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32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國醫(yī)無雙、九零跨界女法醫(yī)、本想搞事業(yè)的我卻搞上了大佬、我能制造副本、網(wǎng)游無限屬性、被魅魔纏上的性冷淡女子gb、有人暗戀顧法醫(yī)2、不完全退火、給時裝界一點中式震撼、分手可以,兩次不行
事實上也是如此,沈毅這個在建康很不起眼的六品小官,只在皇宮門口等了半個時辰不到,就被幾個宮人請進了宮里,在這幾位宮人的帶領(lǐng)下,沈毅一路穿過重重殿宇,最終在甘露殿里,見到了一身冬常服的皇帝陛下。 此時,甘露殿里,已經(jīng)點起了許多爐子,爐子放的都是進貢的銀骨炭,在這些炭火的烘烤下,甘露殿里不僅溫暖如春,還多了一些耐人尋味的香氣。 沈毅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上,對著皇帝叩首道:“臣兵部主事沈毅,叩見吾皇?!?/br> 皇帝抬頭看了看跪在面前的沈毅,并沒有著急讓他起來,而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問道:“家里添了個兒子?” 沈毅老老實實的點頭道:“是,臣家里昨天添了個兒子?!?/br> 皇帝走下御座,來到了沈毅旁邊,瞥了一眼地上的沈毅,語氣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好事啊。” “你起來回話罷。” 這個時代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重男輕女,而這種普世現(xiàn)象存在,自然不單純的是所謂的封建觀念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社會背景導致的。 對于農(nóng)戶家來說,男丁代表著生產(chǎn)力,勞動力,剩下一個兒子,七八九歲就可以帶下地干活,家里也就多了一個幫手。 而對于士族家庭來說,多生一個男孩,就是多一份希望,也是多一個繼承者。 而對于皇家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尤其是對于現(xiàn)在的小皇帝來說。 他非常想要一個兒子,因為他身為皇帝膝下無子,就代表著皇位并沒有牢牢攥在他的手里,別的人,尤其是宗室,很有可能對他這個位置有覬覦之心。 畢竟只要弄死他,皇位立刻就會易主。 而一旦他有了兒子,有了繼承者,那就意味著皇位徹底在他這一脈穩(wěn)固了下來,宗室里的其他支脈,例如晉王府一脈,例如二殿下李譽那一邊,就會徹底熄了這個心思。 這種有利于江山穩(wěn)固的事情,對于皇帝來說,自然是越快越好的。 事實上,孫太后著急讓皇帝成婚生子,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這個。 畢竟先帝三個兒子當中,就只有當今皇帝一個是她所出,另外兩個皇子,都是其他妃嬪所出。 沈毅站起來之后,對著皇帝躬身道:“臣也聽聞陛下得女,臣向陛下道喜了……” 皇帝聽到這句話,先是悶哼了一聲,然后瞥了沈毅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這話也就是說給朕聽一聽,要是給太后聽了去,非得給你點好看不可?!?/br> 沈毅微笑道:“太后娘娘自然是想要孫兒的,不過陛下年輕,這事情不急。” 皇帝揮了揮手,一旁的高明會意,立刻給搬了把椅子過來,放在了沈毅身后。 此時皇帝沒有坐下,沈毅自然也不敢坐。 皇帝看了看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沉默了一會兒之后,淡淡的說道:“太后知道顧姑娘的事情了?!?/br> 聽到這句話,沈毅心里一驚,忍不住抬頭看向皇帝。 他這會兒心里有些擔心。 擔心這個小皇帝,是不是在太后那里,把自己給賣了…… 如果真是如此,太后說不定會埋怨自己帶壞了她的兒子,到時候自己的政治前途堪憂…… 見沈毅一副驚疑不定的表情,皇帝啞然一笑:“沒有你想的那么嚴重,也沒有朕想的那么嚴重,太后只是在朕這里隨口提了一句,便沒有深究了?!?/br> 說到這里,皇帝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御階上,嘆了口氣:“可惜,皇后沒有給朕生個嫡長子出來,要是生個兒子,太后便不會再過問朕的私事了……” 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是因為兩個人是同齡人的原因,這位皇帝陛下跟沈毅單獨相處的時候,表現(xiàn)的很是放松,雖然沈毅時刻保持恭謹,但是這位皇帝陛下對待沈毅的態(tài)度,有時候更像是對待朋友。 當然了,皇帝該使的手段,他是一個都沒有少使…… 對于天家的私事,尤其是關(guān)于太后娘娘的事情,沈毅這個外臣,自然是不好說話的,他只能低頭沉默不語。 皇帝見他不說話,也沒有了扯閑話的興致,伸了個懶腰之后,他看向沈毅,懶洋洋的說道:“沈卿回來之前,從福建那邊送過來了捷報,朕跟中書省的相公們都看了?!?/br> 說到這里,皇帝微笑道:“打的很好啊?!?/br> “過兩天大朝會,沈卿你也來一趟,跟那些大臣們好生說一說巡海的事情?!?/br> 說到這里,皇帝悶聲道:“上半年朕跟他們提這件事的時候,他們還左一個不行,右一個反對的,眼下不到一年,抗倭軍已經(jīng)開始清掃倭寇了,指望那些只會空談的大頭書生,現(xiàn)在一個倭寇也死不了!” 這句話,就比較關(guān)鍵了。 沈毅站在皇帝面前,微微低頭道:“陛下,這一趟巡海,臣只是以兵部官員身份督造軍器。” “由臣去跟諸公們說這件事,似乎不太妥當?!?/br> “就是要你這個身份去說才妥當?!?/br> 皇帝淡淡的說道:“要是朕的那位堂兄回來,在朝堂上說起這件事,反而有可能會被那些文官們?nèi)浩鸲ブ?,說什么宗室掌兵之類的屁話?!?/br> 小皇帝不屑道:“宗室掌不掌兵,朕不比他們清楚?” 說到這里,皇帝再一次看向沈毅,開口笑道:“聽晉世子說,沈卿你明年便準備開船出海剿倭了,來,跟朕好好說一說。” 他語氣里帶了一些興奮。 “是怎么個剿法?” 第四百九十章 搞錢小能手 這大半年時間,皇帝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于南方沿海的奏報,而且不止一封,也不止一個人給他送奏報。 換句話說,他雖然人在建康,但是目光卻始終在沿海,在抗倭軍身上。 不過奏報上寫的畢竟只是文字,現(xiàn)在沈毅這個真正的主事之人就在當面,皇帝陛下自然是要問個清楚的。 畢竟這是他登基以來的一個“大項目”,也是他將來事業(yè)進展的第一步,身為皇帝,他當然是極其關(guān)心的。 這么說吧,相較于抗倭軍的事業(yè)來說,皇后生了個皇女這件事,甚至都不值得一提了。 沈毅清了清嗓子,正要把抗倭軍的情況大致說一遍,還沒等他開口,皇帝陛下便指了指他身后的椅子,開口道:“坐著回話罷?!?/br> 沈毅老老實實的坐了下來,然后花了小半個時辰,把這大半年以來抗倭軍發(fā)展的過程大致說了一遍,說完了之后,沈毅頓了頓,繼續(xù)說道:“陛下,倭寇畢竟是匪寇,前些年之所以能在沿海肆虐,甚至能正面擊敗地方官軍,主要是因為地方衛(wèi)所……” 說到這里,沈毅停頓了一下,終究是沒有把“爛透了”三個字說出來,而是委婉的說道:“主要是因為地方衛(wèi)所力有不逮,一旦成功在沿海組建規(guī)?;能婈牐糁瀑量茏匀徊皇鞘裁措y事,等明年溫州府的戰(zhàn)船下水,抗倭軍便能夠出海清理海上的倭寇,不過按照最順利的進度推算,想要掃清海上的倭寇,最快也要兩三年時間才成……” “至于要把抗倭軍訓練成為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br> 沈毅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可能需要更久?!?/br> 職業(yè)化軍隊跟地方上散兵游勇的匪寇,差距是非常大的,戚繼光抗倭的時候,甚至能取得零傷亡殲敵數(shù)千的戰(zhàn)績,而沈毅組建的抗倭軍,雖然沒有強到戚家軍那種地步,但是清理陸地上的倭寇,現(xiàn)下已經(jīng)不是什么難事了。 但是抗倭軍想要成為戰(zhàn)無不勝的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皇帝聽到這里,低頭想了想,然后問道:“沈卿的意思是,現(xiàn)在的抗倭軍,還不是一支強大的軍隊?!?/br> 沈毅微微搖頭,苦笑道:“陛下,抗倭軍建軍到現(xiàn)在,滿打滿算也就大半年時間,其中大部分的將士,訓練時間連半年都沒有,訓練程度有限,更何況……”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更何況即便抗倭軍上下,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也不過五千人而已,談不上強大二字。” 皇帝陛下目光閃動,他看向沈毅,緩緩說道:“沈卿的意思是,五千人太少,需要繼續(xù)征兵擴建?” 沈毅緩緩搖頭道:“回陛下,抗倭軍擴建不擴建,是陛下以及兵部幾位堂官的事情,臣不敢置喙,不過臣有一個情況,必須要跟陛下說明……” 他抬頭看了一眼天子,低聲道:“如果抗倭軍在擴建,不需要擴建成一個都司,哪怕只是人數(shù)翻倍,晉世子在沿海查抄的那些錢財,便用不了多久了……” “事實上,即便保持現(xiàn)在的五千人不動,坐吃山空的話,最多也就支撐兩三年時間而已……” 沿海那些通倭的商人,多半是家資百萬的巨富,比如說臺州首富王承望,家產(chǎn)就妥妥的超過了百萬,可這百萬家資里,只有一小部分是現(xiàn)銀。 即便宮里派出去的杜懷等太監(jiān),能夠毫不縮水的把那些不動產(chǎn)變賣成現(xiàn)銀,一百萬這個數(shù)字看起來多,但是如果放在以萬人為規(guī)模的集體里,就不是如何起眼了。 更要命的是,這些抄家所得的銀錢,不止要負責抗倭軍的糧餉開銷,更要負責采買火器材料,造船的木料,以及那些匠人們的開銷,再加上杜懷那些太監(jiān)們免不了要在其中上下其手…… 李穆已經(jīng)查到廣東了。 廣東抄一遍之后,便沒有地方可抄了,沿海再遠一些的廣西,根本沒有倭寇出沒,通倭的罪名,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說白了,就是缺錢,卻可持續(xù)再生的錢。 抄家得來的錢,只夠抗倭軍建起來,但是想要把抗倭軍維持下去,就得朝廷這邊持續(xù)不斷的給抗倭軍輸血。 聽到沈毅這番話,皇帝越聽眉頭皺的越緊。 見沈毅還要繼續(xù)說下去,皇帝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xue,悶聲道:“好了好了,莫要再說下去了,朕聽著頭疼?!?/br> 組建海防軍的事情,是皇帝自己一意孤行搞起來的,朝廷里的許多大臣,包括戶部尚書趙昌平在內(nèi),都不同意這件事。 既然那些把持朝政的文官老爺們不同意,想從他們口袋里掏錢,就千難萬難,而且今年戶部還給北齊出了歲幣,再加上去年淮河水師幾乎跟北齊打了一整年的仗,戶部未必能有多少余錢,更不可能平白無故多出一筆供養(yǎng)一支軍隊的巨大開銷。 皇帝不讓說,沈毅便老老實實的不說了。 皇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先是撓了撓頭,然后他深呼吸了一口氣,抬頭看向沈毅,沉聲道:“沈卿,你也說了,想要成軍需要花費大量的銀錢,這些錢要想辦法從國庫里掏出來,好在這支抗倭軍現(xiàn)在已經(jīng)頗有一些戰(zhàn)績,兩日之后的大朝會,你把話說的漂亮一些,盡量……” 皇帝陛下語氣幽幽:“盡量勸服你那個師伯,讓他以后痛快的給抗倭軍掏錢。” 身為皇帝,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多少有些窩囊。 但是在現(xiàn)在這種體制下,他這個皇帝的權(quán)力,的的確確是受到限制的,一方面是朝廷里的文官們勢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 太后娘娘還在。 太后娘娘在,這些文官們就有地方可以告狀。 這就讓皇帝陛下不得不老老實實做一個合格的,守規(guī)矩的皇帝,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肆意妄為。 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皇帝也要按朝廷的流程來。 沈毅沉默了一會兒,微微搖頭道:“陛下,恐怕很難,對于朝堂諸公來說,只要陸地上沒有倭寇,抗倭軍便可以解散了,至于海上有沒有倭寇,抗倭軍會不會成為一支強軍……” “沒有人會關(guān)心。” 聽到這里,小皇帝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朕不愛聽這些,莫要說了?!?/br> 他煩躁的對沈毅擺了擺手:“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你回去罷?!?/br> 沈毅恭敬點頭,行禮之后,正要轉(zhuǎn)身離開,突然又被皇帝陛下叫住。 只見帝座上的皇帝,慢悠悠的走到了沈毅面前,他上下打量了幾眼沈毅,突然呵呵一笑:“朕差點忘了,你沈七是個掙錢的能手,你前兩年從江都到建康,一直在掙錢,哪怕是進了邸報司做了司正,也用邸報司賺了不少錢?!?/br> 說著,皇帝笑瞇瞇的看向沈毅。 “想想招,能不能替朕搞到養(yǎng)活抗倭軍的錢?” 沈毅在江都的時候,就開始用許復他們做生意,后來帶著他們到了建康之后,從小吃攤到黃石齋,再到后來賣邸報上的廣告,的確掙了不少錢。 妥妥的搞錢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