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嚴明官員升降,得罪的是大慫分權(quán)制衡和差遣官制度下誕生的大量碌碌無為,因為磨勘法做著自己熬資歷就能美美升職美夢的庸常中下層官員。 限制官員濫進,侵犯的是大慫上層可以依靠恩蔭制度,讓自己家族子弟得享官員富貴的高層的利益。 慎選地方長官更是給以上兩種人員達成了雙殺結(jié)局:沒能力的庸碌官員感覺自己仕途無望,牙直癢癢恨不得天天祈求一遍范仲淹下臺,而高層官員看著那條要求各級長官保薦下屬的要求直罵娘。 是,自己保薦聽上去很爽很適合培植自己勢力是吧? 但是跟他們提出這條的是范仲淹,是那個之前已經(jīng)把他們狠狠得罪過,所有人都知道這男人對官員吏治是真的能下狠手下死手的范仲淹?。?/br> 你猜他之后會不會幽幽來上一句,保薦官員不合格保薦者需要連坐的? 勞資只想享受好處不想承擔責任,更不想被傻缺下屬稍有不慎一起帶走!】 高層文官:…… 焯。 你別說,你還別說。他們因為范仲淹這個時候還沒開始怎么對他們動手,沒品嘗過原本未來上自己吃過的苦。 就算已經(jīng)聽了兩條改革的措施,他們也還沒做好范仲淹這把是來真的的心理準備。在聽到允許各級長官保薦下屬這條的時候,第一時間竟然忍不住有點心動。覺得他到底還是自家人嘛,是知道怎么給文官悄悄從皇帝眼皮子底下多撈點好處的。 但連坐,那就真的要大命了吧?! 只聽過手下人為他們付出奔走,沒見過他們這些大佬要為手下人犯的錯買單的啊! 更關(guān)鍵是——他們之中不少人驚恐地對視一眼,在對方同樣瞳孔地震般的眼神中讀出了相似的微妙: 總感覺,范希文那家伙,確實做得出來這種事情?。?/br> 他幼年生父早逝,跟著改嫁的母親到了繼父家生活,和生父家那邊便稱不上多親近。同時雖然沒有對他們這些人坦言過繼父待他如何,但聽說過他曾經(jīng)叫朱說的人想想都明白,這跟朱家人之間肯定有點矛盾糾葛在啊。 那他又沒什么家族勢力在背后拖累著,下手不狠才怪吧! 【除此之外,他還改革了科舉制度。要求將原本重視詞賦的進士科改為重視策論,原本只需要死記硬背的明經(jīng)科改成需要闡明經(jīng)義的道理?!?/br> 后世人,深深地吸了一口長氣。 【這條看似和已經(jīng)通過了科舉考試的官員沒有干系的決策,某種意義上得罪人的范圍才是最廣的: 他直接無差別掃射了所有試圖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學子,使得他們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和心血一朝白費,必須強迫自己重新學習新的考試內(nèi)容,全部站在了幾近統(tǒng)一的原始起跑線上。 在古代儒家“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影響下,斷人入仕之路和斷人希望又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呢? 甚至不用說古代,哪怕現(xiàn)在都到了二十一世紀了,高考考綱的每一次變動,甚至高考考卷上時而出現(xiàn)的“創(chuàng)新難題”,難道不都伴隨著一堆人的痛苦哀嚎嗎?現(xiàn)代的新高考改革,尚且要既慎重地選擇循序漸進,在通知換新課本新課標新范圍的同時,給已經(jīng)學習了一兩年的新高二高三考生保留了繼續(xù)學舊課本,考舊考綱的權(quán)力,讓他們就算要面臨著摸著石頭過河這樣的坎坷局面,卻也不至于為了自己白學而陷入絕望。 范仲淹這樣做,簡單給大家伙一點小小的代入感,就相當于讓你在已經(jīng)學完舊考綱,在高三那樣痛苦的環(huán)境中掙扎著存活,將自己的應試技巧和基礎(chǔ)知識已經(jīng)磨礪得滾瓜爛熟的前提下。 臨高考了(宋朝科舉在英宗確定三年一考之前,基本上一年一次,這改革的指令是真的很“臨近高考”),突然告訴你,高考改革了,新考綱新題型新范圍,咱得重新學重新練,你原本學的沒什么用了,老師上課可能隨口跟你講過的課外拓展才是重點。 殺人誅心——哪個學生如果面對這樣的情況能做到不心態(tài)爆炸,保證自己沒想過cao刀殺去這樣提議的專家門口呢。 就算所有人都給你灌雞湯,說些沒用的“沒事,大家都是一樣的,之前都沒怎么接觸過,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你沒有落后的,放平心態(tài)~” 呵,考過高考,或者說只要考過大考的都知道,這些只不過是你看著打擊心態(tài)不會做的題目,預感自己這次要涼,所以勉強安慰自己快把眼淚收回去別弄臟試卷的借口而已。 要真的誰都能這么心態(tài)平和,那葛軍葛大爺?shù)膫髡f為什么能在高考學子的口中代代相傳,高考2x22屆考生為什么會在一年之后心態(tài)還能依舊持續(xù)破防自嘲小丑。 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普通人,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為自己而活著的。我們固然鼓勵謳歌高尚的情cao,卻也應該給無數(shù)掙扎著想要改變命運的人們留下合適的余地。 范仲淹的改革,難道真的只像課本上告訴你的那樣,是因為觸動了官員集團的利益,不被大多數(shù)官員所支持,最終導致失敗的嗎? 是,也不全是。 看看這條科舉改革吧。它所最為傷害的,難道會是跟那些官員有所關(guān)聯(lián)的官宦人家出身的子弟嗎? 他們確實會不滿,確實會和自己家里的長輩官員們抱怨,確實會和整個官員集團糅合成同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