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假裝懷孕的衛(wèi)穆兒勉強笑笑,心思早就飛到閩中,以及還沒搞事就被自己人往死里摁的祁連之南。 薄太后見對方不語,以為她是擔心最后生下女兒,惹得眾人掃興而歸,于是擺著過來人的姿態(tài)安慰道:“先有丫頭也很不錯。民間不有招娣招娣,以姐帶弟的說法嗎?” 衛(wèi)穆爾是家中獨女,所以對這話感到很不適應:“父母生子又為何要讓大的承擔教子之責?農人管收成,軍人管戰(zhàn)事,各司本就各有其職。”若是由長女承擔教養(yǎng)之責,那為何不典明幼弟的贍養(yǎng)之責?民間不也同時有著生恩不及養(yǎng)恩大的說法嗎?為何說得像女兒哭著求著要生他家,主動為他教養(yǎng)幼兒?這不是父母的職責嗎? 薄太后還沒有想出回復之策,就聽對方繼續(xù)說道:“即便要分男女,也該由阿父教兒子,阿母教女兒,或是由阿父掙錢,阿母教子?!睘楹我验L輩的職責委托給長女,然后又不花一厘地奪走長女的辛苦所得?這可比長安城里的小說都要離譜得多。 至少長安的小說不敢明著寫那約定俗成的“以姐帶弟”,而是讓jiejie成為父母亡后的實際家長,同時也是弟妹飛升后的唯一贍養(yǎng)者。 “這真是個奇怪的現(xiàn)象?!毙l(wèi)穆兒如此說道。 所有人都知道讓一孩子去教比她小了五六歲或一兩歲的孩子是不合理的,是家長沒有教育資格的有力佐證??稍谀承┘s定俗成的說法下,這群人一邊享受著義務的轉移,一面又為自己的行徑謀得一個體面說法。 實在是可笑之至。 “孤看你是壓力大了才說些胡話?!北√罂刹焕磉@種進步思想,她只知道自己的權威受對方挑釁,好好心當成了驢肝肺:“天也暗了,衛(wèi)夫人快回去吧!以免誤了明日的封后吉時?!?/br> 圣旨已下,宮里早就換口稱呼衛(wèi)穆兒為皇后,可在發(fā)怒的薄太后這兒,一個“衛(wèi)夫人”讓侍奉的椒房宮婢寒毛倒數(shù)。 “您未免也太胡來了?!毙l(wèi)子夫在離開太后的長壽殿后小聲說道:“那可是太后??!何必在這種事上惹了對方?” “我就是聽‘以姐帶弟’的說法不爽。”衛(wèi)穆兒能理解太后會說這話,但還是想掙得一口內心舒坦:“女人都嫌棄女兒,那以后哪有女兒的活路?” “噓,這話可不興說。”衛(wèi)子夫伸手去捂衛(wèi)穆兒的嘴,但又怕自己的行為被人斥作“冒犯”之舉:“您心里有數(shù)就好,何必在這個時候說出成為眾人的靶子?!?/br> 衛(wèi)穆兒的回答是一記怒視,但還是將對方的話放在心上:“你是對的?!?/br> 她很屈辱地承認道:“你是對的。” 沒人會在聽政的羋太后前非議她的放縱生活,也沒人對許負的爵位感到不滿,究其原因是她們的生理性別并不代表社會性別。若是按abo的那套劃分古人,無論是羋太后還是許負,都是處于領導地位的阿爾法。 如果她是婦好第二或許負第二,就不會有旁人質疑她的言論。 “如果南越與南羌不給機會,我就爭取別的機會,或是從宣室搞點‘打雜’的活計?!?/br> 以劉瑞的性格,巴不得有忠臣幫他批閱公文,他好前去搗鼓他的農田或墨家新品。 衛(wèi)子夫被這話整得頭大如斗,只希望在皇孫出生前別出岔子。 劉瑞倒是該吃吃,該喝喝,輕松得讓輾轉反側的薄太后在臨產前特意找來兒子說了衛(wèi)穆兒的異常,言語間盡是“她被你養(yǎng)得心大”,“你得管管”的抱怨之語。 誰料劉瑞聽完說出氣死阿母的驚世之語:“她沒錯??!”如果不是大漢奉行以孝治國,前頭還有文帝拉高兒女標準,劉瑞肯定會給阿母一點現(xiàn)代人的震撼:“沒準大漢會來一個女天子咧!” “胡說八道?!北√髿饧睌牡溃骸白怨拍膬号水斦牡览?。” “以前沒有,未來可就說不準嘍!”別的不說,歐洲要是開了女王的繼承權,那就沒有為人樂道的黃金年代。 什么? 你說讓國王執(zhí)政會變得更好。 也許你對亨利八世和彼得三世的破壞力一無所知。 連帶著被meimei反殺的恩里克四世也罵罵咧咧地退出群聊。 “秦始皇前還沒有皇帝咧!往后出個女帝也未……” 劉瑞還沒放完豪言,就被太后趕出內室。 “還不讓人說實話了?!辈⒉挥X得自己有錯的皇帝回去繼續(xù)搬磚。 而就在這詭譎的氛圍里,漢高武帝的第一個子嗣于驪山老母的圣誕降生,得名傲天,字六月。 “這名取的,真是比滿朝的王孫還要敷衍。”雖然與衛(wèi)穆兒間有諸多不快,但還是在后者生產時坐鎮(zhèn)椒房的薄太后伸手打著一旁的兒子,希望他能取個好聽的女孩名字:“你也不怕旁人笑話?” “誰會笑話皇帝的女兒?”劉瑞感到不可思議:“笑話她比嘲笑她的人更會投胎?還是敢在她的面前直呼全名?” 除了薄太后,劉瑞,衛(wèi)穆兒,沒人敢在大皇女的面前連名帶姓地叫她,撐死也就說上一句六月公主或大公主。要是劉瑞給了封邑,那么她的稱呼便是xx(封地名)長公主(漢朝皇帝的嫡長女自動升輩,如館陶長公主劉嫖就是被其父封為長公主,漢武帝的嫡長女也是稱為衛(wèi)長公主)。 “……行吧!反正孤說什么你都有話接上。”薄太后不想理會糟心兒子,轉而去看剛出生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