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另立
一南一北,一處是京畿重地,一處是風(fēng)華鼎盛,富貴奢靡的江南。 兩處幾乎同時接到了皇帝寫給韃子的降書,又幾乎同時喊出大唐帝國不降的口號。 江南,李冥銳雖然將手下的精兵都送回了京城,然他鎮(zhèn)守江南和越藩,手中的實力并不弱,他曾經(jīng)是大唐的英雄,在崇拜和推崇英雄的大唐,他聲望很足。 皇帝為了拉攏或者說安撫李冥銳,賞賜了他尚方寶劍,李冥銳子在平王世子,以及江南第一世家齊王妃娘家的幫助下,逐漸的坐穩(wěn)江南。 在皇帝出征前,隱約傳出了李冥銳會取代越王鎮(zhèn)守藩地的流言。 雖然只是流言,可也說明,在江南和越藩,燕國公世子有莫大的影響力。 正因此,皇帝有些心機(jī),才有了御駕親征的事情。 如今皇帝簽了降書,聲望跌到谷底,李冥銳在江南喊出不降,江南的官員大多被李冥銳和平王世子控制住了,誰也不愿意投降韃子,做韃子的奴才,有李冥銳挑頭,即便將來皇帝重返京城,也無法過多的怪罪江南的官員。 他們是被李冥銳逼得……同時江南有不少大家族蠢蠢欲動,天下大亂,諸侯割據(jù),即便他們做不成割據(jù)一方諸侯,還不能扶持起一個江南王? 江南集中了天下一半以上的財富,又有長江天險在,即便韃子攻破了京城,一時也奈何不了江南。 劃江而治,徐徐圖之,光復(fù)京城并非不可行的事兒。 李冥銳本身也姓李,也是皇族血脈旁支,況且還有真正的先帝親孫平王世子在,擁護(hù)平王世子為帝,他們沒準(zhǔn)還能混個從龍功臣。 于是,江南大多數(shù)人隨著李冥銳高喊不降,江南百姓為解救被俘的帝王,興兵北上忙碌了起來。 平王世子出面應(yīng)付江南官員,士紳,盡力穩(wěn)住他們,如果江南獨(dú)立的話,也只能有一個諸侯。 李冥銳將藏私留下的強(qiáng)兵種子打散,重新訓(xùn)練整編江南的駐軍,先防范有人趁此興兵造反,同時李冥銳也準(zhǔn)備就近北上馳援京城。 “你確定寧欣會在京城?” “嗯?!?/br> “你確定她不會投降……” 平王世子摸了摸鼻子,訕訕的低頭:“我曉得她的本事,不過她總是女子不一定能抗衡得了京城的權(quán)貴,京城直面韃子鐵騎,他們投降的可能性很大,寧欣一人在京城太辛苦了。萬一京城失手,云澤對她一直賊心不死……你就不擔(dān)心?” “我相信寧欣的選擇,也相信她能在我和齊王殿下回援京城前震懾住京城重地,只要京城不降并不被興兵南下的韃子攻破,大唐帝國便不會滅?!?/br> 也不會出現(xiàn)諸侯格局的局面。 “呼。” 平王世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既然你這么說,我也不說矯情的話了,咱們干吧!” 兩人的手交握在一處,目光相碰,同聲說道:“舍生忘死,匡扶社稷,驅(qū)除韃子,共保大唐。” 他們一起大笑,誰都沒想過趁此機(jī)會問鼎神器,皇帝還是留給齊王做好了! “當(dāng)年咱們四人結(jié)識于蘭山寺,你可還記得?” “記得。” 李冥銳嘴角帶出一絲懷念的笑容,那時的寧欣柔美可人,脾氣卻是倔強(qiáng)的……寧欣拉著他奔跑的情景,他一輩子都忘不掉。 寧欣在佛前祈福的樣子,他也不會忘記的。 “我想你也會記得,你抽中了風(fēng)云簽!”平王世子站在李冥銳身邊,側(cè)頭看了一眼,惱怒道:“喂喂,你的笑容很yin蕩……想她了?真不曉得她怎么在當(dāng)初就挑中了你……” “沒她,就沒我今日?!?/br> 李冥銳緊了緊拳頭,另一只手扶著懸掛在腰間的寶劍,凝視著京城方向,“無雙郡主給了我一碗飯,她給了我一切?!?/br> “叫寧欣就是你的恩人吶?!?/br> 平王世子調(diào)笑道:“兄弟,你同我說實話,你是更喜歡無雙郡主還是她?” “自然是我妻子!” 李冥銳不滿的斜睨了平王世子一眼,他經(jīng)常吃醋,寧欣偶爾因為無雙郡主吃一會醋,也顯得她更重視自己,“我對無雙郡主只有感激,并無男女之間的情愛?!?/br> 唯有一直陪著他,幫著他的寧欣才能牽動他的整顆心。 “這話如果讓寧欣知曉,我饒不了你!” 李冥銳勒住了平王世子的脖子威脅著,平王世子努力呼吸,“知道了,知道了,我保證不說!” 平王世子撫摸著不給勒紅了的脖子,對李冥銳翻了個白眼兒,實在是見不得他思春,思念嬌妻的樣子,提起一塊石頭,他是不是也應(yīng)該找個知心的世子妃了? 他們都有著落了,只有他一個還孤單著,回京后,平王世子可不想再受李冥銳和寧欣膩在一起的刺激! 京城,金殿上。 寧欣冷聲說道:“江南不會接下陛下的降表,江南不會投降韃子,而且江南也不會亂,江南太平,天下也就安穩(wěn)了一半,江南對京城的支援不會少。燕國公世子不出一月定然會揮軍北上,他統(tǒng)領(lǐng)的燕云飛騎銳不可當(dāng),是韃子最為懼怕的騎兵,有他在,韃子入主中原的美夢一定會破滅的。” “世子夫人怎會知曉?世子爺給您送消息了?” “世人大多說,他有今日,一半靠運(yùn)氣,一半依靠我們寧家。但我今日當(dāng)著眾位大臣的面反駁一句,運(yùn)氣能助人成功,但不會一直在他一個人身上,至于寧家……不是他的話,寧家又算什么?” “我的夫婿走到今日,在于他自己的努力,你們都錯看了他!也低估了他!” 大臣們微微一愣,首輔閉緊了嘴唇,次輔上前道:“您所言立小皇子為帝,被韃子俘虜?shù)谋菹略趺崔k?韃子會不會殺了陛下?小皇子身體不好,怎能做帝王?” 平王爺感到旁人的注視,此時他不能不說話,“本王贊同燕國公世子夫人所言,先以小皇子為主,等到打退了韃子,在行考量何人為帝!” 長樂公主一直站在寧欣身邊,她雖然沒開口支持寧欣,但她的表現(xiàn)足以讓在場的大臣明白,她對寧欣所言是贊同的。 “大唐不降,被韃子俘虜?shù)谋菹虏拍芷桨?,如果大唐皆投降韃子,韃子坐穩(wěn)中原,陛下和皇族李家還有必要存在么?云澤想要挾天子令諸侯……可大唐皇族是有繼承帝位的繼承人?!?/br> 寧欣深吸一口氣,方才同朝臣的辯駁已經(jīng)很勞神了,她的臉色凝重中泛著一分蒼白,她很累,但她必須得支撐下去,眼前的困境并不是這場攻防戰(zhàn)最為艱苦的時候,云澤即將到來且兵圍京城的大軍,才是寧欣的心腹大患。 為了以后京城的安危,寧欣必須忍著不耐,疲倦說通留在京城的大臣勛貴支持她,聽從她的命令。 京城攻防戰(zhàn),稍微疏忽一處,就有可能導(dǎo)致崩盤。 “大唐皇族祖上曾經(jīng)留下過,大唐皇族寧可戰(zhàn)死,也絕不投降韃子的話……” 長樂公主一聽這話,身體一震,“你的意思是,莫非父皇……” 寧欣沉重般的點(diǎn)頭,感傷的說道:“云澤狡猾多端,這章降表未必是陛下親筆所寫,云澤為了瓦解大唐抵抗韃子的意志,造假并傳播假消息不是不可能。況且陛下有皇族的傲骨,豈會輕易投降韃子,并拜云澤為義父?沒準(zhǔn)陛下已經(jīng)……” “眾位與其在此處啼哭,不如奮起反抗韃子為陛下報仇!” “國難顯忠臣!此時正是大唐帝國危機(jī)關(guān)頭,我懇求諸位放下彼此的成見,猜疑,安撫京城百姓,共抗韃子鐵騎,哪怕我們戰(zhàn)死京城,也要拖住韃子進(jìn)兵的腳步!” “投降韃子,眼看著帝國破滅,眼看著中原百姓在韃子鐵騎下呻吟,我們怎么對得住列祖列宗?奉蠻夷為主,即便一世富貴,不覺得羞恥么?哪還有臉教導(dǎo)子孫后代?” 寧欣目光環(huán)顧金鑾殿上的大臣,“贊同另立皇子,誓死守衛(wèi)京城,共赴國難的人,請舉手!” 她第一個把手臂舉起來,長樂公主是第二個,平王爺在另立皇子時皺了皺眉,眼角余光瞄了寧欣一眼,是在給齊王鋪路?自己唯一的兒子同齊王關(guān)系親近,兒子實在不是做皇帝的材料……經(jīng)歷過這次戰(zhàn)火,大唐再也承受不住內(nèi)亂了。 左右他也沒想過做皇帝。 平王爺慢慢的舉起了手,“誓與京城共存亡!” 勛貴一系的領(lǐng)袖之一晉國公完全是支持寧欣的,他難得同老對頭有一樣的意見,兩人幾乎同時舉手,隨即相識而笑,勛貴中即便有人想要投降,在惶惶的金殿上,身邊的同行大多視死如歸,他們也是漢子……哪有臉面做了數(shù)典忘祖的懦夫? 金殿上的人不管是不是有必勝韃子的信心,但此時他們齊刷刷的舉起手臂。 寧欣看著眼前仿佛大樹擎天高舉起來的手臂,眼底泛起一絲淚光,她不是一個人守護(hù)京城……云澤,您絕對想不到,我有完全的陷陣營……想不到我會主張另立皇子! 在云澤領(lǐng)兵趕到京城前,大唐帝都公布了詔書,留在皇宮中的小皇子暫代皇帝之責(zé),朝政托付給內(nèi)閣,安樂公主。 京城攻防戰(zhàn)由燕國公和平王主持,其實真正拿主意的人是寧欣!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