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后的第三十年 第6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又被哥哥強制愛了、穿成反派親娘后,她每天都被兒子教育蘇緲謝忱、那我先走一步、最后一件事、先給死對頭咬咬、大佬護航:他在模特圈殺瘋了、被腹黑大佬盯上后逃不掉了、主角蘇緲謝忱、他跟死對頭玩感情、此情深入骨
崔珣微微愣住,李楹道:“查了,就要轉(zhuǎn)世,我不想轉(zhuǎn)世?!?/br> 至于她為何不想轉(zhuǎn)世,她不說,崔珣也知道。 崔珣喉嚨動了下,他有很多話想說,但最后只化為一句嘆息:“何必?” 李楹定定看著他:“你先別管我轉(zhuǎn)不轉(zhuǎn)世,你是不是要去過堂?” “是。” “誰主審?” “盧淮。” “盧淮是個剛正不阿的人,可是,他背后是他的叔父,他真的能做到秉公辦理嗎?”李楹不太相信。 如果能做到的話,那指使頑童闖入崔珣府邸的人,盧淮為何不處理? 魚扶危已經(jīng)全部和她說了,他說何十三告訴他,曾向盧淮供認過了唆使之人,可至今都沒有下文,想必是盧淮顧及叔父,不了了之。 所以李楹不敢相信盧淮。 崔珣卻道:“沒事的。” 李楹仍是擔心,雖然他做了準備,可是此行仍然兇險異常,若敗,他便再也回不來了。 她咬了咬唇,忽取下自己腰上掛著的五色錦荷囊,塞到崔珣手中:“這里面,裝著我做的結發(fā),你帶去過堂吧?!?/br> 她道:“雖然,你一直拒絕我,方才還希望我去轉(zhuǎn)世,但是,我還是不會改變我的心意,我說過,我會一直陪著你的,你這次去過堂,我沒辦法陪你,只能用這結發(fā)來代表我,結發(fā)在,就如同我在?!?/br> 崔珣怔怔看著掌心的牡丹五色錦荷囊,荷囊針腳細密,花紋精美,李楹又故作輕松的一笑:“這結發(fā)是我的心愛之物,你一定要活著回來,還給我,不然,我會很難過的?!?/br> 崔珣抬眸,少女眼中盛滿深深的牽掛,那是對他安危的牽掛,崔珣慢慢握緊荷囊,輕聲說了句:“好。” - 崔珣出了府邸,坐上馬車,前往大理寺。 大理寺與察事廳一樣,位于長安義寧坊,馬車駛的很快,駕車的是大理寺的獄卒,車駕旁也都是騎著馬的大理寺獄卒,名為護送,其實是顧全他臉面的押送罷了。 掌心的荷囊似乎還殘留著李楹的溫度,崔珣一路上,都握著這只荷囊,神情之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馬車到了大理寺,他才垂眸,將荷囊放入自己的袖中。 下馬車后,他便跟著獄卒來到大堂,剛一進大堂,他卻有些愣住。 因為堂上除了主審的盧淮,還有太后,以及隆興帝。 第092章 92 此外, 還有左右仆射和六部尚書。 重臣群集,簡直就是一個公審大會。 崔珣垂眸,公堂上還跪著一身重鐐的金禰, 崔珣瞥了他一眼,然后向隆興帝以及太后行了稽首禮,太后喚其起身后, 他便直起身子, 站在跪著的金禰身旁,身穿深緋官服的脊背挺直如修竹。 隆興帝面上有了不悅神色, 裴觀岳慣會察言觀色,于是斥道:“囚犯來到公堂,為何不跪?” 崔珣不卑不亢說了句:“我尚未定罪,為何要跪?” 裴觀岳一噎,主審盧淮卻道:“崔珣官職在身, 按照大周律令, 未定罪前, 是沒有跪的道理?!?/br> 他說完這句話后,裴觀岳是又氣又怒,盧裕民則神情肅穆,裴觀岳心中暗罵了聲,既然盧裕民自己都不管束他的侄兒,他也不再多言。 盧淮對太后和隆興帝拱了拱手,便開始審訊。 他首先問金禰:“金禰, 你指控崔珣殺了郭勤威,可是事實?” 金禰自信滿滿道:“是事實, 隆興十四年,突厥尼都可汗圍困天威軍于落雁嶺, 崔珣彼時為郭勤威近衛(wèi),他貪生畏死,于是趁郭勤威不備,用弓弦將他頭顱割下,之后,便提著頭顱去投降尼都可汗了?!?/br> “茲事體大,你有何證據(jù)?” “郭勤威的頭顱,便是證據(jù)?!苯鸲[道:“頭顱已經(jīng)到了長安,只要拿脖頸切痕與崔珣鐵胎弓弓弦對比,便知真假。” 盧淮點頭,正準備讓小吏送上頭顱,本一直沉默的崔珣忽道:“慢著,我有一言,想問金禰?!?/br> 眾人都面露驚愕神色,唯獨太后頗有興趣的看著崔珣。 盧淮沉吟片刻,說道:“你問?!?/br> 崔珣道:“金禰,我與你有何仇?” 金禰呆了呆,他張口結舌,崔珣于他,并未結仇,事實上,崔珣在突厥自顧不暇,哪里有本事和他結仇呢? 反而是他,攛掇阿史那兀朵毀崔珣名聲,又數(shù)次放出夜梟幫阿史那兀朵抓回崔珣,他于崔珣,才是大仇。 金禰一時之間,張口結舌,崔珣又咄咄逼人問道:“我在突厥兩年,是害過你,還是得罪過你?” 金禰更是說不上來,他是可以捏造謊言,但一個謊言,要用一萬個謊言去找補,何況六部尚書和太后圣人數(shù)十雙眼睛齊刷刷盯著他,這些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稍微說錯一句,就能被抓住破綻,所以就算他再怎么急智,此時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見狀,崔珣冷笑了聲:“既然我未得罪過你,那你到底以何動機,指控我?” 堂上的盧淮也皺起了眉頭,金禰驚惶片刻,但很快他便反應過來,道:“你是天威軍覆沒的罪魁禍首,人人得以誅之,我為何不能指控你?” 崔珣彎起嘴角:“我倒不知,投降突厥二十六年,領兵攻打大周四次的‘突厥左賢王’,居然這般有正義感,還為大周誅起jian佞來了?!?/br> 崔珣將突厥左賢王幾個字咬字咬的很重,金禰臉唰的一白,在座的重臣也面露嘲笑神色,金禰換了個理由道:“反正我橫豎都是死,臨死前拉個墊背的,有何不可?” 崔珣嗤道:“左賢王若真這么甘心受死,又何必在長安東躲西藏?按照左賢王求生的渴望,用我之把柄,要挾我救左賢王,這才符合左賢王的個性,而不是拉我墊背。” 他一字一句,都讓金禰無力反駁,金禰額上不由滲出冷汗,他膽顫抬頭望向崔珣,這位察事廳少卿一身緋紅官袍,灼灼如火,但眼神卻寒峭如冰,他的身影,漸漸和六年前,那個傷痕累累,咬牙熬過無數(shù)嚴刑和屈辱的少年重疊在一起,金禰恍然驚覺,原來他從一開始,就看低了這個對手了。 而這個失誤,將會讓他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 金禰戰(zhàn)栗間,裴觀岳已經(jīng)搶先道:“東拉西扯什么,還不快呈證據(jù)?” 盧淮微微皺了皺眉,但也沒有反駁,他道:“來人,呈證據(jù)?!?/br> - 當木匣打開的那一刻,在場眾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是一個已成白骨的頭顱,形狀恐怖,還帶了一點頸椎骨,眾人想到郭勤威身經(jīng)百戰(zhàn),曾一箭射死突厥葉護,在西域諸國威名赫赫,沒想到死后落的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頭顱在突厥六年不得歸,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唯獨裴觀岳盯著白骨,神色平靜。 只有他知道,這根本不是郭勤威的頭顱,只是他尋了個與郭勤威身材相仿的囚犯,用鐵胎弓將其頭顱割下,又令仵作將其做成白骨模樣,放入車隊箱籠之中,這招偷天換日,就是為了置崔珣于死地。 所以他并未感傷,只是瞇著眼睛,看著大理寺最有經(jīng)驗的仵作檢驗,反正仵作他事先也買通了,只等仵作說出早已安排好的話,那崔珣就在劫難逃了。 但是仵作檢驗的時候,臉色卻陡然變了,他望著裴觀岳方向,連嘴唇都在哆嗦,裴觀岳心道不好,難道這仵作驗出頭顱主人并非死于六年前,又見到太后和圣人親臨,驚懼之下,想臨陣變卦嗎? 但此時此刻,焉能變卦? 裴觀岳抬眸,目光森冷,瞪了眼那仵作,仵作一個激靈,也明白裴觀岳的意思,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道:“稟太后,稟圣人,這頭顱,的確是六年前的,頸椎切口,也與崔少卿鐵胎弓弓弦,對比一致?!?/br> 此話一出,堂上的崔頌清勃然大怒,看向崔珣的眼神也多了幾分厭惡,盧淮神情也變的鄙夷起來:“崔珣,郭勤威的頭顱,在突厥,而鐵胎弓,在長安,如若不是你六年前用弓弦殺死郭勤威,那這遠在突厥的頭顱切口,如何和你弓弦對比一致?事到如今,你認不認罪?” 崔珣很簡單說了兩個字:“不認?!?/br> “證據(jù)確鑿,你還不認罪?” 崔珣只是瞥了眼放在條桌上的白骨,說道:“這頭顱,不是郭帥的。” 盧淮愣了愣:“你從哪看出這不是郭勤威的頭顱?” “這是一個女子的頭顱?!贝瞢懶α寺暎骸柏踝鳎瑳]看出來嗎?” 他說道:“男子顱骨骨板厚重,女子輕薄,男子額骨呈傾斜狀,女子呈陡直狀,這種最基礎的學問,仵作,看不出來嗎?” 眾人眼神都看向大理寺仵作,盧淮更是驚怒:“林三!他說的是真是假?” 仵作害怕到雙腿顫抖,他撲通一聲跪下,哀求道:“少卿饒命,少卿饒命……” 盧淮咬牙:“叫張二郎過來,驗!” - 驗的結果,這的確是一個女子的頭顱。 所以,這白骨,無論切口如何,都根本不可能是郭勤威的頭顱。 裴觀岳已經(jīng)面如死灰,他完全想不通,他明明是將一個弓弦割下的男子頭顱放入箱籠之中,為何會變成女子頭顱? 但如今形勢,由不得他再細想這個問題。 他馬上道:“郭勤威的頭顱,怎么會變成女子頭顱?崔珣,定然是你著人換了?!?/br> 崔珣望著他,眸中譏嘲神色讓裴觀岳心驚rou跳,他徐徐道:“裴尚書,你是不是忘了?我這一個月都被囚于府中,由大理寺看管,試問,我如何命人更換?倒不如說,是有人想陷害于我,途中調(diào)換,但他卻百密一疏,換了一個女子頭顱?!?/br> 裴觀岳咬牙:“你崔珣本領通天,手下暗探上千,你想換頭顱,還不是輕而易舉?” 崔珣輕笑一聲:“我手下暗探,的確掛心我的安危,他們怕有人害我,于是在押運隊伍從突厥出發(fā)的時候,就一路跟蹤,行至飛云驛的時候,倒真讓他們發(fā)現(xiàn)一樁謀劃?!?/br> 他看著裴觀岳慘白面色,一字一句道:“四月二十日夜,寅時,飛云驛驛丞歐陽彥,懷抱木盒,進入擺放頭顱的庫房之中,而負責看守的馮虎、韓林二人,卻并未阻止,試問歐陽彥懷中木盒,到底是何物?而馮虎韓林二人,又為何視若無睹?飛云驛后,來到長安的頭顱,如何又變成一個女子頭顱?” 他對太后和圣人從容不迫行禮道:“臣懇請?zhí)笈c圣人,緝拿歐陽彥、馮虎、韓林,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br> 裴觀岳已然瞠目結舌,他終于發(fā)現(xiàn),他好像落入了一個陷阱,落入了一個崔珣早已布置好的陷阱。 他以為他是螳螂捕蟬,其實,早已有黃雀在后。 一股巨大的寒意向他襲來,裴觀岳知曉,若真的緝拿歐陽彥三人,那他必定會被牽連其中,他最后垂死掙扎喝道:“崔珣,你手下的暗探能監(jiān)視押運隊伍,那定然也能更換頭顱,這頭顱,就是你換的!” 盧淮已然慍怒:“裴尚書,你并非主審,還請勿要多言?!?/br> 崔珣只是彎起嘴角:“我根本就沒有更換頭顱的動機?!?/br> 裴觀岳一句“為何”,已經(jīng)脫口而出,崔珣道:“因為我從一開始便知道,突厥人送來的,是一個假頭顱。” 他此話一出,眾人又都一驚,崔珣手放入袖中,握住五色錦荷囊,他慢慢道:“郭帥的頭顱,如今正藏于突厥葉護羅葛的府中,此事連蘇泰可汗都不知曉,所以蘇泰可汗送來的,必然是一個假頭顱,既是假頭顱,自與我弓弦不一致,那試問,我為何要換?” 太后已然輕笑出聲,她看向隆興帝,說道:“圣人,這倒是有趣?!?/br> 隆興帝神色未變,他點了點頭,有些不甘的說道:“聽起來,崔卿確實無辜?!?/br> 崔珣跪下叩首:“此事從金禰告發(fā)開始,就是有人想陷害于臣,此人居心叵測,故意在飛云驛換上被弓弦割斷的頭顱,若非他換的是個女子頭顱,臣今日恐要冤死于大理寺,如此惡行,如若不查,恐讓百官寒心,臣懇請?zhí)?、圣人,為臣做主。?/br> 太后頷首道:“崔卿,言之有理?!?/br> 她問隆興帝:“圣人以為如何?” 隆興帝勉強道:“聽憑太后做主。” 太后又問崔頌清和盧裕民等人:“諸位以為如何?”