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節(jié)
江海潮不愧是親姐,總算后知后覺地反應了過來:“你是說花鳥市場把這個當成了捧花,不是他們經(jīng)營的范圍,所以才沒興趣?” 海音露出了歡喜的笑容,她就說大姐最聰明嘛。 “捧花是鮮切花,花店才賣捧花呀?!?/br> 得。 吾等凡人皆面面相覷。 搞了半天,他們是搞錯了方向,捧花盆栽的真正的戰(zhàn)場是鮮切花呀。 哎,他大概就是為什么他們做不出奧數(shù)題。 天才想問題的角度跟他們永遠不一樣。 可是哪兒搞鮮切花批發(fā)呢? 這個問題連海音都不知道答案。 她在城里的時候,雖然經(jīng)常被老師帶出去逛街,可她沒瞧見鮮切花的批發(fā)市場啊。 江海潮二話不說,直接一個電話打去找周mama。 她是愛花之人,她應該清楚吧。 然而周mama更加茫然,鮮切花她知道,不就是捧花嘛,那個是正兒八經(jīng)的貴。碰上銷售旺季,比方說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一支月季花能賣10塊錢,聽的都能嚇死人??扇思一ǖ甑娜苏f了,他們從昆明空運過來價錢就很高,落地的批發(fā)價一支也要5塊錢呢,10塊錢零售出去,他們也沒賺什么錢。 江海潮聽的倒吸一口涼氣,一支月季花而已啊,就這么貴! 她頓時覺得此事大有可為,立刻興沖沖地追問:“阿姨,那鮮切花批發(fā)市場在哪里呀?” 這個問題周mama是真不知道。 可她十分夠意思,發(fā)動了自己強大的人脈圈打電話問了一周人,最后給小學生的回復是:本市沒有鮮切花批發(fā)市場。 本地的鮮切花有兩種主要來源,一個是市園林公司的生產(chǎn)基地,主要種的是月季、菊花、滿天星、香石竹,還有少量的馬蹄蓮和百合。但這只是小頭,大部分情況下,花店貨源依賴于另一個渠道,那就是從外地拖過來,比方說廣州、深圳、昆明,都是常見的地方。省城也是個供應渠道。 江海潮不敢相信:“那他們就得滿世界跑,連個小商品批發(fā)市場都沒有?” 周mama被逗樂了,實話實說:“還真沒有。你問這個干什么呀?” 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江海潮當然不好意思說,只能打太極:“我想看看市場上哪些花受歡迎,我們這邊能不能種?!?/br> 周mama遺憾極了:“那你可能只好跑花店看咯,這個可說不清楚?!?/br> 電話掛斷了。 楊桃疑惑地看著她:“大姐,我們要跑花店推銷嗎?” 江海潮摸了摸下巴,下定決心:“咱們市太小了,沒批發(fā)市場正常,省城肯定有。而且省城的批發(fā)市場肯定很大?!?/br> 大家頓時又來了精神。 只是省城的鮮切花批發(fā)市場,大門究竟朝哪個方向開呢?也沒誰聽說過呀。 江海潮眼睛珠子一轉(zhuǎn),立刻有了主意:“問林業(yè)大學唄,他們自己搞大棚種花,肯定曉得?!?/br> 盧艷艷不得不踩下急剎車:“哎哎哎,人家省城有批發(fā)市場的話,那也可以直接從大學進花呀,為什么要舍近求遠,跑到我們這兒來了?” 江海潮卡殼了,只能咬咬牙,一跺腳:“那我們把花盆賣給他們好了?!?/br> 看吧,看吧,忙到后來還是會顛倒,變成了賣花盆。 江海潮卻振振有詞:“我是把花盆賣到省城去。你們想想看,到時候他們從省城進花,要連著盆一塊兒的?;剡^頭來他們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本市也有這樣的花盆這樣的花,從我們這兒進貨比省城更便宜。你們說,他們會怎么選?” 好吧,勉強算你有道理。 打你的電話去吧。 于是倒霉的研究生jiejie明明都已經(jīng)坐在床上敷著面膜看書了,還要被迫從溫暖的被窩里爬出來,好接小學生的電話。 但是對于小meimei的提問,她十分沒好氣:“沒有,省城哪兒來的鮮切花批發(fā)市場?” 啊,怎么可能!這么大的省城,街上那么多花店,沒批發(fā)市場,他們要從哪兒進花? “有生產(chǎn)基地呀。”說到了本行,研究生jiejie如數(shù)家珍,“園林局從意大利引進的溫室設備,有個薔薇花工廠;蔬菜研究所是從荷蘭引進的,還有個月季園,嗯,市中心那邊的苗圃專門生產(chǎn)菊花,還出口日本呢?!?/br> 她掰著手指頭數(shù)了數(shù),省城大大小小種植鮮切花的單位足有20多家,有200多個大棚,100多畝地,一年生產(chǎn)200多萬支鮮切花。 大家倒吸一口氣。 乖乖,好多哦。 但是江海潮反應很快:“那夠嗎?應該不夠吧。我們這邊還有花店從昆明那邊進花呢。如果是省城供應的上的話,那他們沒必要舍近求遠?!?/br> 雖然她搞不清楚鮮花真正的運輸費嗎?但越遠運費越貴,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呀。 “肯定不夠啊?!毖芯可鷍iejie直言不諱,“光省城全市就有300多家花店呢,80%以上要靠從外地進口?!?/br> “那為什么沒有批發(fā)市場呢?如果有統(tǒng)一的批發(fā)市場,大家就能直接去批發(fā)市場上挑貨,不用費那么大功夫了?!?/br> 研究生jiejie無奈:“你真是說孩子話。鮮切花跟盆花能一樣嗎?它的保存期限很短的。就說從外地進口吧,像從昆明到省城,禮拜二禮拜四禮拜天各有一航班。昆明過來的花一般是第一天上午由花農(nóng)采摘,然后下午運到批發(fā)市場。待到晚上批發(fā)商包裝整理好了,第二天早上到機場,然后第三天才能抵達省城。最最快的方法也是第一天上午采摘包裝好了,下午送機場,第二天上午飛到省城。這個過程當中,機場是不可能有任何保鮮設備的。 你想想看,如果花到了機場之后,還要再走一道程序進批發(fā)市場,是不是起碼得耗費一天時間?到那個時候,花店是去進鮮切花還是干花呀? 這還算好的,走的是空運。要是火車的話,速度會更慢。” 小學生的失望極了。 難道就沒有鮮切花批發(fā)市場嗎? 研究生jiejie下床只披了一件羽絨服,腳凍得吃不消,實在懶得好為人師。 “行了行了,你們這邊有傳真機的吧?正好我?guī)熜謩偘l(fā)了一篇關于省城鮮切花市場的營銷分析的文章,我給你們傳過去吧?!?/br> 小學生們真沒良心啊。 因為他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jiejie,你為什么不早說? 得虧他們知道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的道理,心里腹誹也沒說出來。 江海潮還嘴甜似蜜:“jiejie,我們賣得好,以后多進的花都記在你名下。” 嘿嘿。 現(xiàn)在大學在他們眼里也沒那么神秘高貴了。 最起碼的,他們知道研究生jiejie賣花給他們也是能拿提成的。 既然都是生意人,那就從生意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唄。 研究生jiejie直接回復她呵呵,還是立刻去找傳真機了。 文章發(fā)過來,小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圍著看。 乖乖,鮮切花市場發(fā)展好快啊。 按照那位博士哥哥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1992年的時候,省城鮮切花市場年銷量才100萬,但是到了1995年,已經(jīng)迅速飆到了1,300萬支。 今年的話,哦不,應該是去年了,1996年2月到5月份,已經(jīng)賣了600萬支。 oh my god,這個市場好驚人啊。 江海潮迫不及待往下翻,她想知道鮮切花的市場到底集中在哪兒。 出乎他們的預料,除了花店和流動花攤以外,飯店竟然也是鮮切花消費的大頭。省城星級飯店多嘛,平均每家日用量達到200支,一年下來竟然要消耗200萬支鮮花。 乖乖,這個市場真的好大哦。 而且賣花好掙錢的,一個5~10平方米大小的店面,夫妻兩個人經(jīng)營,一年利潤就有3~5萬。 大家又接著往下看,發(fā)現(xiàn)運費對于鮮切花的價格來講果然是大頭。甚至外地進口花的運費就達到了本地出產(chǎn)花的賣價。 江海潮一拍桌子,信心十足:“這個生意能做?!?/br> “大姐,我們要怎么做呀?” 學習小組的同學們也個個都盯著她。雖然寒假他們要補課,沒辦法在盆花銷售事業(yè)上發(fā)光發(fā)熱,但他們的心從來沒脫離過銷售團隊。 現(xiàn)在問題在于,不管是花店還是流動花攤,亦或者飯店,他們都沒有任何人脈可用。 江海潮盯著文章看了半天,上下劃了兩道線:“咱們兩條腿走路,一個零售,一個批發(fā)?!?/br> 批發(fā)就是把花盆賣去省城,找研究生jiejie搭橋。林業(yè)大學也有鮮切花生產(chǎn)基地,正是他們要找的批發(fā)市場啊。 倒霉的研究生jiejie回到床上還沒有重新捂暖和腳,又被電話call回頭。 聽小meimei要求她幫忙賣盆花,她差點沒氣暈過去,毫不猶豫地拒絕:“你做夢!” “10塊錢,jiejie你賣一盆花能賺10塊錢。這種捧花的批發(fā)價是25塊,花盆10塊錢批發(fā)給你,一捧花里種兩種花。刨掉成本,jiejie你能掙10塊?!?/br> 研究生jiejie瞬間心動了。 何止10塊呀,他們的生產(chǎn)基地批發(fā)賣給人家是10塊錢一盆花,但她自己拿的話,其實只要一塊錢。 如此算下來捧花盆栽的成本只有12塊,賣25的花,她能凈賺13塊呢。 但jiejie都保送研究生了,能是沒腦子的人嗎? 她瞬間就抓住了關鍵:“人家進的就是鮮切花,哪怕是做成花束的樣子,盆花也賣不掉呀?!?/br> 江海潮胸有成竹:“那就人無我有啊。我看文章里寫了,春節(jié)、國慶、五一還有帶八的婚慶吉日都是用花高峰。鮮切花要長得高,他們大棚的花不夠用的話,你就直接用我們的捧花盆栽頂上啊。再怎么說,從基地進貨肯定要比飛機空運過來省事方便還便宜。況且我們的花開的時間長,要比一般的鮮切花活的久多了。他們自己會算賬,看是不是買我們的盆栽更劃算。” 研究生jiejie被她說的眼前天花亂墜,不過那墜落的不是花,而是鈔票。但她還是心存疑慮:“這樣行嗎?會不會人家根本沒興趣?” 哎呀,真是的,是不是年紀越大念書越多,越是瞻前顧后,前怕狼后怕虎啊。 成不成,試一試不就知道了嗎? 還沒做呢,就想著不行。 江海潮使出了殺手锏:“jiejie,你別擔心。如果捧花盆栽賣不掉的話,花盆我們原價回收,絕對不會讓你虧一分錢。” 研究生jiejie二話不說:“成交,先給我拿100個花盆。” 果然是痛快人。 電話掛斷,大家都目瞪口呆,這么快就解決了?要是賣不掉的話,他們不是白折騰了嗎? 哪怕是原價回收,來回運費也要掏錢的呀。 江海潮卻信心十足:“春節(jié)花賣得俏的很。賣花的都曉得本地花要比進口花便宜,除非沒貨,否則他們也不愿意從外地進貨?!?/br> 盧艷艷仔細想了一圈,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問題:“照這樣的話,我們還是賣花盆呀。她那邊的批發(fā)價跟我們這邊都一樣,我們沒有價格優(yōu)勢的?!?/br> “沒事?!苯3辈患偎妓?,“我們的優(yōu)勢是可以送貨上門。只要打個電話過來,我們就能直接把捧花送過去,運費由我們來承擔,貨到付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