為太子嗎?再說……再說父皇現(xiàn)在還年富力強,突然出事,肯定會引起懷疑的?!?/br> 對此蔣慶澤早有準(zhǔn)備,冷冷說道:“只要及時把厲王一并解決了,之后關(guān)于皇帝出事的原因,盡可以都推到厲王頭上。有一個名頭堵住天下悠悠眾口即可,奪嫡之爭,本就是成王敗寇。晉王無能,只要你先名正言順登基,他回京也成不了氣候?!?/br> “皇帝既然年富力強,若要等儲君繼位,不知還要多久。況且這個太子還未必立的是你。到時候若想再成事,可比現(xiàn)在還要名不正言不順得多?!笔Y慶澤說著深深看了譽王一眼。 “……” 譽王雖然仍舊有些難以接受,但聽見這話,也確確實實有幾分心動了。 不逼宮的話,就算一切順利,他也還得要十年二十年才能當(dāng)上皇帝,但如果真能像蔣慶澤說的那樣,或許再過十天,他就可以龍袍加身了。 譽王不愿意逼宮,是因為對永宣帝確實有些父子親情,但古往今來皇家血脈相殘的故事何其多,無外乎是在權(quán)利的誘惑之下,那一點血脈親情其實不值一提罷了。 見譽王眸光閃動,已經(jīng)有意動之色,蔣慶澤這才放松了神色,轉(zhuǎn)變語氣,嘆了口氣,說道:“其實如今不走這一條路,殿下和我們也沒有其他辦法了?!?/br> 譽王聞言皺眉看著他。 蔣慶澤說道:“殿下這一年來接連不順,自從祝瑞鴻那匹夫被胡家的棄婦報復(fù)告發(fā),事情其實便已經(jīng)走到了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地步。便是沒有后頭被人挖出來的沉金船案,想要再讓皇上立儲時不排斥殿下,估計至少也得再耗費三年五載的功夫。皇上雖然還稱得上是龍馬之年,但這個年紀(jì)還未立儲的天子也少有,立儲之事如今已越來越迫在眉睫,想來再拖不了那么久。” “便是往好了想,殿下勝算也不大。更何況……”說到這兒蔣慶澤也忍不住眉頭緊蹙,顯然對如今的境況也很是不滿意,“更何況如今結(jié)黨貪腐案已經(jīng)越鬧越大,晉王還去了江南查證?;噬喜⒉簧?,哪怕晉王查不出什么東西來,有宋新原參與貪墨那三十萬兩黃金的證據(jù),還有更多人在為此事遮掩的證據(jù),皇上其實多半也已經(jīng)認(rèn)定此事與我蔣家、與殿下有關(guān)了。” “皇上本就偏寵韋貴妃和晉王幾分,有此一事,殿下想來再與儲位無緣。便是明面上沒有證據(jù),皇上念及舊情興許不會再追究殿下和我等,但必然要進(jìn)一步打壓殿下手中的勢力。經(jīng)此一役,往后殿下再想爭儲,恐怕也沒有多少倚仗了?!?/br> “若是讓晉王即位,往后殿下和我蔣家絕對不會有好日子過,甚至能不能保全性命都難說。故而殿下如今實則已經(jīng)是走投無路了!為免落得被晉王戕害身死魂消的下場,也只有這個時候放手一搏了?!?/br> 譽王還沒有意識到情勢對他來說已經(jīng)糟糕到了這種地步,聽了蔣慶澤這一通分析,徹底動搖起來。片刻后,咬了咬牙道:“外祖父是如何打算的?能有幾分把握?” 蔣慶澤眼中精光一閃:“我與皇后娘娘已經(jīng)做了安排,只等殿下下定決心。此等大事難以判斷把握,盡人事聽天命罷了?!?/br> 見譽王略顯憂慮地皺起眉,蔣慶澤微微一笑:“不過依老臣所見,殿下自然該是天命加身、眾望所歸之人。” * 厲王府里,去西北的行禮已經(jīng)裝了六輛車,所幸都是些生活用品和吃的,不怎么沉,到時候馬拉著跑官道應(yīng)該不影響趕路。 容昭把京中的事情安排得差不多,剛能歇下來,又接到了一個有點古怪的消息。 “探子說,宮里最近的動靜有點奇怪?!狈胶営謥硐蛉菡褏R報:“因為貪腐案,皇帝連帶生了蔣皇后的氣,把鳳印都給了韋貴妃。蔣皇后是最愛冷靜自持那一套的人,前段時間都深居簡出,最近不知怎么,竟然主動去找皇帝小意求和。被拒之門外丟了面子還一再又去,聽說最近天天都去給皇帝送補湯呢。” 容昭微微蹙眉,一時判斷不出什么,問:“皇帝什么反應(yīng)?” 方簡:“據(jù)說一開始給蔣皇后甩了幾次臉子,后來興許看蔣皇后一再低頭,就心軟跟人好好說話了。如今據(jù)說是'帝后和睦'?!狈胶喺f著感覺有點好笑,補充道:“鳳印還是在韋貴妃手里。”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事發(fā)生么?”容昭頓了頓,問道:“除了蔣皇后,譽王那邊如何?蔣家呢?” 方簡皺眉仔細(xì)回憶了一番:“好像……沒什么特別的。” “倒是城門那邊有個消息,說這兩天進(jìn)京的會武的人似乎有點多。” 這兩個消息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容昭思忖了一下,似乎隱隱感覺到了什么,但又沒法形成切實的想法。片刻后沉聲道:“目前看不出來什么,讓各方面都關(guān)注著?!?/br> 總感覺……他這次一走,京城里可能會發(fā)生不小的變故。 容昭眉心微蹙。 好在決定將祝子翎一起帶走了,要不然恐怕確實不能讓人放心。 等他們離開,京中再起變故應(yīng)該也影響不到他和祝子翎什么。畢竟有霍玄照那幾萬京畿守備軍在,哪怕是有人謀朝篡位,應(yīng)該也能壓制住。 不過容昭還是特地又去和霍玄照見面談了談,將京中可能有變務(wù)必盯緊動向,以及到時候如何聯(lián)系應(yīng)對的事情商量了一番。 雖然容昭有些隱隱的預(yù)感,但沒想到的是,變故比他想的來得還要快。 就在他和祝子翎要啟程出發(fā)的前一個晚上,宮里來人敲開了厲王府的門。 第184章 “皇、皇上急召幾位王爺進(jìn)宮?!眰髦嫉男√O(jiān)見容昭因為大晚上匆忙過來接旨面帶寒霜, 連忙慌慌張張地說道。 容昭聞言頓時皺起眉:“什么事?” 叫幾位王爺進(jìn)宮這個說法很是奇怪,且不說大晚上能有什么事,就是永宣帝突然出毛病想把兒子都叫到跟前聚聚,也肯定不會叫他給自己添堵。 小太監(jiān)顯然挺怕容昭的, 被問得連連搖頭:“小、小的不知?!?/br> 這種經(jīng)不起事的小太監(jiān)確實也知道不了太多, 容昭換了個問法:“知不知道另外還傳召了哪些人?” 小太監(jiān):“小的……小的只知道似乎還傳了幾位閣老和重臣……” 容昭微微一怔, 旋即臉色微變。 毫無預(yù)兆地突然把閣老重臣和皇子親王都一并叫去宮里,往往都是一種情況—— 皇帝要不行了。 但永宣帝如今還算年輕康健, 身體也沒什么毛病, 怎么會突然一下子就不行了? 容昭心中一下閃過些許猜測,又看了一眼傳旨的小太監(jiān), 確認(rèn)他不像是知道更多, 應(yīng)下旨意轉(zhuǎn)身先回了屋。 “出什么事了,怎么這么晚跑過來傳什么旨?”祝子翎窩在被子里, 見到容昭回來立刻問道。 他打了個哈欠,眨了眨眼后才注意到容昭的神色竟然有幾分凝重, 不由怔了一怔,旋即也鄭重起來,坐直了問:“真的出了事?” 容昭點了點頭:“皇帝應(yīng)該是出事了,而且恐怕快要不行了?,F(xiàn)在急召皇子和重臣入宮?!?/br> 祝子翎微微睜大了眼睛,跟著皺起眉:“……怎么回事?皇帝這個時候明明不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出什么事才對。 “難道皇帝吃魚被刺卡出毛病了?還是突發(fā)惡疾?”祝子翎試圖假設(shè)。 容昭還在思索,沒有注意到祝子翎差點說漏嘴的話,沉聲道:“我恐怕是……有人謀逆逼宮。” 祝子翎聞言一愣,倒是沒被謀逆這件事嚇到,第一反應(yīng)是:“怎、怎么這么早?” “嗯?” 見容昭投來些微不解的目光, 祝子翎反應(yīng)過來,連忙找補了一下:“我是說, 怎么這就有人謀逆了……” 他停頓片刻,試探問道:“是不是譽王干的?” 容昭微微頷首,這次倒不覺得意外。晉王都不在京城,這個時候會逼宮的皇子,想一想也就只有譽王了。 而且結(jié)合最近的那些消息,確實都可以串聯(lián)起來。 “譽王深陷貪腐案,所以趁晉王離京便冒險逼宮?;实鄞蟾攀潜幌铝硕?,蔣皇后近來堅持給皇帝送補品,估計就是為了找機會干這個。最近多的那些入京習(xí)武之人,恐怕也是蔣家為逼宮找來的死士。”容昭將信息捋了一遍,皺眉道:“譽王和蔣家下手果斷倒是出乎我的預(yù)料,也不知皇帝現(xiàn)在是死是活?!?/br> 祝子翎知道前世里就是譽王矯詔,晉王逼宮,雙雙謀逆,最后讓容昭坐收了漁翁之利。但現(xiàn)在譽王謀逆的時間竟然提前了許多,即便他有前世記憶也還是猝不及防,一時間倒是有些難以想到應(yīng)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