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此后一代一削。 先拿禹王開刀,其他的慢慢來就是。 就拿趙王世子來說,若無功績,只能淪為公爵,其子無功績,再削一層。 第一百三十八章 如此一來, 便能顯出登上皇位的皇子和淪為藩王的皇子之間差距來。 像黎王這樣孩子多的,只立一子為世子,其余的若無功績, 只能淪為庶民,世子承爵為國公,也無封地。 相反, 三代一削,還和皇室沾親帶故。 明光帝想, 先皇放心趙王大約是因?yàn)槭撬挠H兒子, 但他不放心, 所以先遣西北兩位將軍, 慢慢分權(quán)制衡。 還是自己的人用著放心。 等數(shù)年后朝中幾個王爺傳位于世子,爵位一削, 封地也沒了, 朝廷不養(yǎng)酒囊飯袋, 各地田賦充入國庫, 到時(shí)國庫充盈, 海晏河清。 明光帝行事果斷, 圣旨跟著蕭允錚蕭允楓一起送去了西北和鹿城。 西北偏寒, 他選了兩位武將,官職只在趙王之下, 一同護(hù)送蕭允錚回趙王府。 臘月初, 蕭允楓回到鹿城, 禹王連同府上王妃一同接旨, 心中久久不能平復(fù)。 這也就是說藩王前往封地, 對子嗣并沒有什么好處,甚至還不如留在盛京。 想想都是皇子皇孫, 一脈相承,命運(yùn)卻大不相同,實(shí)在難以讓人心平氣和地接受。 聽著圣旨上條條句句彰顯天恩浩蕩,實(shí)則趕盡殺絕,根本就容不下他們。 從把各家公子接進(jìn)宮就能窺見一二了。 禹王年過三十,送走了禮部官員和宣旨太監(jiān)后,拉著王妃把屋門一關(guān),哭喪著一張臉,既心疼兒子受苦,又對圣旨無可奈何。 早知就不聽五弟的話,非要把兒子接回來,路上顛簸受苦不算,如今爵位還削了。日后留給楓兒的只有一等公爵,別的孩子更是什么都沒有,這家底尚不如盛京世家數(shù)代累積,我這還不如把我的命一同要去算了。 什么天潢貴胄,還不如世家子弟能安穩(wěn)一聲。 欺人太甚。 想想禹王早早就藩了,這些年的銀錢半數(shù)多都搭在了百姓身上,都沒給自己的孩子留什么。 禹王能寫奏章進(jìn)京是因?yàn)橼w王給了不少好處,這些年他和蕭秉承一樣,借錢給當(dāng)?shù)匕傩?,想著日后百姓富裕起來,銀子的缺口也能填上。 自己日子算不得貧苦,但也花出去了不少銀子,趙王出手大方,他和王妃也想孩子早些回來,畢竟到了議親的年紀(jì),所以,便答應(yīng)了。 就有了兩封奏章一前一后送去之事。 誰知一封奏章招來這等禍?zhǔn)?,皇上下令削藩,本來藩王就無甚權(quán)力,只享個百姓供奉,日后連供奉都沒有了,換誰誰樂意。 禹王如今真后悔,后悔聽了趙王的話,那些金銀珠寶,哪里比得過子孫后代的福蔭。 王t妃也是一臉哀愁,她道:現(xiàn)在說這些也晚了,這么多兄弟,別的王爺也躲不開,不過是早晚的事。眼下還不如好好想想該怎么辦,咱們就這么接了圣旨嗎?一點(diǎn)余地都沒有嗎。 禹王苦笑道:還能怎么辦?我要兵沒兵,要權(quán)沒權(quán),早知是這么個結(jié)果,還不如當(dāng)初擁立大哥,如今只能我觍著臉多在位幾年,然后再把爵位傳給楓兒,除此之外實(shí)在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樣還多積攢些家業(yè),再教導(dǎo)孩子兄友弟恭,別像他們一樣。 禹王想,如今手里有兵的只有趙王,但他覺得趙王就算反,也不會直接反了。 是不該這么直接接下圣旨,在外藩王有六位,十三弟年紀(jì)最小,如今還沒有孩子,大約也不能體會其中的深意。 他年紀(jì)最大,該與其他藩王合計(jì)合計(jì),只不過藩王無詔不得離開封地,更不能進(jìn)京,想要商量都成了一件難事。 封地的確是山清水秀,他無大才,早來封地,享天倫之樂也是自在。這是個好地方,但如今卻成了困著他的牢籠。 臘月初,永城下了場薄雪,碎鹽粒兒似的,落在地上,薄薄一層,腳踩上去就化開了,留下一個腳印。 丫鬟們知楚沂喜歡賞雪,臘月才下這么一場,特意留了一片,小心繞著走。 湖邊也不敢有人過去,今年天算不得太寒,湖面只薄薄一層冰,這會兒正一片銀白。 若是以往楚沂定支個小桌子,然后煮茶賞雪,畢竟盼了許久,說不準(zhǔn)下午雪就停了化了。 但今日的確沒有那個心。 皇上下令削藩,因?yàn)橛莱请x盛京遠(yuǎn),二人現(xiàn)在才得到消息。 雖然削的是禹王的爵位,其他藩王還相安無事,但是都是藩王,誰也逃不掉,楚沂甚至不知,給他們的圣旨什么時(shí)候到。 也許是今日下午,也可能是明日后日。 楚沂只覺得這日來得太快,才三千私兵,很多都才十幾歲。 說實(shí)話,既然皇上下令,那再多準(zhǔn)備也無用,圈養(yǎng)私兵,真要養(yǎng)幾十年,必定掏空家底。 lt;a href= title=將月去 target=_blankgt;將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