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金玉[重生]、總裁撿了個膽小鬼、驚!榜一他隱身了[網(wǎng)游]、邪惡的欲望、年級第一吃奶有癮(高H)、【黑執(zhí)事bg】切姆斯福德記事、稱臣 (強(qiáng)制1v1)、柚知逢春、水深則靈(骨科1v1)
“屠刀已經(jīng)架在你脖子上了,你還不知曉嗎?”李長安看不下去了,直接出言打斷了李琩,她不耐煩地輕敲著桌面,一句話就讓李琩面色煞白。 “圣人,圣人他?”李琩慌亂道。 李長安再次打斷李琩:“不是父皇,是給你出主意的那個人,他想要你的命?!?/br> “不可能!”李琩矢口否認(rèn)。 李長安觀察著李琩的表情,心中對自己先前的猜測又確認(rèn)了幾分。 李琩是真情實感覺得那個“他”不會害自己。 能得到李琩這樣的信任,還有本事讓李琩乖乖聽他話自尋死路的人。 “李林甫?!崩铋L安直視李琩,口中吐出了一個名字,“是李林甫告訴你只要楊玉環(huán)自刎,壽王府便可安然無事的吧。” 李琩臉色變了又變,他咬牙道:“你既然猜出了是他,那就該知道他絕對不會害我?!?/br> 李長安腦袋上冒出一個巨大的問號。 “誰給你的自信讓你覺得李林甫不會害你?”李長安實在想知道李琩的腦回路是怎么想的。 “李林甫是阿娘一手扶持上來的,若是沒有阿娘,就沒有他李林甫的今日。李林甫是靠著當(dāng)裴光庭之妻武三思之女的情人才爬上來的,沒有武家,他李林甫就什么都不是?!崩瞵d很篤定李林甫是他這邊的人。 從出身上,李林甫先天就是壽王黨??v觀李林甫的官宦生涯,從出仕到拜相,都離不開武家。 這也是李琩為何會對李林甫深信不疑的原因,李林甫只能是壽王黨,無論太子是李瑛還是李嶼,李林甫都不可能投靠他們,就算其他官員都轉(zhuǎn)投了太子,李林甫也不可能轉(zhuǎn)投太子。 李長安只說了一句話。 “可阿娘死了,李林甫卻還是宰相?!?/br> “那又如何?”李琩不明白李長安這句話的意思。 李長安看著李琩:“這就代表李林甫不是武惠妃黨,就更不可能是你壽王黨了。他現(xiàn)在還能安穩(wěn)做宰相,不是因為武家,更不是因為你壽王,你連你自己都保不住難道還有那個本事能扶持大唐的宰相嗎?” “李林甫還是宰相的唯一一個原因,就是他唯一的身份就是皇黨,他不是你的人,他是父皇的人?!?/br> 李琩聽到李長安這番話后愣在了原地,他面上浮現(xiàn)出種種情緒,有震驚、恐懼,還有一絲不知所措。 “我問你,你敢去將父皇養(yǎng)的那只鸚鵡殺了嗎?”李長安不緊不慢抿了口水,接著逼迫李琩的心理防線。 李琩沉默了,他不用說出來在場之人也知道他的答案。 那只鸚鵡是李隆基最愛的愛寵,誰殺了它,這不就是自己找死嗎? “你猜在父皇心中,美人和鸚鵡孰重孰低輕?”李長安的話讓李琩忍不住打了個哆嗦,“你逼死他看上的美人,他豈會饒了你?” 更何況這根本不是鸚鵡和美人的問題,而是帝王權(quán)力,帝王喜歡的東西可以病死老死,可以被他失手打碎,可容不得旁人染指。 誰敢越過帝王去毀壞他的東西,就是想染指他的帝王權(quán)柄,那個人就該死。 李琩倒吸一口氣,臉上已經(jīng)浮起惶恐不安之色。 “我,我,我沒想到……安娘,你也是阿娘的女兒,你救救我……”李琩怕死怕的要命,此時他的腦中早已沒了美人,只剩下了怕死。 他甚至沒問李林甫為何要殺他,只要沾上李隆基這個名字,李琩就覺得誰都有理由殺他。 李琩的膽子,早在李瑛三人死的那一日就被李隆基嚇破了。在三庶人之禍前,李琩覺得他是皇子,世上沒有人敢殺他,他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在李瑛三人的死訊傳到李琩耳中的瞬間,李琩才驟然發(fā)現(xiàn)這世上有一個人輕易就能殺了他,甚至什么原因都不用找,他死了就死了,那個人也什么懲罰都不會受到。 哪怕父母都是梟雄,可李琩卻一點都沒繼承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勇氣,面對隨手就能殺了他的父親,李琩怕極了,他一點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 李長安知道李琩的心理防線已經(jīng)被他擊潰了,她這才緩緩露出來一個笑容,拍拍李琩的手安撫他。 “父皇想要殺子也需要理由,你不給他這個理由不就好了?”李長安循循善誘。 “你就待在壽王府中,和友人飲酒作樂,做一輩子的逍遙親王不好嗎?你又不想當(dāng)太子,何必要賭上命和這些人爭權(quán)奪利呢?”李長安語氣已經(jīng)軟化了許多。 李琩拼命點頭,“你說的對,我又不想當(dāng)太子……只要我什么都不做,父皇也沒理由殺我……” 李長安又給楊玉環(huán)使了個眼色,楊玉環(huán)點點頭,而后輕輕扶住李琩。 二人再說什么李長安已經(jīng)不知道了,她站起身離開了屋子,把空間留給了楊玉環(huán)和李琩。 到底有什么東西不能讓壽王往外說,楊玉環(huán)比李長安更清楚。 一個時辰后,楊玉環(huán)出來了,她臉上依然帶著溫婉的笑容,笑容卻不達(dá)眼底,在她身后,哭哭啼啼的李琩也跟了出來。 “走吧?!崩铋L安冷眼看著李琩,“酒肆?xí)涯愫途埔黄鹚突貕弁醺?。?/br> 李琩走后,李長安和楊玉環(huán)齊齊松了口氣。 “他日后不會再出什么幺蛾子了吧?”李長安揉了揉額角,詢問道。 楊玉環(huán)扯扯嘴角:“他被嚇破了膽子,應(yīng)當(dāng)不敢再來招惹我了。” “我聽說寧王病重,恐怕時日無多了?!崩铋L安道。 “我明白了?!睏钣癍h(huán)七竅玲瓏,一下子就想到了其中的關(guān)鍵。 李琩打小是在寧王府長大的,寧王是他的養(yǎng)父,養(yǎng)父死了,李琩守孝三年也說得過去。到時候想個法子把他打發(fā)去給寧王守陵,三年過后,這樁事應(yīng)當(dāng)也就徹底過去了。 二人并肩離開了此間,在出門之前,楊玉環(huán)又帶上了帷帽,趁著四周無人,迅速從后門登上了李長安的馬車。 “今日見面,可真是嚇慌了我?!弊隈R車上,楊玉環(huán)這才松了口氣,將帷帽摘了下來,一開始李長安告訴她見面的地方是長安城東市酒肆,楊玉環(huán)都被嚇了一跳。 李長安安撫楊玉環(huán):“放心,今日誰都不會知道我們?nèi)嗽诖艘娏嗣?。?/br> 畢竟這家酒肆明面上的主人是和政郡主,太子李嶼的女兒。 就算是李琩口風(fēng)不嚴(yán)將今日之事透露了出去,也沒人會相信他的話。太子李嶼就會第一個跳出來否認(rèn),誰都知道壽王和太子李嶼身為勢力最大的兩個皇子,在朝堂上兩黨明爭暗斗,恨不得至對方于死地,怎么可能李嶼會給李琩提供幽會場所呢。 若是真有那么一日,從李隆基到李嶼,都只會覺得壽王是破罐子破摔,隨意攀扯旁人。沒有人會相信,壽王李琩是在他的政敵地盤上和壽安公主與楊貴妃密談的。 “還有一事我想不清楚?!睏钣癍h(huán)抿抿唇,問李長安。 “為何李林甫要置李琩于死地?” 就算他是李隆基的人,可楊玉環(huán)不是被李隆基嚇破了膽子的李琩,她知道李琩只要不造反,李隆基就不會輕易再殺兒子。若只是為了她那就更說不過去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現(xiàn)在雖然還只是在玉真觀中當(dāng)?shù)朗?,可實際上已經(jīng)是李隆基的妃子了。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她而對李琩這個失敗者下殺手。 李隆基不想殺李琩,那為何李林甫非要殺李琩呢?李林甫和李琩沒有任何仇怨啊。 “你覺得李林甫是真的一定要李琩死嗎?”李長安也樂得讓楊玉環(huán)知道這些。 她的盟友越有能力,她的勢力才會越強(qiáng)大。 這就是李長安和李隆基不一樣的地方了,李隆基生怕他的兒子和他的臣子比他強(qiáng),李長安卻并不怕她的臣子和朋友比她更強(qiáng)。 李隆基想要的是皇位,李長安想要的卻是繁盛的大唐。人人如龍,大唐才能繁盛。 楊玉環(huán)思考著,她的表情逐漸嚴(yán)肅了起來。 “李琩死的前提是他將我逼死,可我絕不會自刎,那李琩也就不會死。李林甫要是真想殺了李琩,那他就必須讓我死,可圣人不會允許我死,李林甫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睏钣癍h(huán)腦中靈光一閃。 她脫口而出:“李林甫的目的不是殺了李琩,而是表明他要殺李琩的這個態(tài)度!” 第43章 李長安撫掌輕笑。 “我和你的猜測一樣,李林甫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致李琩于死地,而是向圣人表明他的態(tài)度。而且并不僅是表明他和壽王黨一刀兩斷的態(tài)度,更是為了討圣人的歡心。” “圣人覺得壽王黨對他有威脅,李林甫就在察覺到圣人心思的時候毅然決然讓自己變成一條瘋狗,追著壽王黨撕咬,讓圣人知道他是一條只忠誠于圣人的狗。圣人想要的只是一,李林甫卻做了十,這就是李林甫能讓圣人信任的原因啊?!?/br> 李長安語氣中甚至還帶著贊嘆。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她本以為武惠妃已經(jīng)足夠會討好李隆基了,可沒想到李林甫才是討好李隆基第一人。 要不是她上過沈初“大唐興衰轉(zhuǎn)折之相:李林甫”這個主題系列課,單憑靠自己思考,恐怕李長安也沒法看出來的李林甫的用意。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句話說的實在是太對了。 李長安心想,在如何討皇帝歡心這門技術(shù)課上,她還有的學(xué)呢。決定了,她要偷偷以李林甫為師,偷學(xué)他討李隆基歡心順便給自己謀福利的這門手藝。 李林甫都能靠著這門手藝把牛仙客那種草包扶持成副宰相,她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扶植幾個節(jié)度使和刺史應(yīng)當(dāng)不成問題吧…… 這門《三年拍馬屁,五年當(dāng)宰相》,她學(xué)定了! 因為楊玉環(huán)之事,今年李長安在長安城耽誤的時間有些久,直到草長鶯飛的三月,李長安才回到了荊州。 原本李長安是打算再長安城再多待一個月,等到楊玉環(huán)之事塵埃落定之后她再回荊州,只是沈初寄來的一封信讓李長安改變了主意,匆匆趕回了荊州。 “老師,當(dāng)真如你信中所說,明年會有水災(zāi)?”李長安馬不停蹄趕回了江陵城她的府邸,一口水都沒喝就急匆匆找上了沈初。 沈初搖搖頭:“我只知開元二十九年七月洛水泛濫,廬舍毀壞無數(shù),溺死者千余人。九月大雨雪,稻禾偃折。秋,河北二十四州被雨水所淹,糧食減產(chǎn)。前幾日我觀水脈圖才發(fā)現(xiàn)這場雨災(zāi)十有八九會影響漳縣。何況本身荊州也是一個水患頻發(fā)的州?!?/br> 荊州水系和洛水相連,洛水發(fā)洪水,荊州這邊水位必定也會上抬。 “不過應(yīng)當(dāng)不至于形成洪災(zāi),只是若沒有防范,田地恐怕會被淹沒許多?!鄙虺趺碱^緊皺。 李長安看了眼沈初,輕咳兩聲伸出了手,手心朝上。 “治水的策論?!崩铋L安厚著臉皮道。 “你是老師,也是謀士,應(yīng)當(dāng)為我出謀劃策才對?!?/br> 沈初看了李長安一眼,輕哼一聲,轉(zhuǎn)身坐在書桌前,提筆攤紙,碎碎念:“我教的是文學(xué)又不是水利工程……” 他的研究方向也不是文學(xué)和洪水的關(guān)聯(lián),所以對于如何治水,沈初也是一頭霧水,只能憑借她看過的史料自己總結(jié)。 李長安跟著沈初坐到了他對面,托著腮,拼命回想她曾經(jīng)看過的紀(jì)錄片和新聞,跟沈初二人邊商議討論邊寫策論。 “沒辦法,我也不會治水啊,我只會搞錢……修堤,建壩,疏通河道。” “還有水庫,也可以修幾個水庫,大水之后必有大旱?!?/br> 沈初筆尖頓了頓,他抬起頭看向李長安,眉頭緊皺:“大水之后的確可能有大旱,大旱后又一定會有蝗蟲。” 有諺語曰“先澇后旱,螞蚱成片”。 二人齊齊沉默了下來,荊州水草豐茂,并不是特別適合蝗蟲生存,最應(yīng)當(dāng)擔(dān)心的地方是那受水災(zāi)的河北二十四州。 黃河流域才是蝗災(zāi)最頻繁的區(qū)域。 往后數(shù)年,河北二十四州的百姓看來會過得十分辛苦了。 過了許久,李長安才打破了屋內(nèi)安靜的空氣,她笑了笑:“擔(dān)心無用,先想想怎么減少明年荊州的損失吧?!?/br> “我先去找張九齡?!崩铋L安輕輕拍了拍沈初的肩膀,“老師今歲科舉,一定要拿下狀元才不辜負(fù)我這數(shù)年含辛茹苦供你補(bǔ)課,花錢給你揚名啊?!?/br> “若是老師本事過人,三年時間我也未必不能將老師扶持到一州刺史的位子上。到時候老師就可以去河北救濟(jì)一州百姓了?!?/br> 沈初挑眉,看了眼李長安:“你這次回長安又抱上了新大腿?竟然有底氣三年內(nèi)就能將我從科舉后的七品小官扶持至四品刺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