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被迫覓王侯 第45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皇后葬身火海,瘋批暴君一夜白頭、冬日宜喜歡、席爺每天都想官宣、淑柔(NPH)、縛結(jié)(校園)、深藍(母子合集)、嫁權(quán)貴:三爺野性難馴、繼室她嬌軟動人、小嬌包撒嬌:皇兄輕點撩、九轉(zhuǎn)古龍帝
大牢里昏暗,獄卒們點燃了油燈,曹內(nèi)侍借著光亮看來人,越看他越心驚,越看越覺得可怕,到了最后他幾乎駭?shù)难例X打顫。 因為曹內(nèi)侍看到了一張與他很像的臉。 曹內(nèi)侍立即明白下一步聶平他們要怎么做。 曹內(nèi)侍看到自己向皇帝行禮,然后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了皇帝身邊,就像是他平日里那般。 聶平道:“早在趙學(xué)文想要安插眼線去藩地的時候,王爺就讓人仔細(xì)查問了京里發(fā)生的事,發(fā)現(xiàn)趙學(xué)文與曹內(nèi)侍有往來,在那時王爺就開始懷疑曹內(nèi)侍?!?/br> 確定曹內(nèi)侍是太師的人之后,蕭煜立即讓人尋了個與曹內(nèi)侍模樣相像的人來,現(xiàn)在派上了用場。 “皇上……皇上饒命,”曹內(nèi)侍慌亂中結(jié)結(jié)巴巴地道,“奴婢錯了,奴婢錯了……” 有了假的應(yīng)付太師,他自然也就沒有了用處,皇上隨時都能處置了他,想到自己的下場,驚駭中他感覺到褲襠一熱,淅淅瀝瀝尿了出來,腳下也發(fā)軟幾乎站立不住。 孟姑姑瞧著曹內(nèi)侍的模樣,心中說不出的痛快,恨不得皇上立即處置了曹內(nèi)侍,心里更加痛恨太師。 蕭旻示意聶平跟隨,兩人走到一處僻靜處。 蕭旻看向聶平:“ 阿兄怎么說?朕該如何做?” 聶平躬身道:“王爺命我等入京這般做,就是要徹底引出太師和太師黨,眼下火候差不多了,正是拿辦太師的好機會。” 蕭旻有些憂慮:“京營有些將領(lǐng)是太師的人,最近太師也愈發(fā)小心,入宮處置政務(wù)也讓人跟隨?!?/br> “想要拿下太師,同時也得拿下京營那些兵馬?!?/br> 聶平望著蕭旻道:“皇上安心,有我們王爺在,定能穩(wěn)住京營,平息兵亂?!?/br> 蕭旻眼睛微微發(fā)亮:“阿兄來了嗎?” 聶平立即又拿出一封信函遞給了蕭旻:“藩王非召不得入京,王爺人在京城外,是否要入城,一切聽從皇上安排?!?/br> 蕭旻聽說蕭煜就在京外,恨不得立即將人叫進宮中,不過,到了現(xiàn)在,一切都得萬分小心,免得打草驚蛇。 若是一舉拿下太師和太師黨,就能讓大齊政局免了動蕩。 想要做好這些,免不了調(diào)動兵馬,京城內(nèi)外都是太師的眼線,但凡半點風(fēng)吹草動,太師都會知曉。 蕭煜的法子很簡單,太師想要蕭旻拿出先皇留下虎符調(diào)動兵馬,蕭旻大可順著太師的意思行事。 在那些兵馬中混入武衛(wèi)軍,到時候蕭旻調(diào)動的兵馬護住皇宮,蕭煜率領(lǐng)武衛(wèi)軍對付太師。 說完這些,蕭旻和聶平從屋子里走出來,孟姑姑一臉忐忑地站在院子里。 聶平看向孟姑姑:“皇上,現(xiàn)在就差一件事?!?/br> 蕭旻示意聶平繼續(xù)說下去。 聶平道:“還差一把推力,讓一切順理成章。” 推力是什么,又要如何做? 沒等蕭旻問,聶平接著說下去:“王爺吩咐了,這件事需要孟姑姑來辦?!?/br> 孟姑姑被聶平看得心中發(fā)寒,但想想自己做的那些錯事,當(dāng)下向蕭旻行禮:“只要是為了皇上,奴婢都愿去做?!?/br> 聶平道:“需要孟姑姑吃些苦頭?!?/br> 孟姑姑想說她不怕。 聶平就先沉下臉:“來人,將人綁了,押入大牢審問?!?/br> 第628章 逼急 聶平的話說完,孟姑姑頭皮一麻,腳也跟著發(fā)軟,她下意識地去看蕭旻,蕭旻稚嫩的臉上出現(xiàn)一瞬間的慌亂和擔(dān)憂,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身份,小小的臉上浮現(xiàn)出克制的神情。 看得孟姑姑心里一酸,不禁向蕭旻點了點頭。她明白聶平的意思,皇上要調(diào)兵,就得有由頭,太師愿意看到的,無非是皇上與豫王決裂。 既然太師通過曹內(nèi)侍知曉孟姑姑在皇上心中的重要,那豫王向孟姑姑下手,定會引來皇上進一步的猜忌和不滿,這一步必須走。 孟姑姑向蕭旻行了禮:“皇上,一切都是因奴婢而起,若是奴婢能幫著皇上和豫王挽回大局,即便死也歡喜。” 說著孟姑姑眼前一陣模糊,guntang的淚水在眼睛里打轉(zhuǎn),半晌她又看向聶平:“豫王妃真的被刺殺了?” 聶平冷聲道:“你派去的眼線混入洮州,用淬了毒的弩箭襲擊王妃,多虧王妃身邊有人護著,才能安然無恙?!?/br> 孟姑姑攥起了手,面色更加難看:“定是我派出去的人,早就暗中投奔了太師,豫王妃真有什么閃失,奴婢百死莫贖?!?/br> 看著哭哭啼啼一心悔改的孟姑姑,聶平心中只有厭惡。不管這個老東西是否對皇帝忠心,她從心底里也是想要對付王爺和王妃。 抓這個老宮人下獄,不止是要穩(wěn)住太師,也是要懲辦她。 聶平向蕭旻行禮:“王爺有話讓末將稟告皇上?!?/br> 蕭旻點頭。 聶平道:“不管有沒有太師,孟宮人都有挑唆皇上和豫王兄弟鬩墻之罪,王妃遇險也是孟姑姑居心叵測,還請皇上依律發(fā)落孟宮人?!?/br> 孟姑姑打了個冷顫,她本想將自己受苦當(dāng)做是對皇上的效忠,現(xiàn)在被聶平這樣一說,她就是罪有應(yīng)得。 豫王真是好狠的心,一點不給她留退路。 她被送入大牢,在皇上面前丟了臉面還不行?她忠心耿耿這些年,一步走錯,就要落得這個結(jié)果? 難道豫王就不怕?這樣咄咄逼人,會不會在皇上心中留下一個結(jié)? 蕭旻抿了抿嘴唇,片刻之后道:“阿兄說的對,先將孟宮人關(guān)押在大牢,等此事過去,依大齊律法定其罪責(zé)。” 兩個獄卒上前拉起了孟姑姑。 孟姑姑想到方才曹內(nèi)侍的慘狀,一時覺得恍然,還以為靠著她對皇上的忠心能度過這次…… 都是因為豫王…… 可孟姑姑不敢表現(xiàn)出對豫王的不滿了,她的命可都握在豫王手中,若是豫王知曉她心懷憤恨,絕不可能讓她回到皇上身邊。 孟姑姑被帶走之后,蕭旻向聶平道:“聶將軍回去與我阿兄說,孟宮人犯錯理應(yīng)如此發(fā)落,朕知曉這其中的道理,讓阿兄不用擔(dān)憂?!?/br> 孟姑姑之前說的那番話,蕭旻到現(xiàn)在還記得,她的確是想要他向阿兄下手,再說…… 如果不是孟姑姑之前授意,太師也不會順勢而為,這真的去刺殺阿嫂。 這些蕭旻都明白。 即便他還是習(xí)慣孟姑姑和曹內(nèi)侍在身邊,但就像教授說的那樣,他是大齊的皇帝,不是一個孩童,不能依喜好行事。 阿兄讓聶平當(dāng)著他的面說出這一切,就是沒想著要暗中自己處置孟姑姑,將孟姑姑交給他,也是對他的信任,更是將他看作一國之君,以此要求他的舉動。 蕭旻努力地在自己腦海中塞滿這些。 這也是他該承擔(dān)的。 …… 蕭旻悄悄回到宮中,很快孟姑姑被抓的消息就傳了出去,接替曹內(nèi)侍的人,還讓人送了口訊給太師。 為了能留下孟姑姑,皇上帶著人在宮門口阻攔,卻沒能將人搶回去。 因此在北門處,還有一場爭斗。 爭斗的事許多宮人都瞧見了,只不過二十幾個人擠在一處,誰也沒瞧見孟姑姑在哪里。不過宮中一向不缺謠言,片刻之后,就有人親眼看到,孟姑姑在人群中央,正是兩撥人爭奪的所在。 等太師的人趕到時,看到了揚長而去的聶平和武衛(wèi)軍。 “確定了,孟宮人被抓進了大牢?!?/br> 太師聽到宮人前來稟告,他們這些人帶著皇上口諭親自去了大牢,卻也沒能接回孟姑姑,這一下子就將消息坐實了。 宮人接著道:“我們還看到孟姑姑受了刑,那些之前被抓進去的宮人和內(nèi)侍,見到這樣的情形,應(yīng)該很快就會招認(rèn)。” 連孟姑姑都被抓了,皇上想要搭救卻于事無補,那大牢就是豫王的天下,知曉了這些,哪里還能支撐下去?還是早些說實情求活。 可想而知,他們會將一切都推給孟姑姑,實際上也確然如此,穎嬪那些舊人就是聽從孟姑姑的吩咐。 太師道:“皇上怎么樣?” 宮人道:“皇上開始還著急,可……” 說到這里宮人頓了頓:“知曉我們沒能將人接回來,皇上反而像是不在意了,一個人在書房里讀書?!?/br> 太師聽得這話心中冷哼一聲,現(xiàn)在他帶著人去御書房,一定會瞧見皇帝縮在角落里,可能褲子已然濕了。 開始能讓人去接孟宮人,是覺得豫王會給他幾分顏面。這就是小孩子心性,以為鬧騰鬧騰就能達到目的,可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沒用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鬧了。 等宮人退下,中書省官員上前道:“沒想到豫王如此猖狂,他這是要做什么?名正言順地拿下皇上身邊的人?” 將侍奉穎嬪的那些人都帶走,皇帝可就沒有信任的人了。 太師無論如何想,豫王此舉都有逼著皇帝向他動手的意思,豫王為何這樣做? 太師有些懷疑,他不禁向外看了看,外面站著一隊禁軍。斗倒馮太后,太師就在身邊安排人手護衛(wèi)。 他也怕落得卸磨殺驢的下場,有些事不得不防。 “太師,”中書省官員快步進門,“宗正寺那邊有動靜了,大宗正在莊子上悄悄見了幾位郡王,不知在商議些什么。” 大宗正出面聚攏宗室……這樣的事不是沒發(fā)生過,在皇權(quán)更迭時尤為常見。 難不成…… 太師腦海中一道亮光閃過,豫王是想要謀朝篡位。 第629章 大雨將至 太師與蕭煜交手次數(shù)多了,對他很是了解,這個人心思縝密,且擅長陰謀詭計,否則也不能在戰(zhàn)場上屢屢破敵。 這樣的人將心思用在奪位上,必然也讓人防不勝防。 通常來說,豫王捉拿相王、斗倒他之后,就能手握大齊權(quán)柄,那時逼迫小皇帝退位似是更為穩(wěn)妥。 但正因為他如此猜測,豫王很有可能換個路數(shù),在他眼皮底下謀劃,如此一來不但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還能借用小皇帝的兵馬對付掉他,小皇帝一旦出了手,那些拿著先皇遺命的將領(lǐng)也就暴露于人前。 十萬大軍,不是點好了放在那里等待小皇帝隨時調(diào)用,而是分散在各處,將領(lǐng)們手中握著先皇的密旨,只要小皇帝一聲令下,立即帶著自己的兵馬前往京城。小皇帝沒有用處之前,這秘密他們是不會與外人說的。 畢竟這是一條通天路,只要有一日他們被用上了,那就是皇上身邊能依仗的武將,自然前程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