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3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國醫(yī)無雙、九零跨界女法醫(yī)、本想搞事業(yè)的我卻搞上了大佬、我能制造副本、網(wǎng)游無限屬性、被魅魔纏上的性冷淡女子gb、有人暗戀顧法醫(yī)2、不完全退火、給時裝界一點中式震撼、分手可以,兩次不行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現(xiàn)在只是參楊蕃貪墨,朕可以裝作沒有聽見,可是如果朕沒有反應(yīng),他們就會繼續(xù)告下去,從楊蕃告到楊敬宗,從貪墨告到結(jié)黨……” “逼著朕去處置他們?!?/br> 聽到這句話,沈毅也有些吃驚。 “陛下,他們?nèi)绻孀约航Y(jié)黨營私,豈不是抄家的罪過……” “朕說過了?!?/br> 皇帝閉上眼睛,面無表情道:“楊老頭篤定了朕不會在這個時候處置他們。” “所以才敢這么肆無忌憚。” “說不定……” 皇帝悶哼了一聲:“說不定父子倆,私下里跟齊人見了面,在替齊人試探朕呢!” 沈毅默默點頭,低頭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這父子兩個人,即便是極刑,于朝局也沒有任何用處?!?/br> “將來,朕要動的,是整個楊派的官員?!?/br> “此時,還沒有到動手的時候?!?/br> 他看著沈毅,沉聲道:“所以朕才召你入宮,商議個章程出來?!?/br> 沈毅默默點頭,開口道:“陛下的意思是,暫時不處理他們父子,只當是沒有發(fā)生過?!?/br> “差不多罷?!?/br> 皇帝點頭道:“你說說,有什么辦法?” 沈毅拱了拱手,開口道:“陛下,這并不難,把事情壓下去就是了?!?/br> 皇帝若有所思:“怎么個壓法?”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朝廷上下衙門都歸屬陛下,陛下只需要召見史臺的官員,讓他們約束下屬,再跟中書的陳相通個氣,這件事慢慢也就不會有人敢提了。” 皇帝摸了摸鼻子,思索了一會兒之后,點頭道:“似乎確實可行,不過……” “不過有心人在建康城里四處傳這件事,坊間都在說這件事,朕可以裝作不知道,總不能讓坊間的百姓,都忘了這件事情罷?” 沈毅低頭笑道:“陛下,百姓的記憶向來是不長的,只要沒有人提起這件事,邸報上多寫幾件奇聞趣事,再讓邸報司印制幾本有趣的話本,至多三四天,就沒有百姓再提這件事了。” “邸報上的奇聞趣事,微臣這幾天得空,可以親自撰寫?!?/br> 皇帝陛下若有所思,問道:“能行?” 沈老爺面色平靜,開口道:“陛下不記得惠妃娘娘的舊事了么?” 當初惠妃娘娘進宮半年,就被傳出將要生子的消息,也是遍傳坊間,謠言四起。 那時候也是沈老爺出面,控制住的輿情。 只要轉(zhuǎn)移話題,冷處理一段時間,自然也就沒有人再說這些事情了。 見皇帝沉默不語,沈毅又說道。 “不過……陛下想要一勞永逸,還是派人去一趟楊相府上合適,好好問候問候楊相?!?/br> 所謂問候,自然就是去給老楊上上課,暗示他不要再繼續(xù)搞事了。 來自于皇帝的“問候”,沒有人敢不當一回事。 皇帝點頭,他的目光,直直的落在沈毅身上。 沈老爺被嚇了一跳,慌忙搖頭道:“陛下,這件事臣是萬萬不適合的……” 皇帝摸著下巴想了想,緩緩點頭。 “你去的確不合適。” “高明。” 高太監(jiān)立刻上前,畢恭畢敬的低頭道:“奴婢在?!?/br> “你……嗯……你今天下午就去楊家,代朕探望探望老相國,關(guān)心關(guān)心他的身體?!?/br> 高明恭敬低頭:“奴婢遵命?!?/br> 吩咐完高太監(jiān)之后,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氣,瞥了一眼沈毅,問道:“沈卿打算何時動身去淮河水師?。俊?/br> 沈毅沉默片刻,只能無奈低頭道:“臣……聽從陛下吩咐?!?/br> 皇帝很顯然已經(jīng)想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淡淡的說道:“朕覺得,隨時可以動身,不過沈卿動身之前,記得把你那沿海都司的兩萬多人,調(diào)到……嗯……調(diào)到松江府罷,就在松江府集合訓(xùn)練一番?!?/br> “松江府距離建康不遠,距離淮河水師也不算遠,隨時可以支應(yīng)?!?/br> 沈老爺被皇帝這句話嚇了一跳,他連忙站了起來,惶恐道:“陛下,沿海都司是陛下的沿海都司,非是微臣的沿海都司,況且……” “臣現(xiàn)在在兵部,已經(jīng)不是巡視東南的欽差,無權(quán)調(diào)動地方軍隊了……” 兵部負責(zé)軍隊的人事,軍馬,軍械以及地圖堪輿等等,但是就是不負責(zé)具體的作戰(zhàn),更沒有權(quán)力調(diào)動軍隊。 這就是軍權(quán)的分離。 人事權(quán),財權(quán),指揮權(quán)與練兵的權(quán)力,都不在某個人身上,或是某個衙門身上。 這種制度,保證了朝廷不會對軍隊失去控制。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制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不僅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問題,真正打起來,前線的軍事調(diào)度也會慢上好幾拍。 不過為了朝廷的“安全”,現(xiàn)在陳國上下還是奉行這個制度。 “這么緊張做什么?” 皇帝啞然一笑,開口道:“沿海都司這五衛(wèi),都是你弄起來的,動之前自然要跟你招呼一聲?!?/br> 皇帝習(xí)慣性的摸了摸下巴,開口道:“朕的意思是,都司五衛(wèi)各留一千人在各自的衛(wèi)所,抽調(diào)兩萬人在松江府松江衛(wèi)集合訓(xùn)練?!?/br> 他看著沈毅,靜靜的說道:“這也是一次嘗試。” “將來,如果有戰(zhàn)事要用到沿海都司,也是照此例抽調(diào),沈卿以為如何?” 皇帝的意思是,沿海都司兩萬五千人,將來有五千人常駐在沿海,而其余兩萬人,則是作為生力軍,供朝廷調(diào)用。 沈毅大腦飛速轉(zhuǎn)動,很快,他就對皇帝低頭道:“陛下圣明?!?/br> “好,那就這么辦。” 皇帝緩緩說道:“朝廷這邊,很快會有相應(yīng)的調(diào)令下發(fā)?!?/br> 他看向沈毅,笑著說道:“沈卿要不要先給沿海都司的人打個招呼,讓他們做好準備?” 沈毅緩緩搖頭。 “回陛下,臣已經(jīng)不在東南……” “此事……當公事公辦。” 第七百四十五章 琉璃匠人! 伴君如伴虎。 雖然皇帝陛下跟沈毅說話的時候,用得是開玩笑的語氣,但是誰也不知道,皇帝的玩笑話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 因此,只要是皇帝口中說出來的話,沈毅基本上每一句都很認真的在對待,比如說當皇帝滿臉笑容問沈毅要不要跟沿海都司聯(lián)系的時候,沈毅在第一時間表示了否定。 對于沈老爺?shù)倪@個回復(fù),皇帝陛下只是笑了笑,沒有接話,而是開口說道:“那好,等沿海都司的人到了松江府之后,朕應(yīng)該會召見那個凌……嗯……” 皇帝微微皺眉,卡在了這里。 很顯然,他已經(jīng)忘記了曾經(jīng)見過的抗倭軍將領(lǐng),叫什么名字。 沈老爺咳嗽了一聲,小聲提醒到:“陛下,那人名叫凌肅……” 皇帝這才想了起來,他有些無奈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陽xue,開口道:“是了,叫凌肅?!?/br> “另一個朕也記得,叫做薛威?!?/br> 皇帝一邊揉著自己的腦袋,一邊吐出了一口濁氣,無奈的說道:“這兩個人,朕明明都是記得的,只是這兩年太多事情纏身,朕一時半會竟然想不起來了?!?/br> “陛下日理萬機?!?/br> 沈老爺很適當?shù)呐牧藗€馬屁。 “記不起來也是正常的。” “嗯……”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氣之后,開口道:“到時候,朕會召他們進建康,那時沈卿大可以跟他們兩個人聚一聚,敘敘舊?!?/br> 皇帝微笑道:“你是文官,沒有那么多忌諱?!?/br> 自古以來,皇室宗親,軍中武夫,乃至于地里刨食吃的農(nóng)民,都有造反的先例,并且都成功過,最少是局部成功過,但是還沒有聽說過哪個文官能夠豎旗造反的。 因此,人家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沈毅微微低頭,開口道:“屆時如果有緣得見,臣倒也不會刻意避諱。” “嗯……” 皇帝點頭,開口道:“那今天咱們君臣就說到這里,你回去之后不必去兵部銷假,先辛苦辛苦,先把邸報司的稿子趕出來,朕讓邸報司的人趕緊印發(fā)出去?!?/br> 沈毅垂手應(yīng)是,然后躬身告退。 沈毅退出去之后,皇帝又看向高太監(jiān),開口道:“高明,你去一趟中書,把陳相叫來,朕跟他說說話?!?/br> 皇帝頓了頓之后,繼續(xù)說道:“叫完人之后,你就出宮,去一趟楊家?!?/br> 皇帝面無表情,緩緩說道:“告訴楊相國,讓他安分一些?!?/br> “他安分了,朕還會念及一些舊日的香火情分。” 高太監(jiān)恭敬低頭,轉(zhuǎn)身下去辦事去了。 面對楊家父子的進攻,以及坊間的輿論聲音,皇帝陛下伸出了他的手掌,一只代表著皇權(quán)的大手,慢慢傾軋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