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本來就被圈禁了,再受罰還能被賜死不成,況且他認錯快,不至于是死罪。 若是蕭秉言抬頭,就能看見崇盛帝眼中化不開的失望。 送蕭秉言回來的人是蕭秉承。 快到陳王府時,蕭秉言問他,當初黎王求娶楚瑾,是不是你出的主意。記得支持 記得支持 蕭秉承搖了搖頭,他哪里能算得那么清楚? 本來他不贊成黎王用這個法子,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太過陰損。但是當初蕭秉言在朝中聲勢大,楚瑾的名聲也好。 甚至有流言說楚國公府長女性情溫和,才貌雙絕,是皇后的不二人選。 這和前朝那些批命和尚給某家貴女批的鳳命有何區(qū)別? 楚瑾是未來皇后,那誰娶了她就是太子。 皇子娶親都娶世家女,楚國公府有家底但也不算什么,可是楚瑾名聲極好。真讓蕭秉言娶了楚瑾,恐怕他能得一不小助力。 黎王不甘心,所以才搶先求娶,陰差陽錯之下楚瑾沒能嫁得蕭秉言,在佛堂等了近兩年,如今也有樁婚事,不像秦書妍跟蕭秉言圈禁在王府。 不過若是嫁給蕭秉言,日子也不一定太差,有她規(guī)勸,興許麗妃的事永遠都不會被翻出來,這誰又能說得準呢。 后面的事蕭秉言就不知道了,府上管得嚴了不少,也多了許多規(guī)矩。秦書妍還不知道他為何出去,蕭秉言也沒說,至于那些人審問出來什么他也不知道,想來也不會有人特意來告訴他了。 天上好像被誰潑了墨,黎王被押到了大理寺,緊接著譽王。 一直審到了半夜,在楚國公府外等著的,的確是黎王的人。 證據(jù)確鑿,辯無可辯。 只不過黎王怎么會認罪,栽贓陷害!都是栽贓,也是可笑,蕭秉言被關(guān)在府里,本王算計陷害他做什么! 大理寺寺卿:這就得問王爺自己了,犯人供詞都對得上,王爺還有什么想說的。 黎王情急之下說道:是成王,一定是成王,是他說楚家長女成親在今日,此事皆是他的算計! 主審的是大理寺寺卿,但旁邊還坐著刑部尚書何刑部侍郎。平日這個時候,這群人早就下職了,都該睡下了。 大理寺寺卿臉色并不好,他對著黎王直言,陳王出來只是想出來,供詞上并非提及楚家長女,此事與楚國公府無關(guān)。王爺這般說,倒也算承認了。 他朝著北方天子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證據(jù)確鑿,臣立刻進宮稟告皇上,其余的事也請王爺莫要攀咬了。 黎王臉色剎那間變得很難看。 供詞上又添了幾句話,但是黎王拒不按手印。他現(xiàn)在才反應(yīng)過來,他這是被蕭秉承耍了一通。這個看著不爭不搶不咬人的狗,如今算計起人來,比誰都心狠。 真是條狗! 蕭秉承根本不是什么好東西,他藏得最深,什么二十,都是假的。 而譽王一再否認,陳王府的事跟他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難道下人口無遮攔誣陷皇子,本王就要由著他誣陷嗎,這罪本王不認!也是可笑,他被關(guān)在府里,本王跟他無冤無仇,算計陷害他做什么?找不到真兇就把帽子扣到本王頭上! 譽王死不承認,咬準這就是別人陷害。 大理寺寺卿也沒有辦法,畢竟譽王沒像黎王那樣露出破綻。而且當初開窗和投毒的事又過去了許久,實在不能憑下人的幾句話就給譽王定罪。 最后大理寺寺卿帶著供詞進宮面圣,崇盛皇帝看這些看了許久,最后下令,黎王殘害手足,證據(jù)確鑿,送回府中反省。 崇盛帝沒說反省多久,興許是一個月,也許是一年,也沒準就是一輩子了。 譽王那邊沒法兒定罪,但有人把他咬出來,估計也脫不了干系。 大理寺寺卿又走了,這已過子時,李寶順低聲道:皇上,該回去歇息了。 崇盛帝沒動,你說朕是不是坐這太久了。 久到所有人都虎視眈眈,久到想要設(shè)計除掉親兄弟。 不過這也的確是崇盛帝想要看見的,不爭不搶得來的皇位,真的有資格坐上去嗎。 只不過爭搶太過,崇盛帝又嫌這些兒子心狠手辣,沒有仁心。 當皇上,只有計謀哪兒夠。 崇盛帝覺得心里堵得慌,他對陳王失望,今日之前,的確想過放他出來。只不過太t蠢了,最后女人沒得到,皇位也沒得到。 慶王敦厚有余,計謀卻不足,盛世可為明君,可也容易固步自封。黎王就算了,腦子里全是陰狠毒計。 譽王這幾個兒子,崇盛皇帝還沒想好,而蕭秉承,崇盛帝打心里不愿意把皇位傳給他,盡管成王一直以來沒犯過什么錯。 可是一個沒教養(yǎng)過的兒子,卻能比得上他看重的兒子。崇盛帝在心里并不想承認他眼拙,兒子這么多,不是非蕭秉承不可,不到萬不得已,崇盛帝不會把皇位傳給成王。 李寶順:皇上這都坐了好幾個時辰了,可該回去歇息了。 崇盛帝也沒指望他說別的,把折子合上,起身回清心殿。 lt;a href= title=將月去 target=_blankgt;將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