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穿為死對頭影帝的貓、高冷師尊:萌徒要翻天、工具人,但可愛萬人迷[快穿]
戰(zhàn)場無私情,何況現(xiàn)在的裴椹根本不認(rèn)識他。 尤其現(xiàn)在,趁裴椹的大軍還在往長安方向行進(jìn),且要在長安附近停留一日,他應(yīng)速作準(zhǔn)備,先下手為強(qiáng)。 所以,若是裴椹,對方會如何攻打梁州? 李禪秀手指抵著下巴,一雙秀麗眼眸盯著面前的地圖,陷入沉思。 旁邊,見他久久不語,黑衣護(hù)衛(wèi)忍不住問:“小殿下,我們何時出發(fā),前往平城?” 先行離開的李玹此刻就在平城,留下的黑衣護(hù)衛(wèi)也是奉命要接李禪秀過去。 但周愷聞言,卻看護(hù)衛(wèi)一眼,不明顯地朝對方搖了搖頭。 李禪秀看了一會兒地圖,終于開口:“不,我們先不去平城?!?/br> 黑衣護(hù)衛(wèi)聞言驚訝,周愷卻不那么意外。至于宣平,他甚至猜到李禪秀的幾分想法,不由探頭看一眼地圖,道:“你想先裴椹一步下手,構(gòu)筑防線,擋住他的大軍?” 李禪秀點頭:“想攔住裴椹不容易,我們必須先他一步,拿下幾座重要城池,令他大軍來了也無法集中兵力攻打我們某一處。” 說著,他手指點了點地圖上的幾個位置,道:“眼下我們沒拿下梁州府城,裴椹大軍一到,我們沒有屏障,必然難守,最后只能不斷向南撤退。這樣一來,之前打下的城池就都白打了。我猜父親那邊,現(xiàn)在應(yīng)該也在想辦法。但要拿下府城,卻不能直接攻打?!?/br> 第94章 李禪秀話落, 旁邊黑衣護(hù)衛(wèi)不由跟著點頭。 雖然李玹在平城否定了蔡澍要攻打梁州府城的提議,但此前在秦州時,李玹也說過, 在朝廷大軍來之前, 府城勢必得拿下。 事實上,李玹否定蔡澍的提議,不是不想打,而是府城附近另有兩座重要城池。只打府城, 另兩處必會支援, 就算一度拿下府城, 很快也會再被奪去。這樣的攻打,除了徒增傷亡和消耗, 沒有任何意義。 可若分兵攻打,同樣不妥。義軍兵力有限,雖號稱七八萬, 但其中有三萬是起兵后,蔡澍招納的各路流民潰軍。這些人因連吃敗仗, 潰逃已成習(xí)慣, 戰(zhàn)斗力有限,尚需訓(xùn)練。 若此刻就帶他們分三路攻打,要么三路都?。灰磧陕费鸸? 一路主攻, 最終攻下府城, 可結(jié)果和之前一樣,另外兩座城池很快反撲, 剛拿下的府城會再被奪去。 而且因為吸納這些潰軍,義軍急速壯大, 先前帶的糧草也漸漸不足支撐,需等后方再運糧來。 李玹先前打算等糧草運來,再用萬全之策拿下府城。可沒想到洛陽這么快就被解圍,朝廷大軍來得遠(yuǎn)比預(yù)料中快。 這也是李玹此前沒計劃起兵的原因,一是不想趁亂內(nèi)斗,讓外人撿便宜;二是眼下還不是時機(jī),雖然大周各地流民起事不斷,但朝廷仍有余力對付,還沒到徹底崩潰的地步。他們實力薄弱,過早起兵,只會讓朝廷將目光和精力都拿來對付他們,反倒不如先在西南暗中發(fā)展,慢慢壯大,待時機(jī)成熟再起事。 可偏偏蔡澍裹挾整個舊部,打著李玹的名號,倉促起兵了。事已至此,也只能繼續(xù)走下去。 如今朝廷大軍不僅來得迅速,而且來的還是老燕王的孫子——裴椹。 如李禪秀所料,這個消息讓李玹不得不改變計劃,也開始籌謀提前拿下府城。 “……所以眼下這三座城市,我們單拿下哪一座,都很難守住??扇粝胍煌孟?,兵力又不足。”平城府衙內(nèi),一名將領(lǐng)指著沙盤道。 說完見解,他退后一步,恭敬看一眼坐在上首的李玹。 李玹仍一身玄袍,單手握著佛珠,指尖抵在額角,微微闔目。 察覺他久久不語,其他幾名謀士和將領(lǐng)不由用余光偷覷一眼。 這時,李玹忽然睜開雙目,平靜如潭水的目光落在沙盤上。 眾人忙收回視線,片刻,聽他緩緩說出“寧城”兩字,才抬頭又看去,見他目光所望之處,正是沙盤上一座插著小旗的城池——位于梁州府城西北方向的寧城,也是他們方才討論的三座重要城池之一。 莫非……主上要攻打?qū)幊牵?/br> . “攻打?qū)幊???/br> 秦州山區(qū)的一處農(nóng)家宅院里,黑衣護(hù)衛(wèi)聽了李禪秀的話,驚訝道。 “不錯?!崩疃U秀點頭,指著地圖繼續(xù)道,“三座城池,看似互為犄角,易守難攻,實則寧城最好攻打。先前長安被亂軍圍困,波及到梁州,寧城曾一度被亂軍拿下。當(dāng)時的寧城守官慌亂之下,棄城而逃,不顧百姓死活。之后另兩座城馳援,才重新奪回城池。 “而那守官頗有些人脈,事后謊稱自己不是逃走,是去求援,如今竟堂而皇之回去,繼續(xù)當(dāng)寧城的守官。甚至他回去后,打著‘清理叛軍’的名義,稱亂軍攻入城中后,有人毫無氣節(jié),向亂軍投降,為亂軍攻打長安提供支援,并以此為借口,捉拿了許多富戶,實則是想將他們的錢財據(jù)為己有。如今城中恐怕正人心惶惶,民心漸失。” 李禪秀是夢中到西南后,聽殘余舊部們講父親事跡時,隱約知道有這么一件事。不過夢中朝廷沒這么快集結(jié)大軍對付他們,所以父親他們攻打?qū)幊且痊F(xiàn)在晚很多,那時城中百姓已實在不堪忍受守官的欺壓和剝削,在義軍剛到城門外時,就殺了守官,開城門投降。 當(dāng)然,這也與父親當(dāng)時帶領(lǐng)的義軍頗有好名聲,城中百姓十分向往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