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7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國醫(yī)無雙、九零跨界女法醫(yī)、本想搞事業(yè)的我卻搞上了大佬、我能制造副本、網(wǎng)游無限屬性、被魅魔纏上的性冷淡女子gb、有人暗戀顧法醫(yī)2、不完全退火、給時裝界一點中式震撼、分手可以,兩次不行
說到這里,趙尚書抬頭看向沈毅,開口道:“若他真如子恒所說,在淮安有所改悔,換了性子,那么師伯的心事就算是又了了一樁?!?/br> 沈毅給趙尚書倒?jié)M了水,笑著說道:“二哥的性格雖然不太沉穩(wěn),但是人是聰明的,本性不壞,這一趟在淮安,他跟在小侄身邊,在戰(zhàn)場上還親手殺了一兩個齊人,立功不小。” “現(xiàn)在,二哥也在淮安幫忙經(jīng)管一些事情,等淮安事畢,肯定是要給二哥報功勞的,到時候二哥可以憑借這份功勞入仕,說不定就平步青云了?!?/br> 趙尚書悶哼了一聲:“不指望他平步青云,只要現(xiàn)在不給家里惹事,將來不給他姐夫惹事,就是萬事大吉了?!?/br> 說到這里,他抬頭看了看沈毅,開口道:“上一次子恒讓濟中幫你尋一些讀書人,充作府中幕僚,濟中回了江都之后很是上心,如今約莫已經(jīng)有頭緒了?!?/br> “估計再有一兩個月,就有人去淮安尋你了。” 沈毅愣了愣,隨即開口道:“恩師倒沒有跟我說過?!?/br> “他常給我寫信,卻不怎么給你寫信?!?/br> 趙昌平笑著說道:“說是你在前線擔子重,怕影響你。” “淮安軍數(shù)戰(zhàn)數(shù)捷,濟中他也高興得很,現(xiàn)在在江都,恨不能逢人就說起你沈子恒?!?/br> 沈毅響起了那個在江都教書的小老頭,心里也有一些感慨,他微微點頭道:“可惜事忙,不然定要回江都看看。” 爺倆在趙家的書房里待了很久,等到夜深,沈毅才告辭離開。 趙尚書親自把沈毅送到了家門口,然后目送著沈毅步行,漸漸走遠。 送走了沈毅之后,小老頭回到書房里,找到了那封被他丟在書桌龐的書信,拆開之后,借著書房里的燭光,逐字逐句的細看。 這位榜眼出身,幼年時可以一目十行的神童,用了不知道多長時間,才把這封普普通通的平安信看完。 “字還是這般丑陋……” 趙尚書看完之后,獨自嘀咕了這么一句。 “竟還親自上了戰(zhàn)場,殺了齊人……” 趙尚書緩緩把書信疊好,收進信封里。 “這是一條難得的出路,你要好好看,好好學……” 說完這句話,趙尚書吹熄了燈,帶著這封書信緩緩離開書房,到了臥房之后,便把書信遞給了夫人,然后微微撇過臉去。 “老二寄回來的家信。” 趙夫人驚喜交加,一邊扯過書信,一邊瞅了自家老爺一眼,沒好氣的笑罵了一句。 “薊州都被你趕到戰(zhàn)場上去了,也不知你天天在與誰置氣!” 趙尚書悶哼了一聲。 “這信是子恒送來的,我估計,還是人家子恒逼著他寫出來的。” 趙夫人罵道。 “那你就不要看,只當是兒子給我一個人寫的!” ……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zhuǎn)眼間沈毅回到建康,已經(jīng)有小十天時間,這十天時間里,沈毅并沒有閑著。 除了關心關心兵部的事情,以及遙控淮安軍之外,十天時間里,沈毅先后被中書五位宰相喊過去問話多達七八次! 問話的內(nèi)容也很簡單,主要是詢問淮安軍渡河作戰(zhàn)的細節(jié),以及沈毅對于戰(zhàn)場上局勢的分析。 這些老頭子里,有些人明里暗里給沈毅挖坑,問話的時候也是綿里藏針,好在沈毅心里早有準備,回答的都沒有什么問題。 這天,沈毅又被中書的人叫進了中書省,被幾個宰相問了好一會話之后,他才得以脫身,剛走出中書沒有多久,沈毅就聽見了高明高太監(jiān)的聲音。 “沈侍郎留步,陛下召見?!?/br> 沈毅這才上前,與高明見禮,然后跟著高明一起,來到了甘露殿,很快見到了皇帝,沈老爺彎腰躬身:“拜見陛下?!?/br> 皇帝笑呵呵的看著沈毅,開口道:“今天那幾個老家伙又問你什么了?” 沈毅想了想,回答道:“問臣齊人兵力如何,如果渡河,勝算幾何?!?/br> 皇帝聞言,哂笑道:“都已經(jīng)派人去燕都議和了,他們心里哪里還會想著打仗?這多半是在套你的話,要借你的口說出來,齊人如何如何厲害,如何如何強大?!?/br> 沈毅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圣明?!?/br> 皇帝揉了揉自己的腦袋,開口道:“算算日子,王兄這會兒即便沒有進燕都,也快要抵達燕都了?!?/br> 他看著沈毅,開口道:“老實說,朕很期待齊人的反應。” 沈毅默默點頭,他抬頭看了一眼皇帝,開口道:“陛下,如今我大陳朝廷里,一些臣子畏戰(zhàn)怯戰(zhàn),想要改變這種情況,一是外力,二是需要內(nèi)力?!?/br> “外力自然是齊人?!?/br> 沈毅低頭道:“而內(nèi)力,則是要從朝廷自身尋?!?/br> 皇帝瞇著眼睛,對著沈毅微笑道。 “用讀書人?” 沈毅點頭,開口道:“用那些沒有中試的,年輕的讀書人?!?/br> “或有奇效?!?/br> “那也無非是在邸報上做文章?!?/br> 皇帝打了個呵欠道:“但那些人畢竟入不了朝堂,對于朝堂影響有限?!?/br> “不必影響朝堂,只要能夠影響百姓就行了?!?/br> 沈老爺?shù)皖^道:“民心所向,則無往而不利?!?/br> 皇帝笑呵呵的看了看沈毅:“那用甘泉書院的讀書人?” 沈毅咳嗽了一聲,開口道:“這也不必,建康城什么都缺,獨獨落第的舉子不缺……” 第九百零五章 燕都新事 落第的舉子最容易拉攏。 那些中了進士的讀書人,想要讓他們實心替自己辦事情,或多或少還需要付出一些好處,而且是政治層面上的好處。 并且這些個進士們的背景錯綜復雜,說不準便是誰的門人弟子,哪一個書院的高徒。 有些剛一中進士,就立刻被同鄉(xiāng)的大佬,或者是本科的座師拉攏,成分都很復雜。 因此,想讓進士老爺替自己辦事,而且是大量進士老爺替自己辦事,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落第的舉子們卻沒有這方面的的顧慮,因為他們…… 對于朝廷里的大佬們來說,沒有什么利用價值。 所以,也就很少牽扯朝堂關系。 不需要別的東西,只需要邸報司一兩次征文,再把邸報司編撰的職位給放出去一兩個,限定生員以上皆可以參加,就足夠讓這些秀才舉人們瘋狂了。 邸報司的編撰,最開始是沒有品級的,但是隨著邸報司這個衙門日漸升格,現(xiàn)在邸報司的編撰們也有了九品官身,雖然只是九品小官,而且還是在天子腳下的九品官,很不起眼,但是對于這些已經(jīng)仕途無望的落第舉子來說,九品也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畢竟也算是進入了仕途官場。 當然了,舉人也是可以當官的,但是得有人舉薦才成,比如說沈毅的大伯沈徽,就是舉子出身,早年幾乎散盡家財,才謀得了一個官身。 愿意拉這些落第舉子一手的人,太少太少了。 邸報司的征文,將會讓不少舉人們動心,畢竟進入了邸報司做編撰,哪怕只是九品官,卻可以偶爾在邸報上發(fā)文章,萬一哪一篇文章討得龍顏大悅,這前程不就來了? 沈毅把自己的想法,跟皇帝大概的說了一遍,然后他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不需要太長時間,只需要兩次三次征文,那些舉子們便能夠明白朝廷的意思,屆時北伐之聲,必然會越來越大?!?/br> 皇帝摸著下巴想了想,然后開口道:“那就按照沈卿你的法子來,回頭朕讓邸報司的人好好琢磨出一個章程出來。” 說到這里,皇帝看了一眼沈毅,問道:“沈卿何時回淮安???” 沈毅回建康,已經(jīng)快有半個月時間了,皇帝也擔心淮安防務出現(xiàn)什么紕漏。 沈老爺微微低頭,開口道:“回陛下,臣在過幾日便回淮安去。” 皇帝點了點頭,頗有些感慨:“每一次見到沈卿所上戰(zhàn)報,朕都有些心馳神往,恨不能親臨戰(zhàn)陣,去瞧一瞧前線的戰(zhàn)場,只可惜……” 洪德天子自嘲一笑:“朕現(xiàn)在,出宮一次都要被御史臺的人上書勸諫,如同籠中鳥雀一般,不得自由?!?/br> 沈毅微微低頭道:“陛下乃是萬金之軀,白龍魚服自是不妥,御史臺的人也是為了陛下安全著想?!?/br> 皇帝不置可否,沒有接沈毅的話,他站了起來,三兩步走到沈毅面前,拍著沈毅的肩膀說道:“沈卿,你回淮安之后,務必小心?!?/br> 皇帝的聲音壓的很低。 “現(xiàn)在,不管是齊人,還是我大陳內(nèi)部的一些人,乃至于朝廷里的一些勛貴,都想看到淮安軍吃上一場大敗仗……” 皇帝這句話,說的很直白,但是也隱晦了一部分。 比如說,孫太后未必就不想讓淮安軍吃個敗仗,這樣她的兒子也能夠“冷靜”一些,不至于為北伐兩個字魔怔。 眼下的局勢,除了皇帝之外,最清楚的就是沈毅了,他立刻會意,微微點頭道:“陛下放心,淮安固若金湯?!?/br> “東南練兵數(shù)年,淮安練兵一年,以現(xiàn)在淮安軍的實力……” 沈老爺很是自信。 “我不攻,則不敗?!?/br> 皇帝點了點頭。 “這也是法子,兩年時間一到,淮河水師便無話可說了?!?/br> 他的目光看向北邊,笑著說道:“現(xiàn)在只看,王兄能把齊人招惹到什么程度了?!?/br> …… 燕都城下。 大陳的使者李穆,與北齊的四皇子趙楷,同坐在馬背上,遠遠的看著前方不遠處的那座雄城。 世子爺坐在馬背上,怔怔的望著遠處那座大城,不覺間有些癡了。 趙楷騎馬,來到李穆旁邊,上下打量了一眼這個來自于陳國,與自己出身仿佛的年輕世子,笑著說道:“李家蝸居江南多年,沒有見過此等雄偉的城池罷?” 本來如果是坐馬車,他們二人還得一段時間才能趕回燕都,但是趙楷要急著回建康繳旨討賞,因此有些時候他們是騎馬奔行。 一路上走了大半個月,二人之間不熟也熟了,聽到趙楷這句略帶嘲諷的話,李穆袖子里的拳頭握緊,他看向前方的燕都城,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此是我李氏祖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