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6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國醫(yī)無雙、九零跨界女法醫(yī)、本想搞事業(yè)的我卻搞上了大佬、我能制造副本、網(wǎng)游無限屬性、被魅魔纏上的性冷淡女子gb、有人暗戀顧法醫(yī)2、不完全退火、給時裝界一點中式震撼、分手可以,兩次不行
說完這句話,沈陵拉了拉沈毅的衣袖,指了指店里正在忙活的許復(fù),低聲道:“老七,這個店面就是你說的那個……一年能掙一萬兩的買賣?。俊?/br> “不是……” 一個店面,除非是賣古玩玉器,或者是文房四寶以及其他的一些高附加值的物品,光靠賣小吃,生意再火爆也沒有那么多利潤。 “我說的買賣,是全局的買賣,這個店面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沈老爺拍了拍沈陵的肩膀,開始畫餅。 “三哥你且看好了,等過兩年你賺了錢,咱們?nèi)颖O(jiān)捐個監(jiān)生,再回江都置個大宅子,好好讓大伯看看你的厲害!” 這一張大餅又大又圓,非常合沈陵的胃口,沈陵興高采烈的點頭道:“將來哥掙了大錢,老七你做了官,再給哥安排個六品五品的官,非讓他看著”眼紅不可! 沈徽干了近十年的官,到最后也就是個七品縣令。 因此沈陵才想做五品或者六品的官,非要超過那個瞧不起他的爹不可! 沈毅笑著答應(yīng)道:“好,到時候咱們兄弟穿上官服,非繞玉帶湖走個十幾遍不可!” 沈陵聞言哈哈大笑,兄弟倆一陣歡聲笑語。 而相比較之下,皇宮里某位皇帝陛下的心情,就非常之不好了。 當內(nèi)衛(wèi)把消息送到高明那里,高明又轉(zhuǎn)告皇帝之后,皇帝陛下因為這件事情大發(fā)雷霆,直接摔了手里喝茶的杯子,氣的咬牙切齒。 “不要等到上元節(jié)后了,邸報明日就發(fā)!” 皇帝陛下語氣里帶著憤怒。 “不僅讓那些當官的看,讓老百姓們也看,他們那些個人的要是因為這個不高興了,也不必去找什么沈毅,讓他們直接來德慶殿里找朕就是!” 第二百五十六章 最可惜的事 次日,上元佳節(jié)到來。 作為大陳的國都,建康的上元節(jié)自然比其他地方更熱鬧一些,還沒有等天黑,大街小巷上就賣起了花燈。 不過洪德七年的上元節(jié),比起往年要有所不同。 因為這一年的上元節(jié),街上不僅在賣花燈,還在賣邸報。 按照皇帝陛下的意志,上元節(jié)一大早,邸報司的新一期邸報,就送到了京城里的各大書鋪,為了最大程度將邸報擴散出去,一些書鋪甚至?xí)鸵恍┩樱蒙弦化B邸報在大街小巷兜售。 不過因為識字率的關(guān)系,大街上的人大部分并不會去夠買,只有那些認得字的教書先生,或者一些讀書人,會叫停這些“報童”,買上一份邸報。 可是這一期邸報上的內(nèi)容,太過勁爆了。 不僅僅是沈毅寫的那篇文章。 邸報上,還寫了皇帝陛下下令重整禁軍,征募新兵的消息。 這些種種信息疊加在一起,讓人很容易看出剛剛親政的皇帝陛下的心思。 皇帝陛下,想要重振大陳雄風(fēng)! 自十年前陳軍在兩淮慘敗之后,陳國百姓就一直在齊人面前抬不起頭,甚至一些到建康來做生意的齊人,也都用鼻孔看人,這自然讓陳國百姓,尤其是建康城里的這些陳國的都城百姓心里不爽。 但是朝廷對于北齊的態(tài)度很慫,這些百姓心里再不爽,也沒有什么辦法。 久而久之,陳國百姓的心氣也就沒了。 但是現(xiàn)在,這份邸報的售賣,讓建康城里的百姓人心振奮! 一些讀書人憋屈久了的,看到這份邸報之后,激動的不能自已,甚至一些“老憤青”,拿到了這份邸報之后,直接跑到了大街上,對大街上那些百姓,大聲宣讀沈毅寫在邸報上的文章! 盡管是在建康城里,大部分百姓也是不認字的,眼下有人免費給他們“翻譯”邸報上的內(nèi)容,這些街上的百姓也都停下來,聽這些讀書人再念什么東西。 有些人聽懂了,有些人沒聽懂。 聽懂的人,一部分也跟著興奮了起來。 而也有一部分人持悲觀態(tài)度,不屑的撇了撇嘴,對朝廷冷嘲熱諷幾句,說幾句齊人如何如何強大,朝廷如何如何孱弱,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但是不管怎么說,沈毅的這篇文章,或者是朝廷這一期邸報,還是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力。 而此時,身為邸報撰稿人的沈毅,正在街上陪兩個丫鬟買晚上放的花燈。 本來這花燈應(yīng)該自己扎的,但是他們主仆剛到建康沒多久,沒有時間自己動手了,好在大街小巷上都有售賣,也花不了幾個錢,沈毅就跟著她們一起出來買花燈。 趁著兩個小姑娘挑選花燈的時候,沈毅從路邊的一個小攤上買了一份邸報,展開看了看。 這邸報他已經(jīng)從張簡那里看過了。 本來,這邸報應(yīng)該是第九期邸報,但是因為又過了一年,邸報上面印的字是“洪德七年一版”,也就是隨著新年到來,邸報也成了新年的第一期。 沈毅看了一遍這正式版的邸報。 與張簡手里的那份一模一樣,只字未改。 沈七把邸報收進的懷里,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皇宮的方向。 “按照原先的估計,這邸報應(yīng)該是上元節(jié)之后發(fā)出來,畢竟今天是上元佳節(jié),這邸報發(fā)出來有些影響氛圍,不過邸報司還是急匆匆的發(fā)了……” 沈毅在心里推想了一會兒,然后微微搖頭。 “估計是受到了皇帝的影響……” 不過眼下,沈毅還沒有去過問這些事情的能力與資格,他自己亂想了一通之后,兩個小丫鬟已經(jīng)挑好了晚上放的河燈,又回到了沈毅面前。 其中,跳脫一些的萍兒對著沈毅嘻嘻笑道:“公子,聽說上元節(jié)的時候,秦淮河畔熱鬧得很呢,咱們今天晚上一起去看看罷,順便放個河燈,許個愿望。” 沈毅還沒有說話,一旁的青兒猶豫了一下,微微搖頭道:“公子,一會兒咱們就回家罷,晚上我跟萍兒一起去把河燈放了,公子您就不要出來了……” 顯然,昨天東市街被人攔住的事情,讓青兒產(chǎn)生了一些心理陰影,她擔心還有人對沈毅不利。 “晚上是要去秦淮河看看的。” 沈毅微笑道:“就算不看花燈,也要去小許那里看看,他今天晚上,多半有的忙了?!?/br> 許復(fù)等人,現(xiàn)在在建康有兩個鋪面,一個在東市街,另一個就在秦淮河畔了,兩個地方都是“黃金流量”地帶,平時的生意就很好,今天過節(jié),秦淮河畔估計會人擠人,生意定然也不會差了。 青兒還有些害怕,低頭道:“公子,昨天那人……” “放心,他們不會對我怎么樣的……” 沈毅瞇了瞇眼睛,想起了那位好久不見的范大公子,然后緩緩說道:“最起碼近期不會,再說了,這些人真要干什么壞事,躲在家里恐怕是躲不開的?!?/br> 說服了大丫鬟之后,沈毅跟兩個小丫鬟又買了一些其他的常用品,然后才回到了家里。 到了傍晚,天色要暗下來的時候,主仆三人從家里出發(fā),朝著秦淮河走去。 因為是上元佳節(jié),建康城里不再宵禁,這會兒城里十分熱鬧,到處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花燈,甚至把建康城里的夜色都照亮了。 其中萍兒最是興奮。 她雖然到建康好幾年了,但是從來沒有機會參加上元節(jié),更不要說到秦淮河來放花燈了。 沈毅的住處,距離秦淮河不是很遠,主仆三人走了一會兒之后,就走到了秦淮河畔。 這會兒,秦淮河畔,已經(jīng)燈火通明。 這個場景,是非常壯觀的。 即便沈毅去年已經(jīng)見過一次,但是這會兒看到,還是覺得震驚! 因為這種“燈火通明”,不是燈光點亮的,而是純粹用火光點亮。 一盞盞提在手上,掛在樹上的花燈,讓把秦淮河照的如同白晝一般。 而在秦淮河兩岸,人頭攢動,街上還有一盞盞寫著燈謎的花燈,過往行人拉著家人朋友,嬉笑打鬧,也有讀書人站在花燈面前,皺眉猜謎。 這種繁華的景象,在后世或許并不是如何罕見,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實實在在的奇觀了。 而這種奇觀,在這個時代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只有住在天子腳下的建康城里人,才能有幸見到這種奇觀。 沈毅站在秦淮河畔,默默的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本雜書。 那本雜書叫《燕聞》 是六十年前燕都陷落之際,一個讀書人的所見所聞,書中內(nèi)容,單用一個慘字已經(jīng)不足以形容。 沈七郎沉默了許久,然后喃喃低語。 “野蠻毀滅了文明,實在是人世間最可惜的事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認識認識! 六十年前的齊人,乃是完全野蠻的胡人,他們?nèi)腙P(guān)之后,對北邊的陳國子民以及百姓,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 而事實上,不僅百姓遭殃,世宗南渡之時,不可能把朝廷里的所有人都帶到建康來,總會遺留一部分大臣以及一部分宗室。 這些大臣們還可以轉(zhuǎn)頭事齊,而那些李家的宗室就遭了殃了,男的還好,大不了就是伸頭一刀而已,但是當年留在燕都的宗室女子,以及一些硬骨頭大陳的家眷,真是貨真價實的“求死不得”。 《燕聞》這本雜書里,對于這件事的記載,用了大量“裸身而死”“肛裂而死”“不堪受辱觸壁而死”之類的詞語,讀之不忍再讀。 因此沈毅才會說北齊“野蠻”。 野蠻,獸性,這是沈毅對齊人的看法。 誠然,這種看法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沈毅的陳國人身份,但是哪怕撇開身上這個身份不提,站在一個絕對客觀的角度,沈毅也對那些齊人沒有任何好感。 正當沈毅站在原地發(fā)呆的時候,兩個小丫鬟已經(jīng)把手里的河燈放了下去,重新回到了沈毅旁邊,拉著沈毅的衣袖,笑道:“公子,前面熱鬧得很呢,咱們?nèi)デ懊婵纯?!?/br> 沈毅“嗯”了一聲,兩只手背在身后,跟著兩個小丫鬟,行走在這秦淮河畔,因為這會兒秦淮河畔的人實在是太多,行走之間難免與別人擦肩碰肘,一路磕磕碰碰之后,沈毅等人終于來到了最熱鬧的地段,這地方兩邊都擺滿了攤位,還有一些變把戲的,在路邊表演把戲,時不時引起一群人的驚呼。 沈毅也是第一次正兒八經(jīng)的過上元節(jié),正當他在街上閑逛,準備去許復(fù)店里看一看的時候,一個聲音從天上傳來。 “沈七郎!” 沈毅聽了這話,下意識的朝天上看去。 天上一輪明月當空,并沒有神仙叫他。 但是剛才那個聲音,即便是在嘈雜的人群中,也頗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