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綜武俠] 我靠馬甲建立天下第一大派、重生后拿了寵妻劇本、穿成孤寡男主?我反手拐走主神、塵埃落定:學(xué)霸要反擊、[綜漫] 新晉獄卒噠宰君
買賣不在,仁義在。 自己出了三百兩銀子,許是讓他們覺得太貴重,所以,才想著多教幾個人…… 畢竟,亂世中,誰都想待在京城,他們這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不過,學(xué)習(xí)箭法,是得提上日程,不能耽擱他們太久。 顧瑾這么一思考,決定每天早上抽出半個時辰做為練習(xí)箭術(shù)的時間。 如果下午有空,那就接著練,在這一個月內(nèi),一定要將所有技巧學(xué)通,之后自己可以再慢慢琢磨。 畢竟,射箭這項運動,靠的是重復(fù)練習(xí),熟能生巧。 “娘,既然李雄和李威有意教,那下次他們再教習(xí)時,娘親也可以去練練。” “技多不壓身?!?/br> 李桃花深以為然。 實際上,今天下午他們在練箭時,李桃花心里就癢癢。 只不過,那兩個弓箭手正悉心教導(dǎo),她沒好意思往前湊。 “那我下次將秀秀和羅芳華還有羅五黍也帶過去?!?/br> “他們都已經(jīng)七歲,在一旁看著也能學(xué)到不少知識?!?/br> 顧瑾眨眨眼:“既然如此,那丁云裳,袁青黛,袁月見,還有白嬸,魏嬸,到時候娘親也一并帶過去。” “以后組建一支娘子軍,遠(yuǎn)程作戰(zhàn),娘親來做隊長?!?/br> 趁著現(xiàn)在有空,得多積攢實戰(zhàn)經(jīng)驗,以便以后不時之需。 李桃花聽到自家閨女的建議,激動的拍了一下大腿。 “瑾兒說得對?!?/br> “我們做遠(yuǎn)程射手,可以讓敵人防不勝防,以后要是有人敢搶我們的物資,一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對,讓他們有來無回。”顧瑾眨眨眼,肯定道。 五年。 五年中,顧瑾要讓隊伍中所有人可近戰(zhàn)可遠(yuǎn)攻。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末日中占得一席之地。 不過,兵用弓箭在周國是管制器械,打獵的弓箭倒是可以買到…… 兩者的殺傷力,自然兵用弓箭最強(qiáng)。 還是要想辦法才行。 刀和劍,等其它兵器也要多備些…… 畢竟要收滿兩百人。 吃過午飯,顧瑾拉著大舅進(jìn)了庫房。 現(xiàn)在家里的物資,都是大掌管。 外祖母領(lǐng)米領(lǐng)油也要登記在冊,方便時時知曉隊伍中物資庫存還有多少。 顧瑾也不例外。 她要支配庫房物件,也需要報備。 “大舅,上次南宮夫人送了一支上好的人參,還有那柄金如意,你放哪了,明日要去拜訪郭夫人,得備禮物?!?/br> “對了,再拿一盒香河縣的胭脂?!?/br> “等會,我這就去拿。”李忠義心細(xì),他將物資分門別類,整理得整整齊齊,不一會就捧著兩個精美的盒子走來。 正是顧瑾說得那幾樣禮品。 李忠義將它們放在桌上,順手遞了一張紙過來:“瑾兒,麻煩在出庫單上簽字?!?/br> 他管理庫房,生怕盤點時倉庫物資對不上,幸好之前瑾兒教他怎么做賬,現(xiàn)在差不多做熟了。 顧瑾拿起一旁的毛筆,隨手簽了自己的名字:“對了,大舅,你請了媒婆后,得問問木夫人他們那邊有什么習(xí)俗,免得到時出岔子?!?/br> 畢竟十里不同鄉(xiāng),有的地方,紅白喜事風(fēng)俗習(xí)慣大相徑庭。 既然要娶人家,自然得尊重對方的風(fēng)俗。 李忠義點點頭:“嗯,曉得了,謝謝瑾兒提醒?!?/br> 兩人正說著話,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顧瑾直接讓人進(jìn)來了,也沒問誰,反正不是家人就是徒弟。 殷江陵一進(jìn)來就行了一個禮:“師父。” 見李忠義在,也打了一個招呼:“舅公好。” “好。”李忠義隨口應(yīng)了聲,他將單據(jù)收好,“行,瑾兒,那我就回去了。” 顧瑾起身想送,待大舅離去后,才將房門掩上。 “今日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 殷江陵忙回道:“師父,徒弟已經(jīng)將顧南的情況打探清楚,因為事情比較復(fù)雜,所以特意來稟報?!?/br> 顧瑾抬手,示意他坐。 “說說?!?/br> 二伯顧南的事,是得盡早解決,要不然家人都得困在宅子里,雖然是可以化妝,但也太麻煩,行動不便。 殷江陵聰明。 在打探消息時,他故意裝扮成一個窮小子,混入雜魚巷。 不過小半日,就與其中一個混混稱兄道弟起來。 那混混,本名叫王大大,他有一個外號,叫包打聽。 只要是生活在雜魚巷的人,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那包打聽,就是一個話嘮。 殷江陵都沒有刻意打探,有關(guān)顧南的信息就都叭叭出來。 “師父,聽包打聽說,那個叫顧南的人,每天從酒樓下工后,回到雜魚巷便在發(fā)呆?!?/br> “有時候坐到后半夜才回屋?!?/br> “聽說是因為家人死絕了,所以心情一直不好?!?/br> 顧瑾詫異:“家人死絕了?你確定?” 殷江陵點頭:“回師父,徒弟確定?!?/br> 怕包打聽的消息不準(zhǔn)確,他后來又使計謀問了其他兩人。 那兩人與顧南同住一間房屋,他們與包打聽的說辭一模一樣。 顧南。 建州災(zāi)民。 景四年建州大旱,前往瀾州城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