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后的第三十年 第5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又被哥哥強制愛了、穿成反派親娘后,她每天都被兒子教育蘇緲謝忱、那我先走一步、最后一件事、先給死對頭咬咬、大佬護(hù)航:他在模特圈殺瘋了、被腹黑大佬盯上后逃不掉了、主角蘇緲謝忱、他跟死對頭玩感情、此情深入骨
“這……”裴觀岳為難了,他處心積慮就是要殺了崔珣,而不是要找一個死囚代替崔珣被殺,他道:“敢問惠妃,為何不想讓崔珣死?” 阿史那兀朵轉(zhuǎn)著手指上的紅寶石戒指,紅寶石如鴿蛋大小,鮮艷如火,價值連城,這是隆興帝送給她的生辰禮物,良久,阿史那兀朵才定定說了句:“我的鷹,還沒熬完。” 裴觀岳沒聽懂,但他早就知道眼前這個惠妃不是阿史那迦,而是冒名頂替的阿史那兀朵,說起來,那已經(jīng)是兩年前的事情了,他府中有一個突厥家奴,隨他入宮時,稟報他說,惠妃長得不像蘇泰可汗的女兒阿史那迦,倒是很像已故尼都可汗的女兒阿史那兀朵,他當(dāng)時大吃一驚,阿史那兀朵傳聞中和崔珣關(guān)系不清不楚,連完璧之身都不是,怎么能來大周和親呢?茲事體大,裴觀岳不敢告訴任何人,只告訴了尚書右仆射盧裕民,至于盧裕民有沒有稟報給隆興帝,他就不得而知了,他只知道此后惠妃還是榮寵依舊,她這般盛寵,裴觀岳只好當(dāng)作不知道這回事,再沒提過。 只是他以前可以裝聾作啞,但現(xiàn)在,他還是不得不提醒阿史那兀朵,讓她不要因為舊情就放崔珣一馬,他委婉說道:“惠妃,熬鷹是突厥人的喜好,但惠妃如今,在大周?!?/br> 阿史那兀朵聞言,沒反駁什么,而只是問了句 :“裴尚書,你是大周寒門出身吧?” 裴觀岳不知道她問這個是什么意思,他猶疑著點了點頭,阿史那兀朵道:“圣人教我,說大周有寒門和世家之分,你出身寒門,卻背叛了他們,反而靠投靠世家步步高升,其實你從頭到尾,想要的就是權(quán)力吧,從你二十歲,到五十歲,都沒變過這個目的,你可以幾十年如一日的做一件事,我為什么不可以?” 裴觀岳被她的直言不諱說到臉上無光,他只覺她說的全是歪理,男人攫取權(quán)勢,和女人沉溺舊情,是一回事嗎?但惠妃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他不能得罪她,于是只能問道:“那惠妃準(zhǔn)備如何處置崔珣?” 阿史那兀朵瞥了眼他:“你放心好了,蒼鷹折了翅膀后,就再也沒機會和你作對了?!?/br> 裴觀岳這回倒是聽懂了,他勉強道:“那也不是不行?!?/br> 阿史那兀朵沒有再和他在此問題上糾纏,反而問道:“盧相公今夜為何未來?” 裴觀岳怔了下:“這……” “罷了?!卑⑹纺秦6浜吡寺暎骸拔抑?,他對圣人忠心耿耿,他肯定想著,我一個突厥胡女,憑什么獲得圣人的寵愛?他覺得我是你們圣人的污點?!?/br> 裴觀岳尷尬笑了笑:“盧相公向來孤高自許,惠妃不必放在心上。” “孤高自許?孤高自許還……”阿史那兀朵忽住了口,她道:“算了,反正我這輩子,是搞不懂你們大周人了?!?/br> - 和裴觀岳談完后,阿史那兀朵便又戴上帷帽,上了馬車,馬車憑圣人所賜魚符,一路暢通無阻進(jìn)了大明宮。 進(jìn)入大明宮后,阿史那兀朵便摘下帷帽,緩步走回自己寢宮,她心中是止不住的快意,那日她在芙蓉園被崔珣嚇到落荒而逃,回去之后,卻是越想越怒,怒氣變?yōu)椴环數(shù)膭蓬^,很快,又轉(zhuǎn)變了夾雜著恨意的征服欲。 她從第一眼見到他,就想征服這個漂亮的漢人俘虜,但她折磨了他整整兩年,他始終都沒有屈服,到最后,還送了她一場大火,讓她父汗葬身火海,讓她毀了引以為傲的容貌。 這算不算熬了一輩子鷹,最后被鷹啄了眼? 阿史那兀朵不甘心,她對他已不止是征服欲了,還有夾雜著殺父之仇的恨意,她是一定要殺了他的,為她的父汗報仇,但是殺之前,她必須要先征服他,完成屬于她阿史那兀朵的驕傲,征服他之后,她就殺了他,再跟他一起去死。 阿史那兀朵思緒萬千,都沒有發(fā)現(xiàn)千牛衛(wèi)快步而來,將她包圍住。 - 蓬萊殿中,本該已經(jīng)安寢的太后端坐于殿上,她漠然看著千牛衛(wèi)將一身狼狽的阿史那兀朵押跪在地上,阿史那兀朵雖自知不好,但眉宇之間絲毫沒有懼色,她昂首道:“不知太后押妾前來蓬萊殿,是何意圖?” “意圖?”太后不怒反笑:“身為后妃,私自出宮,勾結(jié)外臣,還好意思問吾是何意圖?” 阿史那兀朵臉色一白,原來她今日從出宮到踏入裴觀岳府邸,都在太后監(jiān)視之下,太后譏諷的看著她:“怎么?說不出話了?” 阿史那兀朵索性也不辯駁:“你要殺便殺吧?!?/br> 太后也不欲和她廢話:“好!那吾便成全你!” 她瞥了眼殿下內(nèi)監(jiān),內(nèi)監(jiān)會意,于是幾人手持白綾上前,絞緊阿史那兀朵的脖子,往兩邊一拉,阿史那兀朵瞬間呼吸艱難,眼前一片模糊,將死之際,她卻笑了。 真可惜,要死在你前頭了。 - 但她命懸一線之時,忽聽一陣腳步聲匆匆而來,隆興帝已揮手將勒住她的幾個內(nèi)監(jiān)推搡開,阿史那兀朵倒在他懷中,隆興帝又驚又怒,他抬首看向太后:“阿娘,你這是做什么?” “殺她!” “為何要殺她?” “她私自出宮,前往裴觀岳府邸,這還不該殺嗎?” 隆興帝不由錯愕看了眼阿史那兀朵,但很快他就抿了抿唇,對太后道:“此事朕也知曉,是朕讓惠妃去裴尚書府邸辦事的,惠妃無罪?!?/br> 太后大怒:“圣人,你這借口,自己不覺得荒謬嗎?是什么要事,需要你的后妃深夜前去外臣府?。俊?/br> “是何要事,不便向阿娘言明?!甭∨d帝道:“總之,惠妃是奉朕的敕令出宮的,她無錯?!?/br> 太后聞言,氣到咬牙,隆興帝卻命先左右將阿史那兀朵送回,自己則獨自留在蓬萊殿中,承受太后的怒火。 到底顧及他的顏面,太后呼退殿中眾人,偌大蓬萊殿,只剩下母子二人 - 太后胸膛劇烈起伏,良久,才稍稍緩解怒氣,她開口道:“你是執(zhí)意要維護(hù)那個胡女了?” 隆興帝向來仁孝,但此次卻寸步不讓:“阿娘問朕是不是要執(zhí)意維護(hù)惠妃,那朕也要問一句阿娘,身為太后,統(tǒng)御后宮,不是應(yīng)該寬厚仁慈嗎,為何要擅自處置朕的妃嬪?” 太后提高音量道:“這不是太后對妃嬪的處置,而是一個母親對危及自己孩子之人的處置!” 隆興帝愣住,太后平復(fù)了下心情,說道:“她來大周三年,你封她做惠妃,寵冠六宮,這些吾都可以不管,只要她安安分分的,吾可以順你心意,但她如今不安分了,吾斷不能容忍!” “惠妃就算不安分了,那也不是沖著朕?!?/br> 太后簡直要氣暈了頭:“等她沖著你時,那就遲了!這后宮,誰都可以留在你身邊,但是這樣一個居心叵測的胡女,不可以!” 隆興帝聞言,反而苦笑了聲:“這后宮,皇后是阿娘選的,德妃淑妃是阿娘選的,昭儀婕妤是阿娘選的,朕想自己選一次,有錯嗎?” “有錯!你選誰不好,選這樣一個女人?”太后挑明道:“她到底是不是蘇泰的女兒阿史那迦,你當(dāng)吾不知道?” 隆興帝一驚,但他又道:“不管她以前是誰,但現(xiàn)在,她就是朕的惠妃?!?/br> 太后不敢相信的看著他,看著這個自己一手撫養(yǎng)長大的兒子,什么時候,他變的如此陌生,居然為了一個來路不明的胡女和她爭鋒相對?她不由問道:“你到底喜歡那胡女什么?這天下,論美貌,比她美的有的是,論才情,她寫不出一句詩,論品性,她不溫順,不善良,反而自私、殘忍,你到底看上她哪一點了?” 隆興帝喃喃道:“阿娘說惠妃自私、殘忍,問朕喜歡她哪一點?可朕就喜歡她的自私和殘忍,從小,阿娘就教朕,要做一個圣人,要做萬民表率,可是,朕也會累啊,也會羨慕別人,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br> “你是皇帝,你怎么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太后斥道:“你既然享受了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就要接受權(quán)力帶來的拘束,否則,世間好事豈不是全被你占了?天底下有如此舒心的事情嗎?” 隆興帝被斥到雙眼茫然,正如同他幼時無數(shù)次被斥責(zé)的反應(yīng)一樣,太后忽覺一陣無力感襲來:“你真是太讓吾失望了,明月珠就不會像你這樣?!?/br> 聽到“明月珠”三字,隆興帝猛然抬頭,他憤然道:“夠了!朕受夠了!阿娘為何總拿阿姊和朕相比?阿姊她死了,死了整整三十年了,可朕還活著,難道活人還比不過一個死人嗎?難道一個給母親帶來無上尊榮的兒子,還比不過一個早死的女兒嗎?” 太后睜大雙眼,她忽輕笑了聲:“好,原來這就是你的心里話?!?/br> 隆興帝也平靜下來:“是心里話,說出來,痛快多了?!?/br> 母子二人,一坐一立,不再爭吵,反而只是彼此靜靜對視,片刻,太后才張口,喚著他的小名:“菩薩?!?/br> 她話音未落,隆興帝卻說道:“阿娘,這里沒有菩薩保,只有你一手教出來的,圣人。” 太后怔住,隆興帝也不再多言,而是向她跪拜叩了首,便起身,木然離去。 第075章 75 是夜, 蓬萊殿和神龍殿,都是一夜無眠,而宮外的崔珣并不知道大明宮的這場驚濤駭浪, 天蒙蒙亮?xí)r,他就準(zhǔn)備入宮覲見太后,李楹也早早醒了, 夜梟已死, 她心里一塊大石落下,察事廳已經(jīng)布下天羅地網(wǎng), 不出三日,金禰應(yīng)該就會被抓獲了,到時候大理寺也沒辦法構(gòu)陷崔珣了。 她心情松快,坐在軒窗前托腮看著窗外海棠花時,便看到崔珣整理好官服, 準(zhǔn)備前去大明宮, 她看著他一身緋色官服的如玉背影, 忽然想起那日在紫藤長廊作弄他時,他蒼白面容浮現(xiàn)的一抹紅暈,她目光移到紫檀案幾上,剛好今日梅瓶中插著的,是紫藤花。 李楹于是揪下一朵紫藤花,悄悄扔到他背上,等他回眸的時候, 她又莫名一陣心虛,于是躲到一旁, 崔珣見軒窗內(nèi)空無一人,他微微一笑, 然后走到軒窗前,說道:“看到你了。” 李楹秀麗面容這才出現(xiàn)在軒窗里,許是作弄他被他發(fā)現(xiàn),她面上浮現(xiàn)一層淡淡云霞,她都不敢看崔珣,想了半天,才期期艾艾說道:“你要去宮里了嗎?” “嗯。”崔珣點頭。 “去見完阿娘,還要去朝會吧?” “嗯?!?/br> “去完朝會,就會回來了吧?” “嗯?!?/br> 李楹不知為何有些著了惱,她跪坐在案幾前,低頭揪著梅瓶中的紫藤花:“你就不會,說第二個字么……” 紫藤花都快被她揪禿了,崔珣看著她揪花的柔荑,她著了惱,他犯了愁,他性子向來冷淡,從未和小娘子相處過,也不知道該說什么讓小娘子高興,他頓了頓,說道:“應(yīng)該很快能抓到金禰了?!?/br> 他這回多說了不止第二個字,李楹停住揪花,轉(zhuǎn)而去看他,崔珣又道:“公主的案子,或許也能查明了,到時,公主就能投胎轉(zhuǎn)世了?!?/br> 李楹微微怔了怔,她轉(zhuǎn)過頭,又去怏怏揪瓶中的紫藤花,顯然她想聽的不是這句話。 崔珣于是又想了想,說道:“福滿堂新出了一道蜜餞糕,是用蜂蜜和棗泥調(diào)制而成,味道不比上次的茶菓子差,下朝的時候,帶給公主嘗一嘗,可好?” 李楹這回沒揪花了,她轉(zhuǎn)過頭,笑道:“好?!?/br> 見她又高了興,崔珣也不由莞爾:“那我去宮里了?!?/br> 李楹點了點頭,她托著腮,看著崔珣背影漸漸消失在視線之中,她自己都沒發(fā)現(xiàn),她揚起的嘴角就沒落下來過。 - 只是,這日,崔珣沒能去成大明宮,李楹也沒能嘗到蜜餞糕。 因為金禰自首了。 昨夜夜梟被崔珣射殺,金禰知道自己再難逃脫,日前他找到裴觀岳,希望他送自己出長安,裴觀岳提出一個計劃,說只要他答應(yīng),他就能在行刑時將他偷天換日,到時全天下都以為他死了,自然不會再追捕他,他余生都能安枕無憂。 說的很是讓人心動,但金禰是何等狡猾,他這一生背叛過很多人,也被人背叛過,在突厥的時候,他得不到尼都可汗重用,于是明明偵查到蘇泰要弒兄,卻沒有上報,反而和蘇泰結(jié)盟,但沒想到蘇泰繼任可汗后,居然要殺了他,他愈發(fā)不相信任何人,裴觀岳自然也不例外。 他沒有答應(yīng),但此一時彼一時,他現(xiàn)在已無退路,這長安能保他性命的三個人,阿史那兀朵明確拒絕了,崔頌清迂腐清高,頂多能給他一張偽造過所,也只有裴觀岳能救他了,他連夜進(jìn)了裴觀岳府邸,出來后,就直奔大理寺自首,在大理寺,他對自己的叛國罪行供認(rèn)不諱,大理寺少卿盧淮問什么,他就答什么,十分配合,審訊到最后,盧淮問他:“崔珣,是否也投降了突厥?” 金禰點頭:“是。”他頓了頓,又道:“而且天威軍主帥郭勤威,也是他殺的?!?/br> - 天威軍主帥郭勤威,身經(jīng)百戰(zhàn),威望極高,曾經(jīng)率孤軍深入大漠,一箭射殺突厥葉護(hù),是突厥人最恨最怕的對手,落雁嶺一戰(zhàn),郭勤威寧死也不愿做俘虜,自殺殉國,頭顱被割下,遍傳突厥軍中,郭勤威雖然忠烈可嘉,但因決策失誤,導(dǎo)致關(guān)內(nèi)道六州淪落突厥鐵蹄之下,還是成了被口誅筆伐的罪人。 可按照金禰的說法,郭勤威不是自殺殉國,頭顱也不是被突厥人割下,而是崔珣因為貪生怕死而殺了他,并割了他的頭顱,獻(xiàn)給了突厥人,天威軍群龍無首,這才兵敗如山倒,于落雁嶺全軍覆沒。 這個證詞,滿座皆驚。 盧淮問:“既然郭勤威是被崔珣所殺,那為何突厥人以前不說?反而傳訊到大周說他是自殺?” 金禰曖昧笑道:“自然是因為突厥公主喜歡崔珣,公主對崔珣百依百順,崔珣怕此事暴露他將在天下再無立足之地,所以央求公主傳訊到大周,說郭勤威是自殺,他崔珣是被俘,其實,他哪是被俘?突厥圍困落雁嶺的時候,他就起了投降的心思,他當(dāng)時是郭勤威親信,趁郭勤威不慎,他就殺了他,然后提著主帥頭顱,歡歡喜喜,投奔突厥去了?!?/br> 茲事體大,饒是盧淮再鄙夷崔珣,但這般駭人聽聞的罪行,他也不愿貿(mào)然聽信金禰一面之詞,而且崔珣固然人品低劣,金禰這個早就投降突厥的百騎司都尉就不低劣了嗎?他沉吟道:“你說的話,可有證據(jù)?” 金禰道:“宮中惠妃也是從突厥而來,她可以作證?!?/br> 金禰胸有成竹,宮中的惠妃,自然也是計劃的一環(huán),只要惠妃做了證,加上他的證詞,崔珣不死也要下獄,而獄中一切裴觀岳都安排好了,這次定然要取了崔珣性命。 但他萬萬沒想到,昨夜惠妃出宮被太后查獲,差點被勒死在蓬萊殿,哪里還敢出來作證,而且她就算敢,皇帝也不讓。 盧淮去問,惠妃只推脫,說自己久居突厥母家,對落雁嶺之事并不清楚,惠妃突然變卦,計劃全盤推翻,此事就只剩下金禰一人證詞。 盧淮惱怒,再次提審金禰,欲用刑時,金禰卻急中生智,嚷道:“我還有證據(jù)!” “是何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