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302節(jié)
不等宋治回答,他便繼續(xù)道:“臣以為,天元可汗不是不能出現(xiàn),而是在他看來,如今他根本沒必要出現(xiàn),僅憑皇子、賢王,就已經足夠帶著北胡大軍攻城掠地,殺敗我大齊王師! “陛下問北胡大軍為何戰(zhàn)力如此強悍,臣也只能想到一個原因,那就是天元可汗極度非凡!” 宋治沉吟著問:“不凡到什么程度?” “天人之姿!”韓昭咬牙說出了這四個字。 宋治饒是有心理準備,聽了這四個字也不禁臉色一變。 天元可汗是天人之姿,那他是什么?這四個字明顯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天人境!宋治如今可只是王極境中期,怎么跟天元可汗比? 在這個天下,中原皇朝的皇帝,從來都是天下之主。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話雖然是中原皇朝自個兒說的,但之所以能有這種自信與霸氣,靠得是實力支撐,是一場場所向披靡的沙場決勝,是一支支讓四方異族聞風喪膽的強軍! 現(xiàn)在要宋治這個大齊皇帝,承認草原之主比他更強,有騎在他頭上的實力,驕傲了千年的中原皇帝,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韓昭見宋治雖然面色不好看,但并沒有發(fā)怒的意思,正了正勇氣往下說:“圣人出,四方平。 “我中原皇朝能夠威震四海,令萬邦臣服朝覲,是因為先賢有傲視天下的實力,在他們的教化下,中原人才輩出,千年積淀,底蘊深厚,豪杰遍地。 “北胡要出現(xiàn)這么多修行者,出現(xiàn)這么多王極境,非得天元可汗是天縱之才不可!惟其如此,他才能改良、創(chuàng)造出頂尖功法,將麾下驍勇的境界提上去!” 言及于此,韓昭起身拜伏在地,嗓音充滿悲愴、心痛、無奈: “陛下,天元可汗的實力,只怕遠超我們之前的預料,王極境后期只是底線。若是臣所料不差,只怕對方是有史以來,草原上第一個天人境,請陛下明察!” 宋治怔怔坐在那里,好半響說不出一個字來。 圣人出,四方平。 中原人杰地靈,所以有無數(shù)先賢,靠著他們的遺澤——修行功法、十大奇兵,車載斗量的正道學說、各類典籍,汗牛充棟的百科著述,流傳天下的手工技藝等等——中原皇朝一直是天下最有實力的皇朝。 可中原不見圣人已經久矣。 近千年來,天人境的數(shù)量也是越來越少,大齊在開朝一代隕落后,莫說再無天人境,趙玄極之前,連個王極境后期都沒有。 若是草原出了圣人般的人物,中原皇朝無疑危在旦夕。 若使草原人占據(jù)了中原,草原之主成為了中原皇帝,統(tǒng)治了神州大地,宋治等人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子孫不肖。 子孫不肖至此,讓圣人心血崩壞至此,令先賢蒙羞受辱至此,只怕不能稱之為人。 “都督起來吧?!?/br> 宋治起身離座,來到韓昭面前,親手將他扶起。 從未有哪一刻,他像現(xiàn)在這樣,感受到如此深刻的無力與痛苦。 也從未有哪一刻,他像現(xiàn)在這樣,感受到肩頭擔子的干系之大。 身為帝王,最不能接受的東西,不是黎民受苦、吏治不靖,而是丟了九五之位。統(tǒng)治階層為了維護自身的統(tǒng)治地位,就像普通人保護自己的房子財富,不管做什么,都是不會有任何道德負擔的。 作為天下最有權力的人,整個國家都是宋治的,為了確?;饰徊皇艿饺魏瓮{,加強中央集權,剔除天下對皇位有威脅的一切存在,誰也阻擋不了。 只要能達到宋氏江山永固的目的,不被皇朝內部的其他人取代,在這個過程中多一些受苦的百姓,死一些不重要的平民,并不算怎么要緊的事。 天下何時不死人呢? 天下何時沒有人受苦呢? 但要是中原皇朝、祖宗基業(yè),讓異族給占了去,宋治就不僅是宋氏的罪人,無顏面見列祖列宗,更是會成為所有漢人的罪人,遺留百世,被所有漢人唾罵萬年! 這份罪責,宋治自忖擔當不起。 “要出人杰,必須地靈,中原皇朝能有無數(shù)圣人先賢,是大好河山熏陶出來的,草原貧瘠荒蕪之地,斷然不會有圣人現(xiàn)世,天元可汗不會有那么可怕?!?/br> 扶起韓昭,宋治臉上已經沒有灰敗之色,這句話也說得格外有底氣,充滿自信與不容置疑的意味。 “陛下所言甚是,臣方才也是憂心國戰(zhàn)大局,妄言了,請陛下恕罪?!表n昭認真作答,表示自己絕對沒有懷疑宋治這個論斷。 宋治必須有這個論斷,韓昭也必須同意這個論斷。 要是讓朝野上下都知道,天元可汗是那么可怕的人,連皇帝與副大都督都忌憚不已,拿對方沒什么辦法,民心士氣就會大大受挫。 這個時候,無論內心對北胡如何重視,宋治與韓昭都必須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口徑,仍舊叫天元部族小胡子、小蠻子這種輕蔑的稱呼,如此,才好讓大齊軍民繼續(xù)保持對北胡的心理優(yōu)越感。 在這份心理優(yōu)越感下,大家才不會覺得北胡不可戰(zhàn)勝,才會堅信最后的勝利會屬于自己,才能奮勇殺敵、寧死不屈。 第三六二章 一線光明(4) 回到座位上,宋治面容冷峻的默然片刻,緩緩出聲: “北胡蓄謀多年,天元可汗跟他的戰(zhàn)士,又有這樣的戰(zhàn)力,大齊要守住祖宗留下的江山,此戰(zhàn)就絕對不能丟了中原大地,絕不可讓北胡大軍渡過黃河!” 韓昭點頭道:“楊柳城要守住,鄆州更要守住。只有守住了這兩道防線,大齊才有時間匯聚天下之力,跟北胡決一死戰(zhàn)?!?/br> 說到這,韓昭頓了頓,面色變得凝重,嗓音變得低沉,似乎是忽然間一座大山壓在了他肩上,讓他連說話都變得費力、艱難: “北胡先鋒大軍,已經渡過黃河,攻下了西河城,撕裂了鄆州戰(zhàn)區(qū)的防線,局勢正在糜爛的邊緣,鄆州危在旦夕,中原已經到了懸崖邊上......” 言及此處,他再度頓了頓,聲音更加沉重: “昨夜,趙寧盡起鄆州馬軍去攔截北胡先鋒大軍,也只得四萬之眾,且是包含防御使軍隊與義軍的雜兵......以四萬對四萬,還是野戰(zhàn)與攻堅,趙寧的勝算......” 他沒有再說下去。 因為說不下去了。 “鄆州不能有失,要想保住鄆州,首先就要保住西河城,趙寧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弊肿制D難的說到這里,宋治忍不住閉上了雙眼。 在黑暗的視野里,他仿佛又看到了,白馬白袍的趙寧,在深沉的夜色中,一馬當先,率領眾甲士,向無邊北胡猛士奮勇出擊的身影。 宋治自忖,他與韓昭能看到的艱難與不可能,身為趙氏驍將的趙寧也能看到——在整個大齊,趙氏都是最先發(fā)現(xiàn)北胡南侵意圖,并且為此浴血作戰(zhàn)的存在。 趙寧必然也知道天元可汗的強大之處,明白北胡軍隊的悍勇無匹,更加懂得眼下是皇朝危亡的關鍵時刻,稍微應對不力,連同他自己都會跌入深淵。 可趙寧還是果斷去了鄆州,帶著能調集起來的四萬將士,在國家最需要他這個將門第一世家子弟的時候,毅然決然奔赴了戰(zhàn)場。 是不知死嗎? 是不惜身嗎? 是因為背后就是祖宗基業(yè),是江山社稷! 是因為在這一刻,他身為皇朝脊梁,已經沒有選擇! 自古以來,國家危難,身為臣子,無非是文死諫、武死戰(zhàn)。既然是死戰(zhàn),就是明知敵軍強悍,自己沒有勝算,仍然不避兇險,奮勇向前。 以命相搏,爭的,就是漫漫黑夜中,那一線微不可查的光明。 這一剎那,宋治胸腔如火燒,雙眸似劍刺,幾乎壓抑不住熱淚。 “陛下,宰相與戶部尚書求見?!本驮谶@時,敬新磨的聲音響起。 宋治使勁兒眨了眨眼,把即將溢出眼眶的濕潤逼了回去,勉力讓自己的嗓音顯得正常:“讓他們進來?!?/br> 戰(zhàn)爭時期,三軍在前奮戰(zhàn)只是一方面,后勤保障是份量相當?shù)牧硪环矫妗?/br> 如今朝廷搬到了汴梁,河北地已經淪陷,如何調派各地賦稅物資,供應前方軍需,就得宰相與戶部尚書齊心協(xié)力。 陳詢與戶部尚書見過禮后,宋治道:“錢塘之地自古繁華,江浙所在更是魚米之鄉(xiāng),朝廷賦稅半在東南。 “往年東南的錢糧,都是靠漕運抵達燕平。如今河北地雖然已經淪陷,但東南卻沒有受到波及,錢糧調派的如何?” 陳詢心虛之下,畏懼的看了宋治一眼,老老實實道: “回稟陛下,去年秋汛,淹了江南十幾州之地,各地糧食均有大幅度減產,能夠征調的糧秣著實有限,現(xiàn)在運達汴梁的糧食,只夠現(xiàn)有大軍三月之用......” 宋治面色一沉,“三月之后,夏糧能征收多少?” “今年東南開春旬月未雨,旱情已經可以預見,只怕夏糧也不多......”陳詢硬著頭皮回答。 宋治大怒:“去年的糧食不夠,今年又無糧可收,難道要讓大軍餓著肚子跟北胡拼殺?!” “陛下息怒,臣有罪!”陳詢連忙拜伏在地。 宋治連著喘了幾口粗氣,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年景不好,糧食收成不如預期,也不是人禍,他發(fā)怒也沒用。 “東南是絲綢、瓷器、茶葉等商貨的主要產地,地里的糧食欠收了,商賦總不至于沒有著落吧?”宋治接著問。 糧稅收不上來多少,但只要有錢,也能在民間向各地糧商買到往年積攢的糧食。 所謂盛世,有錢人多了,必然商業(yè)發(fā)達,商賦的比重自然大。 陳詢不再答話,而是把目光投向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硬著頭皮道:“稟陛下,東南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貨產出,除了本地銷售,主要供給河北、西域與海外,如今河北地淪陷,西域也被北胡占據(jù),商路斷絕,商稅大不如前,各地的商戶都在減產.....” 宋治面色一紅,怒火上頭。 他有心發(fā)火,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商稅最大的來源,當然是價值高的貨物,一匹上等絲綢,可頂許多布匹。絲綢、瓷器、茶葉這些商稅的重頭,以往很多都是賣給京畿之地的世家、官吏、富人、大戶。 現(xiàn)在京師沒了,河北地千里之地也沒了,那些人的家財都沒了絕大部分,哪里還能像往常一樣,買那么多貴重物品?這些東西自然短了銷路。 唯一不受影響的,就只有從東南出海的船隊,可僅憑這條路,到底是不能跟以往三條路相比。這樣一來,朝廷的賦稅收入又要下降許多。 宋治強忍著悲憤:“鹽鐵如何?” 鹽鐵之利,冠絕天下,自管仲之后,歷朝歷代都是官營鹽鐵,也是朝廷賦稅的一個大頭。 戶部尚書的頭都觸到了地上,低聲道: “陛下容稟,這些年來,鹽鐵稅收一直在下降......如今是國戰(zhàn)時期,天下礦產鐵料很多都要充作軍需,制作成甲胄兵刃,賣往民間的少了,賦稅自然也就......少了。 “至于鹽稅,河北海畔所產的海鹽已經淪落敵手,蜀地井鹽雖然沒有受到影響,但河北地失陷后,食鹽銷路大減,鹽稅也少了很大一部分來源......” 說到最后,戶部尚書的聲音就像是蒼蠅,漸不可聞。 宋治氣得滿面通紅,豁然起身,巴掌狠狠拍在案桌上,震得大殿都似抖了一抖:“三軍將士在前方與敵寇以命相搏,你們現(xiàn)在是要告訴朕,朕是既保障不了他們的飯食,也保障不了他們的軍餉了嗎?!” 國庫沒錢,的確會導致這個局面。 “陛下恕罪!” “陛下息怒!” 陳詢與戶部尚書驚惶得連連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