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紅蘿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我們這里每個人小時候都會吟唱這支兒童歌謠。小時候盼過年,因為到了年才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還有壓歲錢和有熱鬧(娛樂)看。 說起穿新衣,小時候的事讓我難忘。那時我家里收入低,我在家排行老四,一年中難得穿件新衣服,平時都是穿哥哥jiejie的。但是為了過年有好一點的形象去串門和拜年,到了年底的時候父母也會給我做一件新衣。那時,我一身的色彩便是勞動布衣與藍色布褲了。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飯后,我美滋滋的穿上新衣,那滿足的心情立即寫在臉上,只有在此時才感覺真的在過年了。 過年有好吃的,就是我最關心的,家里收入不高,沒有多余的錢過一個富足年,能自已加工的食品我媽都是自己做。臘月二十左右,我家就開始準備年貨了,如制作糯米rou丸子、酥rou、年糕、臘rou等等,而那時廠家屬區(qū)也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做年貨的景象,而我印象最深、最有年味的就要數打爆米花了。 要過年啦,就有外鄉(xiāng)人挑著打爆米花的機器到家屬區(qū)來吆喝,一罐(鍋)可以打2斤大米和一斤多點的玉米,打一斤也最多才三毛錢,要吃甜的自己將白糖化成水后放入炒罐(鍋)中。我們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排隊等候。于是一隊人(在多是小孩)圍著爆米花機坐下,看這一年才看得到打爆米花時的熱鬧場面。在米花炒熟之后,打開蓋子的一瞬間便發(fā)出“嘣”的一聲巨響,隨著這聲巨響,我們也隨之歡叫,在那高興的情景和聲響中,大米變成了白花花的爆米花了,并滿滿的裝滿一口袋;此時,我則與小朋友們沖上前去用小手搶抓“嘣”落在地上的爆米花,并往嘴巴里塞,那甜、那香、那脆,在我的童年記憶里,隨著那“嘣”的一聲巨響,宛如新年的鐘聲,增添了我對新年的期盼,也給我們相鄰的伙伴們帶來溫馨與幸福。 年三十晚上,父母給的壓歲錢不多,一般也就一兩塊錢。因為錢不多我一般舍不得花,往往存起來,一般是用來買些小人書或者鉛筆和作業(yè)本什么的。工作后,我也給我朋友們的子女和我的侄兒侄女一些壓歲錢,只愿望這些壓歲錢也能在多年以后,在他們心底留下美好回憶。 初一早上吃過湯圓后,我父母就常常帶我去給親戚們或他們認的親戚中的長輩們拜年。在拜年中有的長輩還逗我要認真的磕頭,不然會得不到拜年錢的,并且還要說一聲“給婆婆爺爺拜年了,祝您們新年好!身體健康長壽!”等吉祥的話語。這時長輩們很高興,而且還會拿出一些花生、糖果、瓜子或水果之類的、我認為是最好吃的食品給我吃,而此時此刻的我感覺過年真是快樂無比!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生活物質十分地豐富多彩,而那些在當年認為是最好的、最好吃的,在現在也不再激起我好奇和興奮了,因為那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顯得很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