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醫(yī)漢在線閱讀 - 第140節(jié)

第140節(jié)

    去打匈奴也就騎馬累了點,去了南方可能真的有去無回!

    畢竟南方的瘴癘可不是誰都承受得了的。

    這讓劉徹非常生氣,到了八月酎祭的時候就叫人嚴查諸侯們的貢金重量與成色,一口氣捋掉了一百多個侯爵。

    你們不是對軍功不屑一顧嗎?爵位也別要了!

    衛(wèi)登他們封的那個千戶侯,也是在那會兒被劉徹順手捋掉的。

    這其實也不是劉徹首創(chuàng)的,讀讀《春秋》就知道了,齊國有次攻打楚國的原因是“你們楚國沒及時進貢濾酒用的包茅導致天子不能好好祭祀”。

    反正吧,看你不順眼時連你貢品里缺根草都能拿來當收拾你的理由!

    霍善聽了李時珍分享的酎金奪爵真實事件,總感覺自己也在清算之列;再算了算李時珍提到過的平南越時間,發(fā)現(xiàn)也就三五年后的事。

    原來朝陽縣三五年后就不歸他管了!

    霍善忽然松了口氣。

    他本來就覺得要管這么多人怪難的,不用他管就更好啦(事實上本來就不歸他管)。雖然很多事情他都只負責動動嘴,全部都由師父他們負責落實下去,可他也舍不得師父太累!

    霍善大方地說道:“侯爵沒了就沒了,反正我要這個侯爵也沒什么用,您收回去吧?!?/br>
    霍小朋友充分展示了什么叫“無欲則剛”,頭一回把劉徹給說得接不上話。

    大漢的爵位居然這么不吃香了嗎?!

    劉徹沒好氣地道:“你進獻有功我還削你爵,別人知道了該怎么說我?”

    霍善道:“隨他們說去就好了,反正他們又不會讓您知曉他們說了啥!”

    誰背后說人壞話會讓本人知道呢!

    劉徹:“……”

    雖然我一直都是這么干的,但是你小子怎么能當著我的面說出來?

    劉徹瞧了旁邊的霍去病一眼,意思是“你到底怎么教兒子的”。

    轉(zhuǎn)念想到霍去病這個當?shù)囊矝]教幾天兒子,劉徹也就不那么怪他了。

    只不過劉徹這人最愛干的就是強人所難了,聽霍善竟對爵位毫不留戀,他便哼笑著對霍善說道:“既然你沒什么想要的,那我就賜你黃金二十四斤四兩吧,你好好收著,以后你的酎金就拿這個交。你現(xiàn)在四歲,這夠你個千戶侯交到一百零一歲了。”

    眾人:“……”

    從未聽過這等有零有整的賜金!

    唉,咱有許多話想說,偏又不敢說。

    霍善沒想到劉徹居然直接幫他把酎金準備到一百零一歲,那他豈不是得管朝陽縣到一百零一歲!

    愁人喲!

    不過金子是好東西,霍善也就高高興興地收下了。

    二十四斤零四兩黃金,可以贖司馬遷的宮刑足足二十次!

    司馬遷:?????

    謝謝你能在這種時候想起我嘞,朝陽侯。

    霍善這位朝陽侯確實獻上了不少好東西,劉徹賞他點金子并不過分,眾人也沒說什么掃興的話,相攜在莊子上隨意地吃吃喝喝和到處遛彎。

    既然新犁已經(jīng)造出來了,劉徹也命人帶了一批過來,讓霍善這邊的莊戶先下地試試看好不好用,好用便直接留下了。

    一行人吃飽以后就一同去看新犁下地。

    桑弘羊和張湯都是比較了解民生的官員。

    看了曲轅犁在地里的表現(xiàn),桑弘羊評價道:“這新犁確實靈便許多,只是犁鏵小了這么多,如果是耕作連片的土地反而得花更長時間。在平原耕作恐怕還是大犁合用,這小犁用在南方的山地丘陵之上更為相宜?!?/br>
    霍善沒想到桑弘羊只看了一會就看得這么準,馬上和桑弘羊分享自己從蘇軾那學來的曲轅犁小知識:“沒錯,東坡先生說這個犁又叫‘江東犁’,最適合用到江東去!”

    劉徹說道:“無妨,以灌鋼法做出來的大犁也比生鐵大犁也輕一些。”他既有意經(jīng)營南方,這曲轅犁將來自然也有大用,總不會一直在府庫里吃灰的。

    劉徹一行人在莊子上待了大半天,才終于心滿意足地回長安去。

    由于距離上次連吃帶拿也沒幾天,所以劉徹這次倒是沒從這邊薅走什么,只是莫名覺得這個待著格外舒服。

    每次來了都還想來!

    相比于劉徹這位客人的想法,霍善這個小東道主就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他才不愛整天招待劉徹他們!

    霍善趁著旁人不注意悄然給即將回長安的劉徹連扔兩個【衡石量書】,爭取讓劉徹回去多多加班。

    不要再來了!

    李長生注意到霍善的小動作,送走劉徹一行人后把他抱了起來,問他剛才在干什么。

    霍善頓時有些心虛,小眼神兒到處游移。

    李長生語氣悵然地說道:“你不想說,我便不問了?!?/br>
    霍善一聽,師父這是覺得自己有小秘密了,心里有點難過。自己都給爹講過了,不應當瞞著師父!

    他馬上把自己偷偷摸摸給劉徹扔【衡石量書】的事告訴李長生。

    比起前兩次半路沒忍住直接扔,這次他已經(jīng)忍到分別的時候再扔,盡可能降低被發(fā)現(xiàn)的風險!

    只要不是玩到一半突然出現(xiàn)蓬勃的工作欲望,姨公就不會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崽簡直聰明絕頂!

    李長生;“……”

    這也不能怪霍善亂來,實在是劉徹這人太愛欺負小孩。

    就拿賜金這事來說,你賜個五十兩或一百兩都行,聽著也算是圣恩浩蕩,結(jié)果你賜個二十四斤四兩是怎么回事?

    李長生知道小孩子是管不住手的,所以他沒責備霍善胡來,而是笑著哄勸起來:“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下次別全給你姨公用了。你可以給你師弟或者二柱他們用,這樣他們說不準能跟你一樣學起東西來又快又好?!?/br>
    霍善聽李長生這么一說,立刻覺得自己白白在劉徹身上浪費了四個稀有的一次性技能道具。

    那可是金色的欸!

    霍善用力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了。

    下次絕對不給他了!

    第116章

    劉徹回去的路上就發(fā)現(xiàn), 來了,又來了,那種感覺——沒錯,就是那種感覺又來了!

    那種腦袋出奇清晰、仿佛不多看幾份奏疏策論實在很可惜的感覺, 又來了。

    這一刻, 無論是后宮新納的美人,還是剛才很想得到的花里胡哨鞍具, 都變得不那么吸引人了。

    他現(xiàn)在只想解決國家財政問題、國家人才選拔問題、河西諸地設郡屯田問題……還要召開一個小型研討會, 討論對待南越是使用外交手段和平解決還是找個由頭興兵討伐。

    仔細一想, 他要干的事還真多?。?/br>
    劉徹直接把衛(wèi)青幾人帶回宮中。

    這種狀態(tài)著實難得,不管討論什么問題腦袋仿佛都比平時要清晰。正好他看重的心腹大臣都在, 想加班都不用另外找人的。

    回到長安后突然被喊去加班的霍去?。??

    劉徹這熟悉的狀態(tài), 這熟悉的加班安排, 令霍去病一下子想到霍善手頭的【衡石量書】。幸好劉徹目前并沒有深究此事的想法, 不然這孩子說不準真要被逮住了。

    霍去病默不作聲地跟著衛(wèi)青他們一起加班去。

    朝廷最近事情確實挺多的,新打下來的土地要琢磨該怎么消化, 從諸侯王手里陸續(xù)弄回來的郡縣也要琢磨該怎么管控。

    要知道文帝時期一度免了十余年的田稅,原因就是……當時內(nèi)憂外患的朝廷實在搞不轉(zhuǎn)這一攤子事, 與其分出一大批官吏去搞那點微薄的田稅, 還不如直接免除田稅只收個人頭稅,這樣官吏輕松,黔首也高興,稅錢自然就好收多了。

    現(xiàn)在劉徹還把大漢疆域給做大了, 那么如何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就成了重中之重。如果打下來或者收回來的地盤朝廷根本管控不了, 那就真的叫那些愛潑冷水的儒生給看笑話了!

    可惜劉徹不太欣賞墨家的理念(墨家弟子顯然也不會欣賞劉徹的理念), 否則以墨家那要求弟子吃苦耐勞的宗旨以及那因地制宜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本領,扔去河西諸地以及南邊諸郡搞開發(fā)著實再適合不過。

    其實儒、墨在諸子百家之中都曾是顯學, 思想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像司馬遷這個曾經(jīng)師從董仲舒的儒家弟子,在沉浸式了解過春秋戰(zhàn)國歷史后提筆寫《史記》都經(jīng)常儒墨并提。

    可見墨家祖上確實曾經(jīng)闊過。

    可惜墨家那些個分支好用的不好管,好管的不好用!

    在【衡石量書】的作用之下,劉徹腦子運轉(zhuǎn)得很快,一想到接下來的種種部署,他腦海里滿滿當當都是這么一個想法:得想個辦法弄點人來給朝廷干臟活累活。

    沒過幾日,劉徹便從郎署以及博士之中挑出終軍等人巡行郡國,一方面核查地方上有沒有盜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考察當?shù)毓倮襞c富戶豪強有沒有作jian犯科的行為。

    這是他早就打算好的事,等這批人回來了,他對地方上的情況就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隨著使者陸續(xù)啟程,時間也進入了三月初,朝中也由霍去病牽頭開啟了三位皇子封王這一重大議題。

    三位皇子的母族都不顯,朝中也沒什么人為他們說話,霍去病起了個頭,后續(xù)就有不斷有朝臣參與進來。

    對于長安城中這些風起云涌,霍善是一概不知情的。他每日帶著劉據(jù)他們在新豐縣中到處跑,幾乎把每個鄉(xiāng)都走了一遍,到了夜里,他又跟著李時珍他們沉迷醫(yī)學課程。

    周山因為身體實在虛弱,回去后又不知生活有沒有著落,所以一直留到三月初都還沒離開,診費之類的自然也沒結(jié)算。

    眼看馬上就要到了醫(yī)館曾經(jīng)宣傳過的三月三開業(yè)日,李長生又一次印了宣傳單,這次宣傳的可不僅僅是醫(yī)館開業(yè),還有第一批紙張正式對外開售的消息。

    這售紙是限量供應的,每個人只能買一份,爭取能教更多人能買到。

    本來李長生是不準備那么快開始做紙張生意的,不過霍善的醫(yī)館那邊決定讓人植樹種瓜抵醫(yī)藥費,那便需要一些別的收入來堵醫(yī)館的缺口了。

    不過醫(yī)館的缺口其實也沒那么大,因為長安城中有些患者悄然過來找華佗他們治病,給的診費還是挺高的。樹他們也照種,謝禮和診金卻絕不會少給。

    一個這樣的患者便能頂幾十個尋?;颊摺?/br>
    這些人還會口口相傳。

    莊子這邊的隱蔽性更是深受他們的青睞。

    有些人治病就是想偷偷地治,不像那個公孫敬聲,自己腎不好居然大庭廣眾之下找他表侄兒看!

    醫(yī)館還沒到宣傳單上那正式營業(yè)的日子,已經(jīng)陸續(xù)有一些達官貴人通過別人的介紹找了過來。

    這可是背靠冠軍侯的醫(yī)館,更別提還有幾個真正有本事的醫(yī)家在坐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